查看: 10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评<<狂恋大提琴>>

[复制链接]

1

精华

7

帖子

31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 1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在店里偶然翻到这张影碟,听说过这部获奥斯卡的片子,又名《她比烟花寂寞》。拿到手打开看简介,是根据世界著名大提琴家JACKIE和HILARY姐妹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  JACKIE的名气和音乐成就远远大于姐姐HILARY,可是这部影片封面海报叫《HILARY and JACKIE》,我想并不是因为姐姐的名字应该排前面,看完以后每个人都会有答案。
  HILARY和JACKIE是一对音乐神童,姐姐娴静文雅吹长笛,妹妹活泼任性拉大提琴,她们从小感情就非常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妹妹在大提琴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天赋,锋芒和名望远远盖过了姐姐。戏剧性的是,姐姐HILARY在倍加心灰意懒之际,被英俊、大方做音乐的男人一眼看中。妹妹JACKIE同样喜欢这个男人,而他偏偏选择了HILARY并很快成了妹妹的姐夫。JACKIE和钢琴家兼指挥家丹尼尔结婚,并长期和丈夫奔走各地巡回演出。
  影片的高潮伴随着JACKIE身心疲惫地闯入姐姐的家,而来临。她悄悄告诉姐姐,她想分享姐夫。HILARY一开始生气,沉默,可是,当她追随任性的妹妹,来到河边,看见JACKIE浑身赤裸着哭泣,用尖利的树枝把手臂刮得血淋淋,HILARY终于向妹妹妥协。
  HILARY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你。”
  JACKIE就是要姐姐向她证明,什么都可以给自己。可怜的HILARY转过来游说自己丈夫 —— 去跟妹妹上床。丈夫起初不同意,但最终他还是在自己妻子请求的情况下去了,并且和JACKIE尽享床第之欢。
  我以为导演在这段戏的处理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着的透彻。男人在感情上固然理智,但当他面对妖娆、才华横溢、举世闻名的JACKIE,却依然可以和她有愉悦的性关系。
  伟大的HILARY在不隔音的房间里,听着种种声响,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和痛苦,温柔的她象圣母一般,选择了沉默,走到孩子们的房间搂着他们得以成眠。
  JACKIE在乡村里和姐姐、姐夫在一起的这段时光,应是她人生记忆里最温暖、幸福、安定的日子。她放弃了所有演出,容光焕发地“分享”着姐夫,而HILARY甚至失去了作为一个妻子,晚上和丈夫在一起最起码的权利 —— 自私的JACKIE完全霸占了姐夫。
  HILARY的丈夫终于忍不住对妻子的思念,偷偷回到她身边。JACKIE在夜深人静时拉起悲伤的大提琴,第二天背着琴盒,黯然离开了姐姐的家……
  人性中的阴暗与光明,自私与善良,痛苦与妥协,欲望与爱情,争斗与容忍都如此鲜明地发生在这对姐妹身上,孰是孰非,孰对孰错?
  JACKIE继续巡回演出,1973年得了罕见的“多重硬化症”,姐妹联系很少,JACKIE去世前HILARY赶到了,她死在姐姐的怀中……
  扮演JACKIE的演员是英国演技派艾米莉.沃森,她将天才大提琴家的神经质、聪明、敏感和孩子气表现的如此自然,她演奏大提琴时轻轻的皱眉,大幅度激情洋溢的动作和与人交往时的任性和糊涂,成功刻画了让人恨又让人怜悯的JACKIE。我更喜欢扮演姐姐HILARY的女演员,她气质高雅,穿着简单随意,长长的睫毛下面是一双略带忧郁的眼睛。姐妹的对手戏非常好看。
  整部影片的配乐,应是真实的JACKIE本人遗留于世的,让对大提琴不感冒的我,听得着迷,在不规则的音律跳动中,能够感受到音乐家真实的情感,就象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到JACKIE弹奏时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活不长。”
  是的,JACKIE果然没有活长,她用生命狠狠的演奏,名垂世界音乐青史。
 《狂恋大提琴》无论编剧、导演、配乐、表演、服装、摄影、道具和化妆都可称为经典的作品。影片中的色彩颇具美感和个性,JACKIE是代表欲望的红色,而有HILARY的画面始终是淡雅温馨的。
  对英国古典文学和影片有着莫名的好感,艾米莉.勃郎特的《呼啸山庄》曾是枕边读物。英国气质神秘怀旧,朴素中的高雅,象雾蒙蒙的天气,雨一直默默的下着,披着黑色的风衣踯躅独行的感觉,教堂的钟声响起,提醒着我们最终走向舒适而平淡的归宿……
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7-3-3 01:13 | 只看该作者
又名她比烟花更寂寞,讲的是英国著名大提琴家杜普蕾。影片的开头旁随着埃尔加的大协,两个姐妹无忧无虑的在海边玩耍。“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went into a golden land”,海边成年以后的杜普蕾在凝望着他们。当时反复看了数遍这部片子,并找来了埃尔加和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缩在被窝里一边听一边激动得热泪盈眶。后来终于在网上下到了杜普蕾德全集,最喜欢的是她的《希伯来晚祷》,仿佛道尽了犹太人的苦难。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7-3-3 01:29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tudou.com/v/cJxt1rXTUOY

[ 本帖最后由 chinesepoet 于 2007-3-3 01:30 AM 编辑 ]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发表于 2007-3-3 01:32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是《希伯来晚祷》Bruch Kol nidrei Op 47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8 07:2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