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4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应邀写的对巴尔扎克一生的回顾,请大家指正

[复制链接]

0

精华

19

帖子

57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4 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老的父亲原姓巴尔萨——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民姓氏。但是他在大革命时期投机取巧,当上了当地的父母官。于是就换了一个高贵的姓氏——德•巴尔扎克。51岁时,它取了19岁的夏洛特为妻,1799年,巴尔扎克出生了。

幼年的巴老的家里是凄凉的。仅仅8岁就被送到寄宿学校。巴尔扎克的父亲总是在外面寻花问柳,母亲也不守贞节。少时的巴尔扎克缺乏母爱,这也使得他在成年后有了强烈的恋母情结。

在1821年,她认识了住在他隔壁的贝尔尼夫人。

贝尔尼夫人的丈夫是德•贝尔尼伯爵,教父和教母分别是路易十六和玛丽女王,大革命前声名显赫。她在1821年雇佣了一个落魄的文学青年做她的孩子的家庭教师。这个青年就是巴尔扎克。

1819年,巴尔扎克从巴黎大学法学院毕业了,他不顾家庭的反对,执意要走向文学的道路。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相当差劲。郁闷的巴尔扎克只得混迹于通俗小说作家之流。他非常想摆脱这个现状。这时,他遇到了一位母亲,大他23岁的贝尔尼夫人。

贝尔尼夫人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通俗小说庸俗的文笔中发现了巴尔扎克的才华。她无私的给予了巴尔扎克帮助,使得巴尔扎克——爱上了她。在巴尔扎克激烈的情书攻势前,贝尔尼夫人败下阵来,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了终身的密友。直到1836年。

1836年,巴尔扎克已蜚声文坛,他的《高老头》已经问世。但这一年,他却毫无建树。为了《幽谷百合》的版权,官司从早春打到仲夏;为了创办《巴黎纪事》推迟了出版计划,但杂志却不久就严重亏损,被迫停刊;巴尔扎克甚至倒霉到因为拒服兵役而被拘留。但最郁闷的事情发生在7月27日——也是我的生日——贝尔尼夫人去世了。

巴尔扎克悲痛欲绝,但是此时巴尔扎克此时已经与另一位贵妇人交往频繁,她就是俄罗斯波兰裔贵族韩斯卡夫人。

巴尔扎克是个穷孩子,他那本《克伦威尔》是在“可以从屋瓦缝隙里看到天空”的六层阁楼里写出来的,它试着经营印刷厂又欠了4万5千法郎的债。但是在1829年,他第一部书上自己名字的书《舒昂党人》问世了。

这本书八个月只卖出去450本,但是在内行人看来具有相当的价值。巴尔扎克走进了巴黎的大门,她认识了雨果、缪塞,甚至还有德拉克洛瓦。他不停的创作,引起了法国文坛的注意。尤其是在1831年的《驴皮记》后,整个欧洲都认识了他。

但巴尔扎克穷惯了,突然接触上层社会总有点目不暇接,它试着去模仿,但这是个灾难:他购置羊皮面精装书籍,邀请朋友聚会,还买了辆软座轻便马车——另配一匹马和一个俊俏的马夫。于是,他的旧债未了,又添新债。于是在1832年,他和韩斯卡夫人开始了通信。

韩斯卡夫人的丈夫是个比她大22岁的将军,她有3000多名农奴,21000公顷土地,由于她还是个文学爱好者,这也正投巴尔扎克之意。在通信574天后,两人在瑞士“巧遇”,从此两人一见倾心,韩斯卡夫人允诺一旦丈夫去世就嫁给巴尔扎克。这一年,《欧也妮•葛朗台》刚刚问世,但直到十七卷的《人间喜剧》问世后一年,这句话才给予兑现。

1833年,巴尔扎克签下了《十九世纪风俗研究》的出版合同,这部书后来改了一个名字,就是《人间喜剧》。

从1835年的高老头开始,巴尔扎克开始了长时间的创作。《古物陈列室》、《搅水女人》等相继问世。到了1841年,《人间喜剧》的构建基本完毕。但此时,他已负债累累。就在1840年,他的负债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6万法郎。也在1841年,韩斯卡夫人的丈夫去世了。

1850年3月14日,相识近20年的巴尔扎克和韩斯卡夫人走上了婚礼的殿堂。但此时的巴尔扎克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已经不能持笔写作了。在1841年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晚上六点钟上床,午夜十二点起身,一口气工作上14到16个小时,有时甚至还要多。他为《人间喜剧》又创作了《邦斯舅舅》、《贝姨》等优秀的作品。但他的生命也行将结束。

成婚后的巴尔扎克由于旅途劳顿,几近失明。就在五个多月后的8月18日,雨果来探望这位脑子里装着整个社会的人。两个多小时后,巴尔扎克去世了。

两天后,在拉雪兹神甫公墓,自发送葬的人绵延了整条大街。雨果在葬礼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说:“他所有的著作汇成了一本书,一部活生生的、光辉璀璨的书……”

在巴尔扎克的卧室里,放着一准小小的拿破仑塑像,剑鞘上刻着“彼以剑创其业,吾恃笔竟其功!”

他做到了。

1

精华

574

帖子

1732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06-10-29 04:3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提到巴尔扎克的保王党立场实在是遗憾啊
人生不如小说,小说不如戏剧,戏剧不如诗,诗不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不如午夜恍惚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3#
发表于 2006-10-31 17:24 |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作家未必有伟大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574

帖子

1732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06-11-2 01:31 | 只看该作者
夏多布里昂和巴尔扎克是保王党人的两面旗帜啊
我到底该庆幸我最喜欢的两个作家都是保王党呢还是因为我喜欢这两个作家所以也站在保王党一边过了这么久都快想不起来了
人生不如小说,小说不如戏剧,戏剧不如诗,诗不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不如午夜恍惚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5#
发表于 2006-11-2 13:34 | 只看该作者
他们真正拥护的不是国王,而是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上流社会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574

帖子

1732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06-11-23 01:42 | 只看该作者
古物陈列室里有太强烈了保王党人色彩了, 巴尔扎克政治上没有掉转枪口在过去拥护的国王垮台之后向可怜的波旁王朝打冷枪倒的确是比雨果强得多了
人生不如小说,小说不如戏剧,戏剧不如诗,诗不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不如午夜恍惚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394

帖子

1192

积分

baron

奥尔施泰特公爵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06-11-23 10:02 | 只看该作者
巴尔扎克对拿破仑皇帝的赞美,我想就不同提了吧 即使是夏多布里昂也说过“波拿巴”不少好话,虽然有点不情愿。

雨果?他和巴尔扎克一样都是王党,只不过他的早期作品曾狠批过皇帝但后期作品又赞美皇帝,有些矛盾而已,不过他还是王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8#
发表于 2006-11-23 11:14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巴尔扎克和雨果真正喜欢的并不是波旁王朝,他们之所以成为王党,是由于观念。拿破仑代表的是革命和英雄主义。在大革命之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这种革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法国赖以生存的关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稳定和民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不合时宜的革命只会使社会重新动荡。因此,巴尔扎克和雨果加入王党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226

帖子

688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06-12-10 19:2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巴尔扎克和雨果来说革命不革命,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着想
他们不是政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10#
发表于 2006-12-11 17:13 | 只看该作者
革命是很有魅力的词汇,但是也是血腥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2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