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6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的尘与影】玛丽·安托内特——断头台上的法国王后

[复制链接]

2

精华

199

帖子

622

积分

knight

浅浅阳光

Rank: 5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1 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玛丽·安托内特——断头台上的法国王后

2

精华

199

帖子

622

积分

knight

浅浅阳光

Rank: 5Rank: 5Rank: 5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浅的节节斗 于 2009-4-11 00:36 编辑

玛丽•安托内特——断头台上的法国王后

最近读完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格威的一本传记《Marie Antoinette》,讲述法国封建社会末代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的生平事迹,全书读来唏嘘一片,特别是读之前已了解到这是一位被推上断头台的王后,昨日繁华终不过梦一场。

玛丽•安托内特和她的丈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是一位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和作为的人,但是玛丽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母亲是奥地利女皇玛丽•特蕾西娅,哥哥是后来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时代,奥地利的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玛丽•特蕾西娅和约瑟夫二世持续不断的改革使奥地利利用了一百年时间赶上了英法。

玛丽•安托内特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当时法国和奥地利连年战争,为了和解,两国签订了合约,其中之一就是政治联姻。当玛丽•安托内特以太子妃身份到达法国时,年仅15岁,为了迎接这位小公主,法国和奥地利宫廷就交接地点伤透了脑筋,最后决定在法国和德国之间莱茵河的一个无人小岛上新建一座木楼,这幢用于迎亲的建筑物富丽堂皇,但是有个大学生指出里面的一幅壁挂所绘的内容暗喻不详婚姻,这个大学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歌德。

茨格威对玛丽•安托内特到达法国后早年的宫廷生活这样写到:“她正一步一步地登上通往王位的台阶。可是,最终停留在她面前的却是断头台。上帝一开始就把黑签分配给某人,但不给其任何暗示,而是任其毫无疑心地无拘无束地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可是命运却向他迎来。”茨格威是一名奥地利作家,这本传记全篇充满了对玛丽•安托内特的同情和悲怜,但也有不少对她的批评,主要是玛丽•安托内特并没有继承她母亲的优良品性,不好学习、不好思考,整天只知道玩乐、享受、鬼混,一方面这是她的固有性格之一,另一方面是她并不是真心的爱她的丈夫——路易十六,两人的婚姻关系并不融洽,这主要是路易十六的性能力有问题。

路易十六是一位软弱的国王,他和我们的明朝的天启皇帝非常相似,我们的天启皇帝喜欢木工活,木工制作水准相当有一套,路易十六喜欢制锁。当他的儿子出生时,巴黎的行会给他们喜欢制锁的国王献了很大的一个锁,这个锁非常精巧,锁一打开,就从锁眼里蹦出一个小王子。路易十六终生庸庸碌碌、优柔寡断,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前夕,革命的队伍快要逼近王宫了,路易十六居然还在打猎,对国事迟钝到如此地步,怎不会亡国?

历史上的玛丽•安托内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在她的周围整天围绕着一帮玩乐、谄媚的人。法国历来就是欧洲大陆的时尚之都,有了这样一位引领了时尚的王后,更是新奇的发型、服装迭出,例如当年流行一种高耸的发髻,据说发型大师要踩着高跷进行发型创作,这样高耸的发型可以创造出水果、花园、房屋、船只和起伏的海洋等造型,甚至让人感到惊叹的是,美发师甚至还可以把当时的国家大事通过这些贵妇的发型表现出来,真是蔚为大观。由于发型越来越高,贵妇们坐马车不得不跪着,宫廷的门也加高了,以保证她们不需要弯腰就可以入内,这就是当年时尚流行的发源地——法国皇宫凡尔赛宫廷生活的一瞥。对这件事,茨格威用幽默与诙谐的语气写到“雷奥纳师傅还在兴致勃勃地继续建造那高耸的发式,直到这位万能的大师觉得不应再搞下去为止。”

路易十六时代法国面临着空前的财政危机,掌国12年,借款金额高达12亿5千万。凡尔赛宫,盛大的宴会、误会,夜以继日,接连不断;路易十六仅供打猎的马有1800余匹,马夫1400余名,各郡备用马匹1200余匹。尽管国家财政已濒临破产,路易十六大笔一挥,用于为自己和王后购买宫堡分别花去了1600万利佛尔,帮兄弟还债2300万利佛尔,而当时工人每日工作16小时,所有工资还不到1个利佛尔(利佛尔就是法国货币单位,相当于法郎,当时的1磅面包约4~5苏,1利佛尔=20苏),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据历史文献报道在当时法国民众的主要死因就是饥饿,玛丽•安托内特被誉为“赤字夫人”。1774年路易十六登基,1789年执政15年,国债45亿利佛尔,以1788年为例,国库收入50300万利佛尔,31800万用于偿付国债利息,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支付利息。另一个历史背景是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已经传播,当时法国的现状是以王室为代表的教士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是第三等级,新生资产阶级在财富上的迅速堆积要求分享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1786年,英法签订贸易条约,降低关税,英国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法国,直接导致20万工人失业;1788年法国农业歉收,粮食奇缺,面包价格几乎上涨一倍,穷苦人民生活陷入绝境。为了解决走投无路的法国财政危机,正是在尖锐的国内的形式下,路易十六召开了三个等级会议,这次会议引发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南怀瑾先生如是评价:“路易十六明知危殆,始终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甚至还要矢上加尖。终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无论有无玛丽•安托内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迟早会爆发。玛丽•安托内特利用路易十六的软弱和妥协,插手了一些国内政治,比如谁在她身边歌唱的好,舞跳的好,说的话动听就安排谁当驻外大使,但总的来说,玛丽•安托内特并没有参与国内的重大政治决策,也不是一个左右政治的人,她始终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当革命爆发时,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内特错误的估计了国内形式,没有利用适当的时机逃跑,当最后决定逃跑时,全国已经布满了密探,最后从巴黎逃跑的国王夫妇在瓦伦被驿长认出,押回了巴黎,这次逃跑事件激起了民众的愤概。至于玛丽•安托内特是否在革命时代极度仇恨人民,反对人民,茨格威在传记中并没有详说,但有一点是肯定是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内特想利用外国力量发动内战以解决国内失控的局势,由于路易十六的摇摆不定,玛丽•安托内特在此时参与并做出了一些决策,一些书信也成为后来被控“叛国罪”的证据。路易十六于1793年1月21日被控叛国,并被处于死刑,送上了断头台;5个月后,玛丽•安托内特被国民议会宣布叛国罪名成立,最终也被送往了断头台,年仅38岁。

我查阅了一本历史书,这样评价玛丽•安托内特“为人傲慢轻浮,嗜好赌博,挥霍浪费,喜欢参与政事”,但是如何干政没有详说,网上的资料也不多,可能与上文的推测一致。玛丽•安托内特也只是在大革命爆发以后,才从以前那种放浪的生活中醒悟,但为时已晚,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成为巴黎民众黄色歌谣讽刺、谩骂的源泉,也为贵族阶层所诟病,因此,当玛丽•安托内特身陷囹圄时,只有两个人的在为她的生死奔走,一个是她母亲早年安排在法国辅佐她的忠臣梅尔西,一个是她的唯一的情夫费森。当年梅尔西写信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要求救救他的姑妈(玛丽•安托内特的哥哥约瑟夫二世先于她于1790年去世),而奥地利宫廷不闻不问,梅尔西在写给奥皇的信里愤恨地说到:“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会谴责我们政府在这件事情上所采取的态度。如果皇帝陛下不是为了救援她而作出努力甚至牺牲,那么这种谴责将会是十分严厉的。”“即使他们亲眼看着她走上断头台,他们也不会去救她。”令人感到痛心的是,玛丽•安托内特在临死前托梅尔西带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用来挽救女儿的钻石,奥地利宫廷接收后不闻不问,当法国要求奥地利宫廷归还这笔款项时,维也纳不予理睬。维也纳不愿为这个女人动用军队,那将是一项庞大的开支,而事实是,在革命十分危机的时候,玛丽•安托内特给奥地利送了一份情报,这是法国对奥地利作战计划,因为她不可能看到法国军队打自己的娘家。亲情在权势崩溃的瞬间早已消失殆尽,这就是人世间。

很多年以后,拿破仑写下他对此事的看法:“在奥地利王室中,人们必须奠定一个原则,即对法国王后要保持绝对的沉默。一听到玛丽•安托内特这个名字,他们便将自己的目光垂下,赶紧转换话题,好像不愿重提这件不合时宜、令人伤心的往事似时。整个王室家族遵守这个原则,就连他们的哪些驻外使节也都得照章办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无政府主义和恐怖统治时期,当年把玛丽•安托内特送往断头台的罗伯斯庇尔、丹东等人先后被送往上断头台,大革命时期在3天3夜里处死了2000人。下面我们看看玛丽•安托内特,昔日法兰西的王后在大革命时代的一些遭遇:

玛丽•安托内特的好友朗巴尔夫人在逃到英国后,依然回国看望玛丽•安托内特,最后被起义群众轮奸肢解,“两个残忍者托着赤裸裸的大腿,另外有人把血淋淋的内脏高举起,还有一个人把苍白而略带绿色的、血淋淋的人头挑在长矛上……抬着这具被奸污的裸尸继续穿行于大街上,直至王室的后宫”。

玛丽•安托内特的长女,时年9岁,遭到暴民和狱卒的殴打和轮奸,逼迫签署了父母的死刑,并逼她作伪证,指控她母亲与她弟弟的乱伦关系,后多次自杀未遂。玛丽•安托内特的女儿在革命后逃过一劫,但经历过幼年的种种可怕的遭遇后,她十分仇恨民众和革命,她常常公开扬言表示对共和派和雅各宾派的憎恨,叫人在放火烧俱乐部和出版社,用***轰炸先贤祠(未遂),派人往拿破仑的尸体上撒尿,阉割他,挖掉他的眼睛,凌辱他。

国民议会法庭指控玛丽•安托内特与她8岁半的儿子乱伦,可怜的王子被暴民吓住了,稀里糊涂在签字认罪。

在狱中,玛丽•安托内特大出血(可能是妇科疾病),昔日的王后只好当着狱卒的面换衣服;当她再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时,已是白发苍苍。

在去断头上的路上,她本来希望自己能像丈夫一样坐着马车赴刑场,但当她走出监狱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辆囚车,而在那个年代所有普通的死刑犯都是被囚车拉去刑场的。这下玛丽感到十分紧张,肚子一阵咕噜,于是不得不申请让人把她的手解开,以便在监狱的外墙边方便一下。玛丽•安托内特感到十分紧张,肚子一阵咕噜,于是不得不申请让人把她的手解开,以便在监狱的外墙边方便一下。

玛丽•安托内特倒坐在囚车里被运往革命广场,一路上她忍受着路边夹道围观的愤怒群众的嘲笑和讽刺。此时,四周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气氛。在断头台的旁边聚集着大批兴奋的看客,他们都是来观看"寡妇卡佩(卡佩即路易十六)"掉脑袋的,还有人就势在旁边支起摊子,向围观的人们兜售水果和酒水。

当年,当玛丽•安托内特第一次出现在巴黎市民面前时,巴黎民众被自己这位来自维也纳的高贵、美丽的公主所征服,20万人高呼“太子夫人”,玛丽•安托内特在写给母亲的信里这样说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人民的友谊,这是多么的幸福啊!没有什么比友谊更珍贵的了,我对此感到愉快,我终生难忘这种友谊!”

玛丽•安托内特的失败在于,她没有领悟到人民给予她的权利,其实也包括了义务,但在最宝贵的青春时代,宫廷生活使他很快将民众抛在脑后。其实,玛丽•安托内特本质并不仇恨人民,在她后期的信里还流露出对民众的同情,因为她始终不是一个政治家。

玛丽•安托内特走向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行刑手的脚,于是她彬彬有礼地道歉说:“对不起,先生,我不是故意的。”她对死亡毫不畏惧,始终保持着镇静和高贵。在最后这一时刻,她那迷惘的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朝天空再望了一望,她还记得起在宫廷花园里,也就是这些群众曾经热烈地欢庆她继承王位吗?

只见刀光一闪,接着一声闷响,侩子手把一颗血淋淋的头颅高高举起,人群欢呼一片。

“中午时分,群众已经离去,侩子手用一辆小手推车将尸体运走,血淋淋的头颅放在死者双腿中间”。

“22年以后,人们根据一条腐烂了一半的袜带认出那一小堆从湿泥中分离出来的灰白色粉末就是慢慢化掉的人体的最后踪迹。这属于当年一位容貌俊丽、品味高尚的女神,但后来却成为一位历尽沧桑、受尽折磨的王后”。

自古红颜多薄命!

参考书目

《玛丽·安托内特传》
《外国历史大事集 近代部分 第二部分》
《法国大革命》
部分网页资料,注意:网页中很多历史年代有问题,所有年代引用全部来自书籍


[img][/i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9-4-11 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聊啊彭 于 2009-4-11 10:00 编辑

楼主的头像是不是暹罗之恋里那个小0啊
挺可爱的。

我对法国历史不很了解,买了茨威格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还没有读。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01

帖子

306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09-4-1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对这块历史不是很了解,长知识了。谢楼主。
吹笛子的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99

帖子

622

积分

knight

浅浅阳光

Rank: 5Rank: 5Rank: 5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23:48 | 只看该作者
真不好意思啊,居然被版主评分2次了。随便写的,文字粗陋,还有很多错误,平时工作太忙,也没有时间精雕细琢了,再说自己那点文字也琢不出什么东西,见笑了,呵呵。

读书的乐趣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1

帖子

3416

积分

牧场主

6#
发表于 2009-4-14 22:34 | 只看该作者
《玛丽.安托瓦内特传》是茨威格最为人称道的传记佳作,这部传记的心理描写是最为精彩的,媒体评论为“心灵的捕手,灵魂的猎者”。茨威格先生十分偏爱这部作品,后来又改写了一遍,内容更为紧凑,书名叫《断头皇后》。此外,关于“女王喋血”方面的题材他还写过《玛丽.斯图亚特传》这个姊妹篇,也写得十分的忧伤感人。这些铜版纸带插图的书都很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1

帖子

3416

积分

牧场主

7#
发表于 2009-4-14 22:59 | 只看该作者
血光中三次挥斧




      1587年,对玛丽所实施的死刑在福瑟润海城堡的大厅进行。当刽子手乞求女王的原谅时,她告诉他们:“我真心的宽恕你们,我感谢你们能帮我结束所有的苦难。”
      女王看起来非常的平静,她的侍女帮她把身上的饰物一一摘除,她忠诚的仆人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都掉下了眼泪。玛丽用法语柔声地安慰他们,挨个与他们拥抱道别。当她的面被蒙上时,他们退下了。
      这位苏格兰女王跪在垫子前用拉丁语吟诵了《圣经》中的赞美诗,神态非常的安详。由于敬畏,刽子手第一次先用斧头将她击晕;而第二斧时,又由于紧张而出手无力。鲜血喷涌的女王在痛苦中喉咙里呻吟道:“刽子手,快做完你的事!”当第三斧时,女王终于身首两异了。
      “上帝保佑女王!”,刽子手提着女王的头颅喊道。但是意外发生了:头颅滚落地下,刽子手抓住的原来只是一顶假发套。此时围观者清楚地看见女王的嘴唇在头颅被砍下15分钟了还在动。
      使人忧伤难过的是,当一切结束以后,执行人才发现她的那只忠诚的狗还藏在她的衬裙下,由于它蹲在女主人的头和肩膀之间守候,企图咬那些收尸的人,它的毛都被染红了。
      当伊丽莎白去世时,玛丽的儿子、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继承大英帝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正是由于玛丽留下的唯一血脉,大英帝国的王室才得以延续,所以后来的人都尊称玛丽斯图亚特是大英帝国王室的祖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09-4-16 20:2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借了本《玛丽.斯图亚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9 02:05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