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来,发一篇文章。写得不好,还请见谅。
梦的延续——关于写作
重拾手中的梦。
事情还是挺出人意料的。在被迫放下手中的笔后一年多的今天,我又再次拾起了它。这两三个月来,我每天晚上都会自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然后伏在桌上写下一行行的文字。虽说不勤劳,写的东西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但始终还是坚持每天能够写上那么两三个钟头。我不知道对于本来生性就较为冲动的我来说,为什么竟能这样坚持下来。我想,这里面可能有这几年来跌跌撞撞的生活对我的心态改变的原因,它让我必须学会沉得住气。而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只是说,因为,我不想再次失去。
我记得,在过去初二的时候我是很喜欢很喜欢写作的。那时候,我和另一个叫若树的朋友总是不停地逛书店然后不停地把自己喜欢的书抱上收柜台,然后在家里在课堂上一页页地翻看。我想,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充满书香气味的氛围,渐渐地我才产生了自己创作的念头,并开始尝试着在纸上写下自己青涩的文字。这一念头来的时候如轻纱般缈缈,但一旦被触发之后却马上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我被纸上的那一个个东西迷住了,对写作也由最初的朦朦胧胧转化为一种强烈的喜爱。我挥霍着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年该有的激情,一次次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狂羁不逊。我吮吸着从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芬芳,并大大享受着一种自由创作的快乐还有完成作品后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在那时候,我将写作理所当然地视为我的理想和未来。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对人微笑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它们就像一道巨大的玻璃幕墙直直的竖在了我的面前,而幕墙之外,是将向我挥手告别的文字。我们被隔离了。我站在幕墙后静静地看着它们,然而也仅仅能够看着它们,然后像收起一个未完成的梦把手中的笔锁进了深深的抽屉。而这一锁,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一年多过后,当我重新打开这个抽屉时,我像一个放逐多时的虔诚的教徒重新踏上圣地般,怀着敬畏、欣喜而又不安的心情拿起了尘封在里面的笔,然后,在纸上重新书写下曾经的梦。
梦的另一种延续。
我之所以会重拾起手中的笔,开始时全然只是基于一种对过去写作的怀念和突然被迫中断后的延续。但当我在这片文字的圣地漫步多时,我却渐渐发现,隐藏在这文字背后的,应该能给我带来的更大的好处。
这几年来,我的生活过得实在混沌,跌跌撞撞,沉沦起伏,以至于直到今天我都不明白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现在又在发生着什么。我越来越感到,我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能够帮我剖析自己过去的生活,能够让我看清楚现在的状况,并把这意义继续投射到未来上,使我对自己的未来能够有一些预见性的看法。
我曾经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思考上,但渐渐地我就发现了它的不可行,我感到无休止的思考只会给我带来更大更多的谜团,并把我推进更艰难的处境当中。这时候,写作出现了。我发现通过写作,能够对我生活中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还有头脑里混乱的思想进行一个比较好的归纳整理。而且我还看到,当我把身上一处处的伤熏染到纸上的时候,它们竟在文字的神奇作用下渐渐愈合了。
我发现了写作给我带来的这两种额为的好处,为此欣喜不已。但欣喜之外,我却感受到了另一种无奈。我发现曾经在纸上自由挥洒文字的那种快乐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对于我来说,创作已不再是一种目的,而成为了一种手段。我满心欣喜地坐在桌旁准备酝酿一篇好的文章,却在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时心里一阵阵疼痛。我看到了绵延在纸上的大片大片的伤。我知道,这些伤痕会随着我写下的文字而渐渐被抹去,但这只是在写下之后。就像一只春蚕在蜕化成蝶一样,在写下时,我必须把深藏在身体里的那一处处伤口给刨出来,然后进行理性和感情上的解剖。这是件会令我感到痛苦的事。
不过,怎样都好,自由创作的快乐这株幼苗并没有被完全抹杀。而且我也相信,会有那么一天,那时,大部分的绝望、痛苦、眼泪、恐惧都会在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渲染了阳光的笑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