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与艺术家 (徐晓雯)

[复制链接]

21

精华

9520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7 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两部早期作品《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早已有了许多阅读的定式。一般说来,这两部作品里强烈的自传色彩、作者日臻完善的实验性技巧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独特的内省特色,是许多读者无法忽视的。

    关于乔伊斯的生平,在许多读者都不算陌生。在此不再赘述,只强调一下与这两部作品密切相关的一些环节。

    1.乔伊斯对其祖国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所代表的爱尔兰,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

    2.乔伊斯本人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之间,并非单纯的原型与摹本的关系。

    3.乔伊斯写作的文学大环境与文学传统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在爱尔兰都柏林长大,青年时期即去国远行,之后很少返回故土,但终其一生,所写作的主题始终不离爱尔兰,尤其是都柏林。他对都柏林的情感是复杂的。在他写作《都柏林人》的过程中,他曾经表示,自己试图通过这一系列故事来揭示城市的精神瘫痪状态。而在后来争取出版该书的艰难过程中,他也曾向伦敦的一位出版商谈到:“在出版商家所列出的书目中,我时常见到以爱尔兰为主题的书名,所以便认为,对于充溢于我这些故事中的堕落气息,人们或许是情愿花钱来品味的。”那位出版商企图劝他删改“有伤大雅”的段落时,他又格外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的初衷,就是要书写我的祖国精神史的一个章节,我选择都柏林作为场景,乃是因为在我看来,这里是瘫痪的中心。我竭力将其呈现于那些漠然的公众面前,从四个方面去展示:童年、青少年、成年,还有公共生活。故事就是按这样的顺序集结的。”他坚决反对别人改动一字。

    很多读者和评论家便由此而刻意地把《都柏林人》解读成为一部揭露爱尔兰凝滞而无望的精神生活的作品。这样做不无道理,有了乔伊斯本人的注解说明,似乎更是顺理成章。《都柏林人》作为短篇小说系列的主题因此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贯穿全书十五篇故事的主题是死亡与瘫痪,而这些故事的排列顺序也都是按照童年、青少年、成年以及公共生活的内容来决定的。

    不过,很多读者和评论家往往忽视了乔伊斯本人对此书以及爱尔兰所表达的另外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又多是乔伊斯后期带有反思的一些看法。比如,《都柏林人》问世多年之后,其法文译者试图把题目译成《在都柏林他们是这样的》,乔伊斯便生硬地反驳道:“不,不,《都柏林人》写的是在所有地方我们都是这样——是现代城市生活的经验。”此外,他也曾表示说,民族性表达到极致,就有了国际性。这仿佛都在提醒读者,《都柏林人》表面上浓重的地方色彩有可能掩饰了更深层的普遍含义。说极端些,当我们为文中都柏林人生活的沉闷、停滞而感到压抑的时候,也许仔细对照自己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面临同一性质的困境。《都柏林人》自其发表之日起,就一直吸引着各种各样态度的读者,或褒或贬,但兴趣始终不减,这种潜在认同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的生活是琐碎而复杂的。相应地,《都柏林人》的主题也是复杂而细致的。这增添了《都柏林人》在读者眼中的魅力。在某种意义上,《都柏林人》仿佛是一口不会干涸的泉眼,只要我们有心,似乎总能发掘出新的感受。这里不妨点出一二,以期在读者中,抛砖引玉。

    前面已经说过,《都柏林人》是一部关于瘫痪与死亡的系列短篇小说集。从开篇《姐妹们》写弗林神父的瘫痪与过失,到收尾之作《死者》写衰老、中庸,以及死亡,几乎没有一篇故事不是在营造气氛,渲染精神上的安于现状和停滞堕落。具体到世纪之交爱尔兰的国情,政治上摆脱不了英国的统治,宗教上摆脱不了天主教的影响,文化上摆脱不了复古自闭的倾向。智慧而聪颖的爱尔兰人,尤其是都柏林人,似乎走到了死胡同,却无人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冲出樊笼,寻找新的出路;即使有这样的愿望,也常常是在行动的关键时刻屈服于怯懦和习惯,回头做了精神瘫痪的牺牲品。人人似乎都在寻求救赎,结果或者在虚假中感到迷惑和幻灭,或者在未知的可能性面前怯而止步,重新与现状达成无奈的妥协。在这种徒然而悲剧性的努力当中,悔罪似乎成了必然的结局。

    我们可以尝试把悔罪作为一个副主题,全面地浏览一下书中的十五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故事中都描述了各种形式的诉说和对于倾听的渴望,都隐含了悔罪的结局。《姐妹们》中,弗林神父心智上神秘的混乱以及他与“我”,一个孩童之间,有些暧昧的关系,都在“我”奇异的梦境中得到了说明:那神父分明是想要忏悔什么,而“我”被动地成为了别人悔罪的寄托。《遭遇》虽然写的是学童逃学,但那种渴望自由的情绪和之后的幻灭,与人生其他时候的感受别无二致;而“我”与那位神秘年长绅士的遭遇,也是有着明显的忏悔和倾听忏悔的性质,到最后,那年长者悔罪的诉说也影响了“我”,以致我在想到自己的同伴时,也有了悔罪的口气:“我很是懊悔;因为在我心里,我曾经一直有点瞧不起他。”《阿拉比》中那愤怒的少年分明是在懊悔自己的冲动与渴望。《伊夫林》里,少女初次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没有被父亲的权威压抑,却在最后一刻向上帝祈求指引的时候,遭到了因悔罪而导致的挫折。《车赛之后》也是在爱尔兰青年吉米的领悟中结束:“他知道到了早晨就会感到懊悔。”人们对于现状的迷惑和不满,都在毫无结果的忏悔中结束,这种宗教情绪只能导致等待和困守。

    在书中,乔伊斯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了剖析。比如家庭。比如政治。乔伊斯本人的家庭,以及乔伊斯眼中很多都柏林人的家庭,是一个失衡的家庭。母亲的角色,父亲的角色,都在孩童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伤痕,而孩童长大成人,则进一步引发社会的缺陷。作品中许多情节都涉及到家庭的组成和维持,更有一些隐含的人物关系暗示着种种可能的主题。比如,在《泥土》中,玛利亚与乔和阿尔菲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乔是个好孩子。她照看过他,也照看过阿尔菲;乔过去常说:——妈妈是妈妈,可是玛丽亚却是我名副其实的母亲。”这里面,“妈妈”和“母亲”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其背后的伦理意义发人深思。在《对手》中,法林顿试图在外部世界中建立自我的尊严,反而惹来一场当众的羞辱。回到家中,他把这种在外界遭受的强权压迫转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恩典》中描写了这样的一对夫妻:生活中惟一鲜活的只有对当年婚礼的回忆,其他都是忍受与习惯。对于女主人公,宗教都已经成了习惯。《寄宿宿舍》中,穆尼太太自身的婚姻是一场失败,但这并不妨碍她像算计星期二吃的面包布丁一样,设计自己女儿的婚姻。生活中最基础的家庭生活都已经成为习惯,逐渐变得像账本一样缺乏情感与渴望,社会的生命力从何而来?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经历了人性解放的浪潮之后,似乎又通过城市化的步伐,陷入了另外一种僵局。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都柏林生活的罩衣下,隐藏着现代生活的核心问题,就此而言,《都柏林人》无论如何不会过时。

    有些读者或许会觉得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对自己故土缺少了因爱而生的宽容。其实,这恐怕是一种误解。且不去说乔伊斯在人到中年时曾慨然叹道:“我何曾离开过(都柏林)?我死之后,你们会发现我对都柏林的感情早已是刻骨铭心。”就只在这些小说当中,我们也可以透过表面冷漠超然的叙述口吻,感受到他对爱尔兰深刻的认同。爱尔兰人的生活中,音乐和酒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十五篇故事中,凡是涉及聚会的场面,似乎都少不了这两样东西。音乐反映出爱尔兰人深沉的文化素养,酒则成了掩盖失意、躲避责任的好东西。乔伊斯对爱尔兰的矛盾情感在他的这些描写中可见一斑。对于爱尔兰的民族音乐,乔伊斯并没有显露出多么大的赞赏。这在当时“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背景下,难免会引起大众的反感。然而,乔伊斯试图揭示的,并非爱尔兰民族音乐素养的缺憾,恰恰相反,他处处想要说明的,正是爱尔兰民族包罗万象的音乐取向。那些极端强调爱尔兰本民族音乐的民族主义分子,在他笔下,表现出的是民族狭隘主义,不但不会引起真正音乐爱好者的共鸣,反而会因为其背后的政治意图破坏了音乐的美感。比较一下《母亲》中描写的那场音乐会和《死者》中宾客们关于都柏林人歌剧爱好的讨论,乔伊斯的态度一目了然。实际上,乔伊斯本人的写作也反映出爱尔兰民族音乐素养的影响,他对语言音乐性的掌握几乎是所有评论家众口一词称誉有加的。可惜,译者殚精竭虑,终不能将其译出一二。

    爱尔兰人/都柏林人的包容,还表现于他们热衷于聚会。十五篇小说中,酒吧的热闹、家庭的小聚、逢年过节时的歌舞盛宴——这似乎成了乔伊斯笔下都柏林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爱尔兰人好客热情的天性,也在这些记录中展现在读者面前。乔伊斯在给自己弟弟的信中,也曾多次谈到爱尔兰民族的包容与好客。《都柏林人》的前十四篇小说,似乎写得相当冷静客观,到了最后的《死者》中,乔伊斯却把笔锋一转,借加布里埃尔·康罗伊的祝词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中间那渐渐衰老的一代人,或许有他们的不足之处,但是就我而言,我认为他们的品质中确实有热情好客、幽默风趣和人道主义的方面。”

    《死者》实在是一篇压轴佳作。无论就其语言、风格、主题、意象来说,都丰富而深刻。难怪历来编纂短篇小说文集者,都舍不得丢下它。阅读过程本身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作为读者,可以参与对文本的诠释。《死者》出现在描写死亡与瘫痪的系列终端,人们很自然地就把它的主题与全书的主题连接起来。然而,放到乔伊斯一生的创作过程中来看,《死者》并不仅仅是《都柏林人》的一个结尾。在这个故事中,蕴涵了开端。

    乔伊斯写作的年代,法国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运动已然在整个欧洲的文学创作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左拉和莫泊桑的艺术手法在《都柏林人》中都有反映。而在挪威,有一位戏剧家则对乔伊斯的创作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就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易卜生。乔伊斯对易卜生的崇拜,始自青年时代。易卜生创作的主题是揭示资产阶级精神的死亡,但更重要的是,他把生的希望寄托在毁灭之后。他曾经写过一部名为《我们死者苏醒的时候》的剧本,结尾就是男女主人公勇敢地摆脱了旧的自我,在肉体消亡的时候,获得了精神的重生。在《死者》中,乔伊斯以背景音乐般的隐晦,重复了这一主题。

    《死者》可以说是主人公加布里埃尔认识自我,逐渐与爱尔兰和解,并得到重生的过程。这里面有乔伊斯本人的心路历程。就像加布里埃尔一样,乔伊斯也是一位语言教授,对语言也是十分着迷,也曾经为英国报刊写过书评,甚至他的妻子诺拉年轻时代也曾经有过一位像米迦勒·富里一样为爱而死的情人。加布里埃尔对于语言的着迷在他准备晚餐致辞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其中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这一现象,加布里埃尔的认识可谓与乔伊斯如出一辙。乔伊斯在写作时,始终在追求风格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甚至于为了表现停滞、死亡与瘫痪的主题,就刻意改变自己对语言多样性的偏爱,大量使用平白而单调的句式和词语。而在写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时,他更是手法熟练地把婴儿语体与斯蒂芬的童年回忆,宗教文书与斯蒂芬的忏悔反思,学院文体与斯蒂芬对艺术的思考,日记风格与斯蒂芬的内心领悟结合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地步。到了《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中,读者则已经很难分清风格与内容,谁是主谁是宾了。可是与加布里埃尔不同的是,乔伊斯的妻子诺拉虽然没有受过很多教育,却具有爱尔兰人特有的才情、宽容和真诚。乔伊斯在其影响下,真正领悟了爱情与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在塑造加布里埃尔的时候,把这个角色的残缺与希望描写得入骨三分。

    加布里埃尔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傲慢,也有着天性中的热情与宽容,所以他在由衷地想要躲避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很激烈的方式。但这也给了他救赎自身的机会。他在身处热闹晚宴之时,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心是在外面白雪皑皑的世界中。他在包容的过程中,开始逐渐睁眼去看自己的民族文化。宴会结束的时候,他的妻子格雷塔在聆听一首爱尔兰古歌。他也全神贯注,不过并不是在听歌,而是在欣赏格雷塔。这个场景很富有象征意义。格雷塔深谙爱尔兰文化的精髓,但与民族主义者艾弗斯小姐不同。她的性格特点是敏感而宽容。至于此时的加布里埃尔,则完全沉浸于有点自以为是的爱情和旁观的愉悦之中。他开始从拒绝面对格雷塔浓重的爱尔兰色彩转变为冷静地接受。甚至有些欣赏。当格雷塔把那一段生死相许的爱情和盘托出后,他自己的爱情因而变得苍白无力了,他的灵魂却受到了震撼。他承认了真爱的存在,承认了自身的不足,甚至在渐渐袭来的梦境中,承认了去追随那未知世界的愿望。他的宽容弥补了他先前的狭隘。正如极端的民族主义排斥任何外来影响一样,他从前的清高其实是一种对民族特色的绝对排斥。而现在,他知道了,在爱尔兰西部的乡野中,有一个名叫米迦勒·富里的年轻人,曾经用纯粹的爱尔兰民歌和充满激情的生命,演绎了真正的爱情。他也知道并勇敢地承认了,对于这样的爱情,他无缘亲身感受。

   

    宽容的泪水充满了加布里埃尔的眼睛。他自己从没有对哪个女人有过这种感情,可是他却知道这一定就是爱情。眼泪在他眼眶中越积越多,在半明半暗中,他想像着自己看到了一个年轻男人站在一棵滴雨的树下。在近处还有别的形影。他的灵魂接近了众多死者栖身的居所。他感受得到他们那飘忽不定忽闪忽现的存在,但是他却无法体验清楚。他自身正消融进了一个难以捉摸的灰色世界:而这边实实在在的世界却正在消解、消失,这些死者曾经一度生长居住其中。

    窗玻璃上传来几声轻轻的敲打,他朝窗户转过脸去。又开始下雪了。他困倦地看着雪片,银白而灰暗的雪片,斜斜地落在路灯上。到了他动身西去的时候了。是的,报上说得对:爱尔兰普遍都在降雪。雪落在黑暗的中央平原上的所有地方,雪落在不长树的小山上,雪轻柔地落在艾伦沼泽上,往西再走远一点,雪轻柔地落入香农河奔腾着的黑色波涛中。雪也落在小山上那孤零零的墓地的每个角落里,米迦勒·富里就埋葬在那里。雪厚厚地飘落在那些歪歪扭扭的十字架和墓碑上,飘落在那小小墓门的尖栅栏上,飘落在荒凉的荆棘上。他的灵魂慢慢迷离,他倾听着雪隐隐地从宇宙洪荒中飘落而来,隐隐地飘落,像最后时刻的来临一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这是故事著名的结尾。优美,祥和,充满象征意义。然而,关于那无所不在的雪究竟象征着什么,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全书来看,这既是一个终止符,也是一个序曲。是外表死亡的反应,也是内心重生的表现。或许,把它解释为一种联系会更贴切。而意识到这种生死相连关系的,是初具艺术家气质的加布里埃尔。作为艺术家的加布里埃尔,既与热闹的现实世界有精神上的隔阂,又与缺乏理性的情感高潮有距离,恰好可以在游离间置身事外,清楚地感受到事物本质的联系。并且,由这种领悟中,衍生了真正的精神存在。

    乔伊斯对于艺术家及其成长和创作过程这个主题的兴趣,一直延伸到《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在此之前,他曾写过《斯蒂芬英雄》。把两部作品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从艺术手法到思想内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都是一部更成熟更有价值的作品。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一部充满张力的作品。一方面,乔伊斯大量地取材于自己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极其巧妙地把这部书写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的虚构作品——读者无法把斯蒂芬与乔伊斯完全等同。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诠释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愉悦。《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情节既有序,又松散。全书分为五章,虽然没有小标题,根据内容,却可以很清楚地划分为:童年时期的感受、学校生活以及青年时期的成熟、悔罪、摒弃宗教、选择流亡来追求真正的独立。从古典意义的情节上来讲,实在没有多少起伏跌宕。但是,从现代主义的情节上来讲,不但全书都贯穿着一种追求领悟的冲动,甚至每一个章节中,都有着结构上的循环以及这种重复性结构逐步加深的主题意义。

    如果说,一定要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找出一个情节主线的话,那就是,主人公斯蒂芬的自我世界以及这个自我世界在成长过程中的产物。在第一章中,我们看不到开端——高潮——结尾那样井井有条的情节发展,相反,我们体验到的,是婴儿斯蒂芬以及学童斯蒂芬眼中的世界。反复出现的场景动作支离破碎,一如它们印在主人公意识中的模样。甚至从这个时期开始,斯蒂芬就已经显露了“艺术家”的气质与使命。不妨来看一下开篇,我们会发现,斯蒂芬的感觉是全面的,他那儿语中,记录下了精确而真实的感受:他听到了父亲给他讲的故事;他看到了父亲脸上有很多毛;他尝到了柠檬味儿的辫子糖;他的触觉也很灵敏,知道尿床后,先是暖烘烘的,接着就变凉了;他还闻到了油纸的怪味儿。他的创造力变成了他应付世界的办法。当丹蒂姨妈责骂他时,他躲在桌子下,把来自成人世界的威胁与压力变成了“诗歌”。在教会学校中,他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幻想着文字的盛宴。

    外部真实的世界与他心中的世界,时常是对立不同的两极,而乔伊斯的写作就在这时候赋予了作品迷人的冲突。例如,斯蒂芬在球场上那一段描写。仿佛一呼一吸一样,行文上也是用学童典型的语气,一段描写球场上纷乱阴暗的气氛,接着就会有一段描写斯蒂芬内心与外部世界截然相反的宁静与渴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这种跌宕起伏的对比效果是很强烈的。外部世界的存在意义,仿佛仅仅是为了在斯蒂芬的意识中留下痕迹。人的个体意识成为叙述的中心,这是乔伊斯对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实际上,在很多方面,乔伊斯都做了突破。比如在第二章中对于斯蒂芬性意识的苏醒与成熟的描写。在乔伊斯之前,几乎还没有作家敢于如此真实地描述这个主题。而在乔伊斯的笔下,成长中的艺术家斯蒂芬对于自己身体的成长也有着超然的审美目光。浪漫主义的影响反映在他对《基督山伯爵》女主人公的幻想上,玫瑰的意象在他的叙述中反复出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肉欲的渴望。冲动的兽性寻找宣泄的途径,一如斯蒂芬在黑暗的街巷中疾走。甚至于在章节的结尾,冲突得到化解的时候,读者依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

    妓女纯粹肉欲的行为,在斯蒂芬那里得到了极具浪漫色彩的接受。在自然主义作家的笔下,或许前者是现实,而在现代主义者的眼中,这种日常生活坠落于人类心灵的印象,或者说,这种内心深处对于外部世界碎片的感受,才是现实。在乔伊斯的笔下,两种现实都被呈现于斯蒂芬以及读者的眼前。

    乔伊斯本人曾经受过正宗的天主教教育,因为学业优异一度被天主教的精英社团耶稣会视为可以考虑的人选,但是,乔伊斯最终选择了远离教会。他的反教会倾向,始终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在他的笔下,教会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心灵安慰。这一段心路历程,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从开章中天主教与新教的互不相容,到后来学校生活中教士们令人失望的举止,而在斯蒂芬与妓女交往后转而寻求宗教安慰时,那些热诚的祈祷的确带来了片刻的安宁,但随后,就像与妓女的交往一样,一切又都归于苦恼和躁动。不过,对于宗教的绝望,又开通了追求艺术的大门。教务长要求他感受上帝的召唤,那一瞬间斯蒂芬领悟到的,却是宗教热情的幻灭。与此同时,对于艺术的渴望在他心中变得更加强烈,随后,很自然地做出了选择。与教务长谈话之后的大段描写都是很有深意的,仿佛是在积聚力量,读者可以从斯蒂芬眼中的世界追随他的思想,追随着他开始真切地感受到宗教的压抑和虚假,感受到自己的灵魂在教堂与酒馆,宗教与艺术世俗的象征之间徘徊,感受到与从前的笃信虔诚渐生隔膜,而与人世间的亲情、艺术的升华日益亲近。这样追随着,到了第四章结尾,那神秘的、像鸟一样的女郎蓦然出现,然后是大段文风华丽、与前半章庄严沉重的宗教文体大为不同的描写,读者很自然就能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第五章里,斯蒂芬已经越来越远离天主教,也不愿意参与政治生活。他全部的身心,似乎都奉献给了艺术。语言、艺术的本质、美,这些成了占据他思维的主要内容。这些是内心现实。而表面的现实世界中,他所有的思考和挣扎,造就了一首诗。不过,恰恰就是这首诗再一次提醒了读者,不要把斯蒂芬和乔伊斯等同起来。因为斯蒂芬发表了那些取自阿奎纳斯的美学宏篇大论之后,读者看到的,却是一首明显在模仿拜伦诗风的习作。

    的确,《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与乔伊斯本人经历有太多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阅读时,读者便只好绷紧了弦,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阅读的误区,错过乔伊斯真实的写作意图。需要时刻记住的是,这毕竟是一部虚构的作品,有其独立的文学意义。

    此外,乔伊斯在写作这部作品时,创作思想已经接近成熟。实际上,他在写完《死者》之后,正是延续了对于都柏林的距离感,并大量借鉴自身的感悟,才创作了《斯蒂芬英雄》。正如书名所示,斯蒂芬在这前传中还具有相当多的英雄色彩,显得卓尔不群。但是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里,斯蒂芬的卓尔不群已经成了具有讽刺性的主题。正如我前面所说,该书的主要情节就是斯蒂芬的自我世界。对于这个情节的处理,乔伊斯的手法是相当具有喜剧性的。也就是说,乔伊斯本人在创作的时候,把斯蒂芬当做艺术家的同时,也把他定位为一个普通人的典型,因此,除了描写艺术家的感受,他还略带调侃地设置了一些反讽的情节,使这份写照平添了喜剧的力量。例如,头一章的高潮结局,在接下来的一章里可能就会被一种低俗的后果取代,而主人公自以为是的感悟,也时常被作者不着痕迹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而另一方面,乔伊斯的这部作品,作为从《都柏林人》向《尤利西斯》的过渡,在艺术方面,很值得仔细琢磨。

    从整体构架上来讲,这部作品中已经开始出现《尤利西斯》里那种主题的循环。在第一章中,我们几乎已经能够感受到全书想要说明的所有问题:生活、艺术、政治、宗教、他者目光的注视、艺术家对于自我世界的渴望以及为此而承受的压力、艺术家营造不同于外部世界的内部体系所遭遇的困难,等等等等。例如,政治生活在幼儿斯蒂芬的世界里的首次露面,不是那圣诞餐桌上的争吵,而是丹蒂姨妈的两把刷子,“紫红色红绒背面的那把代表迈克尔·达维特,绿绒背面的代表帕内尔”;而宗教的阴影,也是通过幼儿斯蒂芬想娶新教徒的女儿艾琳,却横遭笃信天主教的丹蒂痛责这一场景反映出来。这些都是贯穿全书的主题,还有很多副题,那更是需要读者以极大的兴趣和寻宝的耐心,逐一发掘。

    就语言上来说,乔伊斯也把在《都柏林人》中收敛起来的多样性大大地发挥了。此外语言也有了更强的象征性。斯蒂芬本人的名字就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斯蒂芬是基督教第一个殉教者的名字,而迪达勒斯则是希腊神话中成功地借用自己造的翅膀逃离迷宫的能工巧匠;另一方面,迪达勒斯这个名字也同时含有迪达勒斯之子伊卡罗斯的寓意,因为在书的扉页上,乔伊斯意味深长地引用了奥维德《变形记》中描写伊卡罗斯的诗句。或许在开始的时候,他就想提醒读者:斯蒂芬是一个角色,是一个作者眼中具有过多自我意识、不知适可而止、最后可能遭遇幻灭的一个角色,而且,斯蒂芬身上被赋予了多重的意义。他是一个典型的都柏林人,他深受天主教的熏染和压迫,不断地被民族、国家、教会和家庭催促着,要“道歉”,要“忏悔”,要“顺从”,要“服务”,而最重要的,他是那个艺术家,那个试图通过自己的心灵逃离世俗樊笼的能工巧匠。关于最核心的斯蒂芬,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可以从他对好友克兰利的诉说中得到一些启示:

   

    ——听着,克兰利,他说。你问过了,我想做什么,我不想做什么。我现在要告诉你,我要做什么,我不要做什么。我不要侍奉那我不再信仰的,不管它们自命为我的家园,我的祖国,或是我的教会;我要做的是,尽可能自由地,尽可能完整地,在某种生活模式或艺术模式中表达我自己,用我惟一允许自己使用的武器来为我自己辩护——沉默,流亡,心机。


    ……

    ——你让我坦白了我害怕的东西。可是我还要告诉你我不怕的东西。我不怕孤独,我不怕喜新厌旧,我不怕离开我非得离开的一切。我也不害怕会犯错误,甚至是很大的错误,终身大错,或许是永恒的错误。

   

    到结尾,在斯蒂芬最为自我的日记中,我们更是读到了这样充满青春勇气的剖白:

   

    来吧,啊,生活!我要第一百万次地面对现实的经历,我要在我灵魂的冶炉中,锻造出我的民族那尚未被创造出来的意识。

   

    然而,即使在斯蒂芬的日记中,乔伊斯依然没有忘记作家的权利,他在这样激情的句子之前,先给出了一段相当现实主义化的描述:“母亲在整理我那些新买的二手衣服。她说,她如今祷求的就是,我独自生活,远离家园和朋友,或许我能够了解心是什么,心会有什么感觉。”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全部图景就是:青年斯蒂芬沉浸在自我对于艺术的独立追求中,而在遥远的背景中,是爱尔兰沉重的母爱。冲突在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为下一个冲突埋下了伏笔。

    阅读乔伊斯是一种费力而有趣的经验,因为他的作品中丰富的寓意会带给读者无穷无尽发现的兴奋。但是翻译乔伊斯就是一件痛苦多于狂喜的经历了。现在,译稿付梓,我似乎也无法再去做些什么了。只有期待智慧的读者们,以宽容的眼光阅读我这些心血文字,并原谅我灵性的不足。好在乔伊斯的这两本书的英文版,译林出版社早有刊行,读者们总还有探本求源的路径,我的罪孽可以小些了。

    最后,我要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德恩教授,是他一直以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我走上翻译的道路,并以师长的严厉和提携,自始至终关照着我事业的成长。

    我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爱尔兰文学专家陈恕教授,是他在我一筹莫展之时,无私地为我提供帮助,把很多有关乔伊斯的参考资料借给我,使我茅塞顿开。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徐敏铎先生和张静霞女士,我翻译这两部书的两年中,也正是我生活中最为忙碌辛苦的一段日子,如果没有他们二老的关心、支持,以及实实在在的帮助,我是绝对做不完这件事的。

   

徐晓雯            

二○○二年二月二十日


目录


都柏林人----------------------------------------------

  姐妹们----------------------------------------------

  遭遇------------------------------------------------

  阿拉比----------------------------------------------

  伊夫琳----------------------------------------------

  车赛之后--------------------------------------------

  两个街痞--------------------------------------------

  寄宿舍----------------------------------------------

  一小片云--------------------------------------------

  对手------------------------------------------------

  泥土------------------------------------------------

  悲惨事件--------------------------------------------

  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春藤日----------------------------

  母亲------------------------------------------------

  恩典------------------------------------------------

  死者------------------------------------------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0

精华

73

帖子

219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2#
发表于 2008-3-23 01: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欣然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08-3-23 10:56 | 只看该作者
读过他写的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里西斯的片段。我的感觉是他首先是个伟大的文笔家,文字的优美,干净在英美文学大家中是数的上的,其次他是个伟大的技巧的实验者。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其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和对意识流和象征的使用都很让人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6

帖子

143

积分

habitant

Rank: 3

4#
发表于 2008-5-15 14:1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此书有电子版本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6

帖子

4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5#
发表于 2008-9-28 21:3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都柏林人》,很喜欢乔伊斯,很喜欢《尤利西斯》!
问一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写照》有中文版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

帖子

12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6#
发表于 2008-12-24 20:47 | 只看该作者
读过《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肖像》还简单点,《尤利西斯》太费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8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