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走在深夜城市的大街上

[复制链接]

0

精华

192

帖子

592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3 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人都没有的大街
碰见友好的风
和树点头,听脚下的声响
越走越大,走成
一群人结伴而行的喧嚣

这时我就会离开
前去找你

十一月的城市上空
划过一道炫目的极光
我总是在热闹的中心
突然回到自身的荒凉

0

精华

629

帖子

1893

积分

baron

Dionysos狄俄索斯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08-2-13 14:0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神韵的一首小诗。
读懂,如果有说什么的话。
春日观花,夏日听蝉,
萧吹秋月,洒饮冬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38

帖子

1014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08-2-13 14:15 | 只看该作者
诗人的命门:神韵。是否已经开始仅仅追求神韵了????或者,如果已经有了语言或者意境上的神韵,就认为达到了目的地了呢???在神韵之后是否还有些不安呢,觉得没有找到真正独立了的东西,脱离了语言美之外还存在的东西呢??最怕就是诗人这样的时刻安然,一点也没有不安。

自己去问问自己吧,如果是,则诗歌为沉沦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29

帖子

1893

积分

baron

Dionysos狄俄索斯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08-2-13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3#

真诚的感谢您的提醒。诗是由感而发,语言的神韵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意境上的神韵,当然不是目的,永远也不会是。一旦是的话,诗歌确实开始沉沦。
但对于这首小诗,不应该太苛刻了吧,它所想要表达的感触已经到了,基本上是完整的。
是给写自己,以及少部分,很少一部分人的。它不(也不愿),背负任何来自任何人的评判,与定义(就好比日记)
说实话,脱离了语言美外还存在的东西,那种“思”。没有人一临世就会懂,就能够刻在纸上。很多东西,作为个体的人都在探寻中,并且从未停息过。一旦开始,便不再会有终点(除非死亡)
很多事情都确实需要或多或少的“不安然”,只有这样,才会去思,才会有前进。
不过,对楼主而言,他又是不是真的想作一个诗人呢,纯粹的诗人?
至少从“纯粹”的角度凭心而论,我不是。许多作“诗”的年轻人,也不是(至少他们暂时还是这样,然而一切都在向前运动着,如果他确实想要变的纯粹的话)
(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却只愿观赏。正如我们爱仰望夜空的星宿,而自身却不愿意做星宿-----------这也,真的有错吗?真的需要谴责吗?)

。。。。。。
废话了不少我,而且,还不一定合适。

不过,再一次真诚的感谢您的提醒。您的许多见解,虽然很背常理,但仔细想来,确实是灼见。
春日观花,夏日听蝉,
萧吹秋月,洒饮冬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38

帖子

1014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08-2-13 17:11 | 只看该作者
版主啊,咱们俩的评论加起来,才是完整而公正的评价,只是你已经说了赞许的话了,呵呵,我就只好倒霉说点不中听的喽,其实对我是不公平的,下次你批判,我来赞许吧,如何,呵呵!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有点神经质,往往看到作品,想到的不是楼主,而是很多人,很多年轻人,往往其中偏偏没有楼主,呵呵,这点上,我的思路跟论坛思路有点分裂,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6#
发表于 2008-2-13 20:01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还不是版主~~~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7#
发表于 2008-2-13 22:28 | 只看该作者
两位真是评的好呀,但小诗结尾怎么一下刹住?我加上一句,不知道好不好:

    “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坐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83

帖子

849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8#
发表于 2008-2-13 22:47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起始与结尾处都很恰到好处,不张扬,不隐晦,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哲学性,这是它需要提倡的地方。

诗歌,个人以为务须有过多的考究,它本来就如一场泉水或者一曲琴音,只要表达出了美妙,便是值得赞叹的。我真不知神韵和所谓的脱离语言后的不安,尽管此种不安常常缠绕着我,我通常会想要尽可能的靠近诗歌,最不行也要靠近那些美妙的句子,幻想着如我站在此处风景的心情。是否会感触到片刻的凄凉。

个人读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自身的矛盾体,身陷喧嚣却无法摆脱孤独的那种矛盾心情。以风,人群很独特的表达出了这样的意境,只是构题和思维拓展方面显得单薄和大众化。有些时候,我们所追寻的不是人云亦云的思想,而是一瞬惊艳的思想火花。于是写诗的人不断的对自身产生出了不满,于是写诗和生活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我只能说,这便是诗歌,那便是生活。

说了这么多,并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更没有任何的评注之语,只是写了这些年的诗歌后的一点凄凉的感触,我自言出,无谓其他。
http://blog.sina.com.cn/lydia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2

帖子

592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01:15 | 只看该作者

真心感谢各位对这样一首小诗的热心评论,我再一次感到了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幸福。

  关于不安,我以前写过这样几句话:

  诗歌源于内心的不安,源于诗人对这种不安想要诉说的强烈的主观愿望。它从寂寞出发,在寂寞中追寻与回忆,并对这追忆做有意无意的即兴改写。
  诗人就像是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写信人,他为遥远而隐秘的读者而写,并在想像中和他的读者们一道分享阅读和理解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83

帖子

849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10#
发表于 2008-2-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诗人必须保有孤独感和多愁的气质,否则很难捕捉到诗歌的光芒
http://blog.sina.com.cn/lydia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9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