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nsh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堡第一次大型访谈活动:卡夫卡和我(第三主题已经启动,大家关注!)

[复制链接]

5

精华

928

帖子

2834

积分

viscount

夜之卡斯帕尔

Rank: 7Rank: 7Rank: 7

41#
发表于 2008-1-29 23: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作家和作品

M. H. 艾布拉姆斯在《镜于灯》中把文学分为四个部分:作家,作品,世界,读者。也就是说一部文学作品被感知,并不是单一的。但以文学批评为例,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都只明显的偏向于一个要素。就是说,批评家往往只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文学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藉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于是有人将文学理论和流派大体上分为四类:作品与世界(如历史批评,社会学批评),作品与艺术家(如传记批评,心理分析批评),作品与读者(如读者反应批评),和视作品为自足的鼓励研究对象(如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新批评)。
作为作品本身,自从脱离了艺术家这个母体,当然是能够自给自足的。作品所蕴含的内容,是作品本身的内容,不是作家想要赋予它的内容。之所以探讨作家,也只是为了更多的把握作品。这是矛盾之所在。于是巴赫金提出了文学中的对话关系。对话关系是“两个不同主体的话语之间所具有的同意和反对,肯定或补充,问和答的关系”。巴赫金进一步强调,“对话关系又不可归结为逻辑关系,不可归结为指物述事的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只有述诸言语,变成话语,变成体现在语言中的不同主体的不同立场,相互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对话关系”(巴赫金1998 a:243)。换而言之,对话关系需要具备两个要素,缺一不可:1)由不同主体产生的完整的话语,2)逻辑关系。
在小说的大型对话中存在八大类型的对话关系:读者-文本(主人公),作者-文本(主人公),作者-读者,作者-作者,读者-读者,读者-世界,作者和世界,以及文本(主人公)-文本(主人公)。
正是因为巴赫金相信,他人话语无处不在,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内在的对话性,故而文学批评的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具有在文本内或文本间发生对话的潜力。
在巴赫金之后,随着Wolfgang, Fish, Iser等人实践的接受美学为学术界所认同,批评家的目光第一次投向了长期被忽视的“读者-文本”和“读者-作者”,尽管该派学理更多的受益于西方近代哲学中伽达默尔的阐释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潮。读者反应批评所强调的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以及期待视界(Horizon of expectation)很好的解释了读者对于文本的动态接受过程。而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则体现在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脑海中所蕴含着的进行答话的对象。Iser称之为“隐在的读者”(Implied Reader),Stanley Fish称之为“理想化的读者”(Idealized Reader),而巴赫金则将之命名为“超受话者”(meta-addressee)(参见Booker1996:43-46; 巴赫金1998 c:335)。正是因为作者已经有这样一个读者在脑海中,所以作者就可以故意利用不完全叙述,留白等修辞方法来挑逗刺激在作者预期内的读者的统觉背景和期待视界,就象双声语的第三种类型暗辨体一样(参见巴赫金1998 a: 26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读者反应批评取消了作者在文本接受中的主体性,过分夸大了读者对于意义的创造角色,因而和巴赫金的对话关系还有一定差距。
学界内还没有从对话关系角度加以研究的是“作者-作者”和“读者-读者”型。笔者认为美国学者Harold Bloom在诗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这一理论模型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Bloom用初始压抑(primal repression)这个精神分析术语来说明前辈诗人和后起诗人之间的关系。那些强悍的前辈诗人,如弥尔顿,总是占据一种权威的,居先的地位,因而将到诗人的想象力扼杀到摇篮中(陆扬1998:180-182)。而为了摆脱这样的“影响的焦虑”,后起诗人必须要经历Bloom总结的六种修正阶段(six revisionary ratios)从而才能摆脱前辈和传统的阴影而成为新的强悍诗人。
再来考察小说家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譬如拉伯雷和后来一些的后现代作家运用parody对先于他们的庄严体式的话语和体裁进行戏仿,或者用Bloom的话说,一种处于对抗阶段故意的误读(misreading)。这种戏仿的原因就在于释放他们来自强悍前辈作家的“初始压抑”。例如David Lodge就承认他1965年的小说《英国博物馆的倒塌》是模仿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布鲁姆的内心独白(胡全生2002;128)。这里不仅仅是文本间性的问题,而是作家与作家之间所存在的文本以外的大型对话。这种对话的发生机制和动态过程已经在Harold Bloom的书中得到详尽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说“读者-读者”,同样可以生发出强悍读者对后到读者的初始压抑来。一个权威的莎士比亚评论家对于《哈姆雷特》的解读可能就会对尚未接触莎翁原著的后到读者带来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影响的焦虑”。这种成见构成后到读者“前理解”的一部分,并与后到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对话。读者之间的闲聊,网络文学的回帖,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眉批,甚至先前读者在书页中留下的标记等,都能构成一种读者间话语的动态交流,并对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获取产生影响。



以上材料很多引自:《重读巴赫金-关于对话理论的几点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2#
发表于 2008-1-30 1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聊啊彭 于 2008-1-29 11:20 PM 发表
从作家的角度理解作家的作品只会产生误解,从而瓦解作品本身。
比如:卡夫卡对极权的剖析是很锋利的,他把这个观点赋予在父亲的身上,那么喜欢传记的读者很快意识到,这是卡夫卡对他父亲的控诉,这种理解就会误解 ...


可以反过来思考,卡夫卡把对父亲的控诉,投射在对极权的控诉上,或者说,卡夫卡看到极权与父权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出于对强大的父权的厌恶,便开始精心描画极权的方方面面。不过这是个说不清的问题,相当于是先鸡后蛋,还是先蛋后鸡。

一般地,从认知实践上来讲,是不可能把作家与作品割裂开来的,单纯地分析作品,或单纯地考察作家,都是一厢情愿,因为作家与作品交互存在,而非单独存在。卡尔维诺说,要了解他,就去读他的作品,我觉得,这样说未免虚伪,除非他的私人生活容不得他人旁观,或者毫无欣赏价值,或者说,如果卡尔维诺的作品与卡尔维诺毫无关系,那么卡尔维诺的作品就不是卡尔维诺的作品,不再与卡尔维诺的头脑、学养、经验等等相关。

可以这么说,作品是作家的延伸,因为有了作家才有了作品,所谓“作家死了”,那是解构主义者们玩自己游戏的前提,它只表明阅读中存在个体差异,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是不现实的。没有卡夫卡,会有卡夫卡的作品么?或者,作品脱离作家,见识世面之后,就不存在作品背后的那个人了么?很容易想象,童年的卡夫卡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父亲,就不会成为眼下的卡夫卡。

其实,在我眼里,《城堡》好比是卡夫卡的第三只眼睛,《在流放地》是卡夫卡插在自己胸口的一把刀,《判决》是卡夫卡灵魂中最温柔的地方。当卡夫卡的肉体部分毁灭后,这些被世界改造过、与世界融合过的卡夫卡留存了下来,它们是那个不死的卡夫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3#
发表于 2008-1-30 1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韩波 于 2008-1-30 06:35 PM 发表


可以反过来思考,卡夫卡把对父亲的控诉,投射在对极权的控诉上,或者说,卡夫卡看到极权与父权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出于对强大的父权的厌恶,便开始精心描画极权的方方面面。不过这是个说不清的问题,相当于是先鸡 ...

呵呵,原谅我以百分之百的态度不同意您的观点。
昨天在看《城堡》的时候,(我的是卡夫卡全集第3卷),译者特意注明了:那些文字,哪些段落是被作者曾经删去的。
我们甚至骄傲的叫它:增补版。那么卡夫卡呢?他是否同意这一点呢?
卡夫卡为什么删了那些文字呢?
看一眼就知道,被删去的文字:毫无价值!
卡夫卡之所以删去这些文字就是因为:删去它会更好。
而我们以一种研究的姿态,力图还原这些东西,事实上是:违背了作者的姿态。

韩兄误解了我们讨论的东西了,您用一种语言逻辑告诉我:现有作者,再有作品。
这,我是同意的。
我不同意的是:作者不应该成为解读他作品的钥匙。作者的生活也不应该成为作品本身!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4#
发表于 2008-1-30 19:21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和作品不可能分开。
但是阅读作品必须和作者经历分开。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5#
发表于 2008-1-30 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聊啊彭 于 2008-1-30 07:19 PM 发表
呵呵,原谅我以百分之百的态度不同意您的观点。
韩兄误解了我们讨论的东西了,您用一种语言逻辑告诉我:现有作者,再有作品。
作者和作品不可能分开。
但是阅读作品必须和作者经历分开。


forgiven,呵呵。其实,讨论或者辩论,都不为争个谁对谁错。过程是关键。好比历史,可以任意扭曲改造,最终沦为审美。

不过,兄也误解了我的意思,无心也无能给“鸡与蛋”安排顺序,我一直想说的是,作家与作品是一种现象的两个侧面,辩证存在。像纳博科夫那样,说一个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自然没错,说明作品取得了一种客观存在的完美性,一种外在之物的真实,用艾略特的话来说,这样的写作,是一种 impersonal 的写作,但是 impersonal 的写作,是否就是完美的写作呢?或者,一部完美的作品就一定是经久的作品呢?好笑的是,强调客观写作的福楼拜,在写作时觉得自己是包法利夫人,是马,是树叶。

发现兄对文学的态度,趋于冷静客观。但是我却以为,文学始终是人学,是人的延伸。读文学就是读人,读人就是读文学,参照阅读,乐趣多多。其实,你我的分歧,最终是对阅读的信仰的分歧。

顺便说一下,兄这部作品,让我联想起纳博科夫,艾略特,现代派。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08-1-30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聊啊彭 于 2008-1-30 07:19 PM 发表
昨天在看《城堡》的时候,(我的是卡夫卡全集第3卷),译者特意注明了:那些文字,哪些段落是被作者曾经删去的。
我们甚至骄傲的叫它:增补版。那么卡夫卡呢?他是否同意这一点呢?
卡夫卡为什么删了那些文字呢?
看一眼就知道,被删去的文字:毫无价值!
卡夫卡之所以删去这些文字就是因为:删去它会更好。
而我们以一种研究的姿态,力图还原这些东西,事实上是:违背了作者的姿态。


违背了作者的姿态。——这句话,应该改为:违背了删掉那些文字时的卡夫卡的姿态。

作为作家的卡夫卡,兄也知道,后来还有一个更大的姿态:嘱咐布罗德消灭自己的大部分作品。——这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把这看作卡夫卡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细节。也许你要说我又在故作玄虚,不过,老实跟兄说,我现在的阅读,确实有走火入魔的感觉,还在搞实验,以后有什么体会再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7#
发表于 2008-1-30 2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韩波 于 2008-1-30 08:23 PM 发表


违背了作者的姿态。——这句话,应该改为:违背了删掉那些文字时的卡夫卡的姿态。

作为作家的卡夫卡,兄也知道,后来还有一个更大的姿态:嘱咐布罗德消灭自己的大部分作品。——这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这意 ...

呵呵。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

帖子

1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48#
发表于 2008-1-31 01:47 | 只看该作者
相关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认识卡夫卡的?
2,在读卡夫卡之前对于文学有着怎样的态度?
3,卡夫卡给各位的第一印象怎样?

Ans: 1. 高一休學一年偶爾在書店看到城堡封面,開始閱讀,作品看完後,從此人生或多或少,膚淺或深刻地影響著我,包括我的信箱ID、網路暱稱、如果可以銀行卡上也可以寫給卡夫卡。。。哈哈可惜他用冥幣了。。。復學之後直到現在很少提及他,原因無他,就像人生中某些東西一樣,越是深入骨子裡的東西,很多時候也想擺脫,,慚愧地說,讀了文學專業好像解放了我自己,解放我心中的卡夫卡。。。一時想法而已。
2.文學人生,人生文學,並不是讀卡夫卡就會認識文學或文學知識因此而提升多少。文學之於卡夫卡或文學之於我,前者像樓上兄台們所討論的,reader response crticism到了後現代本來就是求異去同的場域,當然如某兄所說把差異放無限大走極端路子的下場反落入解構主義的巢臼,然而後者放在互文性的閱讀將文學-卡夫卡-我三者定位在最完美的比例,作品對於自身的微調作用是妙不可言的,既然語言都不可信任了,理論又能定義什麼呢?卡的遺言也是認知到語言本質,像個預言者一樣,<被背叛的遺囑>於是成就
3. 第一印象。。。詭譎吧 讀完作品後發現人們或多或少都在重複或過著類似他人的人生。卡夫卡本身就是變異的載體。。。。話說回來,除勒城堡還剩3分之1沒讀完,其他都看過了,但也再沒有重拾那本書 不知到這是什麼意思,也許過幾年我就知道了吧。呵呵

PS 俺的第一帖就貢獻給卡夫卡了,呵呵 另小聲的說,希望版主以後有機會開Milan Kundera專題 喜歡文學的可以交流
QQ  348074073
email : crazykaf@gmail.com

[ 本帖最后由 crazykaf 于 2008-1-31 01:51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

帖子

1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49#
发表于 2008-1-31 04:06 | 只看该作者
剛要睡就想起一段話 以下有模糊不清或錯誤之處 請大家絕對要原諒我的無知
記得在<審判>裡有一段關於那個守門人,我不斷詢問你門後的世界為何,為何我不能進入那道門,我不知那道門後的運作為何,最後有一天守門人說"這道門是為你而設,而我現在要將門關起"。。。。權力架構的壓迫在卡人生中最根本實踐來自他父親 但父權壓迫那套也只是卡所寫過的一種形式而已 做為作家(卡有限生命中極力成為的)本來總有universal compassion 對人類的同情和透視觀點,或多或少與讀者的詮釋有重疊之處。而作者與作品的互涉成分多寡與卡在文學定位的問題,我想以我最懶惰的理解來說,就是解構把作品從學者眼中將作品解放,從此確立、拉昇讀者地位。另外,作品裡我覺得主角K塑造的最為成功,他的變形處處可見,是Joseph,是昆蟲,形形色色人物等等,足夠形成卡氏獨有的生態體系的了吧(最近生態小說看瘋了 有興趣的朋友跟我聯繫 好抒發壓力)
另,如果以愛略特的新批評那套close reading來解讀作品,認為作品已是自給自足的,意義只在作品裡,那,對他自己的作品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亂七八糟說一通 原諒偶。。。

[ 本帖最后由 crazykaf 于 2008-1-31 04:15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8

帖子

20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50#
发表于 2008-1-31 1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8-1-29 05:21 PM 发表
说实话
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要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这句话很悲伤,看起来无力却又有着希望
现在想来,觉得异常亲切
谢谢牧 ...


老毛说过: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切的发展,不都是破旧立新么?
李白应该是乐观的吧?可他不也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的感慨么?
有谁的思绪,情感不是浮浮沉沉?
阿杜唱道:谁都可能暂时地失去勇气~
很欣赏纪伯伦的这句话:你的一个自我总是为你忧愁,你的另一个自我却在忧愁中成长,所以这一切就都好了。
世事如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5-16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