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你在读什么书?

[复制链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251#
发表于 2010-8-11 22:11 |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了塞林格的《九故事》中的第一个故事,一直以为他除了《守望者》没写过别的。没看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1252#
发表于 2010-8-12 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iorgio 于 2010-8-12 12:01 编辑
回复  Giorgio
这几天一直在看《佛洛斯河磨坊》,已经快看完了,喜欢得不得了,又发现了一位喜欢的作家。 ...
西门 发表于 2010-8-1 21:39

提到哈代,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他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用某些喜欢夸大其词的评论者的说法就是——已经堪称“震撼壮美”了。据说早期的D.H.Laurence也从他的写作风格中也获益颇多,比如他的《春天的阴影》。劳伦斯还写过一篇《哈代研究》,而且他的第一部作品《白孔雀》面世时,评论界就热情的认为“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堪比《苔丝》”。这是我所知道的两者之间的一些联系。

其实G.艾略特和哈代写作,很可能只是风格迥异方面的问题。你说乔治文笔差我不太接受。比如萨克雷,我也没有看见他有什么刻意的自然描写,只是能明显的感到叙事者是一位绅士。这可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文风,而且每一位作家都是在努力的构造自己的形式的。英国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历来是很特立独行于外界的,慢慢的就会感受到她的吸引力了。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253#
发表于 2010-8-12 22:03 | 只看该作者
哈代的写景绝对一流,多年前看《还乡》就被彻底震撼了。《苔丝》和《无名的裘德》都没看过,一直有点回避这两本书。小时候看过金斯基主演的电影《苔丝》,印象很不好。
艾略特的书只是最近看的这本《磨坊》,所谓文笔不好是拿她和哈代作比较,因为看的太少,应该是理由还不够充分。前几天去市面上找艾略特的书,可惜无功而返,只有《磨坊》。在一家小书店见到一本英汉对照的简写本《织工马南》,就是那种牛津书虫版的英语学习用书,犹豫了一下没买,寻找也是一种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1254#
发表于 2010-9-4 14:29 | 只看该作者
.
      和西门兄的这段谈话我想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是劳伦斯早期的恋人——吉西.钱伯斯小姐所写的和劳伦斯交往的回忆录。里面比较重要的记录了劳伦斯文学思想形成的过程,略摘几段如下:
      劳伦斯家中最珍贵的物品之一是一扎用绿布做封皮的大手抄本,里面全是一长段一长段名家书摘的句子。
......
     读了《亚当.比德》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之后,我们更深的陷入了情节之中。尽管推崇,但劳伦斯认为G“使故事半途而废”。他无法接受玛吉.吐立佛和瘸子菲利普。他总是说:“那是错的,错的。她(G.艾略特)绝不应该让她这样做。”玛吉.吐立佛是他最喜爱的女主人公。他常说那些光滑的山榉木树的树枝(他特别喜欢这种树)会使他联想到玛吉.吐立佛的手臂。读《罗慕拉》之后他又摇头了:“可怜的乔治,她说这本书让她变成了一个老太婆。”
     当我们读到库珀的《最后的莫西干人》和斯蒂文森的作品时,劳伦斯在谈到《巴伦特雷的少爷》时,口吻大不一样。
      “一定要读一读此书,”他恳切的说,“我想知道你对此书的感想。它和斯蒂文森的其他作品很不一样。”
     ......他还喜欢彭斯的诗,当他读到《玛丽.莫里森》一首时,他笑了。“没有人比彭斯在说恭维之词方面那样得心应手了。”此外,我们也阅读散文,但他不喜欢培根那种严格的说教。他喜欢爱默森的文章,对梭罗的《华尔顿》(即瓦尔登湖)简直入迷。,尤其是有关“池塘”的那些文章。
     .....“你看,确实是乔治.艾略特的创新之举,”劳伦斯用他那含蓄的口吻说。每当他要谈论自己的观点时,总用这种语调。“他们都对她的创举感到疯狂。是她开始描写人们内心的东西。在此之前,你知道,菲尔丁和其他一些作家只描写外在的东西。现在我不知道那个是正确的?”
      我总感到我对人类的思想和内心极感兴趣,所以我大胆的说乔治爱略特是正确的。
      “我不知道她是否正确,”劳伦斯若有所思地说。“你知道我在想应该是两者兼顾才是。”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1255#
发表于 2010-9-4 1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iorgio 于 2010-9-4 15:15 编辑

.
      所以说,提到了外在和内在的描写,很显然的会想到了D.H.劳伦斯。早期的学习和谈话经历肯定对他后来的发展有极深的影响。
      能够两者兼具除了D.H.L之外,当然就是康拉德了。但两人的风格据我感觉还是不一样。L笔风细腻,节奏舒缓,文笔技巧非常简洁熟练;C则笔力雄浑,似乎有一股非凡的力量在激励着你。作为内在描写来讲,两人的主观主义和抽象主义都比较突出。
     L思想艺术上强调自我,这其实代表了理性,C则继承了司各特的精神,“骑士般的高贵和机智的延续跃然纸上”。
     C的文风可能体现的才是未来应该的方向吧。怎么说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他的作品里总感受到了一股酷酷的味道来。早期的《黑水手》、《吉姆爷》,和其他航海作家一样,关注于前途的困难,描写惊涛骇浪给人造成的心理恐惧,足足用了一章。当然还是借机嘲笑了有色人和异教徒的软弱。但关于风浪的那一章和爱伦坡的《大漩涡底的余生》相比,以及涉足此类的描写甚多的作家相比,客观上就没有体现出多少优势了,尽管他的是真实的,别人的可能是想象的。
      后期的《阴影线》,在描写海洋风暴的惊险时,他似乎调整了一下,作了淡化的处理,只是用了“似乎......脸上像掉了一滴大大的水珠——接着,黑暗就变成了水。”...“可怜的法国佬差点被水呛死,咳个不停,奄奄一息的在跌倒前还想帮着做点什么......”
    我也认为哈代进入不了《伟大的传统》之列。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8

帖子

59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256#
发表于 2010-9-5 10:30 | 只看该作者
《小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257#
发表于 2010-9-7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57# Giorgio


    康拉德和劳伦斯的书几乎没看过,前几天看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上集,在书末的空白页上,多年前的我用铅笔写了一行字"人究竟能不能没有信仰的活着?“,今天的我仍然面临着这个问题。21世纪的我们和100多年前的伊凡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是什么?不过是些温水里的青蛙罢了。人类在慢性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1082

帖子

3424

积分

牧场主

1258#
发表于 2010-9-8 09: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加强了。信仰的结果当然是暴露了我们的自大的愚蠢和不加节制的疯狂。
……——自然已让人乏味,但风景中的你,却让我回味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1259#
发表于 2010-9-11 23: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完了约翰.勒卡雷的《柏林谍影》,可惜了一个不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让福赛斯写不知道有多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6

帖子

5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260#
发表于 2010-9-12 15:3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完了约翰.勒卡雷的《柏林谍影》,可惜了一个不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果让福赛斯写不知道有多好看。
西门 发表于 2010-9-11 23:51

说的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勒卡雷作为间谍小说家的声誉那么高,反正《柏林谍影》感觉食之无味,弄得我也不想追他其他的作品了:(
一个梦就是一部著作,而许多著作只是梦——艾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