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3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梧桐 —— 断片、箴言、文艺随想 (补遗一)

[复制链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0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6

    达尔文主义和美学变成了两个烂筐子。出乎想象的事情发生,它期待一个解释,于是他们穿上达尔文主义的制服。愚蠢的行为用美学破译不会失望。达尔文主义者滥用着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者拿着锤子与铁钉,在我们之间树立着各种标准的公示版与隔离网。干得好,你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体裁。

37

    孤独。他们呼喊道:让我们颓丧吧。他们带着最忧郁的眼神这般言语。但有一种孤独他们却料想不到:真正的孤独属于仍走在日光下,仍未被阴影击倒的人们。

38

    《罗森克兰茨与吉尔德斯特恩已死》。汤姆·斯托帕的这部戏剧拿到今天仍是崭新的、值得赞扬的题材,是对梅特林克的巧妙补充,一个完全必要的延伸(它的另一面是《等待戈多》)。

39

    寻梦。现在中国当代作家(当代没有文学家)的处境好像就是这样:从一个昏热的夏日午后极不情愿地醒来,瞥见屋后成堆虫蛀的典籍,就懒懒地起身,把它们抬到阳光下晒晒,然后打着呵欠回到屋子里继续他们寻梦的旅程,当然在梦里,既没有虫蛀的典籍,也没有无聊的呵欠。

40

    看着一个人的天才被渐渐侵蚀使人痛苦。那一次涨潮,把原本属于大海的一切又尽数席卷回去。

41

    《庄子·说剑》的一段。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几乎所有的评注都写道,本段阐述了庄子辩才之好与沟通之巧妙,这是主音,没有错。但我们忽略了两件事:为什么文王三月不出宫?为什么剑士“皆服毙自处”
    剑士不是仅因失宠而自杀,而是他们应该在此刻消失,为了达到一个训诫的效果。以及前篇《让王》中卞随与瞀光投水而死,同样不只为保节。它的逻辑即:训诫的故事结局必须只有主线存在,分支随情节发展逐渐消失,最后一切回到原本状态。如果按照这个方法,梦蝶的谜语就很容易揭开了。这些古代的贤人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并没有同情心,因为他们认为次要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主线服务。为了回到这个“原本状态”,他们在所不惜。

42

    “我还有时间。”这是何等自负的话,从何种意义上都是可笑的。没有人还有时间。

43

    天空有颗明亮的星星,人们叫它启明星。有时,她就出现在那么高,那么广阔又寂寞的空中。她惊讶地发现,夜行人先依她的光芒步步向前,随后便固执地不知凭着什么前进,他们脚下的旅程,比星星所照耀的一切土地,还要遥远。

44

    纯抒情诗。在以前的很多日子里,我忽略了诗本身的美。自然强烈地旋律。一切都是旋律中的,一些染色的词语,使情感完整地流淌出来。这样的诗是被背诵而不是被理解的,这种诗的关键在于“如何说”,通过作者给定的形式,读者能真正体会纯诗的美。

45

    中国现代诗。走向了一条狭隘的路,忘记了抒情诗可以被吟唱(我们在民谣里找到它),里尔克式的诗还遮蔽着天空。倘若准确地把旋律感转成诗行,由敏感的人先于另一些人找出,并歌唱给他们……

46

    世上没有写作方式的差异,如果有,那只是生活的差异。正像普鲁斯特不是一种写作方式,他只是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他的梦呓。他在这一点上获得了他的独特性。

47

    “不经解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对,这完全错误。文学根本不是解读,写作也从不是为了解读自己,更不是解读世界,是完全新的东西。换句话说:文学是一种解读的抗体。

48

    “我们爱一个作家,不是爱他的确信无疑,而是他的犹疑不决。这样才可以忍受。”在阅读中,读者只是一间病室。

49

    说我们没有好诗人是不公正的。海子,作为我们中的一个人死掉了。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于是人们渐渐接受了他的死。当海子还活着的时候,人们同样默默接受了他的存在。人们总是在默默接受,这是件恐怖的事。

50

    我见到一群将自己锁起的奴隶们,谈论着他们曾经的自由日子。

51

    越读王尔德的《夜莺与蔷薇》,越觉得它是完美的。再也没有哪个人,哪一篇童话能超越它。王尔德的节奏感无懈可击。既有简单的情节,又有简单的语言。无懈可击。

52

    意象的舶来品。我知道中国有一些人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取消所有定语:用隔离定语的方法,消除这种劣等感。但他们的工作让我想到女权主义者?这种回避本身就揭露出这个令所有人困窘的境地。假如一个民族没有意象来源了,那么一切都将趋近枯竭,像被细菌侵入的一头病牛。看看朦胧诗派,一个坏开局:从那时就开始舶入意象。

53

    在没有设计的地方看出设计,在没有讽喻的地方找出讽喻,是为有心与无心之人共勉。无心之人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但还有一些,他们运用着过度阐释,几千年内没有间断。他们害了一个民族,最后忧虑地发现,自己也被话语愚弄了。

54

    克莱斯特。打开克莱斯特这扇窗子,能隐约见到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在德语作品中这种传承性令人叹为观止,盲目的,狂热的情节随处可见。《米夏埃尔·科尔哈斯》夸张的剧情同时出现在迷娘那里,只是作者用一张吞入肚中的纸条掩盖了。
(在读到瓦尔泽的《论卡夫卡》后我更确定了这一点,因为这种感觉可能只是语言原因。但这位德语作家说:“卡夫卡使我想起克莱斯特。”)

57*

    叫做时代的火车开走了。乘客?车上没有乘客?旅客们呢?——他们自以为被时代抛弃了!彼此离得这么近,不肯跨越这样短的距离,只不由得为自己这被遗落的命运而自怨自哀,他们看着空车驶去。

58

    五四。五四时期,中国懂得引入他国作品,或者更早。鲁迅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像《子夜》换掉人名而自豪地说:我们有了新文艺。但是此文艺中装得却是别的酒。这也的确是很久以前了。可是现在人们变的诚实了。

59

    冒险。小说首先是叙述一场冒险,是狄更斯式的。如果冒险本身都无法叙述明白,叙述方式就没多大用途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中的很多人误用了博尔赫斯。

60

    格言的魅力存在于它动人的逻辑性,它的无可置疑。歌德说:“跨过一切坟墓”,这是叫我们越过障碍,越过死亡,越过阴影,要我们摆脱坟墓,摆脱过去的羁绊,这很容易理解。但重要的是后半部分,然后他说:向前。它有一个不寻常的意思:我们跨过坟墓,但这不够。因为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全部目的,不是跨过坟墓,而是向前。歌德永远都有《旧约》的味道。

61

    哈尔沃森萨拉邦德舞曲,韩德尔小提琴、中提琴主题变奏曲。

62

    因为散文诗诞生在法国。它也绝不会诞生在别的地方。像《异乡人》:Elle est très azure。波德莱尔——我怎么也不相信波德莱尔会欣赏拜伦,他会从拜伦身上学到什么——波德莱尔之《巴黎的忧郁》,在这里,你听得见词语绽放的声音。

63

    罗冈丹。罗冈丹向前走,由于不知道该不该向前走,由于不知该不该走,由于不知该不该作为罗冈丹走着,由于不知如何走,甚至由于是否有足够的睡眠去做他的事——“今早我要做一篇关于雅各·路德维希·……·门德尔松·巴尔托迪的文章”,在一切发生之前,他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自杀了。随后他像一个幽灵,开始向前行走。

64

    我们要谈谈人。人,作为个体的人,仍不知道自己具有多大的自由,他自己是选择的集合。(萨特?)当他放弃权利,行动开始萌芽。文化背景同样是可以选择的。对此一位社会学家说:“这个时代,人越发不像人了。”

65

    福楼拜对我曾是一种迷信,现在,我已脱离这种迅速的小说风格。福楼拜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他也知道那随机的事物,唯一的形容词是随机的,因为它不总是它。如果斥责这偏离了正常的批评思维,我自然不是按古典美学来解释它,因为科学已经渗入一切美学原则中,对于那静止的,运动的世界。

66

    隐遁的诱惑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没有人能抗拒它。晋朝的隐遁者们,从一个状态(Status)跃至另一状态,这多像幽灵一样的孤独星球啊!(无限的漫游对人的智性太艰难了,晚年的莫泊桑在无限中漫游)你即使拥有光的手与笔,你也只能在静力学中徘徊。

67

    罗得之妻。罗得之妻回望变成了盐柱。啊!这个寓言要告诉我们的太多了。她看到了不可传递之物,那一切指向无声的死亡,不可传递的经验竟不只死一般简单,因为死海里仍有许多盐柱。

68

    天才。一般的天才,极其出色的模仿能力,随之而来——批评力,他洞察一切。最后:卓越的创造力。更好的,不需模仿力;最好的,批评力强盛。随之的一切不必在乎。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0

精华

3

帖子

9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1#
发表于 2008-4-23 19:38 | 只看该作者
从来不否认天才的存在,老大(他们都这么叫你)的文字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看法.
世界是个嘈杂的舞台,你却在这嘈杂中孤独而优雅的起舞.
我的生命曾是一场盛宴,

在那里,所有的心灵全都敞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0

帖子

30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0#
发表于 2008-2-25 16:32 | 只看该作者
够理智,够文采,够思想,但是很冷,但这种冷又感觉很奇怪,就像是里边本来是热的,外边非要冷冷的。
也许是我浅薄得要死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

帖子

6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9#
发表于 2008-2-22 20:0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

帖子

1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8#
发表于 2008-2-19 22:36 | 只看该作者
世上没有写作方式的差异,如果有,那只是生活的差异。正像普鲁斯特不是一种写作方式,他只是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他的梦呓。他在这一点上获得了他的独特性。

-——写作方式是成长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

帖子

1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17#
发表于 2008-2-19 22:34 | 只看该作者
老大是位孤独者,因为您对自己过于苛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2

帖子

15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6#
发表于 2008-2-17 18:54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不得不一目十行,不过,还是不错。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2

帖子

15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5#
发表于 2008-2-17 18:53 | 只看该作者
无话可说,学习学习。好长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2048

帖子

6209

积分

duke

Rank: 10Rank: 10

14#
发表于 2008-2-17 09:0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觉得用这样的形式写东西是很恐怖的事。
Bless Saint Michae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242

帖子

751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08-2-16 13:50 | 只看该作者
48
    “我们爱一个作家,不是爱他的确信无疑,而是他的犹疑不决。这样才可以忍受。”在阅读中,读者只是一间病室。

读者只是一间病室。——这是听到过的对读者最绝的定义。也就是说,作家是种疾病。凡大作家都病得不轻。正常的人们需要疾病经验,由此温故正常的感觉。再说下去,就要撞上老聃了。且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5 13:3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