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9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间喜剧》的一些碎散印像

[复制链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7 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间喜剧》看过了有快一年了,忘的也差不多了,所以就随便谈谈吧

原来看的是24卷本的,6、18卷学校里没有,挺可惜的

我对葛朗利厄子爵和玛丽.阿苔娜依丝(葛朗利厄公爵家的四小姐)这一对挺感兴趣的,可惜没能找到


1  《苏镇舞会》
封丹纳伯爵家的小女儿爱米莉 执于门第之见诱因一个误会 而错过了一段良缘

个人对这个小女儿印象不错,感觉上那个误会是可以避免的,不过可能只有这种误会才更有力

个人感觉爱米莉 属于那种骄傲型的女子 具有主见 而其对贵族的偏执个人觉得并不过分,只是她强烈的个性,可能即使没有这种误会也不会有一段美满的婚姻,个人对这种只有犯了不可挽回的错,才能吸取教训的情况 总觉得很遗憾

里面另一个女子,被后来聪明的形象掩盖了前面美丽的身影,这种时候又觉得笨一点的女人才可爱......


2 《猫打球商店》《两个新嫁娘的回忆》

两者相类,对比了两种女人对婚姻的选择:现实与理想的


   《猫》讲述了一对小铺姐妹,姐姐a长相一般,接受了父亲的安排,按照计划过着平庸的幸福生活;妹妹b容貌美丽,有若画中人,并因此真的走进了一个贵族画家的画中,也走进了他的心里(当然这其实只是填满了艺术家幻想的身影,不过反过来,在女方也同样如此),并成了他的妻子。

对于这段婚姻父亲本是反对的,可惜似乎因为感情上的动摇,使他还是同意了这次赌博,很不幸最后输了。
激情过后,妻子无法人忍受艺术家的放荡,丈夫无法接受小市民的俗气,于是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似乎是以画中人郁郁而终为结局。


这里的一个高潮十分有趣:妻子来到一个与丈夫过从甚密贵妇人的家里,没有撒泼,而是苦求挽回丈夫的方法。

贵妇的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大意是贵妇只会设法虏获艺术家的心,而不会嫁给他(贵妇的狩猎?)


   《两》讲述了寄宿学校里的两个同学,普通的c与漂亮的d,c选择了实实在在的外省生活,接受了联姻,并由于丈夫身体不好,几乎完全担负起了丈夫的角色,事必躬亲的管理自己的庄园.
d似乎比较向往浮华的巴黎,先嫁给了一个西班牙"平民"(他属于丑而温柔的类型,原是数一数二的大贵族,但为了成全未婚妻与弟弟的恋情,放弃爵位来到了巴黎)在折磨到这个丈夫死后,又不顾家庭阻力与一个穷画家私奔了,这次这又把自己折腾死了.


四个女子中个人最欣赏c,虽然还是向现实妥协了,但她至少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什么;而a则仅仅是 出于而无知以及对父亲的迷信 被动地接受了生活.在两个故事中虽然看似相同,但两者的抗灾能力绝对不同.

虽然从感情上来说,个人最喜欢b的纯洁,可是毕竟这还只是低层次的,完全是依靠外部条件形成的.从整体来看,b和a一样随波逐流,不过是飘茵落溷而已.

d看似很有主见,但远不如爱米莉,个人感觉,其所以选择第一个丈夫,并不是因为看到他的优点,而只是有感于他的那段故事而一时激动,之后对他的一番折腾则是一种不满的宣泄.


  

另 《婚约》则是从男性角度展开的,虽然是单线进行的,但又辅以 德。玛赛 的观点(虽然在理智上很欣赏他的智慧,但总感觉他就像是一个被困在王座上的国王,失去了自由)
看完这部小说,当时对婚姻有极端恶劣的印象,新郎在作美梦的时候,新娘母女在做冷酷的计算,并在一步步地设计圈套。
不过抛开感情来说,我觉得即使是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谈钱论嫁,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从原来包办时代,势利的父母与痴情的女儿演变到,自由时代,女儿自己也变得势利,如果哪天变成父母劝女儿爱情才是最重要的就又趣了,说来可能是小说的好材料。



3 《双重家庭》 《奥诺丽娜》
温顺的地狱三头犬,回忆时有这种印象,讲述了司法界三位有为人士的家庭生活,很不幸,都比较糟糕.


   赛黎济伯爵,在《烟花女盛衰记》中登过场,为了妻子的痴情,而想枉法救其情人(当然是在符合程序正义的有限程度之内)

  《双重家庭》:格朗维尔带着往昔美好的回忆,迎娶了久别重逢的青梅竹马A,事实很残酷,这时的A成为了一个主张禁欲的宗教狂信徒,
在完全无法协调的情况下,格在外面过起了双重家庭的生活,后来大概是因为A的原因,而不得不分开,故事的结局个不得不检举自己未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私生子
  
  《奥诺丽娜》:奥克塔夫的妻子B因为年轻的无知,追求浪漫而不慎失足,虽然丈夫原谅了她,却无法得带自己的宽恕,最终因此心结郁郁而终,其夫也在其死后也不久人世。
其中有一大段描述了B因为自己的失足决定独立生活,而事实上她的一切生活,都在他丈夫的小心呵护之下,而且小心翼翼得不让她知道。
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大意说:如果你娶了妻子,绝对不要去培养她的艺术家气质,一定要有帐单将她包围在柴米油盐之中。有点本末倒置



   赛黎济伯爵夫人,大概是《人间喜剧》的一个典型贵妇,不过只能算是二流的人物。


  《双》中有个没出场的关键人物:A的教父? 反正是个职业宗教家 对他来说教义不过是爬升的手段,而A与格的婚姻似乎正好给了他一个有力的世俗支持而极力赞成。虽然当时觉得这家伙是罪魁祸首,不过似乎格将事业与家庭分的很清楚,虽未明说,但向来两人的合作因该没有大问题。

A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个泼辣的农村胖妇人,不过事实上似乎应该是个美人,个人有些难以协调,所以可能无法感受初期格对她的感情以及其后的变化,有些可惜。

另外宗教狂信徒可能是最难交流的几种人之一了,很早的时候,西方就有上帝是无法用世俗的逻辑去判断的,(譬如,上帝可不可以造出自己也无法举不起来的石头,这种民题就是无效的)抛开迷信,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个命题很有价值。说来如果考验意志力的极端手段是吸毒的话,劝人改宗可能是考验交涉力的极端手段了。

  《奥》中B后回的只是私奔对象 而非 私奔这件事本身。她的心结十分复杂 不同于A的结构简单。个人以为,其核心可能在于,无法协调理想与现实,具体的说,对于她私奔其实是对的,只是由于选错了对象,而导致了错误,而又连带性的否决了整个私奔,这很可能是其心结的根源。





巴区还真是有够冷清的,原来想浑水摸鱼,偷香窃玉的,不过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所以只好过来撒黄沙了。

[ 本帖最后由 julius0147 于 2006-9-30 12:30 PM 编辑 ]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2#
发表于 2006-10-7 09:10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这几篇都不是《人间喜剧》中的杰作,仅仅是《苏镇舞会》有些批判的力度,其他几部都不是很深刻,建议再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574

帖子

1732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06-11-2 01:3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人间喜剧没必要去找那几部评价非常高的去看,好比进了语文书的葛朗台我就非常不喜欢,倒是很短的妇女研究还是妇女再研究我觉得很有意思,评价很高的幻灭我觉得马虎,不过驴皮记倒很有意思
巴尔扎克也有很多拿手的场景,比如大吃大喝的场面至少是大喝的场面他就写的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德瓦朗坦碰到的那个酒席就非常有意思
人生不如小说,小说不如戏剧,戏剧不如诗,诗不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不如午夜恍惚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4#
发表于 2006-11-2 13:38 | 只看该作者
巴尔扎克的小说相比起其他作家来,更像是历史,这也是巴尔扎克小说的精髓所在。所以建议还是多读读其中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不然就不是在读巴尔扎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精华

574

帖子

1732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06-11-2 18:43 | 只看该作者
波德莱尔不是早就说过巴尔扎克的真实是梦的真实了么
所谓批判现实主义貌似19世纪并没有这个提法是我国的创造吧
人生不如小说,小说不如戏剧,戏剧不如诗,诗不如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不如午夜恍惚的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6#
发表于 2006-11-2 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奥利维埃 的帖子

是吗?这个还是第一次听说
中国的类别学家真是太多了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7#
发表于 2006-11-3 11:50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批判现实主义这个称谓很恰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精华

2423

帖子

7724

积分

超级版主

阿卡迪亚牧人

8#
发表于 2006-11-3 12:22 | 只看该作者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090

帖子

6270

积分

duke

水仙

Rank: 10Rank: 10

9#
发表于 2006-11-6 13:1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对于巴尔扎克的写作目的,我的确搞不太懂。他对于那个时代贵族社会的描写,的确达到了批判的目的,但是他的写作动机和最初的目的呢?一开始,他是否就是抱着批判的目的去写作呢,还是抱着纯粹的写实,甚至有些褒扬的态度去阐述当时的上流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2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色的游隼 于 2006-10-7 09:10 AM 发表
你说的这几篇都不是《人间喜剧》中的杰作,仅仅是《苏镇舞会》有些批判的力度,其他几部都不是很深刻,建议再看看。



收之欲全为贪,得之不惠为吝,偏之而论为不智,断之而令为无礼,有此贪吝,不智,无礼,给我到角落反省去.





都说是撒黄沙了,待砖引玉而已.





另外没那么多经历,抱书看也没用,不然那么多和尚早就成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2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