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8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味书屋·印象

[复制链接]

3

精华

488

帖子

1494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佟麟阁路的三味书屋,我不记得是有意,还是偶然间遇见了。当时我和降一块去逛西单图书大厦。西单图书大厦像个商场,特别是百货商场,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畅销书,教材教辅,名家作品,语言学习教材,音像制品等等,人挤人。好不容易出来,逛着逛着就到民族文化宫,三味书屋就在对面。到那儿是一个拐角,红色墨书三味书屋四字,在大树的衬托下,格外清楚。但是大门紧闭,听降说,三味书屋的经营比较艰难,该不会是关门了吧?我听了心有不甘,就抓住铜把手,连续扣了几声。半晌,无人声,我失望地朝前走了。抬脚才两步,门吱呀地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精神瞿烁的老人家,扶着门,问:“有事吗?”我们说想进去看看,他扶了扶眼镜,说:“我们这里裁员了,人手不够,中午关门,你十二点半来吧。”哦,原来如此。于是我们去吃了点东西,回去看,就开张了。

  三味书屋这个店名儿,本身寄托了一些理想,也暗示了某种坚持。它让人联想起的,是鲁迅,伴随的,是五四时期风云汹涌的政治更迭,精神冲击,人文精神。在这样的时代里,看到这样的书店,突然间,心就沉了一下,说不清是感慨欣慰,还是悲凉哀伤。三味书屋像鲁迅一样孤独,很安静地立在这条街上,单薄得仿佛要被外面的喧闹给淹没了。行走在21世纪的路上,书籍成了一个遥远的词儿,三味书屋里鲁迅的童年,也成了一张漫漶的陈迹,长长暗夜的烟,点燃了唯一慰藉心灵的回忆,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那天去三味,只是在书屋里转转看看,大门、椅子和屏风都是木质的,书屋正对面有个巨大的书橱。我对木质的家具总有很深的亲切感。刚好看到胡同摄影展,里面拍的是北京曾经存在过的胡同,有些也许已经不再了。画面是黑白的,正是我最喜欢的黑白照片——记忆在我感觉,总不是彩色的,必得带一点点沧桑,浅浅的,模糊的,夹了时光追逝的痕迹,如发出噪音的老唱片,不为别的,就为听一听渐行渐远的心境,往事咀嚼起来略有苦味,是入了心的彻彻哀情。在留言簿上我写下:“前尘已逝,古韵犹存”,不知是不是给里面的氛围渲染的,内心幽幽。那日留下邮箱,于是我的邮箱会躺着一封来自书屋的邮件,一般是举行讲座的通知。他们会持续地举办讲座,音乐会。但我始终没去,因为路途遥远。而且有些讲座我还不是非常的兴趣。三味里面的书,与现时的畅销书无关,陈列的都是一些思想书籍。遍及中外。我翻阅书籍的时候,刘老师刚好下楼,很亲切地和每一个读者打招呼,问候。她看上去很有气质。我问她以前做什么职业,她回答说,家庭妇女。降和她谈天,她骤然发表感慨,谈起自己读后感,说现在人的心都被金钱污染得变味儿了。

  第二次去三味是因为我们有一次读书会设在三味举行。在楼上的茶座坐了一下午,感觉挺好的。包括墙上的字画,堂里的摆设。我想,在这样一个地方,心很自然地安静。点茶时,点了个竹叶。我很好奇竹叶茶喝起来会是什么味道——正如我希望有朝一日看见竹子开花一样,也算是不断地缅怀童年吧。果然,味道很竹叶。反正,竹叶就该是那种味道。所以我没怎么发言,光喝茶了。中途我下来一会,走到门外,书屋的外面是一块花草地,树木特别高挑,阳光像水一样在树叶的缝隙中间流淌,整个下午静谧,安详,风也淡淡的。我抬头看了看四周,三味书屋不高,方方正正,青砖面,玻璃橱窗,显得简朴,清净。这地儿是店主李、刘老师夫妇自己的,所以还能勉强撑到如今。

  刚才F兄提起三味书屋,我有感而发,故,聊记之。李、刘老师年逾七十,那书店的年龄也只比我小四岁,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人生态度,为自己找一方心灵的净土,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思想和美的爱。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我希望是很久,很久。

[ 本帖最后由 木头 于 2008-9-12 16:51 编辑 ]
何故君姿多清瘦 闻之不觉泪沾襟

1

精华

8

帖子

34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2#
发表于 2008-9-12 19:19 | 只看该作者
呵。这是我每次去北京必定会进去的地方,以前负责人小石是我的哥们,他自己都说在书屋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完全是一家非盈利性的书店,中间有很大一块儿地方,摆着桌子凳子。你即使不买书,也可以在着安然的坐上一下午,二楼是一个装饰典雅的茶室,摆放着一些古董家具,名人字画,以及一些外文杂志,周六这里会有讲座,对于学生,和外地来的朋友周末的讲座是完全免费的,即使是北京的普通市民,也仅需付20元的茶水费,就能听一堂讲座了。
所以每每到了周末,一贯清净的书屋会变得热闹起来.....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书店,可惜在上海,完全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音穹 于 2008-9-12 19: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光的伟大并不在于我们看到了它,而在于它看到了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995

帖子

6085

积分

版主

向往飞翔

3#
发表于 2008-9-12 20:05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去了北京找到了西单图书大厦,一比较觉得倒不如天津图书大厦的,真希望找到一个熟悉北京地理!不!应该是熟悉书店地理的向导!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8-9-12 22:4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书店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外省小城,那真是不折不扣的文化沙漠。多年前三联书店曾经在洛阳开过店,坚持了两年也铩羽而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488

帖子

1494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22:51 | 只看该作者
写这文起因是,我转了一个故事,在香港一家书店,主人被倒下的书架砸死十四天后才发现,人们感慨如今书店之寥落。一个朋友的跟帖如下,我也徒生感慨:

前几天和朋友去三味书屋,又一次和主人聊起他们的经营状况,真是惨淡经营啊。在长安街沿线那样的地方,两层经营面积,一下午书卖不出去不说,茶水费估计也就两三百的收入。

老两口70多岁,这么多年靠自己维系着这个书店,也尝试过各种经营上变招,始终没有太大起色。他们又不愿意把店改做别的用途,总想保留一些自己的以及这个城市的一点不同的东西。

也亏得那是他们的私产房,没有房租压力。我们临走时老两口亲自把我们送出门,说,实在撑不下去了,他们就把店处理了,去做小富翁。。。
何故君姿多清瘦 闻之不觉泪沾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488

帖子

1494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22:53 | 只看该作者
谢二楼的照片。我找了几次没找到。
我也想过进去当个店员。不大好意思。因为里面在裁员,我这么做纯粹是挤别人的位置。还是到别处呆着吧。

[ 本帖最后由 木头 于 2008-9-12 22:55 编辑 ]
何故君姿多清瘦 闻之不觉泪沾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681

帖子

2133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8-9-12 23:0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有名的风入松现在怎么样了?北京我去过几次,有名的书店一次也没找着,但觉得长安街那种地方好像还真不太适合开这种人文书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488

帖子

1494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22:42 | 只看该作者
风入松,只从老师的口中听过。查了一下,在海淀南路39号,似乎是。没去过。
何故君姿多清瘦 闻之不觉泪沾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9#
发表于 2008-9-15 12:50 | 只看该作者
真希望有空能去那儿看看,音穹说的让我有些神往了。
还好那老两口不需以卖书为生。忽然回忆起古时候的读书人了。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10#
发表于 2008-9-15 1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牧场看守人 的帖子

其实,北京最好的书店我觉得应该是“涵芬楼书店”,专门卖外国文学的书店,基本上所有西方文学的著作,西方理论研究,哲学研究都有……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9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