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哈!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书城里竟然有我没有涉足过的地方!怎能不让我的视觉神经高度兴奋?
但这些灰色金属书架上摆着的东西却让我高兴不起来。这里是教辅书专区~~~~~~
层层叠叠的书架宛如高不可攀的悬崖耸立在我面前,我爬不上去,也不想去爬。左右大概都是难友,爬得气喘吁吁,但又掉了下来,跌坐在一旁休息。漫天的教辅书像是一大片乌云,不可抗拒地要压死下面的所有人。
一个恐怖的比值在我脑海中掠过,在深圳书城,译林专栏只有两个书架,而教辅书,天呢,二十四个!
我不由得想起在贵州光顾过的“贵州省新华书店“,与省级名头不符地只有不到三百平方米。可这区区三百平方米,有一半是教辅书!
可怜的我。曾几何时,我认为教辅书是差生的专利,中等生的特长,他们找到这样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不积极上进。我自上学以来便保持着一个光荣记录:没买过教辅书多令人惊羡啊,多让我骄傲和自豪啊,我是个尖子生,从来不买教辅书。
记录被终结了。我被迫来买教辅书,理由只有一个:最近两次科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大人们,自以为是的大人们,你们的主观臆断就这样毁了一个少年辛苦培养的自尊心!我要冷笑着对你们说,我从不看教辅书,但我身后有多少人抱着他们视若神明的教辅书,只为赶上不看教辅书的我。
教辅书是什么东西?它们凭什么将一个省级新华书店占去半壁江山?在我看来,对出版商来说,教辅书是赚钱的工具。随意拿本教材“分析”“研究”一下,冠以“黄冈”“海淀”的名号,便成了热门书籍,大家争相购买。对家长们来说,教辅书是他们倾注给孩子的爱的方式,尽管他们不知道这种爱毁了多少人才,毁了多少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对我们来说,教辅书是一种负担,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负担,我们对学习抵触情绪的又一来源。
谁会怀疑上面的文字?如果有人的话,我只好对你说:至少在我身边,把教辅书从小学看到中学的都是差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尖子生的人,没有看过教辅书的。
选购工作完成了,我怀里抱着八本沉甸甸的教辅书,与其说是自己满意了,不如说是爸妈满意了。此时,我提出了我认为理所当然的要求,去看小说,却遭到了回绝:“再买小说你还有时间看这些教辅书吗?”
若不是上文加不了感叹号,我一定要加千百个“!”来表达我当时激动甚至气愤的心情。该死的教辅书!你让我失去了读小说的机会!
激动归激动,现在的我还是弱者,大人让我买教辅书,我买不了小说。我只能说等我长大了,决不做这样的家长。
可我等不到那个时候,于是推开窗子,大叫一生:“我恨教辅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