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1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传统的中国文学术语意境讨论西诗?

[复制链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5 2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看到一些文论用中国的传统术语意境来讨论西方诗,大家是否认可并同意这样的嫁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2:03 | 只看该作者
没人参与讨论啊? 自己先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精华

9521

帖子

2万

积分

牧场主

3#
发表于 2008-6-20 21: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嘛,每当看到这类文章,大多很快翻过去。
既然已意识到中西思想观念的差异,用一种文化符号去解析另一种,是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此事也极其因人而异:像钱钟书的比较诗论就很好读,我感觉比王国维的还要好。印象很深的是他在意大利的一篇文学演讲,无论谈东方还是西方,是讲文化或仅是诗歌,看来并无嫉妒或轻视,的确有大家风范。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论文就不忍卒读。纪德用法国人的观点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巴赫金用俄国传统看拉伯雷,布洛赫站在德国看乔伊斯等等,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甚至远超过作家本国的研究水平。记得昆德拉说:一个民族对它的文学的占有力是有限的。

我觉得用中国的视角看待西方诗歌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术语”也很自然,关键在他能否学贯中西了;对于一般的研究者好象这个要求太高,所以我们看到的文论大多有中国“古典色彩”和跑题之嫌,以填补积累上的不足。
Tout ce qui est vrai est démontr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发表于 2008-6-21 01:3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诗歌中骑士共同之处是很多的,最近在看宇文所安的《追忆》,用西方的观点来解读中国诗歌,读出了那种命运的怅惘。反之,用中国的毛诗序、诗品去解读西方诗歌也是完全可行的。诗歌我是没有见到,但是用中国诗歌理论去解读西方古典音乐的,我倒是见过的,如辛丰年。今夜醉酒,词不达意,改日清醒再言!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5#
发表于 2008-6-21 07:18 | 只看该作者
以中国画为例。
用20世纪之前的西洋画理论去解释中国画是徒劳的;用中国画理论去解释20世纪之前的西洋画则如同以大人有观点和小孩子争论。但两者在20世纪有了相通的可能性,只是还未被广泛意识到罢了。其原因是中国传统在20世纪经历了浩劫,东西方理论变成了非此即彼,被政治所支配了。因而中国画的理论引申没有完成20世纪的部分。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是书法。其差别,因书法而起,也最体现于书法。如果说中西方文化是背道的,那在魏晋成长起来的书法艺术加速了这种背道的境况。可惜现今之青年大多不懂得毛笔了。今早疲倦(昨晚看球了),词不达意,改日清醒再言。

很想和大家说说国画与书法;论坛上论此甚少,以我十数年之心得,可以一说了。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的指教,但是我还是稍有些疑问,中国的意境一个术语是否能准确地移植到西诗的美学环境?中国诗以抒情为主,以短诗为主,以物我为一,天人合一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西方诗歌时用意境是否会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精华

1266

帖子

4400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7#
发表于 2008-6-22 07:25 | 只看该作者
诗歌表达的是人性,人性有相同之处,因而中西诗论也有相同之处,看的就是如何跳出樊篱,自出机杼
只要哲学以惊奇为基础,他就结束于理解之中。然而当绝望向哲学提出由“悲哀与诅咒”得出的问题时,“理解”能给人什么呢?理性通常炫耀的天赋——智慧、正义感、口才都毫无力量去反对标志着所有可能性的终结和毫无出路的绝望。——舍斯托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5 | 只看该作者
人性是相通的 可是人表现世界的方式和自我的方式是不同的 ,仍然有疑惑,可能需要从意境的准确含义和具体的中英诗例来阐述,还请大家继续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钱锺书和张隆溪都认为中西相通的,我亲耳听到张隆溪称自己写的那本书同工异曲就是为了解释这个的。里面都是些中西描述类似现象的例子。 但是对于具体美学的术语和范畴能否移植有疑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68

帖子

539

积分

荣誉居民

まくらのそう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8-7-6 14:38 | 只看该作者
可惜 这类比较文大多是自我陶醉的产物 证明了我们已经有了什么 而不是我们还能理解什么
望着明亮的月光,怀念远方的人
回想过去的事,感觉到,这样的时候是再也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5-12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