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的“自我缺失”问题——从“自杀”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7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自我缺失”问题——从“自杀”引发的思考》
      中国的自杀问题远比西方的复杂,涂尔干的《自杀论》在中国被认为完全失效了。按照涂尔干的理论,人活着有自我性,组建成社会后有社会性,社会性与自我性是互相牵制的两个本性。当社会性过大时,会产生“示范性自杀”、当自我性过大时会产生“利己性自杀”。因而他得出结论,在城市中自杀率要比农村高,男人的自杀率要比女人高。这个定律在西方成立,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中国的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妇女自杀率高于男性。很多学者就此认为中国的问题不适用于涂尔干的自杀观点。
      在西方,我们认为最理想的自杀模式是这样的:一个人觉得活不下去了,他很痛苦,因为他不幸福。这种不幸对自我产生了否定。西方反对自杀是出于基督教对人的神圣性的阐释。西方有神圣的人的概念,(homo sacer),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但是人充满了罪恶。这种善恶并存的概念充斥着西方的文化。典型的麦克白夫人的自杀就是这样,她觉得自己的罪恶无法被宽恕,因而自杀。
      中国没有自杀禁忌,除了“身体发肌肤,受之父母”外,而这种观点,只是把自杀的问题降格屈从于更高的“孝道”。中国文化中没有对自杀本身好坏的阐释。孔子赞扬过自杀,也贬低过自杀,自杀的好与坏完全在于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自杀,“舍身取义”一直以来是被褒赞的。在诸多关于自杀的调查结果当中,中国人的自杀往往出于“气节”,自杀者总是为了证明给另外的人看,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报复他人。这是典型的“示范性自杀”。
      鲁迅一直反对吃人的礼教,但是礼教为何吃人?取消了繁冗礼节就会让中国人变得幸福吗?中国人有一个概念叫“命好”,西方有个类似的概念叫“good life”,后者是指一辈子活得很幸福,很知足,很有意义。而前者是指“儿孙满堂、无疾而终”。这就是典型的“社会性”思维与“自我性”思维的不同。中国人的“社会性”思维才是礼教之所以吃人的原因。
      我的一个朋友前些日子失业了,他很痛苦,他对我说他甚至想死。我不太明白,我问他你有房有车,不就是失业吗?再找一个就好了。他说他觉得很丢人,他怕他的父母在亲戚朋友面前没有面子;我有很多出国的朋友都没有再回过,都说受不了中国的关系网。也有些从农村跑到城市里的人不打算回去。由此可见,中国的“社会性”压力,农村是大于城市的,换句话说,农村更缺乏“自我”空间。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人的“自我性”为何没有与“社会性”相互牵制,并起到平衡的作用呢?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自我缺失”的问题。
      西方的自我意识也并不是一直就有的,而是哲学和工业化带动起来的。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时候,唤醒了个人意识的高潮。可以说,整个西方20世纪文学,就是一部关于自我的文学史。而中国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这样,我看过一篇关于30年前自卫反击战的一段采访,因为当时好多人都没有告知自己的名字就牺牲了,有人问参军的人要是你自己死了怎么办?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说:“没关系,我家有好多孩子,我死了还有他们。”
      一个高度的自我意识并不是先天的,它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经济都有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人都在国企上班,为了保住饭碗人们不得不阿谀奉承,压抑住自我。不让自己表现的过于“另类”。但是在今天,很多员工并不介意跳槽,因为我们并不至于饿死。“个性”一词,在中国流行起来并没有多少年的时间。
      同时,“自我的缺失”也可以追溯到文化渊源。中国的家族观念很强,社会性必然远远大于个人性。中国式的婚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往往是两个家庭的联姻,而不是两对夫妻的结合。)有意思的是,宗教也在这里推波助澜。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诸法无我”,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因为我们的“心性”是平等的。而我们之所创造出一个“自我”,全然是自己贴上去的标签。谓之“我执”。而对“自我”标签化的否定就是“无我”。它不鼓励人们去重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人的“自我性”在这两重压力下自然就没有喘息的空间。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已然与整个时代产生了矛盾。我常听到很多人如此解释这一矛盾,“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没有办法。”或者劝告寻求自我空间的人:“出国吧,然后再也不要回来。”这种观点纯粹是一种逃避,而一味的把中国出现的问题归结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不追问文化哪里出了问题同样让人反感,尤其是这种文化已经和社会产生了矛盾。在这种极不对称与不和谐的环境中,幸福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
      我们应该重新重视中国人“自我缺失”的问题,而且首先要对自我的“社会性”进行反思。这种“社会性”,这种“礼教”,一直在吃人,知识分子们却很少再去呐喊了,好像见怪不怪。高行健在他的诺贝尔演讲中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毛的时代,人的自我释放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甚至连逃亡都没有机会。集权不光是体制的问题,文化一定也是刽子手之一。不铲除这种文化弊端,就算是改革,也一定是失败的。而且将是新的集权。
所有不安,厌恶。

0

精华

29

帖子

12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2#
发表于 2011-10-19 22:15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思想理念偏向于如何活得好,获得更好。为何而活,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在众人生活或在本我生命中所占的比例要少得多。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考量人与人的关系比较多,而考量人与人所在的环境少。
其实,寻找自我,塑造自我,建立自我的存在感,是自我本然的需求。没有自我的肯定,个人的生活必然会失调。说道中国人自杀,其实外国人自杀的也不少,所以单从自杀上来推导中国人自我缺失而不分析比较中西自杀动机,很难全面去得出问题的结论。当然八九在这里主要还是从国人的自杀引出对自我这个问题的思考。
这个论题太大了。八九应该也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俺只是来顶一顶这帖子,所以就说一下我突然想到的一个方面,就是确立自我的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众生中,也就是从他人那里确立自我。这种自我通过金钱、地位、权势,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这些工作的,工资高的总仿佛比工资低的获得更愉快,得到的社会荣誉也比较高,从而个人自我感觉就会很良好。工资过低的似乎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处处压抑,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例子够浅白?
第二种,是在万物中,也就是从自身出发,着眼万物,去思考自己作为宇宙中的一份子,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简单的来说,偏向于哲学的思考,也就是一种形而上的自我。这种思考把他人也置身于存在的洪流之中进行计算与论证。也许会得出自己的答案,也许只能发现永无答案,也许发现不会有答案之后选择某个答案作为信仰。
当然这两种类型并非明确对立的。就个人而言,可能相互交叉,可能此时是某一种,彼时又是另一种,也可能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就八九所言,也许国人太过注重第一种自我,而忽略了第二种自我的力量。并且就目前而言,选择第二种自我的那群人,似乎在这社会里格格不入。所以更多的还是用第一种自我活着,又用第二种自我在一片无人的空间翱翔。
复活的幽灵,
一百年后重返文字的迷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29

帖子

12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3#
发表于 2011-10-19 22:19 | 只看该作者
觉得关键还是要普及知识吧。
不只是科学或科技的知识。哲学也许应该从小学开始就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研究万事万物,也应该研究人本身如何置身万事万物之中。
复活的幽灵,
一百年后重返文字的迷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5:06 | 只看该作者
叫我“无聊”就好了,或者叫我“啊彭”。
八九总让我想起六四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9 21:1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