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0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捷耶夫的《毁灭》与《青年近卫军》(转贴自“看云居”博客)

[复制链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8 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作者的一些商榷
   
    1925~1926年,法捷耶夫(1901-1956)写成小说《毁灭》,次年在苏联出版。从1928~

1951年,法捷耶夫对《毁灭》进行了多处修改。
    1943~1945年,法捷耶夫完成小说《青年近卫军》,1945年在苏联出版。1951年,作者又

出版了小说的修订本。
    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自杀身亡。
   
    法捷耶夫为什么自杀?不清楚内幕。
    《毁灭》与《青年近卫军》都是怎样的作品?彼此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我却有分析、

思考的兴趣。
            
   
    一、杰出的《毁灭》
        
       (内容略)


我没有读过《毁灭》,对作者有关的评价没有发言权,这部分内容与本文无关,为节约篇幅而
删去。

关于《青年近卫军》,在10年前是我系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读的第二部长篇,对它的喜爱超
过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个原因,再加上事关原则,必须要对这篇文章作出反应。

关于肖毛,我曾在他的博客里发现了十多年求索不得的《小耗子》,虽然联系只有这一次,还
是要感谢他。得了好处还要说怪话,的确有所顾虑,但不能因为受惠就丧失了立场。   
   

    二、平庸的《青年近卫军》(1951年修订本)
   
    如果《青年近卫军》(1951年修订本)是别人的作品,也不能算特别坏,因为从这部作品

看,作者的叙事、描写功力仍是强的,也拥有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
    然而,《青年近卫军》(1951年修订本)的作者,竟然也是《毁灭》的作者。因此,我要

这样说:《青年近卫军》(1951年修订本)是平庸的。
   
   
    1.简述《青年近卫军》的版本
   
    在本文的最先,已经说过,《青年近卫军》创作于1943~1945年,1945年初版,1951年又

出版了一种修订本。   
   
据《上海出版志》,时代出版社1947年出版过一种叶水夫翻译的《青年近卫军》。这种译文,

大概是据1945年初版译出的,但我目前还没有找到这种或许更有艺术魅力,也更符合历史真实

的译本。
   
   
   
可惜,由于鲁迅的时代已不再来,此后,这种译本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1954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了一种《青年近卫军》,译者水夫,应该还是叶水夫,但译文已据1951年的原文修订

本改过。从此,时代出版社1947年版的《青年近卫军》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1975年,人文社的《青年近卫军》又印了第二版,我手头所有的就是这一版。它分为上下

两册,封面有伍必端的木刻画,书前有一幅法捷耶夫的照片。
   
看过人文社1952年版《毁灭》的读者可以发现,这时,法捷耶夫起了惊人的变化。从《毁灭》

扉页上的法捷耶夫画像看来,那还是一个不失浪漫与热情的,对生活有独立见解的青年;翻开

《青年近卫军》上册,你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情感与生气的人,眼里射出冷酷的光。
   
这种变化,令我想到先后在几种雷马克作品中看到的三幅雷马克照片,分别是他在青年、中年

、老年时所摄。青年的雷马克,充满朝气,但眼中有些迷惘;中年的雷马克,沉稳了许多,但

眼中有一种难以抑止的悲伤;晚年的雷马克,一幅垂垂老矣的样子,但有一种平和的、悲天悯

人的神色,眼中闪着无畏的、睿智的光焰。智者,应该就是这样成长的吧。曾经才华横溢的法

捷耶夫,却不知被什么东西毁灭了。
   
    我自然没有见过前面那幅照片,不便评价。不过《辞海》里法捷耶夫的头像与《青年近卫
军》里的照片判若两人,大概就是那一幅吧。
  
从1975年人文社版《青年近卫军》的版权页看,此书乃据1954年的俄文版所译,至于它与1954

年的人文社初版,甚至1947年的时代版是否有某种联系,却不得而知,因为书中对此毫无交待

,连译序都没有,前面只有一篇“四八○○部队某部理论小组”与“北京大学俄语系苏联文学

组”联合推出的“拳头产品”——《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
    一听这慷慨激昂的题目,拳风自何处来,往哪里去,也都不难想象了。即便如此,作为一

篇代序,里面总不能不说些跟小说本身有关的话,如这一段:   
   
    “小说《青年近卫军》于1945年出版后,对苏联和其他国家的读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51年发表的修改本,突出了党的领导作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种“生鱼翻咸”的版本,不必对它有太多期望。
   
    同时,这篇“拳头产品”又毫不客气地指责《青年近卫军》里面有不少“旧的思想情调”

,“革命浪漫主义还不够强烈”,认为作者的世界观有“一定局限性”。
   
    那么,就算经过了修订,《青年近卫军》大约还残留着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倒也值得一读


      
   
1992年,人文社新版了一种水夫译《青年近卫军》,读者如今常见的,多半是这种译本。这一

版中有一篇新写的前言,对于以前各版的《青年近卫军》,终于作了比较完整的交待:
   
  
   很幸运,我拥有的是1954年版的重印本,不是这种“读者如今常见”的版本。
  

“中译本初版于1947年。根据原书修订本重译的译本于1954年出版,译文经校订后于1975年再

版。此后不断重印,拥有广大的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译文又作了一些修改。”
    看来,这一版的译文虽然“又作了一些修改”,似乎也是在1975年人文社版的基础上修改

的,1947年的时代版译文,我们还是看不到。
   
    1992年人文社新版的前言中,虽未提到“苏修”,也没有指责《青年近卫军》的“思想情

调”,对修订本的评价却同1975年人文社版中的代序没什么区别:   
   
   
“小说于一九四五年出版后,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次年获得苏联国家奖。一

九五一年又出版了作者的修订本,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达到更高的统一。”
   
   
历史的真实究竟是怎样的?很久以前,就有人不容怀疑地告诉我:“历史是人写的”。这话不

错,可历史决不是一个人写的——这一点,却从没有人来告诉我。下面,我将尽量结合着“第

二个人”所写的历史,猜一猜“历史的真实”。
   
    最后,简单说说《青年近卫军》的小人书版本。
   
    我们知道,它们共有三册,是华三川绘画,王素改编的。     
    据上海画报出版社2001版《新中国连环画(50-60年代)》介绍,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出版了《青年近卫军》小人书的上册,共188幅图。
    尽管王素改编的小人书已经把《青年近卫军》中的英雄人物改得全身放光,迫于形势,小

人书的后二册还要等到文革后才得以出版。
   
我近年陆续购得的三册《青年近卫军》小人书,下册封底已经丢失,中册的封底没印版权说明

,封面也只剩一角(但一样看得出,封面画意采自1975年版人文社译本的封面木刻图)。
   
根据上册封底的版权说明,这种版本的《青年近卫军》小人书,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初

版”,与1958年版不同,仅有156幅图。中册是176幅图,下册为168幅图。三册小人书中,都没

有标出绘者,只说明它是“王素改编”的。
   
据介绍,华三川为《青年近卫军》创作的插画远不止这些,当初因为不合时宜,出版时不得不

忍痛拿掉。前几年,连环画出版社第一次将全部插画出版,也印成类似小人书的模样,我曾在

书店看到过,好像要几十块钱一册,这不是闹着玩的,我可买不起。
   
上个月,广东一家报纸打算做一期小人书专版,当时,我曾建议他们找一找华三川的后人,介

绍一下《青年近卫军》小人书的创作、出版内幕及其辛酸史。可惜,因条件所限,他们后来似

乎没有刊出这样的文章,我也失去了一个了解其中内情的机会。
   
总之,尽管《青年近卫军》小人书情节简单,更加公式化,但故事总算是比较完整的。更重要

的是,华三川以其出色的绘画艺术,冲淡了情节中的种种缺陷,留下了一个个比较完美的艺术

形象,突破了文字的束缚,这是很值得读者感念的。
         
   
    2.《青年近卫军》的主要情节
     
    蓝英年在《作家村里的枪声——法捷耶夫之死》一文中说:
   
   
“在创作上,法捷耶夫同样陷入痛苦之中。在斯大林授意下报纸猛烈批评他心爱的作品《青年

近卫军》,质问他克拉斯诺顿的党组织到哪里去了?法捷耶夫公开承认错误,决定重写,但他

知道加入党组织便不是原书了。”
   
   
由此,我们可以猜出,初版本的《青年近卫军》里面,人们对于德军的反抗大约是自发的。在

不知道“组织到哪里去了”的时候,青年近卫军们才自觉地为了家园,为了生存而战。这样写

,才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而不是人造的真实。
   
    所以,如果从近似“历史的真实”的角度去概括,《青年近卫军》初版本的情节或许是这

样的: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起初,德军势如破竹,苏军节节败退。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

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形势出现逆转,德军已呈败相。1942年7月,德军占领了顿巴斯矿区

的克拉斯诺顿城。这里是斯大林格勒的重要通道,之前,苏军炸毁了矿井等重要设施,匆匆撤

出,只留下一些无力可逃的老弱病残,还有对德国人缺乏了解的普通百姓。
   
德军占领克拉斯诺顿城后,逼迫工人复工,残杀伤兵,把犹太人送到德国做苦力。等到一些敏

感的青年们对德军失去幻想,认为现实比在斯大林统治下还坏,已没有退路,便自发地组织了

一个“青年近卫军”,开始与德国人暗斗。在希特勒的授意下,德军对苏联民众越来越残酷。

这样,“青年近卫军”的力量反而扩大了,因为他们的父母也加入进来,一起抵抗。1943年1月

,克拉斯诺顿总算被收复,但因叛徒出卖,“青年近卫军”早已毁灭,比小说《毁灭》中剩下

来的人还少。
  
    史实可能确实如此,可惜《红岩》的史实改变可以纠正,《青年近卫军》却无
法纠正了。
  

    但是,我们根据“修订本”所看到的“青年近卫军”,却是“以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

区委的领导下”的,里面还有错综复杂的,金字塔式的组织关系。
        
   
    3.《青年近卫军》中的几个值得一提的人物
        
    3.1 猫一般机灵、顽强的邱列宁
   
   
在《青年近卫军》里的正面人物中,唯有邱列宁的形容比较丰满且可信。法捷耶夫对这个人物

,似乎也更加喜爱,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第十三章),来描写他的成长经历。其实,如果法

捷耶夫还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自信,根本用不着给邱列宁撰写什么个人简历,这种做法太露骨

,反而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性。
    有人曾把小说的第十三章节选出来,作为给儿童阅读的短文,但我觉得这一章比较空泛,

也过于程式化,没多少可取的地方。
   
    小说的第十二章却不同。邱列宁刚刚出场,初遇少年华丽雅时,作者仅仅通过简短的对话

和侧面描写,便写出了一个调皮、顽强、充满活力的青年,这才是上乘的笔法。
   
   
那段情节是这样的:晚上,活泼的华丽雅跟同学们坐在一辆大车上,正在往家走。突然,“背

后有一种异样的声音,仿佛有一只猫儿纵身一跳,用爪子抓住了卡车的后槽板”,华丽雅一惊

,于是,一个猫一般机灵的青年,立刻出现在读者眼前:
   
“也许是一个孩子,也许是一个瘦小的青年,头上戴着便帽,双手像钩子那样攀住卡车的边缘

,上半身已经上来了。他抬起一只脚,打算全身爬进车厢,一面还迅速地打量着面前的一切。


   
   
虽然华丽雅的名字跟《毁灭》中的木罗式加之妻近似或相同(在本书中,法捷耶夫把木罗式加

之妻华理亚的部分性格给了一个叫刘巴的女青年),但她却是一个大胆而不失庄重,果断而不

失浪漫的人物。当时,同学们大都睡了。虽说并不认识邱列宁,华丽雅却不怕这个“含笑的眼

睛在黑暗中发光”的小伙子,尤其当他提到他们共同的朋友斯巧巴之后:
   
  “我劝他去钓鲇鱼,我们就在夜里去钓。我钓到两条,……斯巧巴什么也没有钓着。”
  “后来呢?”
  “我劝他一清早跟我去洗澡,他听了我的话,可是从水里爬出来的时候浑身发青,他说:

‘可把我冻坏了,就像一只去了毛的公鸡,耳朵里都灌满了冷水!’”小伙子的鼻子里嗤了一

声,“我就教他怎样立刻使身体暖和,怎样把耳朵里的水倒出来。”
  “这是怎么个弄法?”
  “你只要按住一只耳朵一只脚跳,嘴里喊着:‘卡杰林娜好宝贝,把我耳朵里的水弄出来

!’然后按住另外一只耳朵,再这么叫。”
  “现在我明白你们是怎么交起朋友来的了。”华丽雅微微动了一下眉毛,说道。
  
  这样生动的对话,怎能不让邱列宁的性格变得鲜活起来?通过这些交谈,两人之间都有了

好感。为在谈话中占上风,再加上少女的羞涩,在分别时,华丽雅故意装作一幅冷漠的样子:
  
  “我不愿意叫醒斯巧巴,”他又把含笑的大胆的眼睛凑近华丽雅,说,“等他醒了,请告

诉他,就说谢尔盖·邱列宁请他去玩。”
  “我不是邮局,也不是传呼电话。”华丽雅说。
  谢尔盖·邱列宁的脸上露出了真正痛心的表情。……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跳下车,在黑

暗中消失了。
  
  不久,这个猫一般的青年,“用猫儿那样毫无声息的脚步”,“悄悄地走到自家的房子前

面”,掩埋好从战场带回的枪械,然后走进家门。
  儿子突然回来,母亲惊喜万分。邱列宁刚把衣服脱下,“躺在被子上面”,母亲便“在泥

地上曳着光脚走进上房,一只手摸到他的粗硬的鬈发,另一只手就把一大块面包头塞到他嘴边

。”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真实的画面,它充分展现了一种人世间的伟大的爱:母子之爱。
  可是,在《青年近卫军》的小人书里,这个画面却变成了邱列宁坐在床上吃面包,母亲在

一旁为他铺床。画面外的说明文字是:“母亲……马上给他拿来一块烤得香喷喷的大面包。接

着,她又赶忙收拾床铺,让儿子睡下。”
  也许,改编者认为邱列宁既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母亲就不应该往他嘴里塞“一大块面包

头”,否则便歪曲了英雄及其母亲的形象。也许,改编者之所以这么改,是由于某种压力所致

。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一处改编是失败的。
  
  后来,通过一件又一件事,还有大量的叙述,作者又描写了邱列宁的勇敢、坚强性格。然

而,这些叙述多半比较公式化,能令读者产生兴趣的只是情节。即便如此,邱列宁的形象已经

比较清楚了:他就像一只崇尚自由的,不甘屈服的猫。  
  为加深读者的这一印象,法捷耶夫一连在七处地方用猫来比喻邱列宁,如“他的眼睛像猫

眼似的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复仇之神化做一个动作像猫儿一般敏捷、生就一双夜眼、几乎

还是孩子模样的青年”等。
  
  邱列宁被关入牢房,无处可逃时,他的行动也像一只猫:
      
   
“他被投进一个单间牢房之后,马上就敲两面的板壁,打听左右是什么人。他踮起脚尖研究了

天花板下面的缝隙,——能不能设法把缝隙扩大,拆掉一块木板,哪怕能钻到监狱的院子里也

好。他确信,只要能出牢房,他无论从哪里都可以逃走。”
   
    类似的描写,在《毁灭》中也可以看到。那个身体“柔软的”牧人美迭里札,被敌人关在

小屋里面的时候,也是这样思考和行动的。不过,美迭里札更像一只猎豹。   
   
    最后,邱列宁坐着大车,与战友一齐被压赴刑场时,他再一次展现了猫所特有的那种锲而

不舍的性格:
   
   
“柯瓦辽夫斜过眼来看了看自己肩膀后面,动了动被绑着的双手。谢辽萨把牙齿贴在绑着柯瓦

辽夫的双手的绳结上。他虚弱得一点气力也没有,累得几次靠在后槽帮上,额上直冒汗珠。但

是他拚命地干,好像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一般。绳结终于被弄开了。”
   
    不久,柯瓦辽夫竟然逃生了。邱列宁得意地叫起来,像一只胜利的,笑嘻嘻的猫。   
   
   
《青年近卫军》中的正面人物还有很多,如连贴张传单都那么费劲的青年近卫军“政委”奥列

格;平时什么都不做,关键时刻便胜利大逃亡的指挥员伊凡;有华理亚有点类似,但充满表演

欲望的刘巴;“为了革命需要”而在一边遥控的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善于教训人的地下区

委书记刘季柯夫,等等。
   
    然而,除邱列宁外,他们都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作者也像我当年一样对谢辽萨特别喜爱(我同样喜爱刘巴),可不知为什么,他对喜欢的谢
辽萨称姓不称名,对于他不太喜欢或完全不喜欢的人物反而称名,弄得我好一会才知道“邱列
宁”是谁。

   对于奥列格,他的确没有亲自参加过“青年近卫军”的重要活动,虽然他是领导,但似乎也
不是遥控指挥的理由,但他在可以逃生的情况下不忍与战友分离而返城,因此被捕遇害,仅这
一点就值得钦佩。

    对于作者对杜尔根尼奇(伊凡)的评价,我感到愤怒,他似乎对关于不喜欢的人物的段落
没有认真读过就草草下结论。处决伪“警察”福明,有杜尔根尼奇;消灭押运牛群的德军警卫
队(这是一场真正的战斗,而且是不那么轻松的战斗),有杜尔根尼奇,怎么能说他“平时什
么都不做”呢?的确,他是“胜利大逃亡”了——如果把他向游击队求援救出战友看成是贪生
怕死借口的话,可逃亡也不是那么安全的,他被捕了,险些遭到和奥列格、谢辽萨、刘巴同样
的结局。但是——杜尔根尼奇被苏军救出来以后拒绝继续“逃亡”到比较安全的地方,而是留
下来组织游击活动,他还想把战友营救出来,可是做不到这一点(看他不顺眼的人自然可以说
他“保存实力”、“在山沟里休养生息[如果有山的话]”等等)。  
  

    3.2 不知廉耻、色厉内荏的党卫军分队长芬庞
      
   《青年近卫军》中的反面人物,也多是脸谱化的,写得最成功的,是那个党卫军分队长芬庞


   
    在第十八章中,这个带有“嗓子像女人的”芬庞刚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谜:   
  
  “这个彼得·芬庞是个怪人!”
  “怪人?他搞了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做得对。”
  “但是,你可看见过他单穿一件衬衫的时候吗?光着身子的时候就更甭提了。他是从来不

洗澡的。”
  “我疑心他身上生疥疮,不好意思让人家看见。……”
  
  为什么芬庞从不洗澡,以至于身上老是有一股怪味,熏得人难以喘息?读到第三十五章,

我们终于明白了:让芬庞洗一次澡,比办一次满汉全席都难。原来,芬庞的身上时刻绑着一个

子弹带式的东西:
  
  “这是用橡胶布做的一条长带,上面分为许多小袋,每只小袋上都钉着小钮扣,带子挂过

双肩,在胸前十字交叉,又在腰部上面缠了一圈。带子两头用两条肮脏的白丝带拉紧,在腰间

打了个活结。这些像子弹夹那么大小的小袋里,大部分都装得鼓鼓的,只有一小部分还空着。

……这条带子在他身上绑的时间太久,使他的白胖的身上好像生过褥疮似的,留下了颜色不健

康的深色痕印——背上和胸口是交叉形,腰上面是一道圆箍。”
 
   
那些小袋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呢?接下去,我们看到,有一个“像烟袋的小皮袋”,里

面装着“三十来颗金牙”;其余的小袋子,里面装的是“世界各国的货币”,全部“按照国家

分类”,“因为他的贪婪已经发展为收藏狂了”;还有“一堆堆的”戒指、胸针、宝石等等。
   
尽管芬庞只有在洗澡时才能欣赏这些收藏,他“在摩挲和把玩每一枚钱币和每一件小玩意的时

候,还是能讲得出这是他……从什么人身上抢来或是剥下来的”。对于那些金牙,“他还是宁

愿从死人嘴里拔,因为拔起来没有特殊的麻烦。”
   
   
虽然做了这么多令人发指的坏事,芬庞却只有一点点不安,而这种不安又只来自他“想象中的

一位“大富翁”。芬庞则站在“实事求是的现代人的立场”,同他进行“亲切的辩论”:
   
   
“归根到底,我还是要做一个普通的实业家或是商人。好吧,哪怕开个小铺子也成,但是我总

要弄点本钱吧!……老实说,杀害他们就是为了增添您的财富。……我跟您血肉相连,我是您

的化身,如果把您翻过面来,让人家看看您的真面目,其实您跟我完全一样。时机到了,我也

会洗个澡,变得非常干净,也许,就成为一个小铺子的老板,您在我的铺子里可以买到上等香

肠……”
   
   勒卡雷的小说《斯迈莱的人们》中,有一句对白,思想跟芬庞的这种辩解差不多:“那时

候,我不是正派人,现在我有钱,我能够做正派人了。”
   
   
斯大林、希特勒等,差不多也都是这样的。起初,希特勒不过是一个最拙劣的画匠,在维也纳

画了一箩筐,却难得卖出去一幅。可是,一旦时机到了,他居然“正派”了,“艺术家”了。
   
   被希特勒洗过脑的芬庞,又怎会有别的思想呢?所以,最后他总能说服那位大富翁,“舒

服得直打响鼻”。
   
   通过这个洗澡的细节及有关的大量心理描写,芬庞的无耻形象已经比较饱满。后来,法捷

耶夫又写出了他色厉内荏的另一面:
   
  “他打人有一套办法,很熟练。这是他的职业,他的工作。当舒尔迦不受审而待在自己牢

房里的时候,芬庞军士就不去碰他,因为他对没有上绑、也没有兵士抓着的舒尔迦是害怕的,

……”
  
  这样,芬庞的形象便是立体的了。
  
  芬庞的形象之所以真实而又立体,是因为法捷耶夫并没有“歪曲”他的形象——这一点非

常重要,因为艺术的真实是从生活的真实中来的。
  
  我们知道,在一些二战回忆录中,总能看到像芬庞这样外表猥琐、内心肮脏的纳粹分子形

象,回忆者对他们的评价也多半是残忍无比、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  
  芬庞把金牙、戒指、宝石等藏在身上的描写,虽然做了艺术的夸张(或许真有这样的实例

),但纳粹分子的确曾大量抢夺过这些财产,因此,这段描写也不能算无中生有。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二十七章“灭绝营”这一节里披露说,在纳粹的集

中营里:
  
  
“死者如有假牙,他们就把镶的金子拔出来。未被拔掉的,尸体被焚毁后,假牙上镶的金子还

留存,就从尸灰中拣出来。这些金子被熔化以后,同其他从罹难的犹太人身上搜到的贵重物品

一起运给德国国家银行。根据希姆莱和银行总裁瓦尔特·丰克博士签订的一个秘密协定,这些

东西都存在党卫队帐上。帐户用的一个假名字叫马克斯·海利格。从这些灭绝营中劫掠而来的

贵重物品,除了牙齿上的黄金以外,还有金表……戒指、项链,甚至还有眼镜框子……此外还

有大量的珠宝,特别是金刚钻和银器,以及大叠大叠的钞票。……早在1942
年,……保险库便堆不下了。……盟军占领德国以后,……发现了许多在‘马克斯·海利格’

帐上留下来的财物,它们足以堆满德国国家银行法兰克福分行的3个大保险库。”

  只要把这类史实综合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就有可能把芬庞这个人物写好。法捷耶夫就是这

样做的,再加上他还有出色的艺术想象力及讽刺能力,当然可以把芬庞写得真实可信。

   我的看法也差不多,不过我把芬庞和他想象中的大富翁看成是侵略军和大资本家本质的对比
。至于希特勒的画技,据有的西方人说其实很不错,卖不出去不等于画真的不好。
   
  
  
  3.3 一对罗马尼亚难兄难弟
  
  除邱列宁、芬庞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两个在奥列格家住过的罗马尼亚官兵。
  
  奥列格的家里,同时住过一个德国军官和勤务兵(详见第十七章),还有“一个带着勤务

兵的罗马尼亚军官”。尽管法捷耶夫费了不少力气,分别描写那两个德国人的粗暴、无理等特

点,又让那位大义凛然的,长得跟但丁似的党员外婆经常与那个勤务兵争斗,试图让情节变得

生动些,他们还是描得像戏台上的曹操,没什么好看。
  
  对那两个罗马尼亚官兵(详见第四十六、五十六章),法捷耶夫不过用漫画的笔法勾勒了

几下,却把他们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因为他既没做脸谱式的描写,又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

,虽然未必全是这两位罗马尼亚官兵的特征。
    
  其中,有这样两处细节,一处是那个“患了齿龈脓肿,制服上没有带金肩章,……鼻子冻

伤了”的罗马尼亚军官扮演希特勒的情形:
  
   
“但他的脸上仍然露出他牵动鼻子时的表情,接着突然扮了个模仿希特勒的鬼脸:由于他的两

撇小胡子和疯狂的眼神,倒扮得惟妙惟肖。他扮着希特勒的模样,再踮起脚尖做出要逃跑的样

子。他甚至连笑都不笑,足见他并非开玩笑。”
   
   一处是那个外表老实,实则有偷窃癖的勤务兵(“碰到什么就偷什么,一直偷到大蒜头和

家庭照片的镜框”)临行前顺手牵羊的情形:
   
  “他们烤完了火,吃了点东西,刚提了箱子走出去,外婆忽然灵机一动,掀起叶列娜·尼

柯拉耶芙娜床上的被子一看,两条被单已经不翼而飞了。”
  
  关于勤务兵的这段描写,很容易让我想起鲁迅小说中的那一段:“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显然,这位勤务兵要比“圆规”高明多了,眨眼间便能施展空空妙手,藏起两条被单来。

在生活中,这样的无赖当然是有的(但手法未必这样快),可他为什么一定要是罗马尼亚人呢

?我在上面说,法捷耶夫在此抓住的未必全是这两位罗马尼亚官兵的特征,即因此而言——因

为法捷耶夫此处的目地显然是讽刺外国仆从军,尤其罗马尼亚仆从军,为着这个目地,这个罗

马尼亚勤务兵才“适逢其会”,得到了一个未必属于自己的性格特征。尽管如此,法捷耶夫却

抓住了某个人(或许是苏联人)的特征,并将其艺术化,这一点总是高明的。
  
  再看那个一脸倒霉相的罗马尼亚军官。他为什么不喜欢希特勒,还要“模仿希特勒的鬼脸

”,居然学得那么像?
  
  我们先来看一些史实吧。
  
  据《第三帝国的兴亡》,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之后,希特勒招募了许多仆从军,“据德

国最高统帅部统计”,共有52个师,包括“罗马尼亚27个师,匈牙利13个师,意大利9个师,斯

洛伐克2个师,还有西班牙1个师”。
  1942年,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到沃罗涅什”之间部属了三个军团,其中包括

罗马尼亚的第三军团。在斯大林格勒南部,还有罗马尼亚的第四军团。
  这些军团,一方面像夏伊勒总结的那样:“战斗力都不可靠……装备也不充足”;一方面

也不像德国士兵那样,几乎个个喝了希特勒送给他们的孟婆汤,一有风吹草动,跑得比谁都快

,正如法捷耶夫在《青年近卫军》第五十六章开头写得那样:
    
  “在像克拉斯诺顿那样远离前线的地方,这首先根据希特勒匪徒的小伙伴,合伙抢劫的伙

伴——匈牙利和意大利的雇佣兵以及安东尼斯库的残部——仓皇逃窜的情形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法捷耶夫为何要特别挖苦罗马尼亚官兵呢?这不但因为罗马尼亚的仆从军最多,更

因为两国之间早有宿怨:1919年,根据协定,俄国曾将它从奥地利抢来的比萨拉比亚割给罗马

尼亚。
  后来,苏联势力渐强,迫于淫威,罗马尼亚不得不对斯大林赔笑脸。尽管如此,早在1939

年8月23日,斯大林便向希特勒强调,苏联有权收回比萨拉比亚。1940年6月28日,趁着“德国

人被牵制在西线”,“力求在东欧能捞到多少就捞多少”的斯大林,乐颠颠地占据了罗马尼亚

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希特勒虽知遇到了一个比自己更无赖的对手,当时也只好吃哑巴

亏。  
  所以,罗马尼亚人大概既恨德国人,又恨苏联人,一般的苏联人对罗马尼亚人也不会有好

印象——凭着强大的宣传机器,斯大林完全可以把罗马尼亚打扮成侵略者的模样,指给苏联人

看。
  另一方面,希特勒的宣传机器与斯大林旗鼓相当,轩桎难分,希特勒的声音、画像等,无

处不在,罗马尼亚人对这个大滑头的形象必然非常熟悉。
  因此,那个不愿为德国人而战的罗马尼亚军官才有可能对希特勒“扮得惟妙惟肖”。同时

,由于罗马尼亚人协从德军,那两个罗马尼亚官兵在《青年近卫军》里的形象也绝不会好,于

是便一道成为形象不佳的难兄难弟。
  
  总之,法捷耶夫虽在此采取了夸张的漫画笔法,但并非毫无根据的夸张,故而基本符合艺

术的真实。
  
    有意思,我倒是没注意到,作者确是博闻强记、眼光独到。

    

  4.《青年近卫军》中的一些细节
  
    《青年近卫军》中,有许多有趣的细节,这里特别捡出一些,分析一下。
        
    4.1 刘巴怒斥偷黄瓜老太
   
   
德军侵入克拉斯诺顿之前,人们纷纷逃难。为突出刘巴的光辉形象,法捷耶夫让这位少女打扮

得花枝招展,带着“天真无邪的神情”,狠狠地批评那些在逃难时表现不佳的群众。其中,有

一个“刘巴怒斥偷黄瓜老太”的细节:
     
   
“老太太,你怎么在偷吃集体农庄的黄瓜?”她又对一辆大车上的一个老妇人喊着。“你以为

苏维埃政权撤退了,你就可以胡来了吗?那么天上的上帝呢?你以为他看不见?他全都看得见

!……”
   
   
在“组织”不知哪里去了的时候,留下来的黄瓜竟然成了圣果,宁愿让它在地里烂掉,也不许

可怜的老妇人吃一根。退一步说,即便这位老妇吃了“集体农庄的黄瓜”,也不算大逆不道的

罪行,也值得“天上的上帝”替“组织”瞪大眼睛,把这件“罪恶”记在赏罚簿上?
   
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女,就变得这么毫无良心,别人那还得了?她明白普通百姓在这次战争中

受到的苦楚有多大吗?她知不知道,在这场苦难的逃亡中,百姓过着多么艰难的生活?
   
   
苏联作家郭尔巴托夫获得1946年一等斯大林奖金的小说《宁死不屈》,同样也以苏军1942年7月

大撤退,百姓逃难为背景,但是,郭尔巴托夫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无比悲壮的逃难图。由此,

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几乎什么吃的都没有,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能推着小车,往远方

流浪流浪,再流浪,希望能够弄得一点食品,送回家去,让家里的老弱病残不至于活活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农庄的黄瓜”算什么?让这片瓜地“罢园”(意为采摘干净)也完全应

该。
   
    可是,在《青年近卫军》中,人们在逃难的时候,不但牢牢在“组织”控制下,还要被刘

巴这种被洗过脑的少女训斥,这真是……太戏剧化了。
   
    这么“残忍”、“无人性”的情节我怎么居然毫无印象?不可思议。我翻翻书,哦,作者
没有把下面的描写摘出来:“没有人理会她的批评,她也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她好像是为个人
消遣而在打抱不平。”邬丽亚虽然和刘巴攀谈,也没有附和她的观点,可见刘巴不过是在演独
角戏罢了。而且(请注意),刘巴在指责那位老妇人之前和之后还对民警和共青团组织的撤离
进行了嘲笑,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被洗过脑”(我特别反感这个词)?拿这个细节大发议论兼
给刘巴扣帽子,我觉得作者弄错了对象,帽子要扣也得扣到邬丽亚头上,因为她对刘巴的嘲笑
进行了无声的指责。也许,作者多少对刘巴有点好感,所以她的“无人性”才特别刺眼?
   

    4.2 中国人“狡猾”,还是苏联人懒惰?   
     
    在《青年近卫军》中,提到了几个居民区,其中的一个叫做“上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呢?法捷耶夫解释道:
   
   
“全国各地的人们不断汇集到顿巴斯。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往哪里住?一个叫李方查的

中国人,用粘土和麦秸在空地上搭了一所住房,后来他又搭了好些一间连着一间的、蜂窝似的

小房间出租。直到后来,外地人才懂得,其实不必向李方查租房,自己搭就行。这样就形成了

一个占地很广的区域,里面全是互相毗连的土房,——这一区名叫‘上海’。”
   
    这里,法捷耶夫不动生色地讽刺了中国人的“狡猾”。
   
既然这个区被叫做上海,那个叫李方查的中国人,大概还是一个上海人。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劳

,李方查为当地人造出了第一间房子。后来,李方查之所以又“搭了好些”,也租得出去,这

只能说明那些当地人愚笨且懒惰。直到他们为了心疼钱,不得不自己建房,李方查的房子才租

不出去。不管怎样,他们都应该感谢李方查。可是,我在这一段里却只看到了讽刺的意味,这

是不公正的。
   
   我当时没有对这个段落有多深的印象,只觉得“李方查”不像是中国人的名字(瞧,19岁了
就这个水平),要是现在就不同了,因为我接触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关于同胞的情节太少了。
   
    4.3 苏军为何曾经大溃败
   
    在小说第三章中,有几段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和分析:
   
   
“撤退固然令人非常痛心,但是……我们的兵士比敌人的兵士强,这不仅是从精神上的优越性

来说——这一点根本无法比较!——即使单纯从军事方面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指挥员不仅

在政治觉悟方面,即使在所受的军事教育方面,……也是高得不可比拟。军队的技术装备并不

比敌人差,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敌人好。……目前敌人在数量上、在突然袭击方面、在不受正常

的良心定义限制的残酷性方面,占着优势,他们每一次都是靠孤注一掷来取胜,这时他们已经

根本顾不到后备力量了。”
   
    这些话既漂亮又动听,其实却多半是谎言。
   
   
首先,在侵入苏联之前,希特勒绝未想要“靠孤注一掷来取胜”,而是事先制订了代号为“巴

巴罗沙”的入侵计划。这个计划比较周密,根据形势几经更改,又一再推迟。当然,事实证明

,如果狂妄的希特勒不入侵南斯拉夫,让对苏入侵晚了几个月,后来不会被苏联人拖跨。可拿

破仑当初也曾栽在俄国,这只能说明他们两个都活该遭到“天罚”,却不能说希特勒是在“靠

孤注一掷来取胜”。
   
    其次,“我们的指挥员”在“政治觉悟”等方面“高得不可比拟”的说法,更是扯着嗓子

胡吹。   
    斯大林该算是“指挥员”吧?且让我们根据《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提供的史实来看一看

,这位“指挥员”的“政治觉悟”究竟有多么高。
     
   
早在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之前,斯大林便一点点地摘下羞涩的面纱,与希特勒勾勾搭搭。结

果,斯大林如愿以偿,轻松地占据了波兰的大片领土。1940年,他们的蜜月生活越变越甜蜜。

那年的圣诞节,希特勒给斯大林发了一份贺电,内容是:“祝您个人幸福,祝友好的苏联各族

人民繁荣富强。”斯大林的复电是:“德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万古长青

。”
   
1941年5月15日,“有求必应的俄国人”还向德国“拨出了几列运货专车”。6月14日,德军进

攻的前一周,苏联塔斯社竟然发表一项声明,声称德国入侵苏联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6

月21日,在德军“进攻以前的9小时”,苏联大使对德国大使表示,“苏联政府不能了解德国不

满的原因”,希望改善两国的关系。
   
连丘吉尔都早已知道,德国人将在6月22日入侵,斯大林这个“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对他的警

告却无动于衷,“仍然盲目地希望俄国会躲过这个纳粹暴君的暴怒”,纵使“摆着一切证据和

警告,但是直到最后一分钟还没有认识到他们将会受到进攻”。
    结果,1941年6月22日清晨3点半,希特勒的大炮一下子就把“纳粹一苏联蜜月”“轰得烟

消云散”了。
    由此可见,斯大林的“政治觉悟”究竟有多么高。
   
    法捷耶夫所谓的苏军“技术装备并不比敌人差,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敌人好”,倒是没有撒

谎。夏伊勒也这么说:
   
    “俄军的人数之多,他们的武器装备之好,都是希特勒做梦也想不到的。苏联的新的师源

源投入战斗,德国的情报机构事前对此竟毫无所闻。”
   
    但苏军起初之所以大溃败,决不仅仅是因为德军“在数量上、在突然袭击方面”占有优势

,苏军在“精神上的优越性”也不是全比德军高,甚至高得“根本无法比较”。   

   
的确,因为占了“突然袭击”的便宜,“在边界的大部分地方,俄国人甚至没有作好战斗部署

……数以百计的苏联飞机在机场上遭到摧毁。几天以内,数以万计的俘虏开始源源而来;整军

整军的军队被迅速包围了。”
   
    但是,德军之所以偷袭得手,还有另外的原因:
   
   
“德国军队进入俄国之初,在许多地方曾被那些长期受到斯大林暴政压迫和恐怖统治的人作为

解放者来欢迎。战争初期,俄国军队还发生过成批开小差的事。特别是在被俄国占领不久的波

罗的海地区,以及在独立运动始终未被完全扑灭的乌克兰,许多人由于能从苏联的统治下获得

自由——哪怕解放他们的是德国人——而感到欢欣鼓舞。”
   
    那么,德军后来为何战败呢?那主要是因为希特勒太张狂,对苏联百姓太残酷了,所以逼

得他们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让德军遭到惨败。
   
希特勒本以为,苏联被斯大林高压已久,“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下来”。可

苏联的精锐部队撤得很快,没受到大损伤,很多百姓们也不愿再回到比斯大林时代更坏的沙皇

时代:
  “你们要是早来20年,我们一定会伸开双手欢迎你们。但是现在太晚啦,……这么一来我

们又得从头开始。现在我们在为俄罗斯打仗,在这个事业中,我们是团结一致的。”
  
  即便如此,如果希特勒“采取怀柔政策”,“答应把俄国人民从布尔什维克的虐政下解救

出来,最后建立一个自治政府,是能够把俄国人民争取过来的”。但希特勒的野蛮统治和残酷

镇压很快就让苏联人清醒了:
  
  “工人、农民很快便看出,德国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平等权利的伙伴,……使俄国人反

对德国人的还有另外两件事情:虐待俄国战俘和强征俄国男子和妇女做奴隶劳工……几十万俄

国战俘在……战俘营里饿死、冻死……”
   约瑟夫·E·珀西科在《纽伦堡大审判》(刘巍译)一书中也说,“刚刚入侵苏联后不久”

,希特勒就授意德军残酷镇压游击队和平民:
 
   “在一次苏联游击队发起的进攻中,德国损失了十名士兵,二十六人受伤,为了报复,德

军将二千三百名俄国平民抓到一起,杀害了他们。”
   
   如果说,苏联以前还是罪有应得的话,那么,在遭到这些残酷虐待之后,苏联人便是值得

同情的。哀兵必胜,倘若全民皆兵,德军又怎能不败北呢?
   

我电脑里有《第三帝国的兴亡》电子书,书中对英、法、波兰等国拒绝和苏联联合对抗纳粹也
有充分叙述,因此我相信以上叙述至少基本上是事实,但是法捷耶夫写的是小说,不是历史,
何况当时的极左政策也不能容忍他去客观公正地描写史实。正如我们不能去要求《红岩》如实
地描写由于出了一批而不是一个叛徒导致众多地下党员被捕,描写志士们是手无寸铁地从枪林
弹雨中逃生,是被想留后路的看守放走的,同样我们也不能指责法捷耶夫篡改历史,迎合上意


    4.4 为什么沃洛佳起初不愿让奥列格加入“我们的小组”
   
    在小说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沃洛佳接到刘季柯夫给的任务”的次日,来到若拉家,与他和万尼亚等商量工作。万尼亚知

道刘季柯夫的消息后,希望沃洛佳能通知刘季柯夫,请他“准许立刻把奥列格·柯舍沃伊吸收

进我们的小组”。
    对此,沃洛佳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刘季柯夫交待过,“暂时不要吸收什么人到我们的小组

里来,只是先挑选一些合适的青年。”
    但就算万尼亚抛出了一大堆理由,足以让对方“动摇起来”,沃洛佳还是“记得刘季柯夫

对他的警告,……仍旧没有让步”。
    于是,万尼亚使出了最后一招,与沃洛佳单独谈话,告诉他,“奥列格和瓦尔柯有联系”

。之后,问题轻易地迎刃而解。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地下区委的一号领导是刘季柯夫,瓦尔柯是“二号”,奥列格当时还没

挂号,沃洛佳又是“一号”派出来的,如果万尼亚不说出奥列格同“二号”的关系,沃洛佳不

会把奥列格放在心上。
   
    沃洛佳小小年纪,便知道唯上级马首是瞻,更懂得组织纪律性,真是少年有为。
   
   这是苏维埃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不论对错,至少是成功的。而且对此事个人理解是沃洛佳
做事慎重,重视组织的安全,虽然上级信任的人未必百分之百可靠。
   

    4.5 青年近卫军的一句宣誓词
   
    每个加入青年近卫军的青年,都要朗读一大段由读书最多的万尼亚拟定的宣誓词。其中,

有这样一句:
   
   “如果我因为禁不住拷打或是由于胆怯而破坏这神圣的誓言,那就让我的名字和我的亲人遗

臭万年,让我本人受到同志们的严峻的手的惩罚。”
   
   这种株连九族式的诅咒,着实狠毒。难道一个人做了叛徒,他的亲人就统统要“遗臭万年

”,连几岁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说来可笑,后来,在青年近卫军中出现的三大叛徒之一叶夫盖尼,家人却是这样的人物:
     
  “父亲是个老矿工,几个哥哥都是?员,都在部队里……”
  
  那么,叶夫盖尼的几个哥哥,还有父亲,也将同他一起“遗臭万年”?
  
  看来,如果死读书,书读得越多,也就越可怕。
    

    无论在中国还是苏联,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毒誓,叛徒家属的处境有区别吗?
  
  4.6 “成熟”的青年近卫军指挥员伊凡
     
  在“青年近卫军”里面,只有莫什柯夫和伊凡·杜尔根尼奇是“已经成熟了的成年人”。

由于伊凡“本来是一个红军中尉,因为受伤曾陷入过包围”,青年近卫军刚一成立,他就做了

“政委”。
  这个“政委”都做过什么事呢?想了半天,我只记得两件事。
  第一件,发生在奥列格初次执行任务,勉强躲过德国人,回来跟大家汇合的时候。当时,

伊凡用“低低的声音”说:“这是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干这种事。懂吗?”
    奥列格当然不懂。于是,“政委”立刻给他上了一课:
     
  “现在如果没有必要,我们怎能为了一些小事就拿自己去冒险?不,老弟,我们没有这个

权利!你得原谅我,我要总部把这一条作为决议通过。”  
  这样,伊凡不费吹灰之力,便让人“决议通过”了一条“特殊指示”:禁止奥列格和自己

“参加任何行动。”
  
  那三百个斯巴达勇士,当初如果心中有这样的“决议”,怎会在温泉关全体阵亡?
  
  第二件,发生在青年近卫军即将覆灭的前夕。当时,刘季柯夫给奥列格和伊凡留了两个万

无一失的地址,权当是他们两个的逃难优惠券。但是,刘季柯夫并没有逃,奥列格也没有。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伊凡“行动”了。虽然“为了战友的被捕忧心如焚”,但人家的“想

法”却“非常实际”。结果,伊凡逃了出去。后来,他终于率领着队伍们打回来,还特意“请

了假”,风风光光地“跟死难的战友告别”。
  
  这位伊凡,果然是一个“已经成熟了的成年人”。
  
      
    那条决议的全文是“没有特殊指示,禁止奥列格和杜尔根尼奇参加任何行动。” 而上级的
指示能够具体到干掉一个伪“警察”,可见也不那么“特殊” (不过当时苏联甘当走狗的人比
中国要少得多)。作者把前面一句给掐掉,除了说明他极其厌恶杜尔根尼奇之外,我不敢他胡
说他还有什么用意。

    斯巴达三百壮士,要是他们全国的兵力(也就等于全国的男丁)都集中在温泉关,我想他
们也不会白白送死的,除非他们是白痴。   

    杜尔根尼奇的功劳,作者不记得,他所认为的错误,每一件都记得——许多人都有这样的
毛病,也不能指责他。
  
  4.7 一张青年近卫军的传单
  
  在小说中,青年近卫军洒过好多传单,其中的一张写的是:
  
  “打倒希特勒的两百克,苏维埃的一千克万岁!”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心就颤抖起来”。为什么呢?译注中解释道:“在苏维埃政权时,

每人每天有一千克面包,而在希特勒统治下,每人只发二百克面包。”
  
  1000克=2斤。200克=4两。啊,希特勒足足比斯大林轻了1斤6两!
  

    我在网上见过的批评和诋毁苏联政权的文章、书籍不算少,可是没有说老百姓要为衣食担
忧的。作者是想说那轻了的1斤6两不值一提,还是有别的意思,我看不出来。  
  

    4.8 华丽雅受挫记
  
  小说第四十二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华丽雅在青年近卫军总部的委托下,去克拉斯诺顿村发展地下组织。但华丽雅并非总部的

领导人,身份不高,所以,与她接头的托西雅当场便表示不满,问她“总部委员当中为什么不

来人”。同时又“自尊地加了一句”:“我们的组织也是青年组织”。
  面对强敌,“华丽雅撅起娇艳的上唇”,不客气地反驳道:“派一个总部委员到一个在工

作上还没有任何表现的组织里来,那是冒失的”。
   听了这种话,托西雅立刻反唇相讥:“好一个总部,居然会不知道自己各个组织的工作!


   本着阎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原则,华丽雅抬出了托西雅所在组织的领导人苏姆斯柯依,”

托西雅只好屈服”。不久,她们来到苏姆斯柯依家,“整个情况都转变了。”
   
后来,苏姆斯柯依来到奥列格家里,在奥列格的监视下宣读了万尼亚写的那份誓词。这样,苏

姆斯柯依的生命就“属于党,属于全体人民”,也顺便归有着强大后盾的奥列格他们所指挥了


   从此,苏姆斯柯依领导的克拉斯诺顿村小组,顺利地得到了招安。
 
  德国人已经逼到家里,这些青年却在那里划定山头,争风吃醋。这样的队伍,人越多越完


    
    如果作者指的是克拉斯诺顿村小组,我没意见;如果指的是“青年近卫军”组织,这种逻
辑是莫名其妙的(“青年近卫军”是毁于派系斗争的?)。
 
 
  4.9 斯大林的一次广播讲话
  
  在小说的第四十七章,描述了青年们在收音机旁倾听斯大林讲话的情形。在广播中,斯大

林“向全世界”说道:
    
  “希特勒恶党……蹂躏和残杀我国各沦陷区中的和平居民……只有那些丧尽天良、行同野

兽的下等败类,才能以这种岂有此理的手段来对待手无寸铁的无辜人民……受害的各国人民要

惩治凶犯的这双铁手是决不会饶恕他们的……”
  
  难道,除了“希特勒恶党”之外,斯大林就没有用“岂有此理的手段来对待手无寸铁的无

辜人民”?
  
  据《第三帝国的兴亡》,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与希特勒政府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完成这个不体面的时代一桩最卑鄙的交易”。根据该条约的“秘密附属议定书”,斯大林

将与希特勒秘密瓜分芬兰等波罗的海国家,还有波兰。所以,签约后,斯大林兴奋地对德国外

交部长建议:“我知道德国民族多么爱他们的元首,我因此要为他的健康喝一杯。”  
  德国入侵苏联后,斯大林曾经为欧洲没有第二战场而抱怨。可是,如果苏联当时没有在波

兰“背后给它一刀”,波兰后来怎会在半月内便告亡国?
  1939年9月18日,为了“解救”在波兰境内受苦受难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苏联

军队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事后,苏联发表公报,声称德苏的共同目标是

“恢复……波兰……的和平与秩序”,斯大林的寡廉鲜耻,连希特勒也只能自叹不如。
  
  在《纽伦堡大审判》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1946年2月14日,苏联人要求“指控德国人”在“俄国斯摩棱斯克附近的一个森林里杀害了

成千上万的波兰人”。
   
听到这个消息,“除俄国人外,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安”。因为苏联人不但“几乎攫取了半个波

兰”,“进攻芬兰,吞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且从罗马尼亚那里占领了比萨拉比

亚”,很可能还要为这次大屠杀负责。
   
“俄国人声称,死亡事件发生在1941年秋天,即在苏联遭受侵略之后,德国人占领卡延森林之

时。”但是,经过两天的法庭辩论,“德国人占了上风”,因为自“1940年4月俄国人控制这片

森林之后,这些波兰人再也没有寄出任何信件。”于是,尴尬的法官们只好“把卡廷大屠杀一

案束之高阁”。
   
    1975年人文社版《青年近卫军》的代序中曾说:
   
  “近年来苏修叛徒集团却肆意歪曲法捷耶夫,别有用心地利用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

等作品,……妄想利用‘爱国主义’、‘保卫祖国’等口号达到他们的罪恶目地”。
  
  代序中又说,真正的“爱国主义”,属于一种“保卫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又与当时世界

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相互支援”,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的。”
  
  那么,苏联在“保卫自己”的同时,为何不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相互支援”,反

而侵占波兰、爱沙尼亚等国领土,甚至屠杀“成千上万的波兰人”?
  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用“岂有此理的手段来对待手无寸铁的无辜人民”的斯大林,竟然

躲过了“惩治凶犯的这双铁手”,这又怎么说呢?
  
    我忍不住要说:人家是在鼓舞士气、争取援助,您捣什么乱哪?难道所有振臂高呼的革命
者、主席台上怒斥腐败的首长,都要先弄清他们的功过是非再据此评价他们的讲话吗? 是,没
人能开脱斯大林的罪行,可他当时是在领导反法西斯斗争,那就是代表正义的,何况他至少没
有像希特勒那样要吞掉整个地球。
    至于“躲过了‘惩治凶犯的这双铁手’”的恶人,李林甫、秦桧、慈禧太后、袁世凯、教
皇乌尔班二世、帖木儿、博卡萨、波尔布特……数不胜数(严格地说希特勒也算),您能奈他
何?
  
  5.对《青年近卫军》与《毁灭》的简单总结
  
  1927年,《毁灭》这部作品,让当时年仅26岁的法捷耶夫声名鹊起。
  1951年,《青年近卫军》修订本出现之后,年过五十的法捷耶夫心中绝不能无愧。
  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突然自杀,“床边摆着斯大林画像似乎想说,他所犯的错误也应

算在斯大林的账上。”(蓝英年《作家村里的枪声——法捷耶夫之死》)
  
  法捷耶夫究竟犯了那些错误?请看蓝英年翻译的《法捷耶夫遗书》片断:
  
   
“我看不出再活下去的可能,我为之奉献终生的艺术,已被党的自负而无知的领导所扼杀,现

已无法挽救。优秀的文学干部,在当权者罪恶地纵容下,或被从肉体上消灭,或被折磨至死,

其人数之多,甚至历代沙皇暴君做梦也难想到。……
   
……把我变成一匹拉车的马,一生吃力地拉着……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官僚主义事务。……而我

本应是我国优秀人民引以为荣的人,因为我具有真正的、质朴的、渗透着?的天才。文

学——这新制度的最高产物——已被玷污、戕害、扼杀。暴发户们在以列宁学说宣誓时,……

就已背离伟大的列宁学说,……他们将比暴君斯大林更恶劣……不学无术。
    作为作家,我的生活失去任何意义,我极其愉快地摆脱这种生活,有如离开向我泼卑鄙、

谎言和谤脏水的世间。”
   
    因此,在本文的末尾,我还是要这样说:与杰出的《毁灭》相比,《青年近卫军》(1951

年修订本)纵有些优点,从总体看,也还是平庸的。

    16:37 05-8-28~20:09 05-8-29 肖毛

            
    我对《青年近卫军》的评价是:这是一部较为优秀而存在很大局限性的作品,但如果说它
是平庸的,那么同时期的其他苏联名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类似作品都可以划入“平庸”之
列了。
    我在1997年3月5日日记中曾表示要再补作一篇读后感,就以这些评价代替吧!

4

精华

1995

帖子

6085

积分

版主

向往飞翔

2#
发表于 2007-10-31 17:2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我想起了自己书柜中的《法捷耶夫文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kyc911 于 2007-10-31 05:21 PM 发表
看到这个,我想起了自己书柜中的《法捷耶夫文集》,哈哈!


莫非是我的腔调官方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2

帖子

126

积分

habitant

Rank: 3

4#
发表于 2007-11-16 13:0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的确官方化了,太标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21:4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思想僵化,巧合而已。
不过——是腔调重要呢,还是道理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14:34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资料

肖毛先生引用法捷耶夫的遗书删节很大,或许是出于对斯大林的憎恶,法捷耶夫称赞斯大林的话也被删去,而且遗书里也没有点出具体的事实,所以我就摘了一段网文作为补充:

法捷耶夫是“文革”后期被解冻的少数几个苏联作家之一,他的《毁灭》、《青年近卫军》都再版了。我每次读完《青年近卫军》都被那些牺牲或没有牺牲的青年英雄感动得睡不着觉,奥列格,凡尼亚,邬丽亚,刘巴,谢辽沙,华丽雅……。可是,在苏联和俄罗斯,《青年近卫军》竟长期受争议的困扰。《青年近卫军》不是完全虚构的小说,由于作者掌握资料的局限,它所描写的史实有失误之处,最大的问题是书里的“叛徒”(斯塔霍维奇——本人注)被对号入座,而那个人1960年被平反。在戈尔巴乔夫时期,《青年近卫军》遭到更多的攻击。有人与书里描写的“亲德分子” (李亚德斯卡雅——本人注)对号入座并要求平反,甚至有人说“青年近卫军”根本就不存在。而依然健在的历史见证人和“青年近卫军”英雄们的家属们对这些攻击给予了驳斥。法捷耶夫自己也是一个悲剧性人物。法捷耶夫长期担任作协领导,他做过错事,但是一个的好人,他的创作也曾受到粗暴的干预。斯大林死后,他受到诋毁和压制,而他也看不惯赫鲁晓夫的政策,1956年自杀。他在遗书中说:“在列宁逝世后,我们被贬为小孩子,被消灭,在意识形态方面受到恐吓,他们将这一切称之为‘党性’。现在,当着一切有可能得到纠正的时候,那些有责任纠正这一切的人却表现出蒙昧无知和令人愤慨的自以为是。文学事业被一些没有才华、好打击报复的小人所掌握。而一些心灵中圣火未灭的人却沦为贱民,从年龄上说,他们也将不就于人世了。他们心中已没有任何动力能促使他们去创作了……那些靠伟大的列宁学说起家的暴发户们,甚至在他们以这一学说的名义赌咒发誓之时也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终于使我对他们完全丧失信心,因为他们可能比暴君斯大林干出更坏的事来。斯大林总还是个有知识的人,而这些人则是不学无术之辈。作为一名作家,我的生命已失去任何意义,我不断遭到种种下流言行、谎言和诽谤的攻击,所以我能摆脱这种卑鄙可耻的处境并告别这种生活,我感到极大的快乐。”

                         ——引自  法正居士  发于“学术观察”网站《在七十年代看俄苏小说》一文

另外还有另一篇网文,因为篇幅长就不贴上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www.hongjunzx.com/simple/index.php?t3110.html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4-26 14: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5-19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