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八和九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复制链接]

17

精华

4008

帖子

1万

积分

荣誉居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牧场荣誉勋章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15: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积极回帖!!
所有不安,厌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7

帖子

171

积分

habitant

Rank: 3

52#
发表于 2008-7-18 13:2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石康的《我眼里的文化人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

帖子

57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53#
发表于 2008-8-8 09:14 | 只看该作者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

评论很长,发link好了:

http://mingandjuan.blogbus.com/logs/2343413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54#
发表于 2008-8-8 12:43 | 只看该作者

kenshin推荐:《永远是孩子》 【日】天童荒太

《永远是孩子》:救赎与生存的悲恸诠释

我认为任何一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引发的读者思考和启示。读完《永远是孩子》,我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莫名悲恸,哭泣良久,不能自思。然而,平静之后却仍然迟迟不能动笔,究其原因是我仍然处在思考和得到启示的路上。
两遍读完,思绪万千。感动之余不免心烦意乱,天童荒太依靠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解,用朴实的句法表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救赎与生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依然萦绕耳边;高中时看过《活着》,泪痕依然触动心灵。但是这些感思远远不及《永远是孩子》的魅力:救赎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但活着却是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天童荒太的作品不多,但是都有足够的水准,无论是在窥探犯罪心理还是社会现实上,荒太对于社会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1986年《白色家庭》获第13届野性时代新人文学奖,1993年《孤独的歌声》获第6届日本推理小说悬念大奖优秀作品奖,1996年《家庭狩猎》获第9届山本周五郎奖。而此部作品正是2000年第5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得主。
600多页的故事到底讲述的是一个多么曲折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是当我拿到书时想到的。里面一定有离奇的情节,多彩的人物,宏大的背景……可是当我看完以后才发现,这是另外一个主题。
久坂优希坚信如果登上灵峰之顶便能“被神清洗罪孽拯救自我”。她和另外两个少年在登顶之后下山途中,好像被附体似的杀害了优希的父亲。三人把这个杀人事件密藏心中,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17年以后他们在有意无意之时重逢。后来优希的弟弟追究优希闭口不谈的“过去”,探索着自己被欺瞒的不完整的家庭记忆。以及警方对优希身边发生的杀人事件的侦察,打破了优希平静的生活。然而,这只不过是最后审判的序曲而已。
优希成为一名护士,笙一郎则变成了成功律师,梁平选择了刑警。围绕着优希的悲惨事件接踵而至。先是家中失火,灰烬里发现了优希的母亲。优希怀疑是弟弟放的火,惊恐万状;弟弟从此失踪。作为优希的精神支柱的长颈鹿和刺猬,对优希的感情纠葛也是纷纭复杂,互相猜疑。17年前的事件,被浓雾包裹着的深藏于灵峰的真相,逐渐展露眼前……
天童荒太采取的是插叙的手法,让现实与17年前的记忆交叉在读者脑海中。悬念伴随着主人公的秘密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优希为什么会在儿童精神病院的呢?她遇到的事情究竟有多么不幸?为什么笙一郎和梁平对于所谓的“资格”都默默不语,互相猜忌呢?故事的结局又会怎样呢?这些疑问陆续显露出来,却又被恰到好处的继续隐藏。作者不仅仅是在悬念上下足功夫,最为重要的是,他想让结局足够动人心魄,从而解释他会撰写此文的初衷:救赎与拯救所引发的思考。
书中不断描写主人公们的复杂心情,描述秘密的罪恶,描述人性对于孩童所带来的伤害。这一切都是在寻找答案,无论是“长颈鹿”、“刺猬”还是“海豚”。他们背后的辛酸无人知晓,但是也正因为心里藏着的莫大秘密,导致了所有的故事都朝着悲剧发展。被猥亵的男孩悲鸣嘶喊,被烫伤的女孩沉默抑郁,恸哭成为唯一能够释放自己压抑心情的方式却毫无效果。
那些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孩子们永远不会让自己的秘密被更多人知道,他们逃避,彷徨,呐喊,甚至报复……可是痛苦的仍然是自己。他们无力对自己的未来做任何期待,生存的意义变得渺小,他们不在乎会伤害谁?哪怕是最爱自己的人。他们也不在乎会影响到谁?哪怕是自己最爱的人。封闭的心灵不停思考着一个无人能够解答的疑问:我到底为了什么活下去?为什么这么肮脏这么丑恶的自己还在继续存活?
“活下去是为了赎罪。”笙一郎的母亲麻理子在病院里这样跟优希说过,与之类似的,“在这世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同样是对自己受伤心灵的莫大安慰。我们都是幸存者,还有,我们需要有一个理解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才是未来美丽的人生啊。
而事实上说出来的话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心甘情愿的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现实。理解一个有着沉痛过去的人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在《永远是孩子》中试图理解这些受过惨痛伤害的人屡屡出现,可结局仍然让人无力摇头。
事情终归还是要发生,因为埋藏了17年的秘密。情节扭转,优希身边出现了血案,家里的房子被烧毁,弟弟不知所踪,母亲撒手人寰……一系列的打击蜂拥而至。然而理解自己的人呢?自己的精神支柱呢?却在围绕着一个关于“资格”的问题上踌躇不前,相互谦恭。在书中对于这条感情线是一个巨大的波动。我们明明可以在一起好好的互相支撑,互相理解,可是为什么……
还是那些不能言说只能孤独承受的秘密。天童荒太大费周章的铺垫换来了一个无法救赎社会的低沉哀鸣,引发了一段关于儿童问题的思潮。这是最为伟大的意义。故事的书名耐人寻味,永远是孩子,是的,过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完全成为大人。脱离这些噩梦,一个人勇敢的面对以后的人生是最终的答案。
在技法上,除了现实与回忆与梦境与虚幻的大跨度交叉还有对于结局的独特安排。这都无疑在吸引读者读下去,看到结尾一切也都明白。辛酸的回忆伴随着无声的哭泣,在脑海中翻滚,那半截绷带和动物园的笑声仿佛都成为了支离破碎的胶片,无章的在眼前飘荡。
我们反反复复地说的是同样一句话:“应该活下去!真的!应该活下去!”故事从希望得到救赎开始,发展到这里,已然空白。关于今后的命运,我们无法判断,但是我们却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够得到幸福,因为他们在努力活下去!
我其实在想,如果当时动物园毕业的时候,有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该有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55#
发表于 2008-8-15 09:30 | 只看该作者
<离骚><庄子>太白诗集,东坡文集.
正是它们会把诗人的飘逸与时人的躁动分开.要知道,洗却喧嚣的飘逸总是无比宁静的.体悟它们,会使性灵得到净化
Men of genius are meteors destined to be consumed in lighting up their centu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3

帖子

39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56#
发表于 2008-9-25 22:18 | 只看该作者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已故诗人海子提起过,感觉很不错,异类的诗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2

帖子

576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57#
发表于 2008-9-30 16:49 | 只看该作者
我最爱的书是《红楼梦》,我想大概内容就不要介绍了吧!外国的我好像喜欢《笑面人》,看过让人很伤心的书,雨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

帖子

18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58#
发表于 2008-10-5 11:51 | 只看该作者

我推荐《黑暗中的笑声》

《Laughter in the Dark》薄薄一本小书。上海译文出版社,龚文庠译,2006年4月第一版。
     看完了,是今年看到的作品类中最好的一本。现在最喜欢两个作家,一个是博尔赫斯,一个就是纳博科夫。因为毕业论文写的是博尔赫斯,所以对他的热情已有冷淡,但纳博科夫的作品目前只看过《洛丽塔》《微暗的火》,再有就是这本了。但实实在在地喜欢。
     他的书属于那一类:绝对好读,读后才知道未必真能读懂,但即使没读懂也快乐。真正的好书,首先读着不痛苦;其次意味深远。合上书,自认为是捕捉到了其中的“美丽的谜”了,欣欣然。
     他的作品也供养了一批阐释家,这批阐释家向来是不怕别人听不懂他们的话的,但纳博科夫说,自己的作品,只是个美丽的谜。《洛丽塔》《黑暗中的笑声》,都既美丽,又令人着迷。两部作品题材类似,又都有寓言的气质,但有所不同,前者故意写得有那么股哀伤气息,后者则由于用了第三人称和其他原因而淡化了那股情感。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富有的男子终于在人到中年时,抛弃平淡的妻子和家庭生活,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一个小巧而富有心计的漂亮女子,最终落得个情感遭欺骗,财产被诱骗,连命也搭上了。但作品完全不是现实主义那样一副沉重的面孔,而是怎么容易怎么写,明明主人公在上演悲剧,却让人觉得是在听一个不需要赔进太多情感的寓言故事。最喜欢这种感觉。所以纳博科夫说现实主义小说家是可憎的庸才,于我很是解气。上个星期讲托尔斯泰,从阅读作品到备课到上课,都憋着一肚子气:实在是不喜欢所有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所有的《复活》。
    有关知识摘抄如下:俄裔美国作家,1899-1977(与博尔赫斯同年),生育沙皇时代圣彼得堡名门世家,受到良好教育,15岁出版第一册诗集。父亲是一位立宪民主党政治家,1919年携家流亡欧洲,1922年被俄国右翼保皇党人枪杀。同年纳博科夫剑桥毕业,随全家迁居柏林、巴黎,在这两个城市住了十几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大批俄国知识分子流亡到欧洲,俄国移民文学有较大发展。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一代年轻的俄国移民作家,纳博科夫是其中一个。他用俄文写作了一系列诗歌、散文、长篇小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1940年移居美国的时候,已经是俄国移民中公认的名作家,在西欧文学界也小有名气。然而当时美国对移民有偏见,知道他的人不过100来人。在微躲避纳粹迫害而“第二次流亡”的岁月里,他边教书,边写作。而且改用英文,为他赢得越来越多的美国读者,但直到1955年发表《洛丽塔》才算成名。初在多个国家被当作色情小说(其实阅读作品后就很明确地感觉到其中的寓言气氛,是绝不能当作一部现实主义去读的),美国倒是容易接受,人们“争读奇书,相析疑义,注家蜂起,众说纷纭”,纳博科夫驳斥了种种荒谬的指责后,说,这部小说是“一个美丽的谜”。《洛丽塔》的成功使得他有财力做后盾专心从事创作,以他的创作向世人证明,他绝非浪得虚名。他带有寓意、揶揄色彩的作品,幽默机智的文笔和变化无穷的技巧令评论家惊异:纳博科夫“轻易地超越了任何一个用英文写作的小说家”。评论纳博科夫时最好不要急于将他归入某个流派。他本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不应按照机械的原则硬将作家套进某某主义的模子;他也反对作家过分以来现成的文学传统和模式,甘心充当时尚和潮流的俘虏。他说:“世上只有一种艺术流派,就是天才派。”他相信:“使一部小说流传不衰的,不是它的社会影响,而是它的艺术价值。”他不喜欢所谓“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连司汤达、巴尔扎克和左拉都被他贬为“可憎的庸才”。他尤其反对“逼真”地模仿现实。他公开声称自己的小说就是一种揶揄式模仿,而“揶揄模仿的深处含有真正的诗意”。
     《黑暗中的笑声》在1932年在柏林写成,1938年由作者本人做大幅度修改并翻译(德语-英语)后,在纽约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

帖子

3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59#
发表于 2008-10-12 15:04 | 只看该作者
刚看完《在路上》,感觉还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49

帖子

14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60#
发表于 2008-10-18 15:00 | 只看该作者
<复活>

列夫 托尔斯泰

故事主人公 涅赫柳多夫 是一名贵族出身 且起初有着高昂的热情与纯洁理想的优秀青年

但随着经历与思想的改变 他清醒的意识到 在他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热情理想 亲近同情底层农民 高尚无私的情操 被金钱 名利 虚荣 权利 花天酒地 玩弄女人所取代……

在现实的生活中 也许人都不免沉沦与精致考究的生活 和被他人尊崇仰慕的虚荣中 可如果我们有过那种“随时准备为一切美好事物献身的热情”。我们便能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悲哀 和无助

以前因为随处可见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 出于少年的狂妄 觉得那是大众化的街市书 对其不屑一顾。前几天 看了复活~ 我深深感觉到我以前的态度是多么的无知与可笑 懊悔没有早些得到他的警讯与启发 如今我虽还没有到故事中主人公的地步~ 但在一些方面却有着惊人相似 让我很是揪心

涅赫柳多夫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列夫 托尔斯泰本人的化身~ 相信了解列本人身世和经历的应该都清楚了

以下是作品一段摘录
复活

第一部

--------------------------------------------------------------------------------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b16z]
waiting in the wee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4-20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