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八和九生

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复制链接]

0

精华

41

帖子

123

积分

habitant

Rank: 3

发表于 2007-10-24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629

帖子

1893

积分

baron

Dionysos狄俄索斯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07-10-26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
      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毛姆《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关照青年的启蒙,人生意义的探寻,作者采自传型式,似有意以写这本书作为心灵救赎的仪式,因此行文间盈溢著作者不能自己的情绪.他也十分善于把自己的形象分植在角色上,化作他本人的精神力量化身.在人物形象刻画上,菲力浦的犹豫不决,软弱的心理障碍,使情节进展的叫不开朗化.但在人生的追求上,它始终保持著坚贞的统一,人性的弱点才没有形成太大的阻碍.它还有一个性格特徵:鄙视金钱,鄙视浮华,并把纯朴至於至高无上.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还是引用原文吧)
      它没有名字也没有地点。我会再讲一次向你描述它的理由:城的组合元素如
果缺乏相连的线索、没有内在规律、没有一定比例也没有相互交流,就必须给排除
在可以想像的城市之外。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
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或着隐藏着反面的恐惧,像梦一
样。城市也由欲望和恐惧造成。尽管二者之间只有秘密的交流、荒谬的规律和虚假
的比例,尽管每种事物隐藏着另一种事物。”“我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可汗说,
      “我的梦只由心生,或者是偶然形成。”
      “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造物,可是两者都支不起城墙。你喜欢一个
城,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所提示的答案。”“或者
在于它迫你回答的问题,像底比斯人的斯芬克斯一样。”
春日观花,夏日听蝉,
萧吹秋月,洒饮冬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21

帖子

363

积分

candidate

爱智轩主人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7-11-1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司汤达尔的<<巴马修道院>>,里面所描写的爱情场景,现在还经常激荡于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14

帖子

347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7-11-15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下《追风筝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2446

帖子

7378

积分

荣誉居民

Number Six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07-11-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索拉里斯星.

先是看到电影,然后看到书,然后看到头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精华

633

帖子

2046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08-4-26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戈理的《死魂灵》

1842年5月,《死魂灵》第一部问世 ,继《钦差大臣》之后再次“震撼了整个俄罗斯”(赫尔岑语)。书中主人公乞乞科夫是19世纪30~40年代俄国社会中从小贵族地主向新兴资产者过渡的典型形象。他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练就了投机钻营、招摇撞骗的“天才”。当时俄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登记,而在两次登记之间死去的农奴在法律上仍被当做活人,有的地主曾经拿他们做抵押品向国家银行借款。乞乞科夫决计到偏僻的省份,收购“死魂灵”来谋取暴利。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展现出一个又一个地主形象,如懒散的梦想家玛尼罗夫,愚昧、贪财的柯罗博奇卡,喜爱撒谎打架的酒鬼、赌棍诺兹德列夫,粗鲁、顽固的索巴克维奇以及爱财如命的吝啬鬼普柳什金(泼留希金)等等。果戈理以辛辣的讽刺手法,对这些人物的生活环境、外表、嗜好、言谈、心理等等进行了极为出色的描绘,使他们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小说又通过残废军人戈贝金大尉反抗沙皇政府的插曲,反映了人民反对专制农奴制统治的情绪。在小说的抒情插叙中,果戈理把俄罗斯比做一架飞奔的三驾马车 ,以表达对祖国光明前途的信心。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有一种书,是和读者有缘的,它们将会影响我们,当我们还没有那幸运接触时,我们的思想像是被封闭在井底,那暗天无日的角落。
当我们一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的一切都醒了,这时才发现自己终于看到阳光了,思想一下子开阔到广袤再广袤的大地上。
仅只这一伟人,创造了我比许多人都更幸运的奇迹,要是我到死了那天,没看过《死魂灵》,我将是多么地遗憾啊!
谦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30

帖子

410

积分

knight

雨果王牌FANS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08-4-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推荐:《罪与罚》这本书。

   以前一直对俄罗斯文学有抵触情绪,认为俄罗斯文学是枯燥,乏味,冗长,无趣的。所以一直没有去阅读俄国作品。以至于在很久 以前(上中学时),曾借过一本《罪与罚》可是放着没读又还回去了。现在想起是非常的遗憾。

     直到今年3月初,我第二次拿起《罪与罚》 我再没错过它,整整花了一个月读完了。当我看这本书时,几乎就像着魔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一口气将其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很多。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最挑剔的读者反复的,逐字逐句的阅读。说实话陀翁写故事的才能也非同一般,书中写到了 善良的杜尼娅,可怜的马美拉多夫一家,受侮辱与损害的索尼娅,奇怪的斯维德里盖洛夫,狡猾残忍的卢仁,年轻气盛的拉祖米欣,机灵的警察波尔菲利。这些人的故事,错综复杂的被一个人联系起来了,那就是书中主角---拉斯柯尼科夫。   由一开始的杀人犯罪,到母亲,妹妹来彼得堡,到没警察侦查凶手,到揭穿卢仁的虚伪面具,到马美拉多夫的死以及一家可怜的境遇,再到斯维德里盖洛夫的自杀,最后到投案自首,小说前前后后写了男主角犯罪前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事情,能将错综复杂的故事安排的井井有条,一点不乱,作者编排故事能力可见一斑。

     然而他不仅仅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他将主角行凶前后的心里变态,怀疑症,热病,和亲人的疏远,下意识的行动,精神分裂式的压抑,苦闷,狂躁。。。呈现再我的面前,让我看到人性中最真实,最残酷,最丑恶的一面。但是我却无法去批驳拉斯柯尼科夫,因为他一直存在与我的身边,甚至在我的心里。谁能保证,在处于他那样的状态下,我们不会作出疯狂的举动呢?

     如果没有这些心里描写,本书大概也就是本三流的小说。说不定也就成了一部血腥暴力的小说了。然而作者伟大之处就在与此,因为他,这本小说提升了三个档次。他的作品血腥但不暴力,阴郁但不灰暗,畸形变态但是充满着美,格调阴沉确给人以希望。陀翁的风格也许就是这样的吧。(也许人心中原本有灰暗的东西,所以看书就能有许多共鸣)

     这就是陀翁,一位“病态的天才”, 这就是《罪与罚》,一本残酷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

帖子

15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发表于 2008-5-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切《青春》

03诺奖获奖者库切02年的作品
喜欢文学的,库切错不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9

帖子

117

积分

habitant

Rank: 3

发表于 2008-6-2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还是《百年孤独》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还小,从一张《参考消息》的边角处看到一个介绍著名作家作品的专栏,里面就有它,遗憾的是,翻遍了家中几本文学史和名著索引都没有找到这个名字;
第二次接触这个名字是高一,语文老师说最好的小说是《百年孤独》,但是他不肯借给我,而且,他也没有说明作者是谁,让我怀疑他其实也没有读过;
第三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大学,在校园里的一个书摊上,终于看到一本浙江文艺版的《百年孤独》,莫明地激动起来,怕被别人抢走似的赶紧抓了过来,就这样,一本许多年来只闻其名的书终于落到我的手上了。

人们说它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而让我真正感到它的魔幻的却是它的文字它的叙述方式,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魔力,多年来,我随手抓过它随便翻开一页就能够一路读下去,根本就不用考虑书里在讲述一些什么,这些什么又象征着什么说明了什么,我只在乎文字中那股魔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924

帖子

5823

积分

marquess

Athos Frank Fang

Rank: 9

发表于 2008-7-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王小波自选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4-18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