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
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毛姆《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关照青年的启蒙,人生意义的探寻,作者采自传型式,似有意以写这本书作为心灵救赎的仪式,因此行文间盈溢著作者不能自己的情绪.他也十分善于把自己的形象分植在角色上,化作他本人的精神力量化身.在人物形象刻画上,菲力浦的犹豫不决,软弱的心理障碍,使情节进展的叫不开朗化.但在人生的追求上,它始终保持著坚贞的统一,人性的弱点才没有形成太大的阻碍.它还有一个性格特徵:鄙视金钱,鄙视浮华,并把纯朴至於至高无上.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还是引用原文吧)
它没有名字也没有地点。我会再讲一次向你描述它的理由:城的组合元素如
果缺乏相连的线索、没有内在规律、没有一定比例也没有相互交流,就必须给排除
在可以想像的城市之外。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
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或着隐藏着反面的恐惧,像梦一
样。城市也由欲望和恐惧造成。尽管二者之间只有秘密的交流、荒谬的规律和虚假
的比例,尽管每种事物隐藏着另一种事物。”“我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可汗说,
“我的梦只由心生,或者是偶然形成。”
“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造物,可是两者都支不起城墙。你喜欢一个
城,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所提示的答案。”“或者
在于它迫你回答的问题,像底比斯人的斯芬克斯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