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etho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挽诗】Felicia Hemans的“The Lost Pleiad”

[复制链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1#
发表于 2007-11-14 23:2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还有个原因大概是上次听了张隆溪的演讲,说的是一些研究派别几乎不用读文本,呵呵。
我还有个观点可能你也不会同意,批评方法最新的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 本帖最后由 keatslover 于 2007-11-14 11:31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31

帖子

393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06:3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你对当代政治批评可能不够了解——每个新研究理论刚刚出现,总会有一些态度比较偏激观点过于绝对的文章,例如Madwoman in the Attic或是Orientalism,但接下来总会逐渐成熟,在细读基础上用政治理论进行微妙解读,相当sophisticated,并不是早期那种立场鲜明的批判。当然新理论未必都最好,但新批评过于局限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中国学者对政治批评会有些抵触,特别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但我觉得逃避政治和历史不是出路——人生活在社会上,无论什么时期的文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意识形态中的产物——有时服从于主流意识形态,有时竭力颠覆它们。我认为若能摆脱抵触心理,政治批评能扩大我们的视角,加深我们对文学的了解。这也是把文学评论从象牙塔中解救出来的唯一途径。

[ 本帖最后由 methos 于 2007-11-15 06:41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3#
发表于 2007-11-15 10:12 | 只看该作者
用新批评的方法也并非是像新批评刚出来那么极端啦,光看文本不看社会背景了,这也在发展的,我的态度还是根据不同文本用不同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31

帖子

393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0:2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新批评的特点就是排斥文本以外的东西——不管是社会历史背景还是作者的生平。包括进去就不能叫新批评了。你是说close reading吧?那个传统倒是延续下来了,政治批评里也用细读。
当年反叛新批评的Harold Bloom早已成为被颠覆的对象……新批评的时代真的已经消逝很久了。
p.s.其实当年我刚念本科的时候也跟你现在的态度差不多,后来真正了解了政治批评才慢慢改变看法的。

[ 本帖最后由 methos 于 2007-11-15 10:23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5#
发表于 2007-11-15 10:2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是说 采用新批评方法 也不一定忽略其它的方法 比如精神分析,历史背景都可以采用的
现在很少研究一个文本能用一种方法就能成功了
我引用一下赵毅衡编的 新批评论文集:
   笔者在美国游学,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不想赶时髦文论的教授,在教课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还是新批评方法,尤其是细读法。某些教授引一些时兴理论,用一些时兴术语,但实际教课还是用细读法。
最近美国有论者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今天大家都是新批评派。”


我也说过我认为新批评法和文体学方法分析文本最为有用,但是也不排斥其它理论,当然要让我觉得有道理,真正能解决我的问题。也许我报的是实用的态度吧,毕竟我的方向也不是文论研究,呵呵。
  另外里面一篇文章有新批评派评论家brooks 批评cobbet 一首诗时参考传统文学史和传记方法做批评的文章。
  批评方法本来就很多,有偏好很正常的。比如张隆溪比较推崇阐释学,因为和中国传统批评很接近。我原来对中国传统批评也比较排斥,认为不科学,然而慢慢发现其优点在于永远贴近美本身。
  和你交流还是愉快的,毕竟多聊聊,可以了解对方在读什么书,兴趣在哪里,也可以开阔自己的见识和视野,毕竟英国文学研究是块非常广袤的田野。

[ 本帖最后由 keatslover 于 2007-11-15 11:39 A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31

帖子

393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5 1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atslover 于 2007-11-15 10:26 AM 发表
现在很少研究一个文本能用一种方法就能成功了


这句话非常同意,例如强调回归form的Susan Wolfson,也做很敏锐的feminist解读。就看你怎么定义新批评了——如果只说细读,那是不会过时的——现在的政治批评也在运用细读。不过新批评排斥文本外因素的原则实在臭名昭著,批评时用细读也不会被当作新批评。
记得当年上课,老师介绍到New Criticism时还笑着说,现在被称作Old Criticism。
p.s.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实在是比较差,像雪莱版里那篇《雪莱诗歌中的女权思想》,透着对女性主义的无知,在国内也能发表,实在让人心寒。有几个同学去美国留学,都说学术气氛完全不一样。哎……真正想研究西方文学还得出国,国内很多资料都找不到。一些被大量引用的专著,国图和北大图书馆都没有进。

[ 本帖最后由 methos 于 2007-11-15 12:31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7#
发表于 2007-11-16 10:5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有财力 当然是出国为好 不然很多资料很难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48#
发表于 2007-11-16 11:14 | 只看该作者
俺都是自己买 都花了血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31

帖子

393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6 1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atslover 于 2007-11-16 11:14 AM 发表
俺都是自己买 都花了血本了


握握手,我也是啊,上月还刚下了个两百多美元的订单……我的爱好多,买原版书花的钱应该上万了
交流一下经验吧,你平时都在哪些地方买书?amazon? abebook?
我觉得油价上涨后运费好像也涨了……

[ 本帖最后由 methos 于 2007-11-16 12:36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90

帖子

570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50#
发表于 2007-11-16 17:1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在亚马逊上买的 不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呢?我是通过一中介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5 15:44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