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的实质性理解
一 精神史
哲学、数学、科学,都是工具,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帮助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人们对物质的实质理解,已经非常深入。但是人们对精神的实质性理解,从古人到现代人,基本没什么变化。鬼,还是鬼,神还是神。
空间并不是世界最基本的形态,而是最定型的形态,是世界的现存状态。世界从不恒常(生灭),到恒常(时间是物质永恒存在的场所),从不定(时间是流变空间),到定型(空间是固定的空间),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所以精神、时间虽然是从现有空间现象中抽象得到,但实际上精神,时间并不是空间的某个维度,而是这个世界的前态的遗留。
家养的狗,是从野狼来的,人性是从野性中来的,人本来就是野生的。这个世界的原本状态就是野生状态,是兽的状态。人性在发展中逐渐定型。到现在,人具有两面性,人性和兽性,但是兽性并不是人性的另一面,而是野性的遗留。
时间比空间古老,精神比时间古老。物有多古老,时间就有多古老。时间有多古老,精神就有多古老。
二 物质性
时间、精神,不是物质。
看世界,就如同看一幅画。物质世界,就是像素;精神世界,就是图像。一幅画是由像素所组成,但是像素却不能够解释一幅画。从像素这种原始的方式,显然是无法理解图画的内容。
从精神、时间、空间的发展顺序来看,物质性,只是对世界的一个原始的低层次的理解,就是从在不在的角度来进行理解,就象从像素的角度来理解图画一样。这和人的思维规律是密切相关的。从物质性角度理解世界,就如同从小孩子的角度理解大人的世界。物质和生命体的区别,不在物本身,而是在于怎么看,同一个东西,用一只眼睛看(物质的眼睛),它就是物质,用另一只眼睛看(生命的眼睛),它就是生命体。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石头说;世界是生命的世界,土豆说。
物质性这种最原始的认识方式,就如同扫描仪扫描到的世界,是没有死活的。从这个扫描的结果中是无法分析到精神的,因为它在扫描的时候,就已经把精神像素屏蔽掉了,只剩下时间像素和空间像素。
从物质角度理解,时间是物质的流变态,精神是物质的背反态,生命是物质的生灭性。空间是第一形态,时间和精神是第二形态。但是物质出发,最终只能看到物质的生灭,一个白点,一个黑点,而看不到背面的生命、精神。
物质世界是数字世界,是信息世界,是低次理解。精神世界是生命世界,是情感世界,是平方次、立方次的理解。
三 精神性
生物链,食物链是生命的两个关系链,一切精神都在这两个链条中发育出来。情感在生物链之中,财富在食物链之中。这两个链条一直就有,是一切物都有的虚有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非常微弱,只有在通过漫长的培养后,才发育出来。
物运动,就会被这种微弱作用所利用。这种微作用经过累积,就会成为主导作用,生物链,食物链一旦成为主导作用,生命形态也就出现了。生灭性的精神张力大于恒常性的物质张力的时候,物就成为了生命体。
精神的实质是不恒常空间,是时空的背反形态,是一种虚有作用。所以精神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世界的一部分。
三 精神作用
精神的力量,时间的力量,只是一种说法,最终还是物自己的作用。衰老,就是生命自身的作用,与时间无关。爱,就是人自己的作用,与精神无关。
精神作用,最终是人的作用,那个谁,主宰人生命的那个谁,不是别人,正是人自己。精神、谁,都只是用来说明人所处的世界的真实面目,主体依然是人。
物质性和精神性并不是对立的两个事物,而是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物质性受自身的层次限制,是看不到精神的。精神性,是生命体,生命体包含了自身的物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