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涂草 于 2007-7-21 04:33 PM 发表 
呵呵,哲学是理性的,神学则是信仰,这便是我为什么说哲学捍卫人的尊严,神学捍卫神的尊严。
另外所谓“心理基础”——这个,好象有点太不准确了。也许唯心主义是基于此吧。
没什么哲学研究,个人 ...
心理基础是一个客观事实,历史上好些哲学家在开头都是不相信这个心理活动的,后来就慢慢有所发现,比如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转向,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等,当然有些哲学家一开始就是承认这个的。
哲学是理性的,但是,为什么同是辩证法却有人倾向唯心主义,有人倾向唯物主义;为什么同是心理分析学派对性的普遍作用有不同的观点呢?深入看过这些理论(比如辩证法中间的马克思和黑格尔,心理分析中的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就会发现,他们用来说明他们观点的理由都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会有不同观点呢?我认为就是心理活动不同,实用主义的詹姆斯说过:“哲学家又不同的气质”,虽然我不相信实用主义,但是,这句话去形象的表达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理性之下,是那些假设,那些常识推断、那些不可节制的形而上学倾向(即用空间抽象的绵延倾向),都是以上所说的心理基础,这就是事实,再理性的人也要承认(当然,也普遍承认)。
这个心理活动人们对它有不同认识,就我而言,我就把它归为信仰。关于信仰,有人把它归做神学,或者是说成一种非理性的东西加以BS。可是,信仰的概念需要扩充,传统的已经不够用了。信仰起时可以分为宗教式和哲学式,宗教式的不用再说了,一切教条都可以归为宗教式(有些哲学家甚至教条到宗教);哲学式的,是一种思辨过程。
我写过与信仰相关的文章,我就在下一楼里贴出来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欢迎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