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说约瑟夫.K之死

[复制链接]

3

精华

79

帖子

272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8 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过卡夫卡《诉讼》的人对其主人公约瑟夫.k之死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既令人震撼,又耐人寻味。
   
    经过了漫长的诉讼的约瑟夫.k,在一天夜里被两个黑衣人悄悄带到了采石场,面临的是“法”的最后判决。卡夫卡这样写道:
   
    “一个人解开外套,从挂在背心皮带上的刀鞘里抽出一把屠夫用的又长又薄的双刃刀,并举起刀,在月光下试了试刀是否锋利。”接着“一个人的双手扼住了k.的喉咙,另一个人将刀深深地刺进他的心脏,并转了两下。k.的目光渐渐模糊了,他看见那两个人就在他的面前,头挨着头,观察着这最后一幕。‘真像是一条狗!’他说,意思似乎是,他的耻辱应当留在人间。”
   
    卡夫卡的叙述是冷静、细致而具有讽刺意味的:行刑所用的刀是“ 屠夫用的又长又薄的双刃刀”,刺进k.心脏的刀“并转了两下”;k.像狗一样死去,却认为“耻辱应当留在人间”;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行刑是在一个温柔、宁静的月夜,卡夫卡写道:“月亮的光芒以它的纯洁和宁静照耀着四周,世界上没有别的光能与它相比。”k.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月夜没有任何反抗地悄然死去,我们从k.身上除了读到有种死亡的快感外,没有感受到任何血腥和恐怖的气氛。

    约瑟夫.k的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纵观《诉讼》全书,我们知道作为银行襄理的约瑟夫.k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正是这莫名其妙的逮捕,迫使k.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诉讼过程,这一诉讼的过程是k.的精神世界被唤醒的过程,也是k.从抗争、自省到彻底否定自我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k.“像狗一样的死去”,并不是一种悲剧的结局,而是一种喜剧的开端(叶廷芳语)。卡夫卡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晨,很久以来我第一次又想到一把刀子在我心中转动的欢乐。”相隔十年,他在描写一个梦时说:“惩罚到来之日,就是幸福产生之时,我是多么自由地、确信无疑地、愉快地欢迎惩罚啊。”由此可知,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之死不是在揭露奥匈帝国统治的黑暗,也不是什么对司法机构草菅人命的控诉,而是意味着人要彻底摆脱动物性,就必须首先拯救自己的内心,化蛹为蝶,脱胎换骨。

    从人性的观点出发,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两面性: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和限制下,兽性的一面得到一定的抑制而潜藏起来,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是人性的一面。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即人的本能,相当于人的动物性一面,它集中表现在,人在无意识领域里一种本能欲望的原始冲动,这种冲动完全是动物性的本能,它遵从快乐原则,不受道德、理性的约束。超我,是人性的理性的那部分,它坚守着社会道德、良心、责任,承担着自我约束,自我批判的功能,因此,它无时无刻不在和动物性的本我发生冲突和斗争。而自我则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要满足本我的动物性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超我(理性)的检视和限制,因此,心里平衡能力是衡量自我的标志。所谓超越自我,就是一个人能否克服本我(动物性),走向超我(理性)。约瑟夫.k临死前感觉像狗一样死去,标志着他已彻底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彻底摆脱了人的动物性(本我)走向理性(超我)。实际上,人是不能彻底摆脱其动物性的,人若丧失了动物性的本能(原动力),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的终结。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动物性的快乐的同时,又不断地抑制人的动物性本能,最终超越自我的过程。窃以为,约瑟夫.k之死如其说是化蛹为碟,脱胎换骨,不如说是一个迷惘者的作茧自缚。作为社会上流阶层一员k,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逮捕),不但打破了他优裕的现实生活,而且k.的人生的理想也被击得粉碎;在随之而来的漫长的诉讼中覆盖在k.头上的一张张圣洁的面具被一一揭去,人性中丑陋的、动物性的本质暴露无遗,从而使他看到了理想自我的虚幻和无限性,现实自我的残缺和有限性,而这有限性使k.丧失了生命的原动力,迷失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卡夫卡曾经说过:“这种生活(现实生活)是无法忍受的,而另一种生活(精神生活)又是可望而不可及,人们不再感到死是一种耻辱。”“除了精神世界,什么也不存在;我们称作感性世界的那种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里的恶而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约瑟夫.k形象,无疑是卡夫卡彻底否定自我,否定现实这一观念的产物。

    在现实生活中,人常常会处在两难的境地:为了名利,为了抓住这个世界,人常常是不择手段,不惜低下高贵的头颅,像狗一般卑微地活着;为了某种信念、精神,要想高贵的活着,就意味着放弃现有的一切。约瑟夫.k就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矛盾之中:“法”要他投降,并赋予他死的意义;现实要他抵抗,否认他死有意义,在两种力量的博弈中,k.选择了前者,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是罪有应得,甚至是死有余辜(耻辱尚留在人间)。爱默生说“罪与罚本是同茎生。”有惩罚就必然有罪。那么k.的罪在何处呢?k.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控告,所以他决定审视自己的一生,“连最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作为官的一员,他曾经像法官对待他一样冷漠地对待过苦苦求告的老百姓;作为邪恶世界的一份子,他的罪就是“总想用二十只手来抓住世界”。显然k.的罪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罪,因为,法庭从逮捕到处死k.时,从未宣布他的罪状。最终的判决也不是现实法庭的判决,只能理解为道德意义上的法庭的审判。在卡夫卡看来,“没有什么比存在的东西更邪恶的了。”那么,处在这样一个邪恶世界里的人都是“带菌者”,甚至是自觉不自觉参与犯罪的一份子。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约瑟夫.k之死如其说是彻底放弃现有的一切,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不如说是在放弃生命,逃避社会责任。窃以为,卡夫卡这种观念性写作,虽然客观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然而却从主观上消解了日益尖锐、激化的阶级矛盾,淡化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缺乏其社会批判意义。

[ 本帖最后由 清明 于 2007-8-8 05:11 PM 编辑 ]
逃避死亡并不难,要避免堕落才是难的。----苏格拉底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7-8-9 22:11 | 只看该作者
先加分
再来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4-11-1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