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小香可 于 2006-6-10 23:43 发表
新译本已出,更名为《人间戏剧》,算是还了本来面目。
《人间戏剧》还是《人间喜剧》(读者参与)
《巴尔扎克全集》编校组
《环球时报》编辑部:
从贵报文化版上读到《巴尔扎克死得惨》(原载1999年4月
23日第二十二版)一文,文后面注明作者沈大力先生认为《人
间喜剧》是“误译”,《巴尔扎克全集》编校组就此问题撰文
阐明自己的观点,望贵报能予刊登。
《巴尔扎克全集》
编校组
巴尔扎克的La Comédie humaine,我国历来译为《人间喜
剧》,但近年也有人提出应译为“人间戏剧”。Comédie有“
喜剧”和“戏剧”两种解释,究竟选择哪个词作为巴尔扎克这
套巨著的总称,《巴尔扎克全集》编校组曾进行过充分讨论。
我们之所以主张译为“人间喜剧”,不仅是考虑到此译名经过
好几代翻译家的推敲,傅雷先生、李健吾先生都作过认真的研
究;也不是鉴于俄国、日本……等其他国家都译为“喜剧”,
而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一、从词源上考察,Comédie一词源于拉丁文,更早可追
溯到希腊文,是Tragédie(悲剧)的对应词,本义是“喜剧”。
Tragédie以古代故事为题材,以英雄、伟人、帝王为主人公,
特点是以庄重严肃的风格,表现英雄人物由于命运的捉弄或自
身的失误而遭逢不幸,以引起观众的恐惧或怜悯;Comédie以
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普通人为描摹对象,特点是以轻松俏皮或
滑稽夸张的方式,反映社会风俗、刻画人的性格、抨击时弊、
嘲讽人们的弱点及可笑之处。所以拉辛、高乃依的作品被称为
Tragédie,莫里哀的作品称作Comédie。19世纪著名的《利特
雷词典》特别说明,喜剧有不同类别,“‘深刻喜剧’(La H
aute Comédie )以描写社会风俗、刻画人物性格为主旨,而
不寻求以小手段来引人发笑”。且“喜剧”的引申意义可涵盖
“深刻喜剧”所揭露的种种丑恶现象。巴尔扎克的小说意在描
写社会风俗,刻画性格,抨击时弊,分析和嘲讽人的弱点及误
区,就其题材内容、叙事风格而言,与《利特雷词典》所定义
的“深刻喜剧”精神上完全一致。虽然今天有的词典将La Com
édie humaine中的Comédie界定为泛指的戏剧,但要判断巴尔
扎克本人当年对这个词的理解,还应以巴尔扎克同时代编定的
词典为依据。
二、巴尔扎克将他的系列小说命名为La Comédie humain
e,是受但丁的启发。但丁将自己的作品称作“神的喜剧”(L
a Comédie di vine,中译本称《神曲》),巴尔扎克则将自
己的作品称作“人的喜剧”(中译本不译《人曲》而译《人间
喜剧》,与《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丁的《神曲》
大量描绘了中世纪苦难的现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深刻
揭露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特别是人欲泛滥带来的种
种腐败现象,但他们不用Tragédie或drame(悲剧或正剧),
而用Comédie给自己的作品命名,自然有他们的考虑。巴尔扎
克在全面研究当代社会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俯视
人世间纷纷扰扰的矛盾斗争,眼见人们陷入自身的情欲或思想
误区不能自拔,不禁感到可悲可叹,亦复可笑,“人间喜剧”
一词,便表达出了这种心情。
三、La Comédie humaine内容包罗万象,写尽人生百态,
译为“人间戏剧”未尝不可,只是太“白”,太平淡,说明不
了什么问题,不能突出《人间喜剧》所包含的讽刺意味和批判
精神。我们不能一提及“喜剧”,便以为是插科打诨、滑稽突
梯或欢乐大团圆。深刻的喜剧针砭时弊,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入
木三分。福楼拜说:“喜剧是最深刻的悲哀”,道理就在此。
如果一定要把“喜剧”的含义界定在低层次的或狭义的解释上,
这问题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事实上“喜剧”一词如今在汉语
中含义也扩展了,并不单指舞台上的喜剧,也不全指结局幸福
美满的故事,而常常是用来嘲讽卑劣、丑恶或无聊的事情。我
们嘲讽某事是“一场喜剧”或“一场闹剧”,没有人会误解成
真正的喜剧或闹剧。“喜剧”前面再加上“人间”二字,讽刺
意味就更明确了。
四、有人认为La Comédie humaine中的作品,基本上都是
悲剧,并无喜剧色彩。对此我们持保留意见。当然,所有人性
畸变、人欲泛滥的故事,本质上都是可悲的,作者想要分析和
揭示的,正是这些可悲的事实。但巴尔扎克的叙事风格却充满
喜剧(自然指“深刻喜剧”)色彩,他善于选择种种令人忍俊
不禁的细节、幽默乃至夸张的语言,使读者对事物的可笑复可
悲获得深刻印象。此外,就巴尔扎克本人的思想气质而言,他
虽大量描写丑恶,却不想得出悲观的结论;他写了许多理想幻
灭的故事,自己却从来不曾幻灭。在他笔下,总有一批理想追
求者,自强不息者,他们凭着自己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向既定
目标攀登,后来大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巴尔扎克
自己就代表了这样一种顽强进取的人生观。这样一个作家绝对
谈不上是悲观主义者,何况《人间喜剧》90余篇小说中,以悲
剧为结局的小说不足30篇,还不能说都是纯粹意义上的悲剧。
把这些作品列入悲剧范畴,显然是不恰当的。▲
《环球时报》 (1999年06月25日第1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