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跪着的思想

[复制链接]

0

精华

73

帖子

229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读傅国涌《历史深处的误会》,开篇有句话使我感触颇大,原文是“那就是我们在精神上一直是跪着的,屈原如此,焦大如此,我们又好到哪里去呢?”这句话可能在在语法上有点病理,最后这个‘我们’应当写做‘现今的我们’或‘今天的我们’就比较顺了,但这点小问题丝毫不也掩盖这句话的尖锐性。

    文章说屈原是跪着的,原因是屈原作为从政者,只有一个愚忠的思想,只有一个期盼明君、怒斥佞臣的思想,书中最后一段是这么说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的是屈原对楚怀王的耿耿忠心,一旦得不到恩宠,他也只能投江自尽,这就是典型的屈原人格,中国古代愚忠的典范,他为所有文人士大夫树立了完美的人格榜样。”

    其实作者说的比较隐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出书的原因,他要表达的明说了就是该有思想上的反抗。当然,我觉得这对屈原来说有点冤枉,有点强其所难的意味,他所处的战国时代,寻求到明主可以说是正统文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221年秦嬴政建立中央集权的政体都被视作历史的一大进步,你还能奢求屈原什么呢?

    但是现代人就不一样了,也就是‘今天的我们’。五四学人有一个很好的榜样,有一个站起来的思想,催生了‘现代中国’的草创。他们敢于对北洋政府指手画脚,当然,那时的政府竟然也允许他们乱出报纸,乱集会,乱游行,总之,允许他们的思想站起来,所以我觉得五四时期的北洋政府从这一方面来讲,是很先进的。

    然而49年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基本却又跪下了,当然很多人不是主动跪下的,但还是跪下了。而且即使跪下了,许多人也难逃文革的厄运。跪下确实是屈辱的,因为不但没有说真话的权利,甚至也没有不说假话的权利,所以也有很多人在文革里面说了假话。所以我想,在思想史上,我们在文革经历了极大的倒退。

    显然,傅国涌先生所说的我们也不是指文革的‘我们’,而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过,我不认为他这是在指责,因为他本人即是其中一员。我把他看做一种无奈的陈述。

    我相信,今天我们假设遭遇文革,绝大多数人依旧要跪下,至少我是这样,让我这点少得可怜的思想也跪下。用思想去对抗暴力,显然是不对称的,坚持去对抗的,都是具备了极其执着的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很少,文革中间的林昭是一个,所以我想,她是另外一个江姐,一个思想上坚持站着的人,一个我所敬佩却学不来的人。

    惭愧。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2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