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台

[复制链接]

0

精华

146

帖子

443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2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陵夜话 于 2009-8-12 13:54 编辑





正燕儿春社来迟,更兼一番风雨。赏残红、虽三分佳处,毕竟有、七分憔悴。病酒里、唯数爿伤心。潇洒在、断肠旧路。玉箫下、雕楼画栋,细细数、飞花无数。

但伴得月下寒簟,不见秋娘久矣。悄伫立、轩牖竹边,凝恻时、盈泪双双。叹离殇、自寻遍词章。知多年、相逢黄笺?素阁中、曲巷苍苍、独凭栏、鹿麝薰凉。空玉手独卷珠帘、日墓飞絮翩翩。若愁时,切莫试新装,怕离恨、锁上锦囊。却回望、有露桥西畔、非烟雾、数袅惆怅。踏南浦、拨弦闻笛、也自觉、有伊似前。

PS:唱和解颐MM滴《拜星月慢-旧诗行》

醉月迷朦,清音流转,恍见歌中过往。缱绻船头,系桥前波漾。渐风散,寂静、空留幻影残伴,侧倚窗台长望。枯柳摇衰,逝水流殇,惹幽心轻荡。

已经年、岁岁春花赏。繁华尽、落冷霜丘上。多少爱恨悲欢,复成人间惘。又何方、隐有琵琶响?默垂睫、收得相思葬。且余这、半点魂香。《旧诗行》里唱。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2#
发表于 2009-8-22 15:41 | 只看该作者
风兄还是老样子。
最厌宋诗,真能点石成金?我看不过是泥足深陷。倒不如苦一点儿。算了,世人总如此。

这里,总是古的古、洋的洋,始终少了一个自己。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46

帖子

443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陵夜话 于 2009-8-22 17:39 编辑

实话说吧,宋词无法点石成金。况宋一朝,已几乎将词写绝,现在无论怎么写,都转不出那个老套路了。我的这些词可能“太古”,你和怜悯兄说的对,现代人,几乎已没有我这样写词的了。例如:字字求韵、用典太多、宫商角徵羽五调太古。这的确不好。(不过至少,我的这些词,是可以在笛子里吹出来、唱出来的。有一点,我比大多数宋人做的好,那就是在这些词中,除了注重词本身韵律外,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对较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觉得论坛里,又有几个有自己的东西呢?
对,这个论坛的定位是西方文学,说句难听的,西方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比,简直狗屁不通!就以诗歌为例:

1)中国诗歌之难写难工,世界仅此矣!韵、律、叠、照等等等等。而现代诗,你只需会写一段话,按个空格就OK了。
2)一般情况下,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者,才会转向西方文化,因为西方文化是无法衡量一个人的才华的。例如:你可以写一部一百万字的白话小说,但是,你绝计写不了一篇一百字的赋。古人云:无为赋者,不以才华论之。
3)在艺术上,中国古典文学有绝对的优势。单单在如此严格的格律中尚能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文化,仅这一点,西方文学差远矣!
4)我无以为文,只是玩玩而已。呵呵,所以,谈不上什么创新不创新。



PS:所以,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守住老祖宗这些东西吧!别让我们这些不屑子孙,把自己民族的东西忘完了。要是连自己民族的东西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脸面以“文”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5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