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品评三国系列】
细读《三国演义》之解析关羽
□ 流 星
关羽(公元160年—219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蜀国名将之一, 官至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前将军,为人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但又生性高傲、自命不凡,《三国演义》中将他刻画成“一把单刀走天下,斩落敌人无数”的一代英豪,已是接近于完美无缺的形象,加之封建统治者对他忠义的吹捧(至今关羽还被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迦蓝菩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对他的真实评价,读者看过此篇可能会对关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被擒,曹操为了留关羽为己用,待以厚礼,更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攻白马的刘延,曹操命张辽与关羽突击颜良,关羽刺杀颜良于万军之中,并斩其首,被封为汉寿亭侯,在关羽获悉刘备的音信后,不受功名利禄的诱惑毅然离开曹操回到了刘备身边,从这一重大决择中可以看出关羽的忠肝义胆,这一点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想必这也是时下一些黑社会仍然流行拜祭他的原因所在吧),但为了更加突出他忠义形象,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的虚构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史诗”般的故事,彻底把关羽改编成了“一把单刀走天下,斩落敌人无数”的一代英豪。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但刘备于途中被曹操军追至,幸好关羽刚好赶至汉津,一同乘船至夏口。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下荆南,关羽被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这期间襄阳正给曹操统治,所以关羽驻于江北。后刘备平定西川授权关羽掌管荆州,孙权转而向刘备索讨荆州被刘备所拒绝,孙权遂命吕蒙偷袭荆州南部,另派鲁肃牵制关羽,最终双方平分荆州,由此可见关羽守御荆州不是完全成功的,《演义》之中所述“单刀赴会”也只是虚构的故事罢了。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挥军北上,进攻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时大雨令汉水暴涨,淹覆七军,关羽生擒于禁、杀庞德,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当时曹操治下许多盗匪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也都想引关羽为援),由此关羽之名威震华夏!但凡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关羽在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历数关羽之功绩,无非斩颜良、诛庞德,其擒获于禁也并非出于他的计谋与胆略,而是天时尔!
樊城一战令曹操惊恐不已,欲迁都避其锋芒,但被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读者试想司马懿等为何要劝阻,无非是看出关羽无真正进攻许都的实力,且后方基地不牢固),并建议挑拨孙权攻打关羽,此时孙权因一向对关羽不满,对荆州觊觎已久,主动向曹操请缨攻打关羽后方,吕蒙再度受命偷袭荆州,荆州守将麋芳、博士仁不战而降,以致关羽只知后方生变,不知荆州已轻易陷落。同时关羽和前来救援曹仁的徐晃作战失利,解除对樊城的包围南撤,而此时的关羽仍试图想像原来一样和平解决与昔日盟友东吴间的纷争,不料使者反遭吕蒙利用而动摇了军心,关羽军队渐渐解散,唯有退守麦城,同年12月,关羽又试图诈降乘机回蜀,这一计谋又被吕蒙所看破,终于在回蜀途中被潘璋手下马忠擒获,于临沮被斩,亡年60岁。
纵观关羽戎马一生,可谓功过参半,虽然他的勇武与忠义不可否认,但计谋与胆略却不是经过他人浮夸即可得到后人的认可的,更何况他是在封建统治者的过分的吹捧下才得已流传千古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名:王华 QQ:704049993 电邮:qjbswh@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