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5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世界的构建

[复制链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4 1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世界的构建
在这里,我所新构建精神的体系,是一种根植于物性的广泛性的精神体系,适合一切生命形态。整个的精神体系,总的来说就是:一点两线,二层三律。
一 一点
一点,就是第一精神。第一精神是精神的第一存在,第一推动,是一切生命产生的根源。这个点,是生命的高潮点,是生命的精神支点。
二 两线
第一精神,产生两条精神线路,一条是主体精神,一条是谓体精神。
主体精神(A线):生命主体和世界之间的第一关系,就是主体精神。第一关系,就是天生的关系,生命主体和这个世界天生就有着联系,能够识别环境,具有喜好的选择性。
主体精神有两类:
1、美;
2、事物所折射的精神性。
主体产生了,世界就美了,云天然就是美的,星空天然就是美的。主体产生了,物就具有了精神性,能够折射精神性,艺术品的精神性,敬畏与崇高等精神性,母性崇拜的精神等等。
这条线产生两个精神现象:
1、神;
2、我。
这条线,是“谁”世界中的线,他产生自我,本我,超我等诸我,因此这条线也可以叫做I(me)线。有我就有想象,有梦幻。
这条线是神性的线。人对这个谁的精神根源的唯心上的认识,就是神。我在唯心世界中的根源就是神。但是这个谁并不是神,而是每个人。神实际上是主观幻觉的外在。
对于一般性的生命而言,是生命自觉的。任何动物都有主观性,能够认知周围的环境,有爱美的天性。但是这些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只是人才有自我意识。
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这个第一关系基础上的一个自我反复。先有了这个第一关系,然后再在主体和外界的关系中反过来产生自我意识,感知美、精神。我包含了两次关系,而一般性生命只包含简单的第一关系。
这条线路,是我的线路,贯穿了所有的谁。
三 谓线
第二条精神线是谓体精神(B线):这条线由生物链,食物链构成。
生物链包括母子关系,两性关系,个群关系。生命的情感关系,伦理关系,都是这条线产生的。个人的群意识也是这条线产生的。生产关系决定意识关系,一切精神关系,情感关系都建立在这个生的第一关系的基础上。这条线是感情线,因此可叫E(emotion)线。
食物链包括食物关系,财富关系,价值关系。价值,功利都是这条线产生的。
一切生命都具有母爱,这种原始的,第一性的母爱,就是由这条线产生的。
一切生命都具有欲望。生命的欲望,是这条线产生的。这种欲望,在自我意识产生以后,就被叫做爱。
生,即是善。善是这条线的开始,爱是这条线的主题,主旋律。
四 生死之间
主体精神在主谓之间,谓体精神在生死之间。
主谓之间的精神,是非功利性的,是美,是事物折射的精神性。生死之间的精神,是情感,是私性的,是欲望,是功利。
主体和世界的第一关系,是I线,产生自我;谓体和这个世界的第一关系,是E线,产生心灵。主体的中心是我,谓体的中心是心。
精神是两线同时具有的,在主体精神中,有谓体精神,在谓体精神中也有主体精神。
我爱你。这里就同时包括了两条线。我是主体精神,与世界的第一关系就是精神关系,爱是谓体精神。我爱你,在这句话中,两线合一线。
五 两层
唯物和唯心并不是对立的两个世界,而是世界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唯物层就是实在层,唯心层就是虚或层。唯心,是一种精神观,也是一种现象,虚或现象。
实在层包括物质和时空,虚或层在时空之外。虚或,虚是虚有,虚幻,或是实在的消融。一切物质的东西,都在实在层,一切精神的东西,自我,心,精神,情感,美,鬼,神等都在虚或层,它们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现象,虚或现象。
一般性生命,都是实在生命实体,并没有独立的虚或主体,只有“我”才是独立的虚或主体。一般性生命中,都是生命实体,只有人才有独立的虚或谓体,这个虚或谓体就是灵魂,就是心。
我,心从生命实体中独立出来,从而产生了纯粹的虚或现象。火,电都是实在现象,精神,唯心是虚或现象。
两条精神线,在物质中是虚有关系,是潜在的虚或线(食物链等);在生命中是欲望,是本能(母爱);在人这里是精神线,是显在的虚或线,是有自我意识和心灵参与的精神。
六 三律
精神世界的三条规律:
1、虚或律:精神是虚或的。虚或根源于实在,虚或是实在的消融。表达为:或定之或定等于否定。
2、生死律:一切都是可灭的。生命在生灭之间,情感在生灭之间,一呼一吸,缘起缘灭。
3、同构律:生命是一个群,心灵是同构的。一个群族就如同一棵树,所有的生命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共一个同构点,一个精神根。
七 生命的开放性
这个世界上最难解释的两个概念,一个就是我,一个就是生死。我是由虚或来解释的,生死是由生灭来解释的。
放开一点,做活一片。放开物质的不灭性,改为相对不灭,就可以构建一个理性的精神世界。
生命循环,是生灭的循环,是精神张力与物质张力的重复循环。所谓的生死轮回,是平衡能量与不平衡能量的轮回,不是灵魂的轮回。生命逝去,是永远的离去。每一个我是这个世界中的唯一的我,也是时间中的唯一的我,因此才需要倍加珍惜。
世界是开放的,开放是绝对的。生命群体就是一个绝对开放系统的最好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群中的个是不恒常,关系也是不恒常的。
生命是开放的,人总要吃,要代谢。女人需要男人,男人需要女人,母体总是要生孩子的。开放是生命的天然规律。

[ 本帖最后由 平板 于 2007-12-26 01:43 PM 编辑 ]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天天开心
人活在世间,就要开心。
很多时候,大家并不开心。人多时候最孤单,笑容也寂寞。不开心,生活的没有意义,所以不开心。
其实一切开心,都是精神高潮,有精神高潮,所以快乐。不需要意义,不需要理由。
人都有精神高潮。人把快乐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上,把行为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上,这样反而扼杀了自己的快乐。精神高潮,消解了意义基础。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精神高潮的基础上。有了精神高潮,然后不同的意义产生不同的精神高潮。什么样的意义,就是什么样的快乐,什么样的幸福。
众里寻,千百度,回首却在,阑珊处。开心天天都有,听听音乐,哼哼歌曲,蹦蹦跳跳,都能开心。开心是一种心态,放开自己的心灵,释放自己,就能够天天开心。
快乐随时起舞。天天开心,天天都有好心情。然后寻找自己的意义,自己不同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论雷锋精神
从小学生开始,就学习雷锋精神。所以从小学开始,大家就知道了精神这个东西。
雷锋精神,那是什么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人性的品质表现。
人、生命与世界的第一关系,叫做第一精神。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和对象的审美关系,那都叫第一精神。爱,美,都是第一精神。
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性,人的修养,人的品格,就叫做第二精神。雷锋精神就属于第二精神。人所说的各种境界修养,也属于第二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第二精神。
第二精神,是第一精神的次生品质。第二精神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人的生命性,人性,本身就是第一精神的产物。
所以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精神,就是人性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特征。人救人,那才叫精神,因为那在人性的基础之上。机器救人,那不叫精神,因为那没有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狗子救人,只叫有灵性,因为狗性也不是人性。
所以第二精神,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品质,人性的品质坏,那就是精神品质低下,人性的品质高,那就是叫精神品质高尚。人的心灵修养的境界高,那叫高雅,人的修养的境界低,那叫粗俗。
雷锋精神,是一种人性的奉献精神,这样的精神永存,是指品格永存。
第一精神是基础,一切生命都有母爱,这是第一精神。动物的第一精神通常被叫做本能,因为那是一种生命自觉。人也有母爱,人的母爱被叫做精神,因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
精神,就是人性的风范。精神就是心灵的境界。这就是雷锋精神中的精神的含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口是心非
什么是心?什么是爱?
人人嘴上都知道说,却不能细想。仔细一想,就又不知道了。不知道归不知道,人的内心里感受还是非常明白,喜欢、不喜欢,心里清楚。
在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是本能的,是第一精神。所以虽然人不知道什么是心,但是心却能够清楚的感知一切。
口里在说,心里却不清楚,这就叫口是心非。人的意识虽然已经觉醒,有了自我,但是内心深处,依然是处于本能的第一精神阶段,并没有觉醒,而是模糊的。
第一精神是生命自觉,第二精神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具有自我认知的行为,那才有精神性,没有自我认知的行为,那叫本能。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英勇行为,只能叫无意识行为,是不能称作为见义勇为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能叫见义勇为呢?
因此说,行为的自我认知性,是第二精神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第二精神。
第一精神是生命与世界的第一关系,第二精神是对第一精神的二次切入。第一精神就如同一条线,第二精神在这条线的基础上产生头、尾、中心、节点等概念。第一精神的节点,就叫做自我,第一精神的中心,就叫做心。
所以,我,心,并不是物质概念,而是纯粹的精神概念,是纯粹精神关系的产物。这样的纯粹精神的事物,就叫做虚或事物。
我,心,实际上是虚或的事物,口已经知道了,能够叫出这样的事物的名字,但是心还不知道,心还处于第一精神的状态之中。只有心里也清楚了,那才是真正的知道了。
口是心非,口已经是第二精神了,进入了二次精神的世界,但是心还没有,心还处于第一精神的状态之中,这就是本能状态,与生命实体还没有分离。口是心也是,那才是真精神。我知道,心也清楚,那是真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精神的说与思
精神的说与思,是最让人发傻的事情。
我思故我在,然后呢?不知道,谁也无法作进一步的推理,不能前推,也无法后推。
爱在心口难开,除了说出一个爱字之外,没有办法说出爱之外的任何涵义,爱之前,或者爱之后。
精神都是不言而喻的,自我是不言自明的。偏偏是这不言自明,让人无法言说。它就像一个光溜溜的东西,怎么说都不是,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口。
其实对于精神,人都并不糊涂,心里很清楚,只是说不出来而已。精神最大的难度不在于知,而在于说,在于思。对精神的说与思,推理与变换是最难的。
精神是一种自然表现。这种自然表现和其他现象的区别在哪里呢?大家心里清楚,但是就说不出来。我就是要把这个区别说出来,把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区别说出来,区分出实在和虚或两个现象类别。
物质与精神,都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人们却无法看到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任何实质上的联系。而实在和虚或则是揭示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内在的,幕后的,背后的联系。这种联系,就为精神的说与思提供了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说你,说我
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以一种虚或的身份切入的。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这个世界就多了一类对象,虚或对象。
人作为生命和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关系,这种天然的关系是决定着生命的活动。在这种天然关系中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物质意义上的世界,而是食物,是家园。通过这样的对象的观照,反过来看到自己,产生自我。所以说自我是二次关系。
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生命家园,一切关系都已经建立了。人从出生,到产生自我意识,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生命的家园,有父母,有亲情等等。我的到来,给这个世界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一个虚或的成员,一个纯粹的精神的成员。
我,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变得虚幻,不实在。因为纯粹精神已经降临到这个世界。有我,有心,有灵魂,这一切都已经在虚幻的世界中成熟了。所有的精神关系,都已经从生命实体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我,心,灵魂,这些东西才是属于精神的,他们附在某个身体上的时候,就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理解了我,才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有我,有你,有我们,这些都是精神虚幻的世界,是纯粹的精神的世界。人的爱,情感,都是在这个纯粹的世界中,一旦进入现实,就会变质。所以爱总是浪漫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我,来到这个世界,世界就变得象童话。我思考这个世界,世界就变得象神话。你,我,我们,构成了一个精神式的家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谈心,谈性
第一精神关系的产物,必然就是纯粹精神的。第一精神是生命的天然关系,第二精神是主观精神,也就是我所感受的精神。
心是虚或的,是纯粹精神的。当人们谈到心的时候,是一个虚或的东西,因为没有人知道心在哪里。当人们谈到性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东西。这就是实在的东西。
性是实在的,属于第一精神,而不是主观精神。主观不能控制性,性根本就不受主观控制,因为性是第一精神所决定的,是第一关系,我本身就是第一关系的产物,是服从于第一精神关系的。所以性的欲望是在我的作用范围之外的。
人是第一精神和第二精神都有的,第一精神一切生命都有,第二精神是人所独有。这就产生了矛盾,就是第一精神和第二精神的矛盾。所谓身体被判了自己的心,这就是第一精神背叛第二精神。实际上这谈不上背叛,因为第一精神是根本性的,而第二精神是我所强加的。如果不想让第一精神背叛,那就不要给他机会,给了机会,他就一定会背叛。因为最终起控制作用的是第一精神,而不是第二精神。
我是虚或的,心是虚或的,灵魂是虚或的,这些都是纯粹精神性的。这是人的第二精神。性是实在的,它就实在的在那里,他的精神性来自实在的作用。
精神高潮,可以通过纯粹精神的方式,获得心灵的高潮,也可以直接通过物质的方式,获得性的高潮。这些都是精神高潮,只不过一个是第一精神,一个是第二精神,根源还是在精神这里。
为什么人总认为性是下流的,心是高雅的?因为性是实在的,原始的第一精神,而心是虚或的,是我所认知的第二精神。当然心性也是相互影响的,心情会影响性情,性福也会影响幸福。风流而不下流,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折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4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赶尸
这个世界,已经沦为行尸走肉了。
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第一精神中,生活在性中,生活在本能中,生活在物欲中,生活在肉欲中。
这种沉沦,不是因为人向往堕落,而是因为精神支点的缺失。作为精神的人,却不相信精神,作为爱的人,却不相信爱,作为人性的人,却不相信人性。这一切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精神。
我不相信我自己,不相信心灵。在神灵时代,精神和物质世界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天地良心,也是十分清楚的。但是现在良心开始消失,因为心脏是肉长的,身体里面只有肉心,却没有一个叫良心的东西。
没有情感,没有爱,身体只是行尸走肉,这不是说人道德败坏,而是人找不到爱的支撑点,找不到情感的支撑的,没有任何依据能够证明身体里面有爱,有情感。最多只是有血液,有精子,这是动物都具有的。
我,就是一个赶尸者,赶着尸体在走,不知道精神在哪里,不知道心灵在哪里。
这不是夸张,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开始象破除迷信一样开始破除精神,破除道德。
精神只是一种迷信,实在利益高于一切。身体中没有精神,血液中也没有精神,神经中也没有精神。精神就是一种迷信,这是现代人心底的话。人们信守精神,仅仅是因为朴素的情感,从小建立起来的各种情感关系,使得人们还在内心中信守精神,而在知识观念中,没有人相信有精神这个东西,越来越没有人相信了。
人没有灵魂,没有良心,没有爱,只有利益的关系。这就是现代人的普遍观念。精神在不久以后要被科学家正式宣布不存在,只是一种迷信。
人在这种状态之中生活得也比较舒服。所以不要替这个社会担心,没有精神这个世界会转得更好。以前的人觉得上帝不存在了,简直无法活。可是现在的人不相信上帝活得更好。将来的社会,破除了精神,可能活得更好,大家按照法制生活,争夺物质利益,过上舒适的生活。人不要精神生活,就如同阉割的公鸡,从来不需要去想什么打鸣,什么交配,照样活得很自如。
但是作为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内心的挣扎,总有对精神的追求,总有一些时候,人会想起精神。那些空虚而死的,那些痛苦而死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精神并不是某种物质,而是物质的某种性质。任何物质,任何土壤,都能够长出生命,长出土豆和玉米。一盆泥土,最终会长成一盆土豆。所以找遍了土地找不到精神并不能说明精神不存在,精神源于物的生灭性。所以找到了物质,就是找到了精神,并不存在物质之外的精神,也不存在某部分物质才有精神。精神是第一存在,然后才有时间,有空间,有物,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5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思念
思念,想的是一个人。
有了思念,有了诗。思念是根,诗是叶。有了思念的根,才有诗的叶。
思念与诗歌,都是精神所为。思念是根,这个根,很深很深。诗是表现形式,长长的思念,长长的诗。思念与诗,都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
思前想后,都是在想实在世界,想一个人,想一件事。那思念又在哪里呢?
思念,很浓很浓的,他就是人和人之间的精神之线。精神并不在思念之外,就是思念本身。一个思念另一个,生命都是这样的。
人都会思念,这种思念的线,需要从人性中培养出来。因为生命具有这样的精神点,所以就能够培养出思念的线。有人多情,有人薄情,每个人的这个思念的线长短不一,坚牢程度不一。
仅仅有精神点是不够的,情,爱心,都是需要培养的。那些从小娇惯,对父母无情的事情常有报道。因为人的爱心,情感之线,都没有培养出来,就如同种子没有培育出芽出来。
思念的线,越拉越长,这就是精神的线,是人的精神之根。这种线是生命都可以具有的,至少是人都可以具有的。只要有精神点,就有思念之线。思念之线充满着生命的世界。有情有爱,有思念,然后有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4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章 地狱之火
下地狱,而且地狱有十八层。这些观念是内心的精神的外化。人的内心的第一精神,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世界是有层次的。精神在第一层,这里是灭火燃烧的。然后是第二层,这层是物质之火。当灭火上窜的时候,物质之火,掩盖住了灭火,因此人无法分清,那些是物质之火,那些是灭火。
上天堂,天堂也是有九重的。太阳光从天上照耀下来,而天堂上的光,从更高的天空照射下来,这些光芒穿透天空的时候,人就不知道那些是阳光,哪些是天堂中照射下来的光。那些精神的光芒,被星光和阳光掩盖了。
天使在每个人的心中滴了一滴眼泪,人就有了情感。而当眼泪从眼睛中滴落的时候,人们就无法分清楚,哪些是眼泪,哪些是湖水。
所有的精神,都在人这里,灭火最后表现为欲火,精神之光,爱的光辉,那是人性自身的光辉,人所看到的,不过是自身人性的光辉通过外在事物折射回来的光而已。天使的眼泪,就是人的眼泪,人就是天使,你就是天使。
无论是神、天堂还是地狱都是人的第一精神的体现。第一精神在生命中是固有的。而这种本性的第一精神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第二精神中的神,地狱,天堂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10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