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高三要求教师每次考试随着学生一起考试,这次摸底考试,我们也随着学生一起考试,深深感到作题之难,体会了一番学生的感受。这次作文题为《你听,多美》,先将自己的文章打出,见笑于方家了。后面我会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贴上来,这类作文,越是文化素养积累深厚的学生,其作文越有可观之处
你听,多美(有修改)
你听,那是什么声音?如此和谐,如此美妙,放佛上帝赐给人类的恩物,浸入你的魂灵,幽幽杳杳。这声音自何而来?
你听,这声音来自遥远的欧洲。
它来自莱茵河畔。在勃兰登堡,一间陋室之中,羽键琴声让你的魂灵降落尘世,体味尘世的悲欣。呵,那是《勃兰登堡变奏曲》,巴赫老爹,你为我们从上帝那里唤回了尘世之音。
这尘世之音愈奏愈响,他又飘向了多瑙河,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你听,《英雄》在欢呼,《D大调弥撒》在悲叹,那是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喜与哀。这位钢铁般的巨人将指挥棒传给了舒伯特——这一生潦倒的伟人。你听,菩提树响起,那浑厚的男中音,是漂泊旅人不幸的倾诉,还是对舒伯特“未完成”人生的一个辛酸的注脚?而在维也纳森林中,一位王者在漫步,他在寻求振奋普奥战争中失败的维也纳人的情绪。你听,那是《蓝色多瑙河》,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如今的每年一月一日,他都要响彻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呵,你听,在众河汇聚的地中海旁,伟大的亚平宁半岛之上也响起了这尘世之音。希伯来奴隶在歌唱,他们要乘着《金色的翅膀》寻找救赎之路;奥德赛在呼号,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苔丝狄蒙娜,由于嫉妒和猜疑。而《丑角》在一旁《穿上戏装,粉墨登场》,他也在舞台上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由于同样的原因。但那却不是戏,而是真实。究竟是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在这尘世之音中,你找不到答案,但只有那声音铭刻在你的心中,常于长夜之中把你唤醒,向你逼问,催你思考。
你听,这尘世之音中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好似原始的呼唤,将你从遥远的欧洲带回我们神秘的东方大陆。你听,在《牡丹亭》中,一位豆寇佳人,步香闺,轻启朱唇,因梦成痴,因痴生情,因情而丧,又因情复生。“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伴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吴侬软语中,我们领略了一位南国家人的爱恨情痴。而金戈铁马中,金陵粉销,一声“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就这点花月情根,就割他不断么”,《桃花扇》碎,只剩下数声渔夫樵子的悲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只剩下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于是,你听到了,无论是遥远的欧洲,还是我们古老的故土,这千百年来,尘世之音从未间歇,悲欢离合,爱恨情痴,在这小小寰球之上,演绎着我们共同的人性之光。
你听到了,你的魂灵在其中沉浮,而后超脱。
你听到了,这尘世之音,他从未离开大地。
你听到了,这上帝的恩物,它永远属于尘世。
你听到了,这,多么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