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风陵夜话 于 2009-7-20 10:15 编辑
听子建兄这样说,的确很有感触,跟据子建兄的说法,我粗略可以列出以下几点:
1)唐诗的确到中国诗歌的巅峰,不过,也正如你说,即使这个巅峰中的顶峰杜甫,在留世一千四百余首诗歌当中,若想从中找出优秀的叙事事,的确不易。当然,他有极为出色的《三吏》《三别》与《北征》《兵车行》。不过,这些诗体如果单从艺术角度来讲,与他那一大批抒情诗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2)宋一朝(南宋除外)168年,不可否认,在这一个半世纪中,单就以文化而论,确实已出唐之右,达到前无古人之大成就,不过,宋文化在我印象里,至今仍是不成体系,即形不成一个凝重的、大气的、有张力的大文化。似乎168年的北宋王朝,永远是在杂乱无章中进行,即使文化,也显得太过凌乱,尽管这中间大师辈出,可我仍感觉它轻飘飘的浮在空中。
3)元明两代,总的来说,太不成气侯,元曲虽多,可惜太杂,并且大多不具备太长久的生命力,即使偶尔有几位出色的艺术大师,但在元朝似乎永远动乱的年代里,裹腹尚且不够,何来创造艺术?
4)明朝,我认为,他是最悲哀的一个王朝,整整一个明朝,在文化上,几乎没有任何、哪怕一丁点儿的突破,尽管四大名著中有三部出自明朝,可是,所谓的《四大名著》真的能代表中国文学高峰吗?换言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很有意思吗?如果你读过《三国志》的话,你会发现,《三国演艺》完全是一本严重抄袭、并且在抄袭中还不尊重历史的文化败类!《水浒传》我提都不想去提,如果说《水浒传》能称得上所谓的名著,那么《金庸作品集》是不是该称得上中国文化史上的泰斗呢?《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比较幽默,并且也符合我的口味,可总的来说,称为名著有过,称为“奇著”作为合适。就因为这样,一提起明朝,我们会想起什么“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之类的不入流的小角色,而再也出现不了唐宋时那些大家。
5)清朝,这是个极期活跃而又极其不知所措的朝代,抛开别的不说,清朝文化,的确涉猎极广,一个清朝,几乎囊括了中国四千年所有文化,正如子建兄你说的那样,很杂,不过,正因为它的杂,让我们记住了一个海纳百川的时代。尽管,清朝在总的文化上来讲,还是弱小而悲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