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命运之夜
1789年7月13日夜晚,懊热无风。
所有的人家都锁紧了门窗,没有人关心波旁家族的命运,没有人关心这是造反抑或革命,枪弹和断头台都没有眼睛,恐怕鲜血迸射是这群疯子眼里最美丽的画图,对生命本身的蹂躏是最容易上瘾的毒品——街道上每一个迎面走来的人,他的血会以怎样的速度凝固,他的头颅会在空中划出怎样优美的抛物线,他妻子儿女的哭天抢地,会是多么美妙的交响!
何况恐惧本身更令人战栗,储物柜里的食品总是不够,平静的明天总是遥遥无期。任何一声嚎叫都能轻而易举的震破无眠的人脆弱的神经,每个父亲抚摸着胸前的十字架默默的祷告以求心灵的平静,每个母亲守在孩子的床边强烈的渴望着上帝能派来一个英雄。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很久,如果说今天有什么不同,可能白天的这一波稍微激烈了一些以至于彻底掀翻了飘摇中的波旁家族,以至于后世有史学家称之为法兰西的“命运之夜”。
然而枪声和口号声,血腥的味道……在13岁的苏菲.热尔曼的世界中全部消失,在命运之夜里,她的心灵被填满了注定的悸动和安宁。
“罗马军队的铁蹄终于冲进了意大利南部的锡拉库扎,一个鲁莽的士兵将冰冷的剑指向阿基米德的胸口,他从满地的几何图形中抬起头来——请不要弄乱了我的画图……”
家族私人图书室里精致的油灯散发出晦暗的光芒,苏菲忍不住合上那本书,脑海中不断翻腾着刚才的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一模一样的脸,灰白的长袍,干枯的树枝,灼热的地面,优美深刻的图形,遥远深邃的奥秘,纯真而沉迷的眼神,浑然无物的陶醉……真美啊,请停一停!……
下身传来从未有过的阵阵窸窸窣窣的痒,她下意识的收紧了双腿,为什么会这样,她失神的想,脸颊一点点变红。
然而锐利的剑已经刺穿了阿基米德的身体……“苏菲!你在哪儿?已经这么晚了”…… 鲜血染红了他的长袍,一滴一滴的打在那些美丽的图形上,在地中海阳光的投射下迅速凝固……“苏菲!”父亲急切的声音越来越近……阿基米德的身体终于倒了下去,重重的扑在他一生挚恋的图形和方程上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父亲提着油灯站在她面前。
他看见女儿眼中清澈澄明的泪水。
他奔过去将她的小脑袋紧紧揽在怀里,“害怕枪声吗?我的宝贝……”
然而她挣脱出来,忧伤而真切的望着父亲,眼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如果一样东西能令一个伟大的人迷恋一生,那么它会有怎样的魅力?”
弗朗索瓦.热尔曼迷惑的拾起倒扣在桌面上的那本书——
《数学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