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题材较特殊,这篇散文没有按类别,而是排在最后上传。
异样的历史
1996年,东瀛岛国一场败诉的官司使东史郎的名字为国人所知。三年后,《东史郎日记》 浮海来到中国。又一年后,我读到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感到喉咙口好象被堵住了似的。虽然明明知道写下的文字不会讨人喜欢,还是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想让读者们看一看日寇铁蹄践踏中华时,我们人民中的一些人究竟干了些什么,
1937 年10月1日,东史郎所在的森山中队北上进攻河北石家庄途中,又对衡水进行了炮击。“一发、两发、三发,但坚固的城墙纹丝不动。几分钟后.大概是害怕了炮击的衡水县城的居民,挥着赶制出来的太阳旗一字排开在城墙上,表明了归顺之意。”
10月6日,该中队并进献县郊外的一个村庄时,“一群衬民手持太阳旗.摆开桌子,端着茶水在迎接我们。他们预先就知道我们要来。……到了午饭时,村民们做好了鸡蛋汤端给我们。”
次年2月8日,中队驻扎磁县时,当地居民“张嘴就是钱,一件汗衫要五钱,十根一尺左右的木条要十钱。自己跑来说帮我们忙,干完活就伸手要钱。”
这些中国人在东史郎心中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可想而知,难怪他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中国人:“这样的入大都卑躬屈膝,丧失骨气,他们喜欢造谣中伤,姑息迁就而不能坚持己见。这样的人最终也不能领导别人。”
遗憾的是,这种被鲁迅先生痛批过的这些“国民劣根性”时至今日,仍没有多大改变。《读者》曾发表过一篇日本留学生长谷川弘一的“帖子”。这篇奇文在大肆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挑拨海峡两岸人民的关系之余,还提到过一什事:当长谷川与一些对他这个毫无背景的留学生“点头哈腰“的中国人接触时,问他们是否知道邱少云烈士的事迹,他们竟然说,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傻瓜了。
唉,《东史郎日记》披露的这些异样的历史,即使谢晋那样的大导演也是不敢投拍的,因为它触到了找们民族心灵级深处的丑陋。
作于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