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95|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楼顶的人

[复制链接]

4

精华

1116

帖子

3388

积分

viscount

大路上微生物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附注:很久以前就一直很想写一篇“悬空的人”,可是放着都没有写,最近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荒唐人的梦》的视频,想起了这回事。写成了“在楼顶的人”,本来还想把题目改成“在楼顶做梦的人”,可是想想太复杂了。


在我的左耳旁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如果你在落地之前醒过来,你就会进神圣的天堂!”在我的右耳旁有另一个声音对我说:“如果你在落地前一直没法醒来,你就……”
这两个声音令人讨厌的非常聒噪,在耳边嗡嗡的令人心烦,他们令我没有选择,他们堵死了我任何的出路,他们无非是想让我从这大楼顶上跳下去。你们就是不让我有条活路走,你们为什么这么狠?他们为什么不想想:我是他们的儿子阿!


我一个傻乎乎的站在楼顶边上,糊里糊涂地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呐喊:“我马上就跳下去了!我就要跳下去了!”这里很高,可是还无法直接触摸到天堂,可是我仿佛能够看到那里的情况,那里是多么清晰可见,那里有圣洁的空气,有神圣的上帝,有可爱的仙女,还有那无限的生命,一切都像传说的那么美好。突然我觉得这个天堂很罪恶,它竟然逼着我用此生的命去做阶梯,没错,它逼着所有的人,我是被逼的,这个丑恶的天堂,这个罪大恶极的上帝,他们都是魔鬼,他们是邪恶的。你们无情无义,逼着我走上绝路,想要我死,你们根本不讲仁义,非要我无路可走,你们狠心地要我死了才心安。哈哈哈……

我不知道这里有多高,他们在下面吵着,他们就是看热闹的那些人,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为什么的人,他们朝楼顶上的我这么看着,嘴里碎碎念着,我大概知道他们在念叨什么,不就是在说,有个傻瓜要跳楼吗,然后还喊了好几次,但都没有跳下来。他们暗地里肯定都在骂我:要跳就赶紧,没种不敢跳的就下来,别浪费老子的时间。我不介意,反正都一个快死的人了,随他们说去吧,你们还能骂人是你们的福气,你们还没有走到那种令人无望的地步,你们应该为自己还能活到明天而感谢那个上帝,但是我不怕告诉你们,你们迟早也不会逃脱那个恶魔的手掌心,你们迟早要被出卖,成为一级阶梯。因为,我们都一样,在这个世界。

将来,你在这个楼顶上,也会看清楚一切,真理,会在你死亡的那一刻展示。

我决定往下跳,因为活着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有时候我在想,怎么会有人这种东西出现,为什么人只能朝一个方向走,无法回头,还有的时候就觉得人生下来就是犯贱,无缘无故受苦受累,甚至不过就是一个左右为难无处走,累人累己还人精的废物。有人都说我悲观,可是我没有,我很乐观,我能捱到现在,我不乐观我早几年就死了,他们说这是个过程,凡事都有一个酝酿的过程,什么革命之类,都是在忍受压迫很久之后才爆发的。OK,fuck the regulations! 少在我面前说这些废话了,人最犯贱的不就是这种忍受吗?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忍受着什么,他们这些猪猡,真的以为把你的脸伸过去被打之后能得到什么吗?我说他们是没有睡醒。有人还说我心理其实不大正常,可是我不相信什么心理学,人这种东西,变幻无常,你指望科学来掌握人心,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偶尔让那些心理学家卖弄一下就好了,不要再提这个可笑的科学,有病的科学。


我纵身一跳,整个身体开始往下落,我感觉很舒服,很轻松,很久没有过这么自在的感觉,我幻想能有两片翅膀,我很想放声歌唱,可是我不知道要唱什么歌,也不记得任何歌词,随口冒出了:“我来了!”然后我耳边那两个声音又同时出现了,他们没有说话,只是笑,他们的笑声很尖锐。我感觉受了骗,这个世界没有天堂,这一定是个谎言。

我身子在往下坠,我突然感到害怕……


我记得我在往下跳的时候一点也不感觉到害怕的,我就像习惯作某件事情一样,全部都是很自然的,很机械的,不就是往下一跳吗?简直就跟我们小孩子玩的一个游戏“跳房子”一样简单,只是一个向前小跳的动作。


我开始惊慌地用眼睛去环顾自己所能见到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应该寻找些什么,也许是奇迹,可是怎么可能,我就快死了,永远也无法希冀有奇迹。就在这个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最后的现实,一个老太婆手里拿着一把手枪,正指着一个老翁,食指正往下扣动扳机,我看到她眼中的怒火,她似乎也看到了我,因为她神情突然变得吃惊,我看的很清楚,就在这个时候她的手枪偏了偏,食指也完全扣下了枪,我看着那颗子弹穿透窗户的玻璃,带着那些玻璃碎片,朝着我飞了过来。

我中枪了,哈哈,我中枪了……


我醒了过来,可是并没有上天堂,我就知道,这是个谎言,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天堂,那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胡编瞎造出来的海市蜃楼。

你们还在下面吵,你们还是那么不耐烦,你们知道你们所站在的人群中有多么可恶吗?你需要他们,你需要走在人群中,你不希望自己被看见,因为你怕被人看穿你那不愿公之于世的秘密,你极力寻找人群的闹市,你尾随他们走来走去,但是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你不觉得浪费生命吗?

你知道?那你现在还在这里看人跳楼,你看到别人都抬着头看楼顶的时候,你为什么停下来,也抬着头一直看到现在?你为什么不继续去忙你应该忙的,你为什么半道上停下?你是不是也觉得看热闹挺有意思?在路上突然看到有人跳楼,等下回去就可以跟自己的同事,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以及其他人在聊天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讨论“跳楼事件”,你会炫耀自己亲眼看到哪个跳楼者怎么往下跳,可以跟人提及那个跳楼者多么无耻,喊了那么多次“要往下跳了”也不跳,浪费了自己不少的时间。是不是这么回事?还是在看完跳楼后只是感叹一下“生命原来这么脆弱”,你少来这一套,这些废话你还是回到什么狗屁文学作品中找吧,去那些垃圾影视作品中找这样的感慨也不难。这些就是你的天性?倚老卖老,以显得自己多么有经验学识,活着就非得这样费劲吗?你为什么要活的这么不堪入目呢?怎么你不觉得吗?那我无话可说了,你该想你是多么幸运了,连这一点都没有认识到。当然,我说的不是你,而是你们,是他们!

人群中的人啊,你们到底都在看什么?你们看着我的时候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被那颗子弹吓得浑身冷汗,惊醒过来……


我不知道这楼顶有多高,但是的确很高,因为我看到的人群是那么小,而且我自己一个人也是从楼梯上走了很久,才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
寒鸦的博客——荔园拾荒者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7-5-22 11:26 | 只看该作者
寒鸦兄绝对是一个有潜力的推理小说家啊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116

帖子

3388

积分

viscount

大路上微生物

Rank: 7Rank: 7Rank: 7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20:18 | 只看该作者
晕,从哪里看得出来!!!
寒鸦的博客——荔园拾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精华

4122

帖子

1万

积分

duke

为爱挥剑的流浪者

Rank: 10Rank: 10

牧场荣誉勋章

4#
发表于 2007-5-22 22: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心理描写上
绝对的诡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116

帖子

3388

积分

viscount

大路上微生物

Rank: 7Rank: 7Rank: 7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自己没有觉得!!汗!!!
寒鸦的博客——荔园拾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38

帖子

1014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07-5-23 13:11 | 只看该作者
老兄,你是有才华的。真的,好好珍惜,不过让我心痛的是,你似乎在别的道路上,虽然这个道路看来是主流(即,如今流行追求这样风格的文学作品),其实我总觉得这是处在人类命运边缘的作品。

你最后一段,让我很难过,但愿不是你的想法。

如果想摆脱西欧文学开始的那种看似主流其实边缘的文学风格,其实第一个要更新的看法就是“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西欧文学中那种荒诞,说白了,他们和自己世界的关系,就是自己和大自然的关系,别的人对他来说,其实是不存在的。

真的,要更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我是说:要重新摆正自己和人民的关系,和人们的关系,摆正自己和人群的关系。

这个可以说是个相当深刻的基础性认识,如果摆不正,实在太凄凉了,其实,那是认为自己在人群中是孤高的,是孤独的,独有自己拥有神圣事物,独有自己攀登顶峰,别人根本不可能攀登,这样的意识,会把人陷于不幸,我这里不是说从理论上推导的结论,我说不幸,是说人远离了人群,陷入了真正的孤独,苦闷,痛苦,却不自觉,这样的真正的生活悲剧。

你的那篇论述《地下室手记》的作品中问,为什么人会有那样的苦难。

你的话里有这样的词:“你极力寻找人群的闹市,你尾随他们走来走去,但是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意义,你不觉得浪费生命吗?“

再有最后得句子”我不知道这楼顶有多高,但是的确很高,因为我看到的人群是那么小,而且我自己一个人也是从楼梯上走了很久,才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

唉,这里有种很深刻的东西:你不信任人民,不信任人们,虽然你并不特别憎恶他们,但你对他们不信任,不信任与他们走在一起,会成功得获得人类在尘世上的幸福。

也许,你想寻找幸福,但只是想独自寻找,你觉得这些庸俗,可笑,无聊的人们身上,不可能拥有发现未来真正的幸福的可能,所以,你才厌倦,你才觉得他们可笑。

你知道嘛?这就是对人们不信任,实际上,登顶而渴望自杀,是做了一场悲哀的抉择,你决定自己独自寻找幸福,你决定不去把热忱的希望寄托在人们身上,但,你悲愤的发现,不过是场可笑的闹剧。

虽然你已经发觉是闹剧了,但是,你最后还是停留在了楼顶。

最后的结局是悲怆的:你把留在了楼顶,理解为了你对周围的人的胜利,理解为了孤傲的自己,高于了周围人们。
但是,兄弟,我却深感悲痛:你留在楼顶,不是高于人们和自己的胜利,是你巨大不幸的开始,你还是抱有这样的信念:无聊的冷淡的人群啊,你们身上到底有什么好的啊,我能在你们身上找到什么美好,和幸福呢,我能在你们怀里获得什么解脱呢?不,不,你们其实是些无聊,可笑,只会站在楼下嘲笑的可怜虫。

老兄,难道不是嘛?

唉,这是整整一个时代的人的悲剧,大概全世界百分之九九的人,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他远离人们,不信任在人们的怀抱中有幸福和温暖,他没有把孤独理解为不幸,他理解为自己获得了自己对周围人的胜利,他认为在世界上,只能够获得这样的胜利,最后的收获也就是这样的胜利,因为他在孤独中,什么也没有发现,幸福没有发现,温暖没有发现。

而这种整个时代的这样的意识,其深处到底有什么东西造成了这样呢?一句话,其实,是对”在人民的身上和心怀中,获得人的幸福,或者和人民一起辛苦劳作,可以最终真正获得人的幸福,”失去了信心,对在人民的命运中,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幸福,这样一种历史展望,发生了动摇,失去了信心。

其实,老兄,你可以停下来,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到底认不认为周围那些天天在你眼里“争权夺利”的势力小人们,就是这些人身上有没有可能寄托整个人类的幸福呢?估计,你会摇头。

是的,这就是整个时代在人心头投射的扭曲阴影,有这样的阴影,其实,可以说,我们人群终决大多数的人,其实是对“人群”中最后可以寄托人类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失去了信心。根本不信任壮歌看似无聊,自私,卑劣的人群,怎么可能有人的幸福呢?

既然有这样的深刻的潜意识,人怎么可能对周围的人不厌倦,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从不争权夺利的人,自然而然就有种不满,不屑,进而不由自主的,把信任和兴趣,从整个人群身上,移到自己身上:看来,世界如此堕落,如此无聊,如此无益,看来幸福是不可能在他们身上了,而且他们也不是那种有资格可以看到人类未来的人,就算他们怎么争取,怎么斗争,他们也不会争取来人的幸福,看来,看来,幸福只有靠我自己了,仅仅是我自己了。

所以,整个世界的人,都走向了这样的幻灭:对人们的不信任,对周围人群的不信任,对人类集体命运的幻灭。

所有西欧文学中的深刻幻灭感其实就在这里。整个问题之所以深刻,就是它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命运,是最最重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经历和人的历史,会很痛心的发现人到底走向了什么样的悲剧命运中。

在荷马诗史中,人的命运是热烈火热的,那个时刻,人本能的信任人群,人类,只有投身在这个集体中,人才有可能是幸福的,甚至那时人们没有这个“只有,可能”,人们的认识是“投身集体,在这里有幸福“。这是人类之初始时的意识,是人的命运意识开端之时的伟大的起点。

此后,发生了越来越悲剧的剥离,在其中,基督教,其实依然能够维持人与人们的关系,因为那时人还是与人群和谐的,虽然那时也是悲剧般的生活灾难,但这个意识还停留在古代意识中。

真正悲剧发生在人文主义兴起时,从古希腊文化复兴的文艺复兴,有着多种伟大的继承,但是有种最伟大的东西,没有能继承下来:天然的,个人对人群命运的深刻信任。

个人意识深刻觉醒,在这个时刻,当然,这个历史时刻,无疑是进步的,但悲剧的种子其实就此埋下了。

个人越来越发觉自己中有种让自己都为之陶醉的东西,人们发现自己可以成为艺术家,因为自己的灵魂是美好的,这里的确有让自己深刻陶醉的幸福在。人们纷纷渴望自己成为能独自自己缔造幸福的人。从拿破仑开始,人们就更疯狂信任自己了。

这在那个历史时刻,人这样疯狂的信任自己有着伟大的建设作用,人类历史因此收获了无穷的成果,社会制度的崭新发现,社会体系的深刻缔造,艺术成就的伟大光明,等等,这都是”人深刻信赖自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

但悲剧已经开始萌芽,在渡过了这个时期之后,“深刻信赖自己”的意识中,英雄性已经消失,建设性消失,人们遗留下了“深刻信赖自己”的习惯,变得已经开始不大信任别人了。因此,此时,整个社会和世界,人的命运已经雪崩般崩溃了,人的命运,进一步演化为,单个人的命运。

人的命运再也不体现为全人类的命运,而仅仅成了 单个人的命运,他来到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无望承担自己的命运,承担自己的生活,承担自己的苦难,整个人类已经和他无关了,人群中,也不可能潜藏着未来的伟大的幸福,因为这个人群开起来,都如此无聊,如此自私,只顾自己,这样,世界进一步沉入了悲剧性命运:人对人类的命运已经开始具有幻灭感了。

而人的自私,和人的命运的分裂,加剧了人的道德上的无依靠,人进一步沉沦,变得自私,只顾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人就开始发生可悲的分裂。

那些不愿意这样的人,就开始试图变得不那么自私,渴望别的生活,渴望从周围冷淡,枯燥,乏味,沉闷,只是充满了痛苦的无聊生涯中解脱出来,这时,这样的人,如果他没有深刻的信念,由于“对人类命运的不信任”和“信赖自己”的意识作用,他的命运可悲的转向如下的方向:轻蔑得对待整个人群,因为周围的人都是无聊,自私,争权夺利。

这样的人的命运,最好的写照就是多余人,莱蒙托夫曾在自己的诗句中这样写道 :

“用冷淡的眼光扫视周围,你就会看到
生活是这样空虚而又愚蠢的把戏…….”

他的诗作的愤怒,是对周围社会的批评,在传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语境中,被人理解为是进步的,但在我眼里相反,即使他批评的是整个上流社会,其实他发出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批评。

无论普希金还是莱蒙托夫,塑造的多余人,都是自觉自己高于周围的人,但是他们还是找不到自己的幸福,也许他们一辈子唯一的收获,是胜利感:自己对周围人群的胜利感。

但是这样的胜利感,是可笑的,充满了软弱无力的幻灭性。

多余人,认为在自己高于周围人群的胜利中,似乎才可能有人的命运的幸福。同样的潜意识是,他不信任一个充满了堕落,无聊,可悲,鄙俗的世界中的人们,不相信这些人,这些堕落的人们身上能有人的未来产生,能有人的幸福产生。

这里有个最为深刻的问题:就是,对这些堕落,鄙俗的人,如何定义和如何评价的问题,到底他们是不是有权获得你的信任的,他们身上是否有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人类的幸福所在。

过去,通过把多余人批评的人形容为堕落的统治阶级,把问题给模糊化了。其实,今天,是时候恢复这个问题的全部意义了。

就是说,这些无论怎么堕落,怎么无聊,怎么自私,怎么。。,这样的人是否还可以被你信任,被你寄托,被你信仰呢?

历史的分水领就在这里,悲剧也就在这里。

依然信任的人,将成为伟大的人类建设力量,而还是不能信任的人,将走向可悲的幻灭。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说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得成为“依然信任人群的”运动。
而大部分的人,都留在了“仅仅信任自己的”悲苦痛苦中,留在了那个他认为自己是胜利了的境地中,换句话说,他留在了不幸之中。

为什么,整个西欧文学的大部分存在主义,荒诞派,等等,具有那么深刻的痛苦,就是因为在“仅仅信任自己”中,真的,的确是发现不了幸福的。

甚至不但他们,我们自己的文学中,也有这样可悲的错误。

我说的是鲁迅,其实鲁迅对“国民性”的批评是场历史悲剧,或者历史错误。当时,他的批评自然是进步的,但是他的批评放到今天看,是场历史错误,他的批评中的潜意识:不信任人民,人们的形象不是大度,恢弘,充满力量,充满了未来的光明和伟大幸福,相反,是堕落,渺小,软弱......

其实鲁迅是犯了错误的,他的著名的“铁皮屋”言论,今天还被人们传诵,觉得他说得深刻,人们还觉得他伟大,其实伟大是伟大,但他的铁皮屋,其实是场历史悲剧和历史错误。

鲁迅当年已经遭到了左翼文学界的批评,他最终痛苦的从里面解脱出来,自觉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他的遗产和流传,到现在还在可笑的流行。

前些年出了个余杰还是余什么,模拟鲁迅的国民性批评,写出了“鲁迅式的国民批评”,我当时看了真是感到可笑又悲哀,思想意识中这么会存在“如此自大的欣赏自己的道德完善和自己的完美性”的人呢,其实任何国民性批评,都含有“欣赏自己的道德完善和自己的完美性””的深层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国内,也没有避免这样一场幻灭。

可以狠点的说,老兄,你似乎也沉入了这样的幻灭中去了。

我们说的是:世界此刻的确让人痛苦,人的生活沉入不幸,人没有找到使自己幸福的道路。这是现状。问题是今后的倾向是什么样的呢?

一种道路,最终只会体验到幻灭,或者,大不了,就是自己对周围人群的胜利,在这样的胜利感中,幻灭的存在着。

一种道路,痛苦的反思,回到对人们深刻信任的道路中,信任在这些看似清苦,困顿,自私自利的人群身上,依然有整个人类的未来幸福存在,并且只可能在他们身上存在,在自我之中是不会有的。

这就是我从登陆论坛以来,所一直宣杨的理论的最深刻背景:我说,人人都是人子,即使他无论如何堕落,他都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信赖的,我说贪官身上有人的深度,值得我们去了解,因为他们是人中的一分子,在他们身上寄托的整个人类命运的某种最深刻的深度,不去领略和了解,人就不可能获得人的正义和幸福。

此外,还因为我意识到这样,所以我才愤怒的大张旗鼓的批评了封凌渡老兄的“爱情幻灭”,因为他那样的幻灭断言,其实背后隐藏的事实还是:我论断幻灭,跟别人无关,我论断,就是真理,人的事实仅仅是他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实。

这一系列的情绪的暴露,包括,寒鸦老兄的这一篇,包括封凌渡老兄的那篇爱情幻灭断言,都是“不信任人,不信任人们身上有人的幸福,人的未来”的各种行色各异的表现。

最直接表现就是:把自己的发现,描述为对别人的胜利。

我前些天说过,如果是小说,那么幻灭由人物自己负责,但如果是诗歌,则幻灭由自己负责。里面潜藏了重大的东西,今天就一并说出莱。

巴尔扎克《幻灭》描绘了一个人的生活命运的幻灭,首先:这是人物自己心灵和自己信念的破灭,自己生活道路的破灭,跟巴尔扎克无关。巴尔扎克对它是客观的。
其次,巴尔扎克是高于它的的。因为,巴尔扎克把他的生活幻灭,描写成了他自己生活的道路,比如他自己道德堕落的可悲结局。他把这个幻灭的社会原因,清晰得勾勒了出来。这样,请大家注意啊——
这样,幻灭,就不可能成为真理,成为人的无可避免的命运,相反,这杨的幻灭,就成立一场社会错误,一场因为错误的生活道路导致的社会错误,从而,这不再是一场真正的人类悲剧,和人类幻灭,因为,这不是人的真理。这样,这就不是一场胜利,而是一场人的失败的悲剧,可以说,这样,人的正义得到了完美的勾勒,可以说他正确得揭示出了:他的那场幻灭,不是精神胜利,而是精神迷雾,是一场报应。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荒诞派的幻灭,比如《等待戈多》。

这里的幻灭是什么呢?在这里,幻灭,被描绘为作者的一场精神胜利,幻灭,没有被报应,也没有遭到惩罚。作者根本没有去描写出来其社会根源,他认为他已经把握了全部的东西,比如,社会根源,比如社会原因,他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他发现的是一场真正的无可避免的人类悲剧。

因此,这样的幻灭,可以说,作者是自己的一场精神胜利,没有遭到惩罚,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人的真理。

这里,幻灭没有被生活惩罚,也没有被人的正义照耀,最后,一切,仅仅是作者发现了一场精神胜利,而此刻,人的生活和人的幸福,一点也没有改观。

这就是两种幻灭,在文学中意味的深刻不同。我们说,后者,荒诞派,这样的精神幻灭,的确是由作者自己负责,因为他没有描写出这样的幻灭的原因,如果一旦描绘出来其幻灭的正确原因,那么,人们就可以明白这个幻灭是一种偏离了人的道路的惩罚。

回头再谈封凌渡的那受《爱是谎言》诗歌,首先,的确,这就是应该由作者自己负责的幻灭,所以我因此才批评他,因为幻灭是发生在他的心里里,而不是人物心灵里了。

其次,封老兄,把爱情的幻灭,描写为自己的精神胜利和发现,描写为自己在被蒙蔽后,愤怒的发现了可悲的事实,并且是最后的事实。这就是和荒诞派一样的精神原因造成的一场类似的幻灭悲剧。

实际上,我曾经描述过为什么人会在婚姻中幻灭,并且揭示出了人的在婚姻和爱中的幻灭是别的原因。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博克,里面由很多论述婚姻幻灭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u/1225051700

我不是自夸,我并没有发现什么真正的伟大思想,但至少我勾勒出来了:人在爱情中的幻灭,决不是自己发现了什么“人的真理”,不如说是因为人的道路,人的命运中的偏离,人对人的正常美好道路的偏移。

具有了这样的视野和悲剧认识后,你就不会认为说:爱是场幻灭。

我之所以恼火的指出说:人无权宣布幻灭,就是因为你们很多时候,不顾这其实是自己的迷雾,却把它冤枉成“人的命运”。

再有,我说,人不可能拥有全部事实,就是想提醒大家:一,要学会拥有人的视野,而不只是自己周围生活的狭窄视野,二,要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无权成为“可以定义全人类幻灭的事”,因为的确,自己不可能拥有人的全部正义和全部事实。

你们中的很多人,肯定对我这样的论断深感厌烦,我也没有办法,其实,我指出这样的信念,比如,人不可能有拥有人的全部事实,因此不可能幻灭。这是一个例子,给大家一个例子,那种深刻信赖人与人群的关系中蕴含人类的幸福和未来的人,具有这样信念的人,会怎样来思索,会怎样来体验,会怎样来感受,会有什么样的心灵方式。

当然,我从来都知道,人是自由的,人有无限的自由,他可以幻灭,在自己心灵的幻灭,甚至他可以是任性的,就跟地下室里一样,是狠毒而任性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从人类的沉痛的生活经验,我们难道还看不出我们因此沉入了怎样的生活悲痛嘛?

当然,人是自由的,这谁都可以轻而义举的获得这样的信念,人们总是认为具有这样的信念是可贵的,而今天,我要说,人主动的为自己加上一些深刻的东西,主动限定自己,则是更可贵的,就因为自由是天性,所以,主动的自觉的拥抱全人类,从灵魂中拥抱全人类,而不是放肆的无聊的无目的的发泄自己的自由,仅仅信任自己,无法信任人们,。

可以说,和荒诞派,存在主义坚定对立,是我的永远的信条。

我曾经多次把人到尘世来,形容为“人,是来和人一起的。”人在孤独中是没有幸福的。
而存在主义的可怜虫们,却抱有这样的信条“他人即地狱”。

的确,怪不得,存在主义的可怜虫们,成为了地狱中逃脱不了的甲虫。既然别人都是地狱了,那么世界怎么可能不是地狱呢?

最后,这样的人,唯一剩下的就是对自己的精神胜利,对周围人群的一场精神胜利,再往前发展,等待他们的就是幻灭。

是为,论“人的幻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116

帖子

3388

积分

viscount

大路上微生物

Rank: 7Rank: 7Rank: 7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14:2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是想表示感谢,看着这些文字,确实让我受益非浅!而且这些看法,毫无疑问比我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可以说彻底的解析了我的这篇拙劣的东西!

其次想要申明一点的是,这篇作品中的看法不尽是代表我自己的,我写完了最近的两篇——“在讲台上”和“在楼顶上的人”,我还打算想写“在窗边”,“在门口”,“在楼梯上”(今天突然在一个楼梯处发觉到似乎可以写一个爱情相关的体裁),这些都是我想模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种尝试,标题之所以都是这样的,是因为自己看起来很有点无知的想做一个模仿的系列(见笑了),也是自己对一种边沿状态的肤浅认识。因此,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只是想去模仿,而并不是代表着我自己的价值判断。

我肯定自己模仿很差劲,因为我竟然没有保持好自己的判断与小说中(如果我这样的东西也能叫小说的话)主人公的距离,让怜悯兄看出了我自己和其中主人公的某种近似(但是,我也不能否认自己确实会同主人公一样这么想过,我觉得自己也是很卑鄙的一个人,就像小说中的那个人一样),关于个人和人群,关于崇高和恶意,我必须承认自己也有任性丑恶的时候,也有自由放肆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有病的人,我也曾运用过不断呻吟去暗示别人“我牙很痛”,我要他们不得安宁,这种心怀歹毒,我确实曾经做过。这些不知不觉就会渗透进自己的文字里面。

而且可以坦白的说,这里面有我自己个人的经历,只不过我在内容中把这些都绘成了心理的表述,只有主人公一个人才知道的现实,当然我这样的一种经历就已经只是一种情节上结构的淡化连接,只是在主人公的心理上暗自推动发展。

至于人群的问题,其实我是很久之前看了艾伦坡的《人群中的人》,还有在自己的校园网上看到了一句话,然后这个站在楼顶上的人,在低头的时候一定会面对人群,在这种状态之下,看到了人群。我无意特别去宣传一种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思想,这个问题我本身就是深深困惑,我自己都理解不了。

还有一个个人的问题,文艺复兴的个人觉醒,在这个时候,其实我说不清楚,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本来就没有一定的说法。我自己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是不能过于弱化也不能过于强化的,这样的结果容易造成自己或者他人精神上的伤害。

最后我还是要感谢你,怜悯兄,我也希望自己不是走在一条幻灭的路上,希望自己骨子里并不是一种“不信任”,自己能够从边缘的地带走出来,我其实没有什么才华,只是模仿着写,而且写的,看起来很糟糕!
寒鸦的博客——荔园拾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338

帖子

1014

积分

baron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07-5-23 15:25 | 只看该作者
寒鸦兄,我的信念是:

人的命运:人,到尘世上,是来,与人一起的。即使历经一切患难,即使一切都是那么悲痛,那么让我痛苦的怀疑和动摇,厌倦,还是相信人,信任人,信任人们,信任人民,信仰只有在他们的怀抱中才有人的温暖。

我一辈子不说人民是丑陋,堕落,自私,可怜,可笑的。我一辈子都坚定的拥抱说:即使最沉沦的人,在人的日子中,也是那唯一可能最后温暖你的人,因为在人的世界中,真的,离了人就什么也没有了,也许有一天,他就是那个尘世唯一可以温暖你的人,真的。

这不是软弱,这不是对别人的依赖,仅仅是对人的未来的深刻信赖,人的美好,人的幸福,仅仅可能在人类共同的怀抱中,除此外,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可能有人的那最后的温暖。

这都已经是我个人的信念了,不能再勉强别人跟随了。

与老兄共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141

帖子

423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07-5-23 16: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把楼上的文章中部分的“人”都换成天使,我倒基本上都赞同。

艺术家和地痞无赖,吸毒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他骨子里信天使的。

他和为国家服务的传教士和学院派的区别之一就是 他不信先天和谐论。

满街都是荒诞派,存在主义,但是千万别把他们的思想和艺术家挂钩。

[ 本帖最后由 奥古斯塔斯 于 2007-5-23 04:21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1116

帖子

3388

积分

viscount

大路上微生物

Rank: 7Rank: 7Rank: 7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1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怜悯心经 于 2007-5-23 03:25 PM 发表
寒鸦兄,我的信念是:

人的命运:人,到尘世上,是来,与人一起的。即使历经一切患难,即使一切都是那么悲痛,那么让我痛苦的怀疑和动摇,厌倦,还是相信人,信任人,信任人们,信任人民,信仰只有在他们的怀 ...


我知道,你有自己理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自己喜爱的贝多芬,更有你自己的耶稣。

希望这一切都能伴你一路同行!!愿这样的一种信念能在你的周围都散发开!!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感染的场!!
寒鸦的博客——荔园拾荒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9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