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与因果

[复制链接]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4 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与因果

想象一个画面和看一个画面,是两个不同的事情。
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它们的不同在于因果关系的不同。
想象一个画面的因果关系,是由心到物,心是因,画是果,因为心里想,所以出现了一个画面。
看一个画面的因果关系是由物到心,画是因,心是果。
当你拉着一个女人的手的时候,你的心情和她的漂亮程度是正相关的。如果说她长得很丑,你把她想象成一个美女,是否可以呢?显然不行。
由物及心的过程,这种因果作用,能够给心灵提供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粮食”。由心及物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产生创造的快感,可以让自己内心的情绪都渲泄出去。你骂别人是由心及物(宣泄),别人骂你是由物及心(精神伤害)。
人在写书法时可以排遣心中的烦闷,让心里得到安静。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既可以体会到由心到物的艺术创造(情绪宣泄)的快感,又能体会到由物到心的艺术享受的过程。
艺术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来思考。画的内容,其实和画的艺术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决定艺术价值的是由画及心的艺术效果。人们需要的并不是画的内容,而是需要一种由画到心的因果作用,这种作用能够给予我们一种精神满足。这才是艺术品的生命。
无论你画的是马还是牛还是虾子还是螃蟹,美和牛马本身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齐白石的《虾》,价值几百万,而菜市场的虾,是十块钱一斤,所以不能够同日而语。艺术品的生命,是艺术本身。
看一幅画,是一个静态的因果关系,如果是将一个石头扔进湖中,就可以获得一种动态的因果关系,这是我们更喜欢做的事情。心理学家说,小孩子喜欢往湖里扔石头,是因为他可以从湖水的漪涟中得到一种反馈。其实原因是湖水产生的波浪会给人一种动态的由物及心的因果作用,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无论这个石头是我们自己扔下去的,还是自然下雨在水面上击打的漪涟,都是人们喜欢看的。

通常,在心灵参与的事件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因果关系:
1、由物及物;
2、由心及物;
3、由物及心。
在我的手指接触你的肌肤的一瞬间,都有三种因果关系在发生:
1、我的手指接触你的肌肤,是由物及物的因果关系,是第一因果;
2、我因心动接触你的肌肤是由心及物的因果关系,是第二因果;
3、你的肌肤对我的心灵的作用是由物及心的第三因果。
由心及物、由物及心,这两个因果在主谓关系中,是精神因果。物物因果是外在的因果。由物及心,这个因果关系,我称之为第三类因果,这个因果关系非常微妙,通常被人们所忽略。
你的眼睛为什么那么迷人?
因为在和你的一瞥对视的过程中,同时发生了三件事情。我们的目光相互接触,这是第一因果,从我的心到你的眼睛,这是第二因果,从你的眼睛到我的心,这是第三个因果。三个因果在一起,产生一种共同的震撼力。一瞥三因果,如果是一见钟情的话,那么两个人加起来,将是六个事情一起发生,你说,叫人如何不心灵相通呢?

3

精华

98

帖子

324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20: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一个风景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这个风景的时候,这个风景就已经被主观所“污染”了。这个被主观所“污染”的景物,再次的被主观所欣赏,产生美。
爱物及尿,狗子先把尿尿在某物上,然后再爱上这些被尿过的事物。被主观污染过,被尿过的,被精神强奸过的那个东西,然后再欣赏,就是美。
在人们欣赏风景的那一刹那之间发生了几个因果关系,而通常我们几乎不知道。这些事物在不知道之间已经被精神强奸过了。
你看过的风景,我拒绝看。
而且不同的污染方式,产生不同的美。这就叫做角度新颖。就如同不同的做爱姿势给人不同的美感。
也许相反,未被主观污染过的,才叫做美,才能震撼主观,震撼心灵。
那一片云,
被我的眼睛所污染,
它本应该是纯洁的。
不过这个未被污染永远是相对的,只有心灵的纯净,才能够体会到这种未被污染的意义,然而精神又如何能够绝对的纯洁呢?主观又如何能绝对客观呢?
我的欲望,给你带来伤害。
那么主观污染的形式,又如何能够看出美来呢?这其实是人自身的虚或性投射在形式上的结果。精神是人的,物所具有的精神,是对人的精神的折射。美是形式对生命的虚或性的折射。虚或的就是美的,通过形式,人就看到了这种生命的虚或性。
人品之间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用瓦、石、玉、钻来形容,这并不是石头有品性,而是通过玉石折射人的品性。形式本身和精神不相干,只不过在人的眼中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精神只在主谓之间,形式在外。美是形式稻草上的精神结晶(冰霜),这种结晶人可以看到,但是和形式真的没有关系,形式只是一个精神的替代品。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来自于人本身,而不是物质。同时精神不能自己展现,必须通过物和形式折射出来。
一切精神在主谓之间,而不在物物之间,从主谓到物和形式,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而从物和形式到人,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形式给人美感,是由外而内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只是我们不知道。

在画上,破房子感觉比高楼大厦更美。画的美和事物本身的美是两回事情,而且绘画也绝对不是对事物美的一种发现,实际上事物和画是两个独立的事情。艺术反映生活,实际上只是一个方面,艺术是一个本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读诗的时候,诗就是艺术的本体,这和文字所描述的事情本身就更遥远了。
看艺术品,不要从画看到现实,不妨反过来看,从现实看到画。这个就是艺术本体了。
虽然人是从书法的字中联想到现实,而实际上用现实的精神来理解书法的一笔一画,这才是书法欣赏。
看裸体画,要从裸体女人看到画,这才是欣赏艺术。若是从画看到裸体女人,就是色情。小说也是一样。
我与艺术的互动,是艺术理解的核心,诗歌、书法、绘画、雕塑等等都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9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