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谁"

[复制链接]

0

精华

4

帖子

12

积分

newbie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7 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天前的夜晚,下了一场暴雨,我站在某个角落躲雨。这一刻,停电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黑暗中。
整个黑暗像一个巨大的裹单把我层层叠叠的包起来,我站着望着漆黑的世界某一瞬间的闪光。疯狂的雨水就像倾斜下来一般,整个世界都仿佛被它们侵占了,我如此简单,如此孤独的站立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小角落。
所有的生命的气息,忽然之间全然消失了,就像它们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般,然后只剩余一个人。

那是一种很彻头彻尾的孤独感,但竟然是充实的,充实感从血管里流淌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只是一个人,生活所有的意义全部被镌刻在一个瞬间。
所有的喧嚣和嘈杂,那些人群的往来,那些责任,那些是非,全然与我无关。

我是独立的,完全的个体。
我如此的清晰感受到了这一点,从精神上,从肉体。在宁静中感觉到一种类似永恒的悠远。这便是我了,一个如此真实的个体。

只是永恒仿佛只是某个瞬间,它很快就过去了。
雨变小了,来了电,整个世界忽然又变得很现实,黑暗的包裹感一下就从身体里被抽离出去。我必须从躲雨的角落里出来,去上班,去看那些正在等我的学生们,我又变成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那个完全独立的,孤独的我消失了。

(一)

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在广场向众人问道:“我是谁?”
在这一天,我找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在我眼中,“我”变得复杂起来,许多个“我”从我身体里涌动出来,一个一个。
我把自己拆分开来,变成许多个“我”。我是家庭的成员,我是国家的公民,我是社会的一份子,我是全人类的一份子,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仿佛矛盾,又仿佛协调的相处在一起在我的生命里。

我是家庭的一份子。我的存在必须为我的家庭情感负责,在道德约束上我们追求
情感上的完善。
如果说我作为个体存在,那是生命本质的需求的话,那么我作为家庭成员存在的时候,则应该是社会道德的需要了。
社会道德要求一个家庭内部的团结、友好、互助,在血缘的基础上我们用情感作为纽带联系到了一起,成了一家人。
于是,我的生存价值除了我自己的物质上和灵魂的充裕之外,还必须满足家庭其他成员的需要,特别是作为生育以及抚养我的父母。

我是国家的公民。我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学习中国文化,我接受中国历史,我在
中国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被烙上了一个深深的中国印。
因为这些原因,我不可能背弃这个国家。
于是,这便成了我存在价值的一部分。

我是社会的一份子。于是,我是一个社会成员,我是社会道德、社会秩序的一个维
护者,从社会理念上来说,我必须完成这一部分的责任。
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我必须对其他的社会成员负责,我必须履行工作的义务,我必须在社会体系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说我还更加社会责任感的话,我还应该对社会秩序进行反思,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一个完善者。

我是全人类的一份子。
这样一个身份,让我认定,这个世界上,我的存在比其他生命物种的存在的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我认为人类的存在价值是高于其他物种的,这种认定完全来自于我本身所处的位置。

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种独立完全建立在与他人的不一致上,我为自己与他人的
差异而努力做出行动,并以此追求灵魂上的充实感。
我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我对自身负责,这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我从一个不完全的生命体,慢慢成熟起来,从躯体到精神上的逐步完善,并获得对这个世界的足够感知,从而思考。
作为个体的生存目的,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上的需求,这样的需求最基础的是食物需求,并在这个基础上各种物欲追求;一个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追求来自一种灵魂的充实。
灵魂的充实通过学习、思考或者行动来完成,前两者可以由个体独立完成,但是行动却往往与个体之外的群体要发生关系了。

这个独立的“我”,仿佛是完全独立的,又仿佛与其他的“我”被迫衔接在了一起。
那个雨夜的“我”,显得那么孤立,完全处于这个世界之外,那个“我”是孤立,那种孤立充满着离弃的充实感,只剩余一个人。它真实,却又不真实。

(二)
它们之间互相关联的契合在了一起。
作为独立个体的“我”往往被迫与另外四个“我”重叠一起,我们大多数的行为是独立的“我”为了满足另外某个层面上的“我”产生的。
于是,独立个体的“我”就成为了另外四个“我”的基础。独立个体是我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
独立精神的“我”仿佛很容易演变成为其他的“我”的内在存在而已。对全人类的爱也好,对社会的爱也好,对家庭的爱也好,或者是国家的爱,最后都是个体在精神追求上的独立表现。我们的精神追求直接变成行动的时候,由各种形式的“我”来呈现出来的。
于是精神上独立个体的“我”不大可能孤立的存在了。


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最重要的“我”。
那个“我”是最重要的?
以我们的行为而论,我们一大部分的行为是精神追求的一种外在体现,只有极少数的无意识行为与动物本能行为除外。
精神追求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于是,我们必须判定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这样一个判定将成为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而存在着。

对全人类的爱也好,对社会的爱也好,对家庭的爱也好,或者是国家的爱。
但这些都是我们的选择,这些是作为群体生活中的“我”的选择。每个一个群体中的“我”都存在着价值,存在精神的追求。
于是,我们必须选择。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我们应该对哪个个“我”负责?

(三)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习惯于牺牲。仿佛生活的本身便是为牺牲而来的,牺牲便是舍弃那个独立的“我”的追求。牺牲是道德中最美好的部分,是人类行为最被称颂的部分,却往往丢弃了一个真正的“我”。

我们从小被教育为国家,为集体牺牲个体。我们在家庭被教育,为了家人牺牲自己。
国家用语言教育我们,家人用行为教育我们。

生活的矛盾之一,便在于我们的选择总不是那么轻松的达成。最大的阻力往往由他人施加,最后在自己内心里挣扎。
一个有明确人生目标的人是幸福的,但是当现实与人生目标变得不一致的时候,那便成了莫大的悲哀了。

《教父》中的麦克克里昂被迫放弃梦想,为了成就家庭的责任,值得尊敬,但却让人感叹生活的无奈。

牺牲,总是被动的,却有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差异
一个是否真正衡量了自己的需要,是否思考了自己的生活价值,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为了家庭而活着,还是为了朋友而活着,或者是为了国家而活着。

当我们选择放弃自己,而为了他人而活着的时候,至关重要的问题便是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的选择。

0

精华

283

帖子

849

积分

knight

Rank: 5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08-6-8 18:07 | 只看该作者
我把自己拆分开来,变成许多个“我”。

这个写的独特,极好
http://blog.sina.com.cn/lydia8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精华

141

帖子

487

积分

版主

牧场诗人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8-6-8 22:05 | 只看该作者
丰富的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19

帖子

1557

积分

baron

最近神之男——处女座沙加!

Rank: 6Rank: 6

4#
发表于 2008-6-9 16:53 | 只看该作者
何必写那么多
第一段足矣!
够经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5#
发表于 2008-6-10 09: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沙迦说得对。

总是觉得——自己的体会吧——一个人时反倒不会有孤独感,而处众人之中,如在某些婚礼、乘车、买东西的时候才有那孤独感。

而我是谁嘛,是我的密码问题——每逢要写密码问题,我就写“我是谁?”然后“我是我”

我是什么呢?我是一种地壳物质的有机构成,从这里来,终回这里去,大地就是我,我也终会是大地。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19

帖子

1557

积分

baron

最近神之男——处女座沙加!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08-6-10 15:2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
云起时你的废话也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精华

2202

帖子

6661

积分

duke

风起云涌

Rank: 10Rank: 10

7#
发表于 2008-6-11 08:56 | 只看该作者
沙加同志主要是说俺在水区的评价贴子吧,理解理解
游走边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精华

519

帖子

1557

积分

baron

最近神之男——处女座沙加!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08-6-11 15:00 | 只看该作者
为何是这般模样
即使是美女的清涩期
也不能代表你云起啊
振作吧——云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8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