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奥运回顾笔录之8月10日

[复制链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6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届奥运会上的中国选手,据说有一半以上是首次踏上奥运赛场。其中前3天的9名冠军,有6人的名字都是陌生的,中间又有5人可能是首度参赛的新手,包括“举”起首金的陈燮霞。

而另一个情况是:不包括中途退赛的那位,从杜丽失落首金起,共有6位上届冠军卫冕失败。就连在雅典捡了块射击金牌的贾占波,再次掉下来的馅饼也没砸到他头上。

在比赛中,我常常交替于遗憾和欣喜之间。男子花剑队叶冲等“三剑客”、女子佩剑队头号老将谭雪第三次冲金相继失利,却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仲满创造了辉煌;周雅菲、庞佳颖、齐晖等泳坛名将让我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而媒体并不热心的刘子歌却挽回了游泳队的颜面;让人稍为担心的吴静钰一路顺风夺得跆拳道首金,陈中却因被莫名其妙地裁判告负眼看“三连冠”之梦瞬间破碎……

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些新手没有承受太大的期望,没有领导对他们的谆谆告诫:“XX呀,这次全看你的了,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呀。”即使也对他们满怀期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血气也将顾虑、紧张冲散大半。当然,陈艳青、张宁那些仍然维持了荣誉的上届冠军,自然是技战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很强的人,或者强项的优势让他们信心十足。

期望,既是动力,又是阻力。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8-27 16:00 编辑 ]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11:5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奥运笔录之终结篇

本届奥运会,我国选手在金牌和奖牌数都创下了历史第一。但是——从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到第27届悉尼奥
运会,金牌数只增加了12块;从悉尼奥运会到第28届雅典奥运会只增加了4块;而这一届却剧增了19块,进步也
太快了。

乒乓球是我们常胜不衰的“国球”,跳水是占绝对优势的项目,举重是成绩实实在在而显而易见的,取得绝好成绩都不奇怪,但是体操我们往届最好成绩也只有3金(悉尼奥运会),可是这次却一举席卷9金,这个胜利也太意外了!不能说和主场优势无关。另几个夺金项目,如女子射箭个人赛,据说是观众起哄干扰了外国选手比赛。金牌就是这样来的?我但愿这是恶意造谣。

上届奥运会我们力夺了女子网球双打、女子摔跤、男子110米栏、男子皮划艇4个项目的首金,本届则再夺体操
女子团体、女子射箭、女子赛艇、蹦床、女子帆板、拳击6个第一金,这是何等辉煌!但是上届4个第一只保住
了两项,网球女双战而后败还算光荣,110米栏不战而败该怎么说?110米栏之后,似乎整个田径队都受到了影
响,夺冠历史就此中断。羽毛球丢了保持两届的混双冠军。女子体操希望最大的跳马冠军落入体操弱国朝鲜之
手。伦敦赛场上我们能保得住几个弱项冠军,实在不能预测。

最气人的是击剑和赛艇,比赛尚未开始媒体上就气冲牛斗地说“中国赛艇争金点不止一处 李勤田靓有望创造新历史”、“8月中旬掀起赛艇抢金狂潮 中国有望在16日突破历史”等等,似乎中国选手有得3金的希望,安徽选手也有望刷新历史,结果得到的1金1银都不是那些热门项目(而且得金日期也晚了一天)。击剑,也自称有3个项目是“夺牌冲金”重点,结果又是事出意外。我省有家报纸还登出了《中国军团奥运每日冲金点》,结果很多项目“预言”都落了空。赛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何况有些项目我们并不占真正的优势,能否事先狂吹,我可以不明白,媒体能不明白吗?

呼……奥运会好比是狂欢节,节过完了,希望政府能够静下心来,早日解决人民盼望解决的几件具体事情。       

(完)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8-27 16: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精华

834

帖子

2542

积分

viscount

Rank: 7Rank: 7Rank: 7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0:54 | 只看该作者
我省有家报纸还登出了《中国军团奥运每日冲金点》,结果很多项目“预言”都落了空。
****************************************************************
“很多项目”应为“一半左右的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7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