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最早成功的历史小说之一,发表时被列入“历史故事”类,但我不承认。像这种“微型历史小说”后来因为屡次碰壁,没有再写,但不会一直停止下去的。
上传前,只在文字上稍作了改动。
——题记
言与行
韩国国都新郑,虽然比不得邯郸、洛阳等大城市,却也人烟稠密,百业兴旺。方圆三四十里的城墙内,处处充满欢笑声,林立的店铺内,家家喧响着叫卖声。这在列国争雄的岁月里,是难得一见的。
城内闹市一角,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大宅,门楣上大书“相府”两个朱漆大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
近来,韩相国申不害心情很坏,不仅面色忧郁,而且沉默寡言。门客们见面都只打个招呼,便匆匆离去。
这一日,朝日初升,万物复苏。申相国冠带齐整,像要上朝的样子,忽又收住脚步,喃喃道:“说不说呢?”
相国夫人好生疑惑,便问:“相爷何事为难,说与妾身听听,或双许能为您分忧。”
“唉!”申不害长叹一声,道出原委。原来,他的兄长申善之从赵国来奔,请弟弟替他请官。申不害向国君韩昭侯请求过几次,都被拒绝。近日兄长又提此事,弄得他左右为难。
夫人素有心计,想了一想,说:“您先这样说给主公听……或许能够成事。”
朝堂上,公卿大夫们奏事完毕,各自散去。申不害确定只剩自己一人时,启奏道:“主公,臣请辞去相位,回乡耕作。”
昭侯一惊:“相国何必如此?”
“臣才疏学浅,恐误了大事。”
“这是哪里话!”昭侯急了,“相国教寡人驾驭群臣之术,又行富国强兵之策,韩国才有今日安定。何来‘才疏学浅’之说呀?”
申不害暗自得意,仍旧垂着头说:“臣本是郑国一介小吏,蒙主公错爱,位至相国,理应尽心竭力,怎奈家兄生活困苦,无力相助……”
昭侯眉头紧锁,但很快又舒展开来。他慢悠悠地说:“相国制定的法律中有一条:无功者不得官……”
申不害一怔,脸颊泛上一片绯红。
“而今又为兄长求官,您想让我听哪一种话?”
申不害脸上虚汗直冒,“咚”地一声跪下了,“主公圣明.臣……臣实在愚昧无知……”
昭侯板着脸说:“起来吧!往后您再这样言行不一,倒不如真的回家耕作呢!”
作于199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