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谐谑曲”,出自西方古典音乐名词,有轻快、谐趣、戏谑之意,本是提示曲风倾向之语。我将这个名字引到关于都市风情描写的俗调创作之中,着意于轻快、戏说这方面,力求一种适合于城市生活,较为通俗明白的长短句。此等习作,首先不在意格律,也不能归为自度——我可没有这个本事——应该先写出风格:语言多用通俗的,而在某些地方稍加着力。这为的是一方面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太白开水、顺口溜,还是具备某些让人有所思得的地方。 如此题材、风格的东西,我称之为“都市谐谑曲”。)
都市谐谑曲(1)—下班英雄传
夕阳西空,华灯初动。热路蒸风,车水马龙。无数职场英雄,闷车中。两旁高楼万幢,静相送。
凌波步,柳摆风,婉游龙。难得一席之位,又让老公公。无奈人浪浮涌,手酸脚背痛。城西、城东。
窗透夜色浓,窗内眼蒙蒙。无心夜色何凝重。嘴角轻梦,想家中那人,热饭香餸。
2009年4月4日
(小注:“凌波步”三句描写上车之后挤向后车门的动作。)
都市谐谑曲(2)--同学聚会
浮生如萍,幸几度,相逢石上流。旧辙堪觅,只记取,漂别十清秋。今朝聚首,叙世情,顺流逆流。举杯欢饮,却看透,眉头曾皱。当日少年烦恼事,如今想来,只是闲愁。更休问,谁是英雄百年后。唯盼切,春水到金秋。
2009年4月20日
都市谐谑曲(3)--雨中听歌
(序:数日前于城中某处避雨,衣衫单薄,微冷。身后小店播着几首旧歌,中有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我曾用心爱着你》。余无奈观景,有心听歌,竟思绪万千,情不自已,遂和一曲。)
柏油马路,映照天空灰蒙。行色匆匆,却受冻人群中。看万丈高楼,银丝轻笼,千格窗眉,莹花细种。瑟立楼下,竟勾起画廊幽梦,意无穷。
城中美景,不少也不多,却容易错过。更论晶莹心灵,曼妙倩影,从来不多,今剩几何。谁唱和。在这人性的旋涡,只我一个,听旧歌,愁眉锁。
2009年4月27日
都市谐谑曲(4)—青花一曲
愁绪,青花一曲沉醉,梦几缕。
梦里,清歌耳畔飘去,心欲坠。
心碎,情深一去堪追,双泪垂。
2009年4月28日
(小注:听《青花瓷》,无聊,故随笔几句。)
原本另有第五首,主题关于广州某节目主持人,力作 。惜题材敏感,故不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