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百家讲坛”谈国民素质教育

[复制链接]

2

精华

79

帖子

257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8 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概每一个谈起当今的中国人的素质的总不免要失望。人们通常所讲的“素质”,我想,一方面指内在的涵养;另一方面指的是文化水平。前者依靠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及社会、所接受的文化方面的影响。但通常的说,个人相对于社会比较脆弱,绝大多数人会不加甄别的“包容”现实,比如,社会提倡“雷锋精神”的时候,每个人都蜕变的“纯洁无暇”;“雷锋精神”逐渐消融的时候,行善便遭质疑、耻笑,仿佛中国人是缺乏主见的、很善变的。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往往折射出这一国家的健康状况。对于后者,主要取决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既包括被动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了自觉的文化修养。

很显然,中国人在“自觉的文化修养”方面非常的薄弱。在农村,很广泛的缺乏阅读意识,贫穷是借口,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大产生过阅读的要求,尤其他们对文化修养的理解过于狭隘,甚至怀有严重的偏见;在城市,人们受的文化教育相对虽然高一些,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实用,所以离开了学校的生活后,“不读书”也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近两年,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十分火热,并且由此全国掀起了重返传统文化的狂潮。这似乎是很可喜的,因为中国人终于重新拾起书本,重新认识、欣赏起本土的文化。但另一方面,我又很担心,他们的这种突发的热度能够坚持多久?像易中天这样并非权威的纯业余的历史爱好者的讲课是否会引发他的听众对原著的误解?讲课并不是讲得有趣就完了,文化本身是很严肃的,只有确实理解了,才拥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利。

从更大的范畴来看,试图通过类似于《百家讲坛》的节目或讲座提升国民的素质实难见大的成效。最根本的只有国家改变教育制度,以宏观的眼光转移侧重点(少谈一点实用主义),才能有效的推广全面的素质教育。

任何一个人的生存观总是受制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教育诞生出不同的思维内核,健康的教育培育出健康有素质的人才,缺憾、不科学的教育自然只能生长出畸形儿。同时,我们最初接受的教育是强制性的,此时也正是一个孩子性格、世界观逐步成熟的过程,所以国家的相关权力机关很有必要改良教育政策。

当然,最关键的,还要看当局是否愿意重视国民的素质教育问题了。
且陶陶,乐尽天真.

0

精华

84

帖子

257

积分

candidate

Rank: 4Rank: 4

2#
发表于 2007-5-9 15:49 | 只看该作者
理解并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版|Archiver|芦笛

GMT+8, 2025-7-8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