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单是形式,还不能说明什么是虚或。虚或是精神性的,具有精神意义的事物,才是虚或事物。
/圣水之边,芭蕉尾际。喟叹时刻,松枝时节。
这样的句子,确实是消解了意义,是完全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是麻木的,就象吃塑料泡沫一样,虽然是在吃,却完全没有吃的意义,既没有味道,也没有营养。
远离实在的形式并不就是虚或,还要接近精神。缺少了精神,形式就只是形式。
远离实在,并不是虚或,远离实在后,还要接近精神。两者必须同时具备,这才能够叫做虚或。
越形式,越虚或,越精神,越虚或。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无情,是很酷,有型;怜子,很实在,但是很有精神。
形式第一,精神第一。既漂亮,又有爱心。
为了某种形式性,舍弃所有意义与实在(包括时空、精神、意义)。在这里虚或才是绝对精神,因此具体的精神性,都可以被形式解构。
为了某种精神性,舍弃所有实在与形式(实在与外表)。在这里形式是实在的东西,是物化的东西,因而被舍弃。
在同等精神条件下,越形式越虚或;在同等形式条件下,越精神越虚或。当形式与精神发生冲突的时候,精神第一,形式第二。如果精神在实在之中,那么就要走向实在,舍弃形式。对于诗来说,就是把意思表达出来为主,不必理会押韵与平仄等形式的东西。
蝴蝶最能够说明什么是虚或。形式化,就是蝴蝶的翅膀,精神就是蝴蝶的身躯。两个极致的发展,就产生了蝴蝶这样的一个形态。
只有形式没有精神,就如同只有翅膀而没有生命;如果只有精神没有形式,就如同毛毛虫,就失去了美丽的翅膀。
八
“越虚或越美,越美越虚或。”(《形式与意义》)
越形式越美,越精神越美。
形式不分好坏,不分善恶(对于天空而言没有善恶,只有自在),美也不分好坏善恶。蛇蝎美女,就是美和恶的结合。况且善恶也是相对的,你征服得了她,它就是善的,你征服不了她,她就是恶的。
精神分善恶,罪恶的心,就是丑的。但心灵的丑不关涉外表。精神大于形式,评价一个人,心灵美是第一位的,外表美在其次。
对钻石、黄金饰品的爱好,是人的天性。美与价值密切相关。钻石、黄金的美,与它本身的光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是紧密相关的,但与他们与价值的关系更加紧密。价值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因而倍受受青睐。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说,美与价值无关。因此有人说,是价值产生了美。
本质上,价值是不产生美的。因为价值是一种实在性,而美必须远离实在,精神必须远离“铜臭”,这两条价值都不符合。
那么价值为什么产生美呢?这是因为价值和人本体的需求取向是一致的。人体需要的食物,就是美味。人的本体需要的,就是价值。对于本体来说,精神和物是结合在一起的,还没有分离。金子和钻石的美,是本体性的,它们和人的直觉完全一致。
价值是生命本体的精神,因此,价值就是美,这不需要谁来教。愉悦是肉体的精神,因此令人愉悦的,就是美的,这是人本性中的东西。当我们在欣赏异性的时候,性感美,形式美,精神美,三个因素是叠加在一起的。但是我们不能说性欲产生美,就如同不能说引力产生美一样。虚或(精神)才是美的原因。从物中看到精神,从生殖器中看到精神,这是最关键的。精神才是美的原因。
城里的一小块土地,价值一个亿,我们不会说这块土地很美。故乡的一大片土地,非常廉价,我们会觉得它很美。最美是故乡,充分证明了是精神产生美,而不是价值产生美。
当价值(性)取向和精神一致的时候,这种价值才是美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人对价值(性)的追求和人们对美的追求才合二为一。当价值(性)取向背离了精神的时候,那就是丑的。
美有三种境界,即精神美,人的美和物的美(《形式与意义》)。物品才用价值来衡量,价值产生的美,属于物的美,装饰的美。金子和钻石,不能作为精神追求,只能作为装饰品。
九
远离实在,接近精神。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接近精神呢?下面以“什么是爱”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什么是爱?
1、爱就一个字。
这是形式第一的极致表现。什么都不是爱,只有这个字才是爱。
为了一个“爱”字,可以抛弃一切。这可能是一种错误,浪漫得有点残忍。但是这恰好就是艺术所需要的。(AAAAA)
2、爱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爱是虚或的,它无法被实在所表达。爱不在现实中,爱在心中,任何表达都是对爱的一次偏离。(AAAA)
3、说出来才是爱,不说出来,那就不是爱。
相爱必须在精神中,如何进入精神之中呢?那就是以“爱”为中介,因而,爱说出口了,才是爱,没有说出口,不是爱。(****)
4、爱在心中。
爱是心中的精神。无论相隔多远,只要相互信守,那就是爱。精神爱恋才是真爱。(***)
5、心动不如行动。
爱不在实在之外,而在实在之中。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才是爱,藏在心里的爱等于没有,精神支持等于不支持。说了不是爱,做了才是爱。用行动证明爱。(AAA)
6、在一起,就是爱。
一切都是爱,实在本身就是爱的省略。两个人在一起,这就是爱,不需要更多的条件。很多人未必理解这一点,而当他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这一点。在一起,已经是爱。(*****)
7、什么是爱?
随你怎么说都可以。爱是一个字,爱在心里,爱在行动,都可以,他们都离不开爱的精神,只是爱的精神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是这些爱的形式化,和接近精神实质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上面用了五星、四星、三星来表示他们,其中A表示形式化程度,*表示接近精神的程度。在这以下的爱,那就更庸俗和下流了,不谈。
1和6是相对的,都是五星,是最高境界。这种爱谦虚、广博。看不到爱,却都是爱。1是形式化的最高境界,6是接近精神的最高境界。(或境、灵境)
2和3是相对的,都是四星。这种爱高雅、灵秀。2是精神境界,3是这种精神对应的形式表现。(否境,真境)
4和5是相对的,都是三星,是最常见的理解方式和形式表现。这种爱实在、深厚。4是精神境界,5是这种精神的形式表达。(肯境,实境)
精神和实在本来就是一体的。接近精神,也就是接近现实,但是要知道,在接近现实的时候,并不是没有精神,而是省略了精神。
远离实在,接近精神,就是说爱要浪漫,要精神。但什么是浪漫呢?有人说环游世界是浪漫,而有人说一起慢慢变老是浪漫。什么是精神呢?有人说,精神是一个字,精神在心中,精神在行动中。但是,无论理解如何不同,“远离实在,接近精神”这个主旨始终是不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