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残局
[打印本页]
作者:
边云浪
时间:
2007-1-4 15:13
标题:
残局
我受的伤越深,却感到自己越是青纯
——————题记
这是个闹剧,连胜4场的球队碰上连败3场的球队,竟以24分的差距告败,电视机前的我看得很无耐。仿佛闲暇时间看了一场斗鸡,自己又非场主,无关痛痒。然而当正义被邪恶颠覆时,全世界欢欣鼓舞。这是病态的,却发生得天经地义。觊觎那些挫败了的队员,我竟然忘记那天下午的忧郁,忘了受挫时的孤寂,只是觉得他们比我当时更凄楚。
高考结束了时,有一端日子疯狂地啃《战争与和平》。站在俄国的角度看拿破仑那样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奥斯特利茨战役,浮现在眼前的是狼狈不堪的滑铁卢战役。生命中有些东西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带上结局的面容来观望的,色彩浓烈的惨状,痛得只想笑。用萧瑟而冷漠的姿态看着无数消亡在硝烟下的俄国灵魂,我知道他们终究会等来胜利的曙光,还有伴着安魂曲奏响的赞歌。。。。。。。可那些狂妄的手舞足蹈的法国士兵呢?他们只是在自己的生命领地上做了一次短暂的停留。用别人的鲜血来浇灌自己生命的伊甸园,最后还是用自己的生命唱起终场告别的葬歌。这只能证明,知道结局再回看过程,只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觅着那些输了最不该输的比赛的队员的心事,我反而觉得自己惨悟了些什么东西。在大喜大悲面前不动如山,淡定而从容地遵循自己心跳规律,不紧不慢地生活。麻木而深刻地感受流淌走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处在没有暖气的冷清的教室,上楼的时候早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3楼还是4楼,却一直知道自己喜欢坐在外排,在某个角落倔强地抱着脑袋睡觉,在某个角落出神而迷茫地看着某个身影,某几天下午在思修课上拿着铁生的书看的天昏地暗,而又在英语读写课上奋笔疾书抄写笔记。所有的生活只能在机械的跑课中,在乌烟瘴气的网吧里断断续续地完成一篇前后毫不连贯的文字,考试来临的时候也只能发奋地啃着枯燥无味的高数。谁也不知道赞歌能否抵挡住葬歌疯狂的肆虐,熟悉而陌生的每个人都用好奇的心翘首以待,但熟不知早已有人翻动了我们的历史,如同我一页一页地翻动书页,历史被重放后再成为死寂。有一个人带着结局观看了我们的过程,这个人大家都称之为上帝,我也只能默认。
坐在生活了半年的寝室里,我才发现我的环境全部变了,曾经吊在自己卧室门上的风铃,曾经不醉不归的死党,曾经吹过的风响,曾经滴下的雨声,曾经泪流满面的情感,曾经骄傲的表扬,曾经属于我的空间,如今我只能以过客的身份浏览,还得心虚地低下头写作业,免得考试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威胁,一年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傲慢得让人无法接近的华仔,现在谁会认得。
惯有的冷漠神情下,我用键盘按下了新的一篇日志——“还有很多往事翻动的痕迹,我不想再去回忆,那是无助而可怜的曾经,而我再也回不去了,于是我该很庆幸自己在成长……淡淡叫嚣,曾经的岁月。有你,有我,有她”。
大一的可爱同伴们还在放肆地玩跑跑卡丁,听MP3,聊天,画画。而我却已经知道了就业的压力,可那些要吐出的字眼在张口的瞬间被自己的清高融化。其实自己有时比他们还要放肆,让他们在进入忧虑前放肆地呼吸,正如自己现在在放肆轻松一样。有好多事的沉默是最有力的讽刺。
所以我选择沉默,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曾失落的球员心里面是什么滋味,谁也不知道有一个人会疯狂地喜欢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于是谁也不知道,曾辗转的岁月,谁会默默坚守一种执着。
刚才写了,不应带这结局去看过程。我不会用20多分钟的差距去回看这场滑稽的球赛,我不会再以智者的身份回看自己走过的青春痕迹,我不会再想今天在博客里写下的这些文字,因为黎明马上就到来……
那么我就,妥协给成长吧。今天只是平常的颠覆,我不动如山地看着。一切都,无关自己。留下的只是一个残局!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