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关于小说的创新问题:讨论帖 [打印本页]

作者: sych    时间: 2006-2-19 13:21
标题: 关于小说的创新问题:讨论帖
自从20世纪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文学上的创新丝毫不亚于科学的创新。

从卡夫卡到贝克特,从卡尔维诺到王小波,大家开始关注小说真正的发展方向。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说诺贝尔奖的评选,我觉得很大程度是看你的作品是否有一种前无古人的思想和创新,中国太缺乏这样的人了,除了王小波和沈从文,我觉得没有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抛砖引玉,大家讨论一下小说中的创新吧。
作者: sych    时间: 2006-2-19 13:24
标题: 对了~卡夫卡的三部曲
我觉得是最为创新的,我记得我高一的时候,突发奇想,想写一篇关于变形的文章。

结果后来读到卡夫卡的文章,发现他和我想到一起去了……郁闷……

不对,使我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唉~后来再看看,他把这个命题完成得非常好.

我有没有这样的才华呢~?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2-19 16:17
有的啊
要有自信嘛。

创新有很多种,你可以还是以变形为主题,但是更换形式和思想。卡夫卡是批判,你可以把你的思想也写出来啊。
作者: mu    时间: 2006-2-20 09:04
模仿是独创的前提呀,但是“变形”还可以如何选择象征意义呢?

诗歌虽说有着诸多的写作技巧,但大约却是不可谈的,孤独对于诗歌是绝对有益的。但小说不同,形式与构思对一部小说,尤其现代小说而言,是一个催进的力量。闭门造车,或者是对自己的闭门造车毫无所知,都早已落后。

对于形式的探索,可以帮助那些有思想,也有天赋的朋友,使这些人懂得他们可以怎么去写。
当代中国,二十世纪的中国,题材、内容都惊人的丰富,但很少能找到一部有些表现力的,“现代的”小说作品。除去政治原因,与外界被动或自发的隔绝,也导致了这个结果。

所以这样开个主题,大家讨论一下小说的写作艺术是很好的。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2-20 13:42
思想的变型啊
呵呵
现在是人类最普通的思想,然后变成了动物?反正没有试过,可以试试啊。
作者: sych    时间: 2006-2-25 22:02
标题: 小说的创新~
呵呵~好不容易从学校回来了~……

其实我觉得卡夫卡的创新是很早的了,卡尔维诺的创新是很好的了,贝克特的创新是很荒诞的了~至于创新的方法……

太多了~改天我写篇文章贴上来~……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2-26 00:28
好好
热烈欢迎
期待ING
作者: 寒鸦    时间: 2006-11-12 21:56
这个小朋友还没有回来??
作者: velvets    时间: 2006-11-12 23:09
说说我的看法:

形式的创新确实越来越难

但不同的时代有着自己独有的内涵·,一颗足够敏感和强大的心一旦捕捉到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形式的真正创新是自然而然来到的
作者: Godot    时间: 2006-11-12 23:34
1,关于卡夫卡的创新。这也是我崇拜他的真正的原因。他的作品风格横跨了一个多世纪。从现代主义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我一直认为《一场战争的描述》是由后现代文学特点的。)
2,说道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趋势,我觉得除了文风上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之外,人选上也不再关注众望所归的大师。(我不认为这是诺奖组委会每年和大家开玩笑。)今年的帕姆克和去年的品特不算,从达里奥福开始的几年有几位所谓的“新人”折桂,也许瑞典皇家文学院在培养有潜力成为巨匠的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几年村上春树拿奖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3,创新的问题很大,不好回答。我的看法是现在的潮流是将小说技巧和作品思想融合在一起了,技巧本身就是作者提出的理念的一部分。(不点名了,你都已经提到不少了。)所以,要提到创新,不应该是单纯的小说技法层面。我倒是觉得思想层面的内容创新速度不及技巧方面的。
原帖由 sych 于 2006-2-19 01:21 PM 发表
自从20世纪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文学上的创新丝毫不亚于科学的创新。

  从卡夫卡到贝克特,从卡尔维诺到王小波,大家开始关注小说真正的发展方向。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说诺贝尔奖的评选,我 ...

作者: velvets    时间: 2006-11-12 23:54
关于品特随便说两句

品特在戏剧界-起码欧洲戏剧界-的名望很高,我所看过的资料说他继承从皮兰德旅到贝克特这样的荒诞派戏剧鼻祖的形式创新直至深入渗透至莎士比亚的英伦戏剧传统,换句话说,使得荒诞戏剧得以以一种更“亲和”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大意如此)

记得看哈维尔传记和记录当时捷克地下文学盛况的一些资料里多处提到H品特的名字是和詹姆斯乔伊斯卡夫卡并列的

品特获奖让中国人觉得有些意外的原因我分析出了译绍少以及中国的“弱化”戏剧的传统以外,和他老人家的政治倾向有关,感觉自从中国译借昆得拉以来,那种严肃文学及其作者就应该和政治划清界限的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国人的大脑……

关于众望所归的大师:

反正昆得拉最终折桂我也不觉得奇怪,但起码我觉得这个“唐僧”算不得什么众望所归。
作者: Godot    时间: 2006-11-13 00:13
标题: 回复 #12 velvets 的帖子
品特这个奖属于终生成就奖了,有点特别了。我不觉得意外,但觉得尴尬。近几年他没什么动静。去年他拿奖据说是内部妥协,本来去年就是帕慕克了。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13 12:14
所以,要提到创新,不应该是单纯的小说技法层面。我倒是觉得思想层面的内容创新速度不及技巧方面的。
Godot兄说的不无道理,现在的作家大多受到严重的精神控制和影响,而置疑仅仅表现在现代和后现代上,这样的反映速度是文学领域上的脱节吗?
作者: Godot    时间: 2006-11-13 14:22
原帖由 kenshin 于 2006-11-13 12:14 PM 发表
所以,要提到创新,不应该是单纯的小说技法层面。我倒是觉得思想层面的内容创新速度不及技巧方面的。
Godot兄说的不无道理,现在的作家大多受到严重的精神控制和影响,而置疑仅仅表现在现代和后现代上,这样的 ...

如果允许我比较笼统地说,上一个时代的作家受历史影响比较大,所以作品在内容上表现的差异创新较多。现在的作家受哲学影响比较大,所以创新表现在技巧层面上了。(后现代的叙事技巧总是广义上论辩式的更替。)
作者: velvets    时间: 2006-11-13 21:48
这个讨论很不错,建议另开贴

我倒是觉得思想层面的内容创新速度不及技巧方面的。


------------

思想层面的内容创新,可否理解为深度的发掘?我觉得思想这种东西吗,无论哪个时代基本跳不出轴心时代的哲人思考的领域范围。


所以接着说,像kafka这样的开一代风气者恰恰是用自己的天才和汗水均衡了这种“偏颇”改变了这种“脱节”的作家。
作者: 寒鸦    时间: 2006-11-13 22:19
思想的深度挖掘当然不会那么容易的了!!即使是以前流传下来的思想能不能正确理解都是一个问题!!
一个人,想要独自开辟出一种新的思想,不是说不可能,但是起码是很很不大可能。
想要有新的思想,也许你就该知道什么是旧的思想,这么多旧的思想你都没有搞清楚,你怎么知道你的思想就是创新,也许你自以为创新了,其实也许康德,也许柏拉图,也许尼采,也许谢林,也许什么其他的人,早提过了!

这样的遭遇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某一天我们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洞识,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阿,可是过了不久,突然发现,。。。。。。

卡夫卡的一代风气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天才开出来的,在他之前其实就有其他人做出了探索,卡夫卡不过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是偶然,也是必然的造就出了这么一种神奇!
作者: velvets    时间: 2006-11-13 22:46
没办法,当我们还很年轻或自认为年轻的时候,世界已经很老了……
作者: 寒鸦    时间: 2006-11-13 23:00
世界早就老了!!只是我们还自以为年轻!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6-11-14 17:31
呵呵
说的是一个道理
关于创新的问题也就这样搁浅吧
作者: 阿斯尔    时间: 2008-11-4 15:23
我觉得诺贝尔有很大的政治倾向,比如说高行健吧,写的并不是特别的好。
创新吗,还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吧。  


支持文学  一片干净的天地
作者: prominent    时间: 2009-1-4 11:07
小说创新很容易, 《黄金时代》修改了十年。
作者: gey832    时间: 2009-1-4 13:48
布鲁姆这小老头提到”影响的焦虑“,创新是必须的,后人踩着前人的肩膀登高啊
作者: 飘洋过海325    时间: 2009-1-26 16:06
小说是需要创新的.就像人类需要变出花样玩儿一样.当然小说是关乎人类命运和本质的探索,当然马虎不得.
作者: Vincentlover    时间: 2009-2-1 17:14
我认为,小说创新的核心是形式的创新,不是精神的创新。因为小说从来不能代表一种精神,它只能代表一种生活。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