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短篇集《沟通方式》【更新,12.15日】
[打印本页]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3 00:48
标题:
短篇集《沟通方式》【更新,12.15日】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2-15 22:19 编辑
《那天,我们去买裤子》
那天,我们去买裤子。我们看上一条裤子,也不能说吸引,只是很偶然的看见了它。我们觉得还不错,当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那个色泽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说它引领时尚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但它的确是那种让人可以穿上感觉愉悦的裤子。但是最重要的,说出来真是丢人,这是一条最便宜的裤子,199RMB。这当然是对比而言,其他的裤子都要比它贵,有499的,599的,还有更贵的。199,这是我们这个阶层所能接受的适当的,而又让人感觉体面的价格。而且它的外观还不错,给人耳目一新,虽然也不可避免的无法逾越它的价位所透露的时尚品味。我们自然反复确认,保证这个价格没有错。标签就挂在那里,白纸黑字。我们叫来了服务员,跟她说这条199的裤子给我们拿下来试试。那个漂亮的,染着黄色头发的服务员对我们说出了后来我们回味很长时间的话:“
199是那条腰带.
”我们笑了起来,起先是他笑了起来,不顾一切的,从内心中感觉到快乐的笑声,那笑声感染了我,随后我也觉得服务员的那句话真的很好笑,也不可避免的笑了起来。这笑声在整个房间中游荡着,虽然有些人视而不见,当耳旁风,那种笑声依旧穿透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我们就这么笑着从那家店走了出来。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4 14:15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0-7 11:33 编辑
《健身男子》
他堪称完美的身材给他带来的并不只是愉悦。起初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同他所获得的知识,他一向认为健美可以给人带来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而且这也的确是事实,每天早上他都第一个起床在操场跑上几圈,在健身器材处做几个引体向上。傍晚的时候也会和朋友们打打篮球。他并非有意裸露自己的身体让男人嫉妒,让女人渴望,但这的确会给他带来额外的好心情。渐渐的,总有慕名的女孩在早上看着他跑步,欣赏他在篮球场上的风采,这并未给他带来丝毫的不愉快。直到后来总是有女孩给他写情书,从字体上看,可以断定并非一个。情书如同猎狗衔来的兔子,接连不断。这些看不见的慕名者让他感到丝毫的不安。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封未署名的露骨的情书,就算是一个情场老手也会因情书的内容而羞得面红耳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
作者:
violet009
时间:
2011-10-4 20:47
看过衣服的价格之后就再不吝惜买书了……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5 18:00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0-5 18:01 编辑
《理发师》
女同事告诉我她经常变换发型,并且发式美丽的秘诀。这是所有人都羡慕并且渴求的,几乎每个人,在理发时都会遇到困惑,每个理发师总是不自觉的把你的发型理成他心目总唯一的样子,千篇一律是不可避免的,纵使他会觉得每一个人因为脸型外貌和发质的不同发型也要有所变化,但是他们还是不可避免的把客户的头发剪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她说。这话没错。我是非常有经验的,每次我都能从自己的发型认出是哪个发型师剪的,因为几乎和他自己的差不多。每次他们都会问我,她说,你喜欢这边短一点呢?还是那边长一点?喜欢这里打薄一点呢?还是那里留厚一点?这善意的询问是为了保证剪出的发型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喜爱,这当然是没错的。每次,她说,我都回答一句话:您看着办吧,毕竟这是您自己的作品。
作者:
溪源
时间:
2011-10-5 22:31
上次去剪发,叫上上次那个理发师,结果已经不做了。
上次剪发是另一个理发师。剪出来果然很不满意。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7 11:30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0-7 14:34 编辑
《沟通方式》
听到隔壁门响的声音,那女人对我说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你的兄弟都完事了,她说,你也快点吧。我让她换个姿势。就在这时候门开了。那女人骂了一句,门又关上了。我说让他进来吧,但是她不同意,除非再加100。我说好。那女人喊外面的女孩让他进来,外面的女孩说他已经出去了。完事以后我在门口张望,一片漆黑中只有他的人影靠墙站着,他说怎么这么半天。我没有回答,和他沉默的走到街上。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话,这种沉默的气氛让我呼吸困难,我想不到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展开我们谈话,怎样才可以建立起我们本来有的默契,我点了一根烟,但是很快就给掐灭了,我招了个手,可是出租车没有给我们停下来。走走吧,他突然说,你那个姿势很好笑。随后我也笑了。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11 16:46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0-12 15:26 编辑
《我不在意她说的话》
我没有太在意她说的一些话,我也不是很确定她是不是真的喜欢我。今天我们逛街的时候,如同往常一样,她对我说了好多未来的期许,她说等到我们结婚,要给我生两个孩子,让其中一个学科学,另外一个学艺术。但是他们必须相亲相爱,不能互相争吵和嫉妒。还要给他们安排在两个房间,至于为什么我不记得了,我不太在意她说的一些话。她说的东西都差不多,而且我们要去看一场电影了,我肚子饿了,估计开场前来不及吃一顿饭。我想,只能饿着等这场电影放完。电影院漆黑一团,她挽着我的胳膊进去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我们坐在后排。荧幕亮了起来,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我小时候住在地下室,我父亲晚上给公司看大门,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的起床给他做好饭,等着他回来填饱肚子然后躺床睡觉。我们住的地下室只有一个窗户,那是一个封死的窗户,窗户外面就是地面,我可以从那里看到街上行人的脚,自行车的轱辘,还可以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就像那个电影院的荧幕。那个时候,我一直觉得生活总是在我的脑袋上过着。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13 14:30
本帖最后由 八和九生 于 2011-10-13 14:34 编辑
《彻底的失败》
许多人为我的辞职感到惋惜,甚至我的学生在我宣布的周二那天晚上还偷偷的把一束鲜花和一小盒礼物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从花束卡片的字迹判断,应该是一个女学生送给我的。我最好要的一个同事最初的时候表现的情绪激动,但是渐渐也不再过多的对我的辞职表示抗议。都在静静的等待那一天的到来。有意思的是,这件事情(还没有真正的离开)已经让我们的关系变得腐坏。所有人当中,只有两个人表现的颇为愉快。一个是我的学术竞争对手,我看到他和别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比往常更愉快更健谈。我猜,他会在我走的当天把我的著作烧成灰烬以示庆祝。而另外一个或许更加愉快的人,正如我的日记所写的,正是我自己。我确切的记录了我的感受,现在重新翻阅这些日记,我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我的轻松和喜悦。就算是后来日子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这些文字仍然能安慰我,告诉我当初的抉择是多么正确。但是我也要面对事实,纵使我已经快把所有这个城市的博物馆都逛遍了,还是没有更新奇的东西让我在写日记的时候感受到像辞职时那样的愉悦。我重又让自己沉淀了一段时间,趁着我手头的钱还算够花。我把自己关在屋里进行思考,反思我所作的事情,反思所有的事情。那段时间我不再写日记了。每天过着房间、书本、电脑和楼下饭馆的简单生活。起初这样单调的日子充满了禅意,但渐渐变得让人无法忍受,歇斯底里。我必须做点什么走出困境,而且我第一次用“失败”这个字眼,因为我着实感受到了彻头彻尾的“失败”,我就想,从明天起我要做一点什么,做一点更了不起的事,而且是之前没有做过的。也不一定非要为了什么,有什么神圣的意义或使命,只是让自己变得充实起来。哪怕仅仅是为了能在今晚写下一行日记。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0-18 13:26
《最好的朋友》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畅谈到深夜,他聊文学、聊音乐、聊哲学,他对我讲起纪德,巴赫和叔本华,就如同我所迷恋的高斯,黎曼和庞加莱。我们从未因我们研究领域的不同而有所争吵,再者,我们都十分认可,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艺术和数学是共通的。每次在我的研究有所突破和发现的时候,经常在深夜里就打电话给他,他虽然听不懂我的专业术语,可同样也为我感到激动。有那么一天,他还特意开车来找我,听我讲一晚上他根本听不懂的东西。那是我最好的岁月,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要把我这一生写成传记,那么必须由他来执笔。而且要在书中题词:“献给我最好的朋友。”(即是他的题词,也是我的题词。)可是后来,他爱上一个姑娘,一个平凡的姑娘。当然不懂文学,更不可能懂数学。起初,我还为了朋友而特殊照顾她,但是渐渐的我对她开始厌恶。绝对不是因为我自己的高傲自大,任何人见到她,他身边的所有人没有一个对她是褒赞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姑娘,还在上大学的孩子,却让我的朋友深深为之迷恋。他天天开车送她上下学,给她租房子,为她写情诗,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些诗,我不再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动物园,那个姑娘突然就喜欢上了马,她喜欢抚摩马的脸,我的朋友竟然在郊区租了一个小院,买了一匹马来取悦她。后来的事我都不知道了,毕竟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前些日子我证明了一个理论,通宵未寝后我带着稿件来到杂志社,第二天编辑竟然跟我说,我的这个理论毫无用处。我一气之下把所有资料都撕碎了。我请了假,开车去找这位许多年未见的朋友,邻居说他已经把房子卖了,至于搬到什么地方他们也不知道。如果我还能找到他,我猜他们还在一起生活,我要跟他道个歉,告诉他我想重新认识那个女孩。
作者:
moonking
时间:
2011-12-12 18:27
对《最好的朋友》这篇,就我个人理解来看:艺术和数学象征着理想,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两个只能在理想中寻找安慰的人交上了朋友,并与对方交流,因为共鸣,交流很成功。但是,“他”爱上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象征着现实生活,并且是“低俗”的(周围朋友的厌恶感提示)。再后来,女孩爱上了马,马象征着“低俗”的生活的一种实例。而“他”为了“低俗”的生活放弃了理想。而我,因为理想破灭——理论毫无用处,所以开始寻找“低俗”的现实来安慰自己(我要跟他道个歉,告诉他我想重新认识那个女孩。),也就是结局了!
个人愚见,臆测成分较多,难免牵强。不知道“八和九生”朋友想说的是什么呢?当然了,艺术本身也远远多于艺术家本身的创作意图,这也是我们喜欢文学的原因之一。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2-15 22:19
《杰出的画作》
画家最有名气的一幅画,是关于他生命中的一个女人的。据说,当那女人离开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与之交往的那几年竟然从没有给她画过一幅画。他很自责,凭借记忆勾勒出曾经陪伴他无数个忧伤的夜晚与白天的姑娘。她的睫毛和指甲他都画的十分精细。那幅画耗费了他近半年的光景。后来,他每年都要凭借记忆与想象画几次他曾经的情人,可惜的是,除了留下来的这幅(堪称当代杰作)其他的画已经找不到了,谁都没有见过。几天前,画廊的主办方千方百计的请来那位画中的女士,为这位已故画家的作品展揭幕。当她来到这幅杰作面前时,却坚持说自己不是这画作的画中人。主办方也嘀咕着是不是请错了人。我和他分别多年以后,从美国回来看他,那女士对我们讲,我们再也不是之前无话不说的一对恋人了。那次见面我们都有些失望,我记得过了些日子我再去时,画室中那些关于我的画作全都不见了,我知道它们被销毁了。那是在他死前不久的事。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11-12-15 22:20
moonking 发表于 2011-12-12 18:27
对《最好的朋友》这篇,就我个人理解来看:艺术和数学象征着理想,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两个只能在理想中寻 ...
正如我的题目,沟通方式。我这里的所有短篇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沟通的不可能。
作者:
moonking
时间:
2011-12-17 22:22
这样看来,有点像我对卡夫卡的《城堡》的感受——人性的两面性(或说不可理解)。
作者:
爱珊珊的老鼠
时间:
2013-1-1 10:16
加油,朋友!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