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Leaving Home [打印本页]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7-12 17:37
标题: Leaving Home
本帖最后由 Bsharribullet 于 2009-7-13 10:52 编辑

在下Simon Rattle的一个关于20世纪音乐系列音乐纪录片,Leaving Home

这个题目引我思考,在文案中是这么解释的:

Why "Leaving Home"? The 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is one of leave-takings in many ways. As a wealth of talented composers searched for new creative responses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many made departures from the solid 'home' foundations of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century music - tonal harmony, melody, regular rhythm and metre. Many had to literally leave home, displaced by political upheavals. A remarkable diversity of expression developed - not all of the difficult or discordant variety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modern music. The range is wide and this series samples the work of over thirty composers, discovering new and challenging sounds as well as some unexpectedly familiar music.

离开家园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主题,这个主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家园意味着熟悉的领域,意味着安全与满足,是平衡的,而离开家园则是对熟悉现状的弃绝,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离开这个动词把原本是全部世界的“家园”变成了身后的一点。人们必须在家园外探索,以寻找新的安身之所和更高的平衡,如此周而复始。而这一离开-找到新的平衡-再次离开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瀑布。而人类的发展史正是这样的一个瀑布,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提升,去追求最后的家园——至真至善,这个最终目标可能无法达到,但是这个动态过程形成的趋势是积极的,不断进取的,这比是否达到目标更重要。

最近正在探讨艺术为何?我认为艺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一个leaving home的过程,创作者要怀疑和挑战原有的写作/思维/情感范式以期表现更多的东西,而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固定的审美期望受到冲击,从而思考并且扩大自己的视野。两者相同都在与意识到自己的家园并非一切,是人工所造的,在此之外有着新的世界,在那里有与自己家园完全不同的东西,要去探索和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去审视自己原来的家园——离开家园并非抛弃家园。重大的突破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浪漫主义狂飙突进等都是如此。

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艺术教育,目的是要培养有教养的,有欣赏水平的公民,这个目标并没有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没有体现它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一面——艺术是人类内在世界的开拓者。人们的内在世界是一个广阔的原野,我们原本只龟缩于某个弹丸之地,艺术应当引领人们去探寻整个原野,饱览美景,寻找宝藏和力量——艺术教育不应当只是学会唱歌或者画画,而是应当帮助人们学会了解自己,开拓自己的心灵空间。
作者: skydia's    时间: 2009-7-12 21:16
锁了么……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7-12 21:17
好奇怪,前面状态显示是锁了……
作者: skydia's    时间: 2009-7-12 21:18
莫非是系统故障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7-12 21:19
云起时那个也显示锁了……
作者: skydia's    时间: 2009-7-12 21:23
本帖最后由 skydia's 于 2009-7-12 21:25 编辑

我现在这边显示只有:
    格里茂要来上海了
   艾玛·沃特森最爱的书是石黑一雄的《去日留痕》
   我们都是拖延症
三篇是锁了的,这篇和云起时那篇都已经不锁了
你自己解的锁?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7-12 21:45
我没有锁过啊!太奇怪了!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3 06:29
leave home =find home =find god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9-7-13 10:33
leave home =find home =find god
ak1789 发表于 2009-7-13 06:29

非常同意
作者: ak1789    时间: 2009-7-14 14:26
总觉得这个过程就像是浮士德和约伯受难与拯救的过程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