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旧作之六:东方的那片海 [打印本页]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1-28 15:45
标题: 旧作之六:东方的那片海
东方的那片海

我虽对音乐一窍不通,却每每会被一首歌曲拨动心弦,沉迷在那或优美或豪迈的旋律里。由于嗜好影视剧的缘故,这些歌曲往往通过声像与我结缘。《知音》的婉转激越,《乌龙山剿匪记》的凄美悲壮,《亲情树》的低回悠扬,《四季歌》的清丽凄婉……都使我久久不能忘怀,而其中尤以《北洋水师》低沉苍凉的主题曲《东方有一片海》最为难忘。

我买来新出的DVD,重温着这多年未闻的旋律:“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过五千年的梦。天外有一只船,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洒在海边——”

北洋舰队自1 8 7 4年筹建,至甲午战争前夕,历经2 0年,排名世界第六,是清末“洋务运动”结出的一大“硕果”。不料中日战端甫开,仅经两战,前后 5个月便灰飞烟灭,令人惊诧!

“再不愿见那海,再不想看那只船!”

1894年 9月17日的黄海大东沟,烈焰和血腥构成了我们对它的记忆。北洋舰队在舰艇陈旧缓慢,炮弹或匮乏或低劣的情况下,以 5艘军舰沉没、1000余人伤亡的代价换取了重创日舰5艘,毙伤600余人并使日本舰队首先撤离战场的战绩。邓世昌、林永升的名字在 5小时内铸在了历史的煌煌丰碑上,时至今日,虽然间或从网上传来不和谐的声音,仍不减昔日的光彩。而方伯谦,这个以两度临阵脱逃而闻名的管带(舰长),使济远舰也蒙上了可耻的色彩。是的,近年来对这个人物争议激烈,但无论是“毁炮转舵逃出阵外”(旧版《辞海》),还是“因炮毁转舵离阵”(新版《辞海》),为保全生命或军舰置友舰于不顾,总不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吧?

“却回头又向它走来,却又回过头,向它走来——”

1895年2月,遵循李鸿章“保船”策略困守山东威海的北洋舰队,在日本海陆军围攻下走向了末路。10日,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沉军舰后自尽。12日,丁汝昌,这位来自我家乡的水师提督,在部分士兵哗变后自杀殉国。镇远舰管带杨用霖、步军总兵张文宣不愿与敌人接洽投降,也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离世。丁汝昌死后,清廷认为他战败有罪,棺木被绳捆钉封押往天津待罪,又因部属盗用他的名义向日军投降,而长期受人误解、贬斥。

海风荡荡,波浪滔滔,苍凉旋律勾起百年回忆。时代憧憬,强国壮志,重任正在你我之肩。


                                                                                                                                作于2004年

[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12-10 16:09 编辑 ]
作者: YODA    时间: 2008-12-15 10:38
现在的中国跟那时候的中国很多东西都差不多,不要太过于乐观了………………………………
作者: zjabh    时间: 2008-12-19 12:05
本帖最后由 zjabh 于 2008-12-19 16:31 编辑

个人力量虽然微不足道,期望总该要有的。说到盲目乐观的人,如果说当时我只是遗憾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厌烦了。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