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街头(一首诗的修改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1:27
标题: 街头(一首诗的修改过程)
我敏感于这秋风化作细雨
写在脸上的阴霾。

湿透了的旗帜摆动,它们滞重的鲜红。

注:此诗原题《十月》,草于2003年10月初,一度失踪。2006年11月13日百度找回并做删改,昨日亦改,今日复改动两次。此系第五稿。

  
十月(初稿)

毫无征兆,季节的突变
在瞬间完成。我敏感于这秋风
终于化作细雨落下来。
走上街头,人们的迟钝
让他们还裸着臂膀和大腿
却使我倍觉寒冷。
我不用抬头,天空的阴霾
早已写在迎面走过来的脸上;
湿透了的旗帜,在风中摆动——
它们滞重的鲜红。

2003.10,南京丹凤街10号


街头(二稿)

毫无征兆,季节的突变
在瞬间完成。我敏感于这秋风
终于化作细雨落下来
我不用抬头,天空的阴霾
早已写在迎面走过来的脸上
湿透了的旗帜,在风中摆动
它们滞重的鲜红

2006.11.13,长沙灰埠


街头(三稿)

我敏感于这秋风化作细雨落下。
阴霾写在对面走来的脸。

湿透了的旗帜在风中摆动,它们滞重的鲜红。

2008.5.5,长沙灰埠


街头(四稿)

秋风下细雨
一面旗努力挥动
鲜红湿又重

2008.5.6,长沙灰埠

[ 本帖最后由 庞固 于 2008-5-6 20:10 编辑 ]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5-6 11:59
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5:45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同时也有点烦。拿不准三稿和四稿哪个更好些?
四稿借用了“俳句”的形式,因为字数的限制,也许意味上就不太够了?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5-6 16:26
我试着将他变成古体诗,但不成功——始终不是自己的体会,勉强

三稿好像好些。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5-6 16:48
乌乌秋空,
化作雨风,
风吹我容,
对面蒙蒙。

乌空乌空,
愁容愁容,
只见风中,
一面旗红。

旗动扬风,
渐使雨重,
雨打风穷,
旗尖对空。

这样就能写上一首,但与楼主的已有区别,我这场雨是渐落渐大的,以至风息,旗湿透,紧沾旗杆。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7:29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别处也有人说三稿好些。到底如何,我现在也闹不清了,也许过段时间看会有个判断吧。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7:32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云起时好兴致!
不过“渐使雨重”好像不大通的样子
作者: 风之柔~水之蓝    时间: 2008-5-6 18:38
三稿吧
四稿凝练的不知所谓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9:21
原帖由 风之柔~水之蓝 于 2008-5-6 18:38 发表
三稿吧
四稿凝练的不知所谓

哦,好像蛮有道理的样子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19:23
标题: 他处的意见:
初稿最好,因为让我有一种“居安却不思危”的感叹。
二稿修改的,是把中间的描写删除,反倒觉得最后两行稍嫌突兀。
三稿修改的很精练,却少了能感动的“线索”。(古尘)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8-5-6 19:26
相较三稿“完整”些,不过四稿单独看来确实会让人有“朦胧”的感觉
但看过三稿后再看四稿(在理解了的前提下),还是会觉得四稿更好一些

————会不会很矛盾?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5-6 19:43
原帖由 庞固 于 2008-5-6 17:32 发表
云起时好兴致!
不过“渐使雨重”好像不大通的样子


即兴是这样的了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20:03
原帖由 angeljump 于 2008-5-6 19:26 发表
相较三稿“完整”些,不过四稿单独看来确实会让人有“朦胧”的感觉
但看过三稿后再看四稿(在理解了的前提下),还是会觉得四稿更好一些

————会不会很矛盾?


不“稿”了,再“稿”要死人了! 就这样吧(四稿俺也留着)——


街头

我敏感于这秋风化作细雨
写在脸上的阴霾。

湿透了的旗帜摆动,它们滞重的鲜红。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20:05
原帖由 云起时 于 2008-5-6 19:43 发表


即兴是这样的了


要不您也“稿”一把?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08-5-6 20:38
庞兄,确实很惬意下。
如我写下了首诗,就无法动笔改了。
就是一个感觉,要保存最初的原貌。
要改的时候,在写得时候,就将要去掉的字涂得黑黑的,再画个箭头上面添下字。
这么一来,手稿必然是一塌胡涂,但是写好后,坚决不改拉。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20:52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问好泰比斯兄!
我的情况是这样:有些诗一旦写好就知道再不用改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是自信满满;有些诗则始终令我心有不安,这时我就知道它肯定是有问题的,一定得改(干脆丢弃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以前用纸笔的时候,为了完成一首诗不知要用掉多少张纸——不断地修改,不断地誉清。诗行的排列形式也是很重要的,手写的话难免歪扭不齐,用电脑就方便多了,效果看得一清二楚,同时也节约了纸张,呵呵!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6 20:52
标题: 再贴个他处的评点——
四稿似俳句或微诗
三稿的语言密度高,能带给读者的想像亦丰
我个人最喜欢
初稿多一些情景描绘
但整体而言只是适当
反而没有亮点(恋海)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8-5-7 09:28
嘿,所以还是三稿好些,见楼上。

哈,最近在看《金刚经》,也想写些关于此的小诗。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7 10:11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得见如来

期待云起时的大作!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8-5-7 14:16
原帖由 庞固 于 2008-5-6 20:03 发表


不“稿”了,再“稿”要死人了! 就这样吧(四稿俺也留着)——


忽然想到了福楼拜(虽然这里并不是被"稿"得到"不敢写一行字的地步")

却实,一件作品的复活与再构思,(诚如云起时所言)是幸福而又(令作者感到)枯燥的
但回视亦有回视的温馨,可以触摸当时意识的流动,
所以,不妨留存全稿

[ 本帖最后由 angeljump 于 2008-5-7 14:18 编辑 ]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7 14:45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俺老婆也说要把各种改动的痕迹都留着,她还帮俺收藏了一些偶尔写在纸上的诗稿
作者: 路边风景    时间: 2008-5-7 15:32
我觉得三稿好些,诗味浓!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7 16:29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综合此地他处的各种意见,说第三稿好些的占大多数
作者: angeljump    时间: 2008-5-7 18:52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记着曾读过一篇郑日奎的<醉书斋记>,不禁叹曰: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庞固可是很幸福的呵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7 20:03
标题: 回复 24# 的帖子
呵呵,那确实
作者: 失落    时间: 2008-5-8 22:03
感觉二稿和三稿不错,学习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9 15:55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
问好!大家一起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8-5-9 19:12
三稿最精练,一稿最滋润。
作者: mu    时间: 2008-5-10 19:31
如果说三稿比较好,大概是因为很像庞德那首的缘故。或是分行较好,看上去蛮精练与整齐。可是开口一读,三稿却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没写。作者从秋天的一条路上采来的形象,不留痕迹又返回那儿去了。这是典型的消极写作,很多人在消极写作,不知所云,相比之下,初稿至少是活着的。:)

我敏感于这秋风化作细雨落下。
阴霾写在对面走来的脸。

湿透了的旗帜在风中摆动,它们滞重的鲜红。

作者: 庞固    时间: 2008-5-10 20:56
看守人难得开口,一说话就击中要害(评点转存博上 )。
改成三稿后我自己就颇为怀疑,才有了四稿和五稿,但问题还是跟三稿差不多(不过五稿跟三稿还是有了一点小分别)。
也许真是我说的那样,改得太多了,最后就会陷进去找不着北。

[ 本帖最后由 庞固 于 2008-5-10 21:03 编辑 ]
作者: 时间轴    时间: 2008-12-26 06:25
俳句是什么?
我写东西都是记流水账差不多
基本没改过
都不敢发上来 QQ空间写得倒是蛮多
来这里 只是为了跟随寻找一个人的步伐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8-12-27 17:45
汉俳啊~~
作者: 西门    时间: 2008-12-28 22:32
二稿就不错了,一稿稍缺点诗味,后几稿越改越单薄,到最后简直要被当做某个组诗中的一首了(当年顾城就写过不少这种东一句西一句的组诗)。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