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陈列
[打印本页]
作者:
似水华年
时间:
2007-10-29 08:41
标题:
陈列
陈列
2006-10-1
千头万绪,已不知从何说起。这是怎么了?一开始就像写信一样。其实,我的信,早已无处可寄了。
写这篇文字,算了,别用这么耸人听闻的字眼了,估计凑不成篇。写这些文字,缘起于昨日的老舍故居游。
来北京一年半了,从来也没想过特意游老舍故居,倒是极想去大观园,但是到今天为止也没去呢。游老舍故居,缘起于我喝了一杯可乐之后,又喝了一杯咖啡。
我没什么钱,所以常常很痛苦。而这种痛苦之中,我就只好在盛夏给自己买各式冷饮,似乎是一种自慰。我不大爱喝可乐,爱喝大麦茶。写到这儿,窗外鞭炮声不断,因为今天是国庆的缘故,于是我又推论出游老舍故居的日子是9月30日。哦,写到可乐和大麦茶了。是,那我为什么要喝可乐,而不喝大麦茶呢?原因很简单,就是那家玉石行不提供。
弟弟回家了,我坐在电脑前,一阵阵的气闷,下腹有些痛,这些文字也似乎有些阵痛。弟弟是春天时来到这里的,具体什么时间我忘了。那时候很热,我们住在一栋平房里,只有两室,还有一个大厅,还有一间厨房。弟弟就在厨房里住。那时候这个文字作坊一共有七个人吧?中间发生的事太多了,其实我还能让这个盘道再绕几绕,但是没那个兴致了。就这样绕回来吧。后来我们又租了一个楼房,就是现在住的这间,日子好像越来越好了。可是那个出版商却开始闹离婚,弄得这批书产期延后。我们开始越来越穷。
我的精神先垮了,这话不夸张,因为我每年总要垮一次的。不是每年吧。是每隔一段时间。写着写着发现。这篇文字其实可以写很长,但是算了,不要那么费心了。好久好久没写东西了,离自己的心那么远,好像都摸不着了。写吧。慢慢写吧。反正明天也死不了。
10/23/2006 11:20:31 AM
电脑系统坏了,玩游戏玩的?下载百度电影造成的?不知道。又重装的,花了30。装机的时候,买了一个新游戏《金庸群侠传》。这是个老游戏了,但我刚开始玩游戏,又是金迷,岂有不玩之理,于是斥资15元买下。装机的老板看见了,跟我说了一通攻略。后来说,这是在98系统下玩的,我当年为了这个游戏,装了双系统。我一想,自己这个装的XP,总不能和他装双系统一样吧?结果就回来了,装上后,果然不能玩,郁闷。于是游戏盘就和其它光盘一样,倚在墙角里,默默承接宇宙尘埃了。
刚刚上西祠,忽然想起《水解红楼》了,自己打开一看,都写了些什么啊?简直不是我写的!看到雪唇问我的结局,是啊,我也想知道结局,可我还没死呢,怎么会有结局?至于那一段段感情,是必须伤到极至,才能逃出的。
然后,就没有感情了。
看到10月1日的文字,才想起来,这是要写那天游老舍故居的事。记下来也好啊。那就说说吧。
那天本没想去老舍故居,是因为我总是状态极度不佳,人就像垮了一样,老宋看着,觉得我需要调节,就带我出去了。我想,没有钱,又想逛,去王府井吧。
王府井据说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段,步行街也很出名,逛着逛着,忽然看到了一个井盖,周围有铁链围着。走上去一看,井盖上雕着几行字,说明了王府井的由来,原来这就是王府井。
没钱买东西,只买了几个桔子,老宋不吃,我就掰几瓣给他。老宋正想给我买大麦茶,忽然有位小姐上来发传单,说是免费赠饮料。我和老宋都是那样的人,就是人家发传单也挺不易,不问来由,一律接下,但是就这张最好。话说我和老宋每人接了一张,急忙就奔那个地儿去了。
这是玉石林珠宝行在搞促销。我们上去,先每人用传单换了一大杯可乐,饮料杯是统一型号的,倒不是我贪心。于是我们就边喝边逛,我倒是想拿走了喝,但是人家不说你喝了我的水,必须在这里走一阵子,然后总能看见想买的东西吧,人家很礼貌地在出口立了块牌,上面写着,为了保证其它楼层的卫生,请您不要将纸杯带出本楼层。也就是说,你必须得在这里把水喝完。喝吧。
这里都是些能看不能买的工艺品。人们大概也就是冲这免费饮料来的,就是走马观花。只有两处人比较多,一处当然是发饮料的,一处就是10元一件大甩卖。我本来不感兴趣,但是水总也喝不完,就过去看看吧。这一看可好,我买了一个玉石枕垫,一个保健锤,一个玉笔筒,老宋买个一套紫砂壶,说预备过年回家送人。完了我们一算帐,40元的东西,怎么人家也赚回了两杯饮料钱了。
付完钱,刚想走,却闻着有人手里的饮料很香,居然是咖啡,原来还有热饮。我想起从前在左岸加班,和花花一起,一夜每人喝了三杯咖啡。忽然很怀旧。于是又要了一张传单,去热饮处换了一杯咖啡。
这是第一次来玉石林,说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是我又去了一次,这且按下不表。
这杯咖啡真香,因为好久没喝了,还因为它是免费的。喝着喝着我就冒汗了,因为第一次来玉石林,还不知道卫生间何在,以为这里没有,所以就出去了。出去之后,开始找卫生间,写到这,又想去了,我去一下先,回来再打。
回来了。
为了找卫生间,我和老宋在街上乱转,看到一个小胡同,老宋大喜,说,估计那就是厕所了。我们立即前往,红漆小门,绿色的门栓,门口挂着一块小牌——蔡元培故居!老宋上前一推门,锁着。老宋不甘心,又从旁边绕过去看,那里正在施工,乱乱的,只能看到几间屋顶。
于是我们又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找卫生间。又是一个胡同,老宋一抬头,又看见一块指示牌——老舍故居。我们二人当下振奋精神,我也忘了要找卫生间的事了。就顺着这个指示走去。走啊!走啊!问了好几个人,才摸到老舍故居的门口。真是不容易。很像《怪物史莱克2》中的FAR FAR AWAY。
老舍的故居叫丹柿小院,里面多数都是老舍各时期作品的不同版本,也有几页手稿。老宋和我一起,先从一展室看起,他细细地看老舍的书法,夸个不停。我粗略地一看,就出去了,可是总觉得这里有些发阴,只停在其余几个展室门口,向里张望,不敢进。后来老宋看完了一展室,我才跟着他,继续看。
看到三展室,有一层铝合金框的玻璃拦着,只能看看,迎面赫然是老舍的黑衣遗像,我忽然感觉他好像就在这个屋子里,不敢对视他的眼光。两边墙上挂着老舍夫人的字画,虽不懂欣赏,似乎应该算不错。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三展室门口居然有个破旧笔记本,就是街上两元钱一本的那种,旁边还放着一支五角钱的圆珠笔。原来是游客留言簿。老宋先写,我后写。写着时,感受着屋子里的阴气。老宋忽然说,我要是不在,你一个人估计都不敢呆。我当时就惊了,说,你千万别出去。老宋说,这里有一股死人气。
为了排遣心情,偶然来到一位自杀的文人的故居。真是莫名其妙。我拿着那根笔,感觉这个留言簿太简陋了。反正是写了。看这篇贴子的人,如果去丹柿小院,如果那个留言簿不定期在,应该能看到我的留言吧。
老宋问我,看看你写的啥?——老舍是自杀的么?
当然。
那可真没意思。我不喜欢自杀的人。
走到四展室,老宋看到一张照片,啊。真是自杀啊。老舍就是跳这个湖死的。
我过去一看,嗯。
四展室里有老舍访美时穿用过的西服和皮包,当时应该属于极高档的服装。的确,老宋说,人虽不在,但他用过的东西,上面遗有他的气息。院子应该算是四合院吧,应该有阳光才对,可是我最强烈的感觉,还是阴。每个屋子都不进阳光。又想起在平房的生活,可能北京的居住结构都是这样,为了夏日防暑。
心情,就是故事。故事,来自心情。什么样的心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故事。
老宋是一个很好的人,是我在上次打工期间认识的同事。现在我们是合作伙伴了。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荒原给我的伤害。他爱我。是他自己说的。我们在一起总吵架。因为个性上很大的分歧,但是。他真是爱我的。我爱不爱他呢?
不知道,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了。我觉得,他是我的一个亲人。他终究还是要回到他那个环境中去的,他的老婆,儿子,他的乡村。
我,则始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一次吃饭时我说过,为什么我和其它女人不一样,没有安全感。没有家。弟弟那时还在这里,说,你自己找的。
10/23/2006 2:37:33 PM
我为了荒原来到北京,打工时认识老宋,为了摆脱到原来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板,自己找工作,结果成立了这个工作室。
打到这里,有些不耐烦了。不写了。
反正,它从萌芽到成长,到现在,入秋,萎靡。它的兴衰,和我的心情一样。匆匆,结束吧!
人总是要死的,我忽然感觉老舍的故居很可怕,一个人,有故居,也很可怜,名人死以后,他的所有,都要拿出来,一一展览。凡人也一样,个人博客,相册,版面,网站,专籍……在总结和陈列中,接近死亡。
我也一样,我的情感,我的人生,我的经历,在岁月的风刀中,一点点,流着血,在文字里,陈列着我的情感的尸体。就是这一具具死尸,连成了人生的悲喜。
作者:
湖畔水仙
时间:
2007-11-4 13:32
标题:
回复
你的文字很悲观.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