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小议梁实秋之菜刀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5-10-16 10:10
标题: 小议梁实秋之菜刀论
小议梁实秋之菜刀论

瞿秋白,清扬萧疏的一介书生,风雨飘遥之际,投笔从戎,却受人排挤,郁郁而终。
不少人为他的爱国情操大为击赏,独梁实秋认为他是用菜刀杀人,虽然菜刀的使命不是杀人。
梁实秋在大陆曾长期是个不尴不尬的角色,八十年代末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尚有鲁迅先生的《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在那一代人眼里梁实秋不过是个腹有鳞甲的叛国贼罢了。读着毛选长大的一代人都知道在×章××页有一条注解是: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这一条注解,在那个燃烧的地狱之火的年代里决不亚于风刀霜剑。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中没有他,没有林语堂,也没有苏曼殊、钱钟书,徐志摩,好不容易上了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却加上这么一句评论:“后期思想较落后,只是表达个人情感。”原来一切文学不为革命所服务可以把他们全部抹杀!可笑!难道文学之花可以盛开在尔虞我诈的政治土壤上!
陶渊明,竹林七贤,他们的避世隐逸是寄情山水、高风亮节,是表达对污浊尘世的愤懑;他们的诗章是阳春白雪,金相玉质。梁实秋不过一白面书生,在乱世中,鸿飞冥冥,何错之有?众人一边谩骂梁实秋,一边赞扬陶渊明,这本身就是个绝大的讽刺!我们是不是对梁实秋太过于苛求?
爱国之情与生俱来,难道梁实秋不爱国?我很难相信一个甚至挚爱故国的一花一木的人竟不爱 孕育这花木的土地?难道爱国就是操起菜刀去杀人,就是将一尊绝美的阿波罗神像击成碎片,捣糊后去补破石灰墙,这才是物有所值!这只能用暴虎冯河,焚琴煮鹤来形容,瞿秋白原本就如《卫风·澳其》中的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是握钢笔的手却握到了所谓自己人的枪口上——他没死在敌人的炮火下,他死在自己人的枪口,排挤欺诈的子弹夺取了他的性命。
也许梁实秋才是智者,他这把菜刀下诞生了《莎士比亚全集》中文全版、《槐园梦忆》、《雅舍小品》、《西雅图杂记》,创造了平淡之极的绚丽散文大餐。
另一把菜刀却躺在凄风 苦雨中,除了沉默就是死亡。
作者: mu    时间: 2005-10-16 21:12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18 17:42
照楼主的意思,如班固投笔从戎之豪迈事,竟然也是菜刀杀人了?文人墨客便只能蜗居斗室寻摘摘句了?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不思报国,只知儿女私情或者怡情花草的,或者鼓吹敌人也有人性讲求和平的,虽然不够汉奸卖国,其思想境界也不可谓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如果个个都只去怡情花草,或者只思儿女私情,中国早就亡了,所以梁氏之流在当时得不到高的评价,是自自然然的事情。
作者: mu    时间: 2005-10-18 17:59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每人都有每人的能力范围,何必教文人拿刀,让军人握笔呢?当时的梁实秋并没有反对革命的意思,作为一个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作出的成绩是斐然的,这不就够了么?那《莎士比亚全集》至今可以说都是无上的译作了吧

鲁迅的确伟大,但在某些地方太固执了,比如那《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挑起事端——还有永远批判不完的陈西滢,实在没给读者留下什么好印象。当泰戈尔来中国时,鲁迅倒是横眉冷对了。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19 11:26
据我所知,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比梁氏版高明得多。
我倒是觉得二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们是在那个整个中国都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还能潜心读书而不过问时世的话,还只是鼓吹和平人道的话,只能说你们的血是冷的。
我倒是宁愿中国多几个鲁迅少几个梁实秋,这样我们至少不是亡国奴。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5-10-22 16:01
没有不爱国的人,爱国的方式不一定都是操起菜刀杀人.
我不赞同为一个政党卖命,政治中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我比较欣赏"第三种人",虽然鲁迅等人把他们骂得体无全肤.
对于我,鲁迅的概念是------朱安的泪,民族的魂,更多的是骂人的技术.------梁实秋倒也写过<骂人的艺术>.
关于梁与鲁的笔战,梁似乎在<槐园梦忆>引用孔子一言巧妙回答他当时的情况.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0-23 22:27
是是非非谁能说清。但是不能因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就视为异己,口诛笔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也许和当时的时代不符,却未必不符合人性最基本的要求。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24 11:48
可笑,这样子就叫过激么?那么楼主为了抬高梁氏就搬出菜刀杀人来又算什么?据我所知,文人抄刀拿剑的不在少数,李白苏轼陆游辛弃疾哪个不是?武人握笔的也不少,岳飞不还写过《小重山》么?照某二位的意见,那就更是荒谬了,文人不操刀,武人不握笔,那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只出书呆子和猛夫,看来楼上二位是非常赞赏此等人的。
中国的文人自古讲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来更是提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鲁迅至死也没加入共产党,他根本没有为任何政党说话,说的不过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该说的话而已,如此而观梁氏,不光是“穷”,而且连“匹夫”都不如,说他思想境界不高,实在没有冤枉他,说起他的散文来,中国五四以后的作家比他高明得有很多,不说鲁迅还有林语堂,怎么也没轮到他,而莎剧的翻译,还有朱生豪的译本比他高明,楼主喜欢他便罢了,但大可不必把他抬得多高,也不用把瞿秋白拿来贬损,至于牧人也没必要把鲁迅拿来做反例,至少一个作家要适应当时的环境,梁氏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0-24 17:57
苏胡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鲁迅也是的,文人就是不合时宜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关注国运民生是没错,那是不是关注更超脱一些的就需要千刀万剐呢?
作者: mu    时间: 2005-10-24 18:02
danjierous,我不是反对你的观点,毕竟大家意见都不同,而是你的语气有点太过激了啊
从上次的事后,论坛好多会员都不来了,你也知道,大家不想吵架,有什么观点还是用学术和历史的角度来说好。另外你是版主。。更不能带头打啊?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0-24 18:02
另:菜刀杀人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菜刀就是应该切菜的,偶尔杀人可以,但不能把菜刀当成杀人的工具。文学也是如此,文学关注的是人,这包括在具体的环境下的一时一地的人,也包括了在普遍意义上的形而上层次的人。当文学变成了政治的传声筒时,他就脱离了他的本位。就像李白辛弃疾仗剑杀敌,是为本位。若拿他们去勾栏之地卖艺的话,就大失其本位了。
作者: byronrilke    时间: 2005-10-24 20:08
Originally posted by 牧场看守人 at 2005-10-24 18:02:
从上次的事后,论坛好多会员都不来了

我搞不清楚有人不来和danjierous有什么关系?你分明是存心袒护说拜伦“只有中学水平”的“末世雪莱”。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25 11:57
我似乎没有看到谁把梁氏拿去千刀万剐了,他不是后来在台湾活得很滋润溢么?
“就像李白辛弃疾仗剑杀敌,是为本位。若拿他们去勾栏之地卖艺的话,就大失其本位了。”这个比喻大大地不通,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背景,人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是活在虚空的人,原在各位清高的大人们眼中,那些原本让人敬重的投笔从戎的书生,原来等同了勾栏卖艺了!可是不得不指出,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勾栏卖艺,我们只怕现在要改日本姓了,就是梁氏歌颂的那些大好河山,也成了别人的国土了。
正象有人说过的:人都只道鲁迅横眉冷对,谁记得他曾经俯首甘为孺子牛?当年以为横眉冷对不妥的人,多半是些千夫所指之人,现如今若是要“俯首甘为千夫指,横眉冷对孺子牛”,我倒不知道风气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难不成真的象崔健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另外,牧人既然想让吸引人来这个坛子,你总得让人到这坛子来能够提高文学素养,梁氏其人虽然文学上确有建树,但历史对他的评价尚属客观,为了把他抬高到他其实没有达到的高度,就把瞿秋白和鲁迅拿来做反例,这种做法并不高明。这和前段时间有人公然污蔑什么“只有中学水平”有什么区别?总不能让人来了把文盲的观点当权威,你总得以理服人,说不出理就扣分,这也不象是个能容人的管理者。
作者: mu    时间: 2005-10-25 17:32
danjierous,立了规定不是为了让大家破坏的,我觉得大家都欢迎在学术上讨论的朋友,而不欢迎总是挑头吵架的版主!

你们总是提到末世说的“拜伦水平”问题,既然不同意,拿出论文和事实来啊?这里有那么多懂行的人,大家可以一起评评嘛,别总拿结论压人!如果有人说纪伯伦英文是中学生水平,我立刻能写出数十条纪伯伦文法的精妙之处,有出处,有实例,并且绝对以理服人,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不会只说对方是文盲。

至于梁实秋和鲁迅怎样怎样,我觉得没什么争论的,鲁迅自然伟大,梁氏也在文学上有造诣,两者都是你我不及的,那有什么好争的呢?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25 20:01
Originally posted by 牧场看守人 at 2005-10-25 05:32 PM:

danjierous,立了规定不是为了让大家破坏的,我觉得大家都欢迎在学术上讨论的朋友,而不欢迎总是挑头吵架的版主!


你去翻翻前面的贴子,首先提出鲁迅来的是谁?首先说拜伦和歌德不如雪莱的又是谁?首先在拜伦专区污蔑拜伦的又是谁?这些人自己心里都有数,而且好象都是版主。谢谢天,这些事我都没干过。

说到末世的那句话,那不是最蠢不过的一句话吗?难道还有必要引什么经典来反驳吗?我想他本人应该中学毕业了吧,如果他写得出《唐璜》中的哪怕一行,我就认为他之前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可惜我相信没有人做得到,不然的话歌德和雪莱不会一致认为《唐璜》的每一行都有不朽的价值。

楼主要为梁氏正名没有什么,虽然我不欣赏他,但是为了抬高他就非要贬低瞿秋白和鲁迅,这种方式才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可是牧人显然没明白我的意思,有时我真觉得对牛弹琴真是一件废神的事,引经据典说了一大段道理却被看不懂的人看成是吵架,我至少也没有干过让人把自己的原创当权威或者攻击别人人品这么不入流的事情。
作者: mu    时间: 2005-10-25 20:24
Originally posted by danjierous at 2005-10-25 08:01 PM:

你去翻翻前面的贴子,首先提出鲁迅来的是谁?首先说拜伦和歌德不如雪莱的又是谁?首先在拜伦专区污蔑拜伦的又是谁?这些人自己心里都有数,而且好象都是版主。谢谢天,这些事我都没干过。
说到末世的那句话, ...


还是那句话:既然不同意,拿出论文和事实来啊,口说无凭。还是这句话 主观谁都擅长
我觉得读诗作文的人应该多少应有点“礼”,“对牛弹琴”这词语我似乎没看出你对别人有什么起码的尊重啊!
作者: danjierous    时间: 2005-10-25 20:28
阁下的回贴正是最好的事实,还用得着到别的地方去找吗?
作者: 慕乔    时间: 2005-10-29 15:47
STOP,不要偏题,继续!
想吵架的请让让.
作者: 乔木    时间: 2005-10-29 16:5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何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自古以来对文学的评论真是吵得沸沸扬扬,何必大动肝火?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5-10-29 23:04
我也觉得,摆明车马,针锋相对就可以了。
ps:我对鲁迅的尊重程度要比梁实秋高多了。我只是在说梁的那个观点,不牵扯到人品的问题。
作者: 墨树瑰花    时间: 2005-10-30 18:15
我觉得人人尽自己的本份就好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11-7-23 01:28
本帖最后由 泰比斯 于 2011-7-25 03:09 编辑

D同志不妨看看余光中写的几篇有关梁实秋的文章。他是个很值得我们尊敬的文学前辈。

"说起他的散文来,中国五四以后的作家比他高明得有很多,不说鲁迅还有林语堂,怎么也没轮到他,而莎剧的翻译,还有朱生豪的译本比他高明……"

鲁迅的散文确实很好,好过徐志摩、朱志清冰心等人,但在文白交融的功力却不比梁实秋,而这只是梁胜鲁的一例。朋友不懂真有看林语堂吗,还是道听途说而已,因为我不相信您的眼光竟会如此之差,毕竟林语堂的散文,不仅有论者下过劣评,而且我读了几篇都无法卒读。(论者的要求比较高不是吗,我的要求竟也不能通过啊。)至于粱氏的莎剧译本,已为公认的最佳译本,我们不能怀疑全世界的论者都在说谎吧?胡适、余光忠、许许多多的莎剧译者串通起来为梁实秋说好话,这可能吗?朱生豪的译本当然也很好,我的两本莎剧还是他译的呢。对此,我只能委婉地说各有胜境吧。

人应该为真理而力辩,但不能盲目地追寻自我认同的真理。最重要的是:就算理直,也不能气壮吧。共勉。
作者: 爱珊珊的老鼠    时间: 2013-1-1 10:18
史话文学,现在很流行。我也打算写一部,关于五代的,有资料的朋友,帮帮忙推荐几本好书。
作者: 泰比斯    时间: 2013-4-27 12:17
每次看到这帖子,就忍不住想多说些什么,因为我私淑余光中,而余光中的恩师就是梁实秋,我是把梁先生当成师公来看待的。当然,这不代表说,我这个弟子要在这里袒护梁实秋。但事实上,梁实秋犯了什么错呢?他反抗战吗?他不爱国吗?梁先生所以反共产党,是因为他和胡适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共产党执政后,祖国将面临怎样的灾难。而历史也的的确确告诉了我们,他们的预料并没有失准。大饥荒、文革、六四。哪一件不是惨绝人寰的事呢?梁先生追求的不是一党一派,而是自由,公平。他生在中国,反对共产党,是非常自然的。如果,有人硬要给梁先生贴上走狗什么之类的不雅标签,而坚称这么多年来,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好得不得了,国富民强,那就是太不理性的表现了。梁实秋所以被大家责难,一方面又是因为,大陆有太多太多崇拜鲁迅和毛泽东的人了,而梁实秋曾是鲁迅的笔战对手;毛泽东则是主席,主席的话当然是真理,大家乃不分青红皂白地判定梁实秋不知好歹、人格低贱了。其实,清者自清,梁先生根本不需我来辩护,日后的史书必然给他一个公道的评价与地位。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您们的教科书、史书里面的资料,很多都是不正确的。希望大家能有独立而理智的思考能力,不要被爱国情绪牵着走。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