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枯黄的叶子已然坠落
假如我枯黄的叶子已然坠落,
在黎明中,
在黄昏里。
光辉漫洒,
风儿更打着圈儿。
她却悠悠地轻抚大地,
悠悠地将最后一丝气息——
那难以挽留的精灵——
赠给了终生不曾拥有的
爱情……
猎人的箭矢、农夫的镰刀,
今已深深镌在你的记忆——
那世界上,那宇宙中,
难以磨灭的碑文里,
又躲藏着你深深的
不灭的回忆:
你引领着我们
横渡海洋,穿越风暴。
在最炎烈的大陆中心,
在最寒冷的大陆中心,
在冰川之间,
在沙漠之腹,
在被死寂光顾的沼泽,
在被贫瘠席卷的戈壁:
你引领着我们,
绝不妥协,
绝不放弃。
直到真正的黑夜降临:
天边惨白如死灰;
广袤的土地变得
一边热一边冰凉。
我们曾经的战士,
此时一个个心智动摇:
怀疑从他们的脑袋中滋生;
无由的憎恨环绕在耳际;
而眼睛,再也看不见希望,前路;
臂膀,再也提不起巨剑,扛不动长戟。
最后,当他们一个个选择
一个个倒下;
当一具具尸体,
可怖地覆盖于焦烂的岩石上;
当曾经的冲天的厉吼,
如今沦为野兽刺心的哀号;
当从前所有的睿智与正义,
现在却化为散发恶臭的浊水!
你依旧敢
独自前行? ……
假如我枯黄的叶子已然坠落,
在傍晚里,
在拂晓中。
光辉如砂,
风儿旋转舞蹈。
她却静静地投向大地,
静静地将最后一丝气息
献予了转瞬即逝的
爱情……
[
本帖最后由 wmlfw 于 2007-9-8 03:42 PM 编辑 ]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15:43
刚刚打错几个字,不好意思。。。

作者: Rebecca
时间: 2007-9-8 17:46
wmIfw妹妹的诗都很有意境美
但我不大懂诗,只是单独从读起来的感觉说说
“而眼睛,再也看不见希望,前路;
臂膀,再也提不起巨剑,扛不动长戟。
最后,当他们一个个选择”
我觉得这几句读起来很怪,没有其他的地起来顺口,改一改或许会更好
只是个人想法,毕竟我不太懂诗歌
作者: 风中感觉
时间: 2007-9-8 17:55
对语言的把握还不是很好 也许是因为要寻找思想 而产生的吧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17:59
有不有更中肯的批评?

作者: 北溟之鸟
时间: 2007-9-8 18:22
我的实话是看得不太懂。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18:25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这倒是极其得……中肯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18:33
原帖由 风中感觉 于 2007-9-8 05:55 PM 发表 
对语言的把握还不是很好 也许是因为要寻找思想 而产生的吧
您的诗歌语言把握也不见得很好嘛。。。问好并共勉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9-8 23:23
句子写得不错,但是还需炼字,另在结构上好像可以改进(意象多,但是比较乱,没有丰富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Bsharribullet 于 2007-9-8 11:25 PM 编辑 ]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23:24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较中肯。加金币。。。一元。。。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8 23:33
最近小B越来越不受姐姐我的控制了,烦恼中。。。

[em37]
作者: 明明如月
时间: 2007-9-9 09:09
喜欢开头和结尾两段落
作者: mu
时间: 2007-9-9 12:29
句子流畅,但缺乏新意
另外中间两段(2,5)显得突兀,首尾回环的话注意相邻段落的过渡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9-9 13:14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就是就是,这篇是没有新意的

作者: 怜悯心经
时间: 2007-9-9 15:05
究其最终,诗歌大概也就两种道路,你可以象现代诗人那样,用迷乱而使人错愕的恍惚去迷幻人,要么就象最传统的灵魂道路:用真正的情感的高峰撕碎人的心灵,或者使人沉寂,用前些日子论坛上看来的句子:使世界沉寂,仿佛使世界寂灭一样.....使世界为了你诗句中的动人的美沉寂.......那才是真正的诗人的伟大的力量和道路所在.....
我到现在也不习惯于现代诗人的那种道路,这种道路模糊古怪,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通向什么人的心,又想达到什么目的,世界在他们的诗歌中到底算什么......而对于传统道路,我认识的很清晰:传统的诗歌道路或者灵魂道路,在于一个人深邃动人地活过,并且活着,感知到别人的存在,感知到世界的存在,感知到悲哀、痛苦以及迷人的幸福的存在,感知到自己的这一切苦乐忧伤并非凄凉孤独的存在着,是的,也许世界是孤独和荒凉的,但深邃而动人的活过了的诗人知道:借由诗歌,他找到了别人,找到了别人的存在,找到了世界的存在,找到了人的存在,找到了凄凉的世界上的另一些存在,他感知到了世界深邃动人的美,感受到动人的温存,感受到了在自己凄凉的心怀之外,大地存在着那么温柔的情意......感知到自己并不被孤独的抛弃在尘世上....他自己的命运因此与别的人,别的命运结合了。
是的,诗人借由这个摆脱“人的命运”中的孤独因素,自然,这是个历史过程,传统诗歌道路一开始其实是“结合着的”,它抒发的那些感受都是共同的世界感受和命运感受,那个时刻它是天然地,无意识地,“结合着地”。只是渐渐发展,变成“渴望结合着”而已,这是伴随人的历史进展的发展,人的命运走到这一步时的表现。但现代派,无论其目的如何,就其感情结果或者倾向看,似乎“渴望背离”,我不知道就整个现代派来说他们有没有统一的目的或者感情追求倾向,即使有,也是边缘和偶然的,但是好像有一个笼统的特征,他似乎有意不打算让自己被人理解,不打算被人爱,也不打算接近这个世界,不希望通往别人的心弦,他也不打算借助别人的心碎的泪水成就文学的光荣业绩,他说这些都是老套。
自然,这对文学来说,的确是老套,但这对人的道路来说却不是老套,对人的生活来说,也不是老套,而文学仅仅只是人的命运中的某些灵魂事物注定的承载者而已,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似乎是高于生活,高于“人的命运”的东西,似乎是独立与“人的命运”之外的可追求的荣誉之物,所以,它可以不去抵达别人的灵魂,不去抵达世界此刻的生活和存在,不去抵达对这个尘世富有意义并满含情意的那一切,它可以去隔绝,仅堆砌一些华丽的东西,或者古怪的东西,仿佛它是一种“文字的建筑”,可以靠这个建筑的外型去使人目眩或者有所感,这些句子这些东西的意义似乎仅仅是从与上文的字句的对比才能获得,这简直直接就是建筑本身了!!这哪里还是文学或者诗歌啊!
总之,我实在不习惯现代派的那些“玄妙的无能”,还是回到我喜欢,我认识的传统道路吧。
说了上面一大套废话之外,我还是冷静下来,跟彩衣说说她的诗歌吧。
彩衣,既然你打算选择更为艰苦的道路,(即不走鬼划符、故弄玄虚的现代派道路),而是走似乎是白开水的传统诗歌道路,(这种道路几乎作不了一点弊,耍不了一点花招),那我就和你仔细谈谈这个道路。
我很喜欢白开水似的的传统文学道路。它几乎无可依壁,它的语言看似是最淡而无味的,但却是最艰难的,它耍不了一点花招,它作弄不了任何一点点的伎俩,它直白的尊重生活中的语言的宗旨,自然它并非口语化,看看,托尔斯泰,那就是白开水似的语言,他有雕琢,有华丽的地方,但是整个本质上,它仿佛纯净的白开水,它没有现代派那些可笑的装饰或者伎俩,基本上是和大众的生活以及道路是没有区别的,可以很华丽,但那是真正的人性的和人心的绚丽导致的语言的华丽。自然,对这样白开水的纯真心灵来说,当他无法在语言上故弄玄虚,欺骗读者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呈现出往更高级的文学道路上发展的倾向,因为纯粹的语言 的美如果不能构成王牌的化,他就必须真正具有对生活的动人的理解,感人的理解,这样他才能够写出好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和人格,其实直接奠定了他的文学道路,他如果质朴和灵魂正值崇高,他天然地就会选择这样的道路,他不似另外一些屑小,去摆弄语言的花招,他的灵魂直视并且注视着更高级的地方,那就是让自己对生活有着动人的,深刻的,感人的理解和表达,知道嘛?只有白开水的伟大的文学,才有,也敢于有这样的目的,即,我不通过别的,我就只是通过最本质,最正直的方式,把文学的使命完成:我要在对生活有着真正动人的理解和表达中,实现我的文学的魅力。
别人说,这是老套,我说这是勇敢和伟大,并且正直。就仿佛练武,仿佛金庸作品中的武学境界,这是中直正道,这是堂堂正道,是仿佛九阳真经那样的广博、浩大、堂堂正正的修炼之路。
如今这样的道路,没有人敢接手,没有人敢上,因为这道路艰难许多,它能靠什么抵达文学的最好和最绚丽的魅力呢?没有偷鸡模狗的那些歪门邪道,它只有一条道路,艰苦,卓绝,那就是一往无前地理解世界,一往无前地把生活和世界理解地更动人,更深邃,更温暖,让自己的文学对生活,对人的命运的理解,更伟大,更绚烂,只有这样,你的文学才最终的,成为那绝高的颠峰。
一个选择了白开水道路的文学作者,总是那些人群中最傻,最憨,但也最纯真最美好的一群,最自信,最有才华的一群,因为这条道路除非真正的具有才华,否则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可能,这是世间唯一真正需要最真实的才华的文学道路;但坚持下去,他们往往成为不只是文学方面,而且在一切精神生活方面,都更智慧,更崇高,更善良和,更富有理想,更有才华的人,成为人中的佼佼者,并且往往,在最后,只要他们成功,他们就是自己祖国和那个时代的顶峰人物。一切其他道路上的,均为小荃之慧,此道路上诞生的乃是真正的伟大文学家,并且他们往往也是伟大的生活导师和灵魂导师,为什么?他们不逃避,也不耍花招,他们以人的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获得了最本质的东西,所以,他们才能够在文字中高于周围那些屑小,而人们之所以喜欢一个作家,不就是他领略到了作品中那真正高于自己的事物嘛?!领略到了那高于自己的动人心弦的事物嘛?相信我吧,没有一个沉迷在语言的迷乱和华丽感的人,能够给出世人哪怕一个高于你的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动人感受。因为,命运的确是公正的,当你把心思和灵魂集中在那些旁门左道时,你永远也不可能领略只有那些真正沉醉在人的命运中的人所能感悟到的东西。
走中直正道吧,真的,劝你,那些对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有最顽强的信心的年轻人,走中直正道吧。在语言上,不要过多沉浸,不要追求天花乱坠,当然,这还只是其次,更重要是,你该追求什么,而不是“你不该追求什么”,当你已然对生活有了动人而深邃的理解以后,哪怕你语言再古怪或华丽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彩衣,牧人会对你说如何如何写,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写的不好,但哪都是小东西,不可能真正触动你。论坛上的评论其实都过于拘泥,视野十分狭窄,就事论事不可能真正奏效。
实质上,整个论坛浏览下来,哪些人已成定局,注定成为明日之星,基本历历在目,对这些人来说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基本是毫无用处,他自己才华的最本质的东西其实已经奠定,评价其一时一事一文一句一段的得失,无关宏旨,那些才华早慧的人,注定还是要迅猛成长,某一天,此刻的这些行文习惯和偶然的文句失误其实早已消逝殆尽,早就不知道替换成什么样了,唯一在的是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本质。
所以,我才不怎么在意谈那么些细节,只是在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还击一下,仅仅为了证明我并不象大家看到的那样对真正的文学评论一窍不通,证明我对所谓的段落啊,字句如何处理啊,韵律如何更好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并非全无是处。
我忧虑和宣传的是另外一些东西,但愿这些在更深层次上的东西,能够唤醒你们注意,提醒你们注意修炼自己的“内功”,提醒你们自己的灵魂道路和生活道路,因为这些东西直接左右着你们未来的文学成就本身。
你让我谈论你此刻的诗句有什么意义?说实话,这个论坛上的诗句有写的很好的,可是是否真得值得大书特书的去详加评论的其实很少,你们的成就基本都在未来,都在明天,暂时还不是。说实话,够我们坐下来深刻的探索你们的作品的思想意识,探索你们的艺术技巧的大作,其实并没有出现。
那么评论你们的诗句能说什么呢?不就是剩下套话了嘛?再就是更换我的艺术标准!降低我的艺术标准。我作不到。再说,反正我都已经因此骂遍了全论坛了,也就不想说好话给自己赚人缘了。
所以,彩衣,重中之重根本不是你此刻这些诗句到底什么地方写地不好,而是你现在灵魂和心灵能理解世界或生活到什么程度,这最重要。这是真正的内功。
去努力吧!!!!你灵魂或者心灵上的每一屡进步我都将欣喜和欣慰!!
去他的这些诗句!到了你的心足以使世界心碎的时候,去他的此刻的这些诗,到时候就算你躺着写,也比整个中国文坛写得更好!!更美丽!!!更动人!!!!
作者: kenshin
时间: 2007-9-9 16:53
我也来说上几句吧
最初看见这首诗是在你的博客上
初读的感觉有点默然
因为在词语的选择上面并没有太多让人能够产生联想的地方
另外对于首句便开始的照应尾句重复如今读来,特别是在芦笛上读起来会觉得少了存活力
不过,我认为一首诗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感觉,情绪。如果能够渲染到读者就更好了
呵呵,那么如何才能渲染呢?每一个采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w妹妹可以根据自己的洗好来设定和推敲,毕竟诗词的语言美感是不能不在乎的东西吧
继续努力哦,朝你喜欢的方向前进就好了
不要太多在乎评论这些东西的
作者: mu
时间: 2007-9-9 19:54
的确如此,对我的评论不必太在乎呢,最好的作品不可能通过评论诞生,才华也不能通过评论有任何提升。虽然每个作者都不由得从心底渴望被所谓的“指点”,最后的风格能不能仍由自己选择——这似乎就是“天才”的标准吧?
不过随时注意行文习惯和语句非常有必要,尤其在这个程度上——观察和思考。对于怜悯的话:我还是提醒一下吧——不要刻意去走“白开水道路”——假如你的内心天生就是绚烂多彩的(这种人很少,但我也见过),没必要做个文笔平凡的创作者。没有艺术技巧——永远不可能成功,对于任何人,任何才华,任何伟大的思想都绝对不可能。
怜悯心经还是没认真读托尔斯泰,把托尔斯泰当作“白开水”式的作家只能说明这一点。只《安娜》倒数第二章,你用心的话可以轻易地发现一百个隐喻。
能理解世界或生活到什么程度,就能写到什么程度……这说的很对,但文学的美感与文学所表达的理想一样,毕竟也只是少数人能感知的,大多数人仍认为无关紧要,因为他们没有创作经历。
作者: 怜悯心经
时间: 2007-9-9 19:59
那么,你没有明白我的“白开水”隐喻是相对哪些语言派别说的。
作者: mu
时间: 2007-9-9 20:06
原帖由 怜悯心经 于 2007-9-9 07:59 PM 发表 
那么,你没有明白我的“白开水”隐喻是相对哪些语言派别说的。

如果你对所谓后现代主义一类人说教,那只能白费功夫,他们就属于不懂语言美感的人……
你的批评反而让你没想说教的人产生内心的动摇……
作者: mu
时间: 2007-9-9 20:16
原帖由 怜悯心经 于 2007-9-9 07:59 PM 发表 
那么,你没有明白我的“白开水”隐喻是相对哪些语言派别说的。
而且……出奇地在这句话中第一次读出怜悯隐隐的“妥协”

作者: 风中感觉
时间: 2007-9-10 11:49
您的诗歌语言把握也不见得很好嘛。。。问好并共勉
呵呵 是啊 总是发现自己的诗歌有些问题 所以也就知道了别人的
所谓共勉 那是当然的
好像看到有人写你的诗歌有点模糊晦涩 那意思吗
或者角度不同吧 我看你的才不晦涩 我的才超级是的
确实 我们读诗歌 可是诗歌有很多方面
有的去读其中的意思 有的读其中的音节的美 有的读着它其中的美妙的比喻
好好说说评价 就是也许你在学习着一种诗歌的 内在节奏吧 没有比喻 (我始终不承认意象那些东西 呵呵)而且 这首诗歌的最大问题也许是象这样去用对比表达一些感情的东西 我其实不会写 哈 所以不会说
作者: 桑林
时间: 2007-9-10 18:09
标题: 这诗歌标志着wmlfw的独特的风格的成熟,
这是wmlfw言志的天才的光芒四射,激情万丈的诗歌,谁想作硬汉子,从wmlfw的这诗歌中吸取-----钢和铁吧,像乳牛从----从河流中吸取清亮,甜蜜的安慰
wmlfw进步很快,
这诗歌标志着wmlfw的独特的风格的成熟,
作者: 卢浮宫的夜
时间: 2007-9-11 12:34
读到了你的努力和坚持
作者: 陈语晨
时间: 2007-9-30 19:31
这是在剖白你的内心,然后给正在沦陷的人以鼓励.不管我理解的是否正确,我就是这么理解的.谢谢鼓励,我这一类人知道该怎么做了.再次感谢,鞠躬...
作者: hill281
时间: 2007-10-5 23:54
看了标题进来的。。。。。
作者: seadog
时间: 2007-10-6 08:02
我觉得怜悯心经说得很好!
他对我那篇“哈姆雷特”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我现在可以完全接受。
的确如此,真正的诗人是不太在乎成为一个诗人的。
在诗人眼里,本没有文学这个东西。
作者: 懋振
时间: 2007-10-9 05:06
标题: 一顶要看啊!!!
说实话!
1:音韵把握不是很好~读起来很难受。如过你想再写想精进,请看看海子的诗。绝对的极端好读!
2:语言不是过于松散,而是太紧凑!我能明白你想要的那种快感,一种酣畅淋漓一鼓作气的快感,这更像一种性欲。但是——你没有把诗的跳跃节奏把握好,没有用你女人敏感的洞察力去把它们聪明的连接起来。所以看起来,会发生疲乏,带我们飞不起来。
3:我认为啊——好的诗歌是有声音的。不是你能听见的,也更不是犹如潺潺流水般蜿蜒的声音。而是你能引领读者去到你的心里,感受你想要表达的激情,孤独,寂寞甚至是咆哮怒吼!就算楼上楼下怎么去说中肯的意见,我想他们都是浮燥的,我也一样,但是你能在再读的过程中听见什么吗?我想我现在还暂时的什么都没听见。
我给的不是中肯意见,而是一种真诚,对于诗歌的真诚热爱。我也希望你我都能继续进步,大家一起进步。还有,诗歌这东西很个人化,甚至是非常!批评的话在50字以下就不要在意了。如果多了,表示他看懂了,了解了,然后就来纠正你的错误。但是个人风格的形成前提是对母语——我们的中文做好丰富的收集与思考才能形成的。并不能一躇而蹴,胡乱创新的,否则必将被人诟病!
最后,我知道你看到这肯定心里不太好受,甚至是朦胧中带点排斥感。但请注意,我的这些话是说给如果中——那个——也同样喜欢诗歌——同样热爱文学——的你而说!如不,则我原话吞回。
哈~~~话多了,望能继续努力,天天开心。
以上!
作者: jocelynxu
时间: 2007-10-12 16:07
读起来很有一种壮美感~
选词很有魄力呀~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