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标题: 房奴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病恹恹的花    时间: 2007-8-14 14:45
标题: 房奴之死
  他有气无力地靠在沙发上,一条棕色松狮狗乖乖躺在脚边,伸出蓝色舌头舔他鞋子。电视自各热闹,女主持人想逗观众开心,说了一句不风趣的话,自己笑得前仰后合。观众受她引导,跟着哄笑、尖叫。蛋白质,他骂了一句。厨房传来流水声,哗啦……哗哗……令人心烦。忽然,一个撞击声飞出,转过墙角,在客厅回荡。阿姨,什么事?对不起,先生;杯子掉了。小心一点。她一手鸟食,一手酒杯,穿过客厅,走到阳台上,太阳刚刚落下,天际一片血红,如她杯中醇酒。正值早春,花园里玉兰竞放。笨手笨脚,她小声咕哝着。他在沙发缝里找到遥控,压下按键,屏幕漆黑,继之一张冷面浮现:央行决定,从9月21日起,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57%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主持人语态轻松,他却倍感寒意。
  
  他点起一支烟,陷入沉思,烟雾慢慢升起,变淡,消失在空气中。她正在喂鹦鹉,回头乜他一眼,面露嫌恶:少抽点不行吗?我跟着受害。他望着天花板,嘴角露出狡黠微笑。你受什么害?她转过头,看见堆笑的半张侧脸,气恼地说:一点常识都没有,我吸入烟雾是被动抽烟,被动抽烟危害更大。他不以为然:这是什么理论?我不在烟雾中吗?她把剩下鸟食全倒进笼子,气冲冲走进更衣室:自作自受!他妥协了,掐灭烟头:不抽还不行吗?
  
  阿姨从厨房出来,走到他面前,恭恭敬敬站定:先生,还有事么?他摸着松狮狗毛茸茸的大脑袋,没有抬头:问问夫人。阿姨走到更衣室门口,怯生生的问道:夫人,还有事吗?夫人不耐烦地说:没有,去吧。阿姨嗫嚅:这个月工资……夫人接过话头:请假扣40元,打碎花瓶扣120元,算你150元;你有钱给她吗?450元;明天不用来了。他给阿姨500元。阿姨没有争辩,头也不回出门,门“砰”地撞在框上。他推开松狮狗,提高嗓门问:为什么解雇阿姨?她在试一件墨绿色睡裙,一绺细发贴在额头上。她对镜粲然一笑:阿姨做久了就会懈怠,新陈代谢懂不懂;朋友介绍了一个,人很勤快。他感到深深悲哀,鼻子钻出一个奇怪的声音,迅速消失在寂静的空气中。他离开沙发,走到阳台上,天边一缕暗红,连接铁青的天空,犹如慢慢熄灭的炭火。玉兰花洁白无瑕,在渐渐浓厚的夜色中显得忧郁。
  
  下午经理找他谈话:公司将给你助理经理的职位,你怎么看?他尽力控制情绪:不太满意,既然公司决定,我有什么办法?这在意料之外的结果,又在意料之中。他的对手,年初跳槽来时,升了一级。如果公司维持平衡,就会给他升职。公司能够维持平衡吗?他不确信,人的因素太重要了,他将在副总那里遇到阻碍。他怎么得罪副总呢?他没有胆量也没有意愿。不幸是他得罪一个影响副总的人,在这之前,他和副总关系还不错,经常被委以重任,每次也能得到赏识。去年公司招来一个小女生,模样俊俏,招人喜爱。起初对他毕恭毕敬,工作也认真,颇得他赏识。几个月后,态度突然转变,多了矜持,少了勤奋。不少同事私下纷纷表示不满,当面仍笑脸相迎。有一次,他交给她一份工作,她当场拒绝:这个工作没有做的价值。他不能容忍她的无理,和她发生争执,反映到副总那里,副总冷淡地说:我有更重要的工作给她做,你找其他人去做。
  
  那件事后不久,公司开始传闻小女生和副总关系暧昧,而他和副总关系却日渐疏远。副总不在给他重要的工作,却经常给他一些奇怪的忠告。这种疏远使他感到强烈不安,紧接着更加可怕的孤独,似是而非却如影随形。同事间聚会,对他的邀请越来越少;真诚不在,微笑依然,脸不过是一张堆笑的面具。经理和他的谈话越来越表面化,以前他们推心置腹。曾经殷勤周到的下属,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敷衍推诿。熟悉的世界瞬间变得陌生,莫可名状的恐惧始终笼罩在他心上。现在他的对手做了经理,小女生和他同级,成了对手,明年他能够胜出吗?
  
  一辆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主人扭动疲惫的身体。忽然,一束白光呼啸而来,自行车惊慌失措冲向路边,车轮轧在人行道上,剧烈震荡之后,车子到在地上。黑暗中,他哑然失笑,庆幸自己不会遇上这类尴尬。他驾驭的是那束呼啸的白光,车窗上一闪即逝的风景带给他满足。微笑很快从他脸上消失,忧伤重新弄皱年轻的脸庞。现在他满足的基础动摇了,他会失去工作吗?当他失去工作,驾驭白光的力量也会随之消失。他能支付起昂贵的生活吗?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廉价劳动力?在白光中摇摇欲坠的人?每月6728元房贷会把他压垮,利息增加了5次,还将增加多少次?如果有一天无力偿还,曾经寄托他梦想和希望的家将成为廉价的拍卖品。
  
  三个月前他联系过猎头,石沉大海,声息全无。他的职业真像猎头说的那样狭窄吗?年龄不理想,三十四岁,垂垂老矣?难道要和那些二十岁的孩子争抢一份工作?需要琢磨多少要命的细节,回答多少厌烦的问题?博取好感和同情,对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来说不合时宜。他不能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将失去一切!拥挤的地铁,堵塞的公交车,他能适应吗?曾经羡慕过他的人有何感想呢?更衣室传来欢乐的歌声,他的妻子,美丽而任性,热衷奢华的生活。正是她的贪欲让他背上沉重的债务,他怨恨她,同时以她为荣,她的美丽与邪恶带给他无穷动力。她能忍受贫穷的生活吗?她愿意做含辛茹苦的主妇吗?他以最快速度否定自己,他必须拥有工作。
  
  老公,瞧我,她从更衣室跳出来,披头散发。他回过神来,一阵愕然:你做什么?她笃起嘴巴:你不帮我排练么?认识他之前,她学过表演,最大愿望是做明星。他用爱情诱惑了她,用婚姻套牢了她,断送她光芒四射的前程。这是他婚姻生活中的原罪,无法解除,注定他义无反顾承受苦难的宿命。几天前,她接到一场戏,饰演一位被弃的主妇。她没有相关生活经历,虽然接受,心里没底,想在家做足功课,需要一件道具,他义不容辞。
  
  他怔了一下,想起几天前的承诺:今天太累,改天好么?她不依不挠:说话不算话,算什么男人?他没有理会,继续思路:副总会致他于死地吗?如果用放大镜看待错误,谁能做到万无一失呢?他们会利用他的过失做文章吗?他会失去工作吗?如果公司效益减退,需要裁员,他会不会被优先考虑?明天休息不好么?她靠他坐下,头耷在他肩膀上:明天开机,来不及。他推开她,从沙发上爬起来:加个班而已。她跳起来,飞快地亲他一下,跑向卧室。
  
  他换上蓝色睡衣,背靠衣橱,右侧橱窗玻璃映出他的背影,像一本翻开的书。她坐在床沿上,哭哭啼啼:不负责任!你说说看,小狐狸精哪里比我好?他沉默不语,改变站立的姿势:小女生和副总真有那种关系吗?梨花压海棠,副总会不会心力衰竭,一命呜呼呢?那不可不说是完美的结局,他脸上绽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看来你真的很差劲,眼光很低,至少找个比我强的,让我无话可说,看看你找的是什么,和妓女有什么区别?你不怕有病吗?他打断她:说什么都没用,我们离婚吧。话已出口,他忽然感到脊背发冷:如果失去工作,婚姻还能继续吗?她能忍受入不敷出的生活吗?她会为家庭做一份工作吗?那时说出离婚二字的会不会是她呢?
  
  浑蛋!她突然爆发:你以为我离不开你吗?你以为我爱你吗?告诉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我不过可怜你,像可怜一条狗,一条没人要的流浪狗,你以前不是一条流浪狗吗?现在人模狗样,不认识自己了。你以为你甩了我,是吗?你太天真了,是我抛弃你,追求我的人比你优秀,没有甩你只是可怜你。你呢,除了找妓女还能找什么……她哈哈大笑,继而痛哭流涕。他忽然认识到她的天分,如果遵守游戏规则,说不定她能成为明星。几年前,有位导演看好她,不遗余力培养她,一天晚上,导演准备对她言传身教。他不合时宜闯入,破坏了规则,她因此丧失前程。
  
  他取出打印好的离婚协议,放在她旁边的柜上。她走到书桌前,取出一支笔,回头看他:无动于衷,冰冷而平静。桌上一柄水果刀闪闪发亮,她犹豫一下,迅速揣进袖口,回到柜边,在协议上签字。他拿起一份,浏览一遍,露出会心的微笑,转身离开。她叫住他,请他最后吻她,他非常大度,把她揽在怀里,用他粗糙的嘴唇压在她柔嫩的嘴唇上,磨蹭着,一些美妙的片断一闪而过。刀锋在黑暗中闪光,她犹豫着,抚在她腰部的手慢慢滑落。他推开她,想要离开,一道寒光紧紧拉住他,他捂住胸口,踉踉跄跄退到墙边,顺墙壁慢慢倒下,挣扎几下,僵直不动。她神情木然,呆呆站立,四周一片寂静,时间仿佛凝固似的。
  
  几分钟后,她突然大笑,他从地上爬起来。老公,谢谢你帮我排练,现在我们休息吧。他坐在摇椅上,望着窗外闪烁不定的灯火,突发奇想:再排一场好吗?她怔了一下:你不累吗?他站起来,逼视着她:不累;这次我们换个角色,你背叛我,我把你杀死。她不解:为什么这样排?他笑起来:换换角色对你有益。我换件衣服,她兴冲冲地跑进更衣室。他继续眺望远处灯火:人生不是与闪烁不定的灯火相仿吗?变幻莫测,捉摸不定。绚丽与黯淡,落寞与荣光,散布生活各个角落,此时彼时,此地彼地,不经意中已然邂逅。
  
  她换了一件桃红色睡裙,光芒四射,像一团熊熊篝火,充满躁动与诱惑。他突然感到一阵悲哀,莫名其妙,却不可阻挡。你要离开我吗?他铁青着脸。是的,她坐在高脚椅上,露出半拉白皙小腿。为什么?他目光阴郁。需要原因吗?我可以找出一百个,她端起酒杯,用舌头舔了舔杯沿。外面有人吗?他想起导演拂袖而去,女友指责他心胸狭隘,女人对于满足她需要的男人虚弱不堪。是怎样,不是又怎样?她斜着眼睛,挑衅他的底限。骚货,他放大嗓门,快感油然而升。你值得我忠贞不渝吗?你给过我什么?看看别人过什么生活?房子,汽车,不用工作,应有尽有。我有什么?除了还不完的贷款,还有什么!我自问不比别的女人差,为什么我这么苦?因为我嫁给你,比比别的男人,你还是男人吗?除了在老婆面前耍威风,还会做什么?这样的男人不配活在世上……他想:以后她会说出的同样的话吗?这一幕会成为现实的预演吗?
  
  我宰了你!他抓起桌上水果刀,闪光的刀锋给他力量,神秘的力量,在身体里滋长,漫溢。想杀人,你敢吗?她扬起头,不屑一顾。我宰了你!他冲过去攥住她衣领。她放声大笑,把酒泼在他脸上:怕你没胆。他感到一阵剧烈悲伤:自己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债务,努力工作,却无法获得妻子理解。她总是埋怨债务缠身,物质匮乏,不能像别人那样自由自在。他不知道怎样满足她旺盛的需求,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努力工作,生活没有因为他努力而提高,而是不断下降,银行5次加息,每月多还400元,以后还会增加多少次呢?如果工作变故,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为之奋斗的家还能存在吗?
  
  无名怒火陡然升起,他涨红了脸,恶狠狠地逼视她:我宰了你!她意识到危险临近,缓和口气:我什么也没做。她的退让使他快意,反败为胜者不甘放弃,刀尖在黑暗中闪烁,他脸色铁青,目光冷峻。原谅我一次,她开始求饶,眼睛充满哀怜,身体微微颤抖,犹如秋风中的一片树叶。他第一次感到完全主宰她,在爱情中没有得到的在刀锋下得到了,爱使他卑躬屈膝,恨却使他得到尊重。巨大的惬意在身体里蔓延,随之出现一个可怕的念头,他为这个念头感到羞愧,却无法挣脱它。它像一张把他捕获的网,“这样的男人不配活在世上!”耳边回响一个声音,他感到一股热流升起,冲过颈部,涌进大脑……
  
  她压着一滩血污,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头稍后仰,睁大眼睛,灰褐色的瞳孔装满恐惧和疑惑。他坐在摇椅里抽烟,烟雾慢慢升起,变淡,消失在空气中。窗外灯火闪烁,犹如童年田间萤火,连成一片模糊的光斑。泪水不时从眼眶溢出,顺着脸颊流淌,缓慢而平静。他想起傍晚时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的家庭像这座城市所有家庭一样,她在阳台上喂鸟,鸟叽叽喳喳;太阳正在缓缓下落,柔和的光辉映在窗玻璃上,反射在墙上,浅浅的橙色。玉兰花含苞待放,洁白无瑕……几个小时,短暂而又漫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平静的生活已不复存在,他将走向刑场。
  
  父母能够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吗?他们把他养大,供他上学,辛苦劳碌。他原计划等经济好转,接父母同住,让他们安享晚年,没想到这个愿望竟成奢望,以前没能实现,以后也不会实现了。她的家人悲痛欲绝,仇恨的目光会把他杀死。同事们怎样评价他呢?从过去相处中寻找线索,推测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报纸将刊出大幅照片,虚构情节,当作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无聊的市民,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警察将带走他,他不得不和犯人们呆在一起,接受反复的审讯,多余的问题,错误的推理,将困扰他一段时间。之后他被推上法庭,在众目睽睽下接受审判;他将被押上囚车,奔赴刑场,在代表正义的枪声中脑浆崩裂。
  
  他慢慢起身,走到阳台上,风吹在脸上,些许寒意,这是一个初秋的早晨,天际泛白,不久以后,太阳将跳出云海,射出金箭,穿过朦胧的晨雾,射向千家万户,人们涌向街市,挤地铁,等公交,开始匆忙的一天。美好的一天,已经不再属于他。他爬上护栏,环视熟悉的街道、社区、广场。十九楼阳台,有人纵身一跳,像秋风中一片树叶……松狮躺在沙发旁,闭着眼睛,张开大嘴,发出咕噜声。鹦鹉听到闹铃,抖抖翅膀,伸长脖子,放开嗓门:早安,先生;早安,夫人。在明媚的早晨,在空荡荡的客厅里。
作者: mu    时间: 2007-8-15 16:10
反复看了好几遍,好强的写作功底……语言丝毫不拖沓,每个细节都处理的很快,很精致。特别是最后鹦鹉的反讽……
很少能读到这么酣畅的小说,好激动……尽管并不喜欢这个题材,真的很佩服……
作者: 八和九生    时间: 2007-8-15 16:17
厉害,恩,学习了
作者: G.Z.D    时间: 2007-8-16 17:44
搞的咱写了一半的小说不敢往下写了TAT犯罪啊...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17 13:26
标题: 回复 #2 牧场看守人 的帖子
牧老师咋一下子有小孩的语气了 !……
写得真是好。
作者: 病恹恹的花    时间: 2007-8-17 14:22
问好几位,谢谢赠分。。重读,发现一个错误:第一段“正值早春,花园里玉兰竞放”与最后一段“风吹在脸上,些许寒意,这是一个初秋的早晨”,时令矛盾,把后一个秋改成春。
作者: mu    时间: 2007-8-17 14:59
原帖由 wmlfw 于 2007-8-17 01:26 PM 发表
牧老师咋一下子有小孩的语气了 !……
写得真是好。


很少看到这样的作品,不仅在这里……
真的是很少……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17 15:05
标题: 回复 #6 病恹恹的花 的帖子
花老大您真是厉害呀……
作者: 怜悯心经    时间: 2007-8-17 15:57
国内小说都很狭窄,拘泥于很低矮的视野。如果作者能再扩大点他观照和透视的事物的深度就好了。

单纯从艺术上看,比如,下面这一段:

“父母能够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吗?他们把他养大,供他上学,辛苦劳碌。他原计划等经济好转,接父母同住,让他们安享晚年,没想到这个愿望竟成奢望,以前没能实现,以后也不会实现了。她的家人悲痛欲绝,仇恨的目光会把他杀死。同事们怎样评价他呢?从过去相处中寻找线索,推测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报纸将刊出大幅照片,虚构情节,当作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无聊的市民,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警察将带走他,他不得不和犯人们呆在一起,接受反复的审讯,多余的问题,错误的推理,将困扰他一段时间。之后他被推上法庭,在众目睽睽下接受审判;他将被押上囚车,奔赴刑场,在代表正义的枪声中脑浆崩裂”

这是在想象中展开的,其实效果一般,当然,我们都意识到了作者所囊括进来的这些社会现象的意义,但是如果整个这一段,不是表现在“他”的想象中,而是细腻得刻画为真实的生活场景,那么艺术上将比这好些。

国内作家,通常在处理这样的段落中显得最为软弱,大家好像都习惯性得借助于最便宜和最俗套的方法展开,而这些方法往往是小学生时被低劣的作文教育灌输进来而没有觉察到的。

当然,我也明白,作者的规模确定在精短上,所以该段不便在现实场景中描写。

我还想指出的是:如果作者立意刻画具有真实的社会形象的事件和人物的遭遇的话,那么,作者的语言风格的选择上犯了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表现在如下:

首先,如果想要达到震撼人心也罢,深刻得烙印在人们思想也吧,最好,这个人物和他的生活,应该有普遍性,他是一个在寻常的生活中过着寻常的小日子的人,这样,他的遭遇就将具有很大的艺术象征性。那么这时,他或者作者怎样用自己的语言风格暗示出人物的真实的生活风貌就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恰恰在此,作者对其语言风格的选择,使这个人没有具有真实的生活感。

我摘了一些句子出来:

微笑很快从他脸上消失,忧伤重新弄皱年轻的脸庞

人生不是与闪烁不定的灯火相仿吗?变幻莫测,捉摸不定。绚丽与黯淡,落寞与荣光,散布生活各个角落,此时彼时,此地彼地,不经意中已然邂逅。


等等,这些句子很漂亮,但是,我们仔细斟酌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作者的风格而不是人物的风格,即这是个对语言充满迷恋,沉迷于文字魅力人的语言风格,而不是在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语言风格。

自然,这是作者的风格,作者也没有点明说这是人物的话,但是作者用这些语言来围绕人物,其实这是整个艺术氛围塑造的最主要的方式。

自从现代以来,文学力量的衰弱就是首先表现在这样的无能为力中,即无法把握和清晰塑造生活的真实氛围,变得喜欢用自己似是而非的“文人话”来代替生活的真实氛围,以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当然有时的确如此,比如一个作家打算描写一个充满了心理阴霾的人物的生活,自然他所采用的远离生活氛围的语言风格会有帮助,但是此刻,作者试图塑造的是一个在寻常的生活中过着一般日子的人,这个人不是文学家,不是诗人,他的生活最大程度上属于现实世界,所以为了达到这个艺术目的,作者最有力的艺术倾向是使语言的风格贴近人物的真实性,贴近真实的生活氛围,而不是用这些个别漂亮字句,损坏了艺术的氛围。

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同样的人物遭遇,忽然发生在了托尔斯泰的作品背景中,会怎样那?托尔斯泰塑造生活真实氛围和背景的能力,至少超越他自己的思想能力和描写人物的能力,真的,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它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生活本来的面貌的样子,比如,那仿佛就是一个农民看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这样的词句,“忧伤重新弄皱年轻的脸庞”,或者,这个世界仿佛是上流社会的一个贵族眼里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也没有这样可笑的诗人字句,“忧伤重新弄皱年轻的脸庞”。

所以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就是因为个别句子一下子就能透露作者对文学世界的领悟到了什么程度和地步,即,他能明确意识到什么样的语言氛围在隐匿而不可见的最深处是有力塑造和烘托了艺术主旨,什么样的语言往往损害了艺术主旨。

自然,楼主的语言的大部分停留在一种中性风格中,这个风格即不是我看来可笑的“诗人风格”,也不是看来严肃真实的生活风格,大多是干吧吧的中性风格。我觉得作者似乎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打算靠近产生人物遭遇的真实社会氛围,虽然文学风格千变万化,追求的文学目的各各不同,但是就真实和严肃的勾勒“人的命运”的现实作品来讲,明白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最伟大的缔造的基础,往往首先在于深刻的塑造社会真实氛围的能力,产生了这个社会氛围,人物的命运才具有动人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如果作者到现在还不打算往这方面努力,我相信是被近百年来的衰落了的文学运动影响之故,现在文坛流行的那种文体风格其实相当可笑,但是它却影响了无数的人,令人为之扼腕。

建立楼主摆脱这种语言上的干吧吧的中性风格,去靠近严肃和真实的生活风格,当然,前提是你打算或努力成为伟大的深刻的文学创作者,而不是眼下那种无聊可笑的文学追求的沉迷者。

估计又要被人批了,好了,先自己打自己吧,不用你们打了。
作者: mu    时间: 2007-8-17 22:11
标题: 回复 #9 怜悯心经 的帖子
就等待你的评论这篇就完整了。
作者: 病恹恹的花    时间: 2007-8-20 00:47
原帖由 怜悯心经 于 2007-8-17 03:57 PM 发表
国内小说都很狭窄,拘泥于很低矮的视野。如果作者能再扩大点他观照和透视的事物的深度就好了。

单纯从艺术上看,比如,下面这一段:

“父母能够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吗?他们把他养大,供他上学,辛苦劳碌。他 ...


评的很好,谢谢。。。
作者: Olynthus    时间: 2007-8-23 09:28
跟上时事更是强,敏捷的思维加上合理的构思,天衣无缝哉
作者: Olynthus    时间: 2007-8-23 09:28
小布下台
作者: Olynthus    时间: 2007-8-23 09:32
还有能不能让我转载一下,410763895@qq.com我的QQ,在2月份被盗了要重新修整一下旗鼓搞空间了 好不好啊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