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天边有一朵云
假如天边有一朵云,
白得透明。
云边的鸟儿
嗅不出恋人的气息。
他郁郁地,
郁郁地
落在一棵枯树上
栖息。
假如树旁有一面湖,
清滢如镜。
湖畔的群鹿
簇拥着,低下头,
最后一次亲吻足下的土地。
风暴啊即将来临,
他们得迁至远方,
途中无暇歇息。
假如鹿群扬尘奔离,
疾蹄之声必惊起鸟儿。
整个森林更抖动着恐惧,
好像又回到模糊的过去。
假如“美好”已然撇弃……
那么,我善良的阿多尼,
你的心里,
怎还残存着天真无瑕的希冀。
哦,不,晶莹的泪珠
从来都无法改变
凄凉的结局。
我圣洁的精灵,
快离开吧!
趁曙光刚至,
携着你对这片土地的爱
远远地离开,
去归入安全寂静的
永恒之境。
任何沾尽污垢的魔爪
再也无力触及你。
如果你会离开,
便选择了回忆。
而在风暴前夜,
你
清晰地感知
恋人的气息。
[
本帖最后由 wmlfw 于 2007-8-7 02:17 PM 编辑 ]
作者: 小香可
时间: 2007-8-7 15:37
我看不太懂这首诗。楼主想必觉得解释实属多余。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7-8-7 16:45
读的感觉挺好的。
意思再解释一下吧。

作者: Rebecca
时间: 2007-8-7 16:53
假如天边有一朵云,
白得透明。
云边的鸟儿
嗅不出恋人的气息。
他郁郁地,
郁郁地
落在一棵枯树上
栖息。
喜欢,很美的画面~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7 21:06
标题: 回复 #2 小香可 的帖子
我同意您的观点。
如果第一感觉不好的话,我也无须解释。

作者: 云起时
时间: 2007-8-7 21:10
哗...好利害呀.....楼主真可谓女中豪杰.......天呐....芦笛还藏着多少这样的女子呀.....
作者: Heidegger
时间: 2007-8-7 21:44
好诗~~有感觉~~~~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8-7 23:04
感觉还不错,不过意象用的俗套了
作者: Bernhardt
时间: 2007-8-7 23:05
需要一点“智性”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7 23:10
标题: 回复 #9 Bsharribullet 的帖子
我就觉得我这篇怎么有点奇怪。。。
多谢小B提醒,多谢,金币奉上。。。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7-8-8 14:34
是不是版主可以无限加金币??

作者: Godot
时间: 2007-8-8 14:46
总是有很多人像你一样误读雪莱,把他刻画成一个柔弱的形象,而真实的他,无论性格还是诗风都是坚强桀骜的。另外,不太支持中国人用较为西化的“译诗腔”来作诗。
建议读一下长诗《麦布女王》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8 15:20
标题: 回复 #11 阿多斯 的帖子
答:绝对不是。
《麦布女王》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很早就读过。并且雪莱给我的印象就是很硬。。。
但是我喜欢那种感觉上较为柔弱的形象——况且只是献给雪莱,并不一定是写他本身呀。

作者: wmlfw
时间: 2007-8-8 16:03
标题: 回复 #12 Godot 的帖子
我觉得我在写诗时的“腔调选择”上不太能把握什么叫“译诗腔”,什么叫“本诗腔”(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说)。在这点上,我支持阿多斯,随性而写。
不过。似乎最好不要太西方。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7-8-9 15:54
其实所谓的“东方化”和“西方化”只是平时阅读积累的倾向罢了,在写诗时会自然地表露出来,这很正常,也不必太在意。诗歌最重要的还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就像我在《从苏格兰到全世界》里所说的:
“真正“诗歌”的月桂啊,
扎根在“快乐”奥林匹斯之巅,
灿烂“思想”的神光舒展你的枝叶,
清纯“情感”的圣泉让你树冠繁茂。"

作者: 阿多斯
时间: 2007-8-9 15:55
还是一句话:大家随性而写吧!

作者: 桑林
时间: 2007-8-10 17:02
标题: 因为wmlfw这诗歌给我带来了快乐的暴风雨
我不赞成有人说你这诗歌没有智性,因为你如果刻意去追求这诗歌的思想含量,也许会把这诗歌变成高等数学一样枯燥,你应该坚持你自己的非常美丽,清新质朴,甜蜜的风格
作者: mu
时间: 2007-8-10 17:12
还不错哦。
……
汗,桑林的比喻真是夸张……快乐的暴风雨……

作者: chinesepoet
时间: 2007-8-10 19:01
诗歌是心灵流淌出来的音乐,跟随自己心灵的脚步吧,轻点,别惊扰了他。
作者: 墨树瑰花
时间: 2007-8-13 20:12
喜欢这首诗,很清新~~~
欢迎光临 芦笛外国文学论坛 (http://www.reed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 |